•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培育自主品牌 安徽确立智能服装产业发展特色

行情分类:服装  文章来源:银联信  2017-05-08 16:20:33

字体:小中大

·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培育自主品牌 安徽确立智能服装产业发展特色

来自安徽省工商联日前的调研数据显示,尽管2015年安徽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量就已经居全国第六,但全国驰名商标仅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仅2个;安徽省每年服装消费达320亿元左右,但本土品牌年产值仅占市场消费需求的3%,庞大的内需市场被外来产品占领。安徽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必须勇于尝试与创新,走智能制造的路线,在新征程中闯出新路。

随着工信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安徽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加强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智慧集群已经被明确提出并逐步落地实施。

随着消费者对时尚、潮流、品质和定制化需求的不断上升以及智能制造的出现,全面对接消费者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安徽省传统纺织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对此,安徽省工商联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安徽的纺织服装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据了解,安徽省服装企业以按单加工为主,缺少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经验,许多企业依赖关系网营销,缺少先进的品牌意识和网络营销理念。还有一些企业利润微薄、基础薄弱,无力实施产业升级,由此导致贴牌加工多、自主品牌少,雷同产品多、特色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

产业“碎片化”问题同样令人担忧。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安徽省纺织产业集群仅4个,部分产业集群集聚度还较低、创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低、品牌建设不够、基础设施不配套。如望江县“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仅27家,与江苏、浙江等省一些影响力大的产业集群相比差距明显。

此外,作为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近年来纺织服装企业成本持续攀升、融资难融资贵凸显、劳动力资源紧缺、环境约束不断增大。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消费行为改变、产品周期缩短、售后服务复杂化等诸多因素都在制约着传统纺织服装企业。

对此,安徽省工商联提出,今后亟待加快制定安徽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改造建立4~5个“智能服装产业集群示范区”。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和省级关于加强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中央、省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力争更多技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项目库。

此外,要优化投资方式,通过国家政策性产业基金注入、财政贴息、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支持和推进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围绕技术改造创新,设立省级智能服装产业发展基金,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采取融资租赁等方式开展技术改造,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对于今后发展方向,重点应是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积极培育安徽自主品牌。安徽省工商联建议,要引导企业加快“机器换人”、“互联网+”、“工业4.0”的技术改造升级步伐,推行生产过程一体化、园区化,依托奥瑞科技等智能CAD/CAM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积极构建以智能制造及“物联网+”为核心的“智能服装产业集群”。同时,建造服装高级定制示范工厂,通过实时三维量体系统和大数据系统,选料选型、安排生产,缩短交付时间、实现个性化定制,积极争夺高中端市场。

同时“产业集群”与“智能平台”、“智能化工厂”相结合将成为集群发展的有效路径。传统加工与“互联网+”相结合,汇聚相关产业园区、服装职业院校、技术科研机构、服装品牌运营商、服装加工厂、设备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物流配送等相关机构及企业,共同搭建和完善面向中小型服装企业的集研发、生产、咨询、检测、信息、物流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运营平台。

(二)纺织服装出口的春天已来

1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0.42%。从数据来看,纺织服装出口已现回暖势头。记者采访第121届广交会部分参展企业后发现,尽管纺织服装回暖势头已现,但企业并未有所放松,仍保持着一分清醒,苦练“内功”,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等成其逆境谋生的“妙招”。

今年1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548.82亿美元,同比增长0.42%。其中3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200.17亿美元,环比增长82.358%,为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关口。从数据来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已现回暖势头。然而回暖势头能持续多久?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否有所减缓?企业是否又面临新的挑战?

以创新应对订单转移

江苏梦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明在第121届广交会上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公司出口额45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20%,今年1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20%左右,“人民币贬值为企业带来出口优势。”“公司成立于1972年,当初只是1家小型村办企业,主要为国营企业做代工,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和美国。”何明说,“日本和美国对产品需求不同,日本市场更看重产品功能性,如纺织纤维夏天是否具有防潮、驱蚊功能,冬天是否具有蓄热功能等,普通产品并不具备竞争优势,需不断研发产品新功能。美国市场需要产品更为大众化,价格是产品竞争优势所在。”

谈及企业面临的压力,何明表示,当前日本对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有优惠税率,部分国家甚至不用缴纳关税。而我国出口到日本的产品被征收8-10%的关税,这对企业而言有一定压力。

有分析指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存在关税差别,是我国出口订单大量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原因之一。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对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出口较我国而言,都有关税优惠。特别是2018年欧盟和越南的自贸协定生效后,越南产品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优势还会扩大。

何明认为,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对纺织行业也有影响。面对挑战,国内纺织行业也在进行变革。目前企业针对包装和物流等环节已引进自动化设备,平均每年投入成本在700万元左右。引入自动化设备既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当前转移到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是传统产品订单,品牌定位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订单依然留在国内。如果没有特殊关税支持,我们的竞争力优势将更明显。”何明说。

何明指出,现阶段企业要联合上下游产业,共同进行产品设计与研发。“我们要联合供应商,将产品设计与创新作为项目进行攻克。如此前经常被用在新能源行业的石墨烯等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目前在纺织行业已逐渐兴起。产品概念升级速度非常快。”

提高产品附加值

对于生产贴牌服装的出口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低迷、汇率波动等仍是其面临的主要困难。

江苏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宝得服装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孟非表示,人口红利的递减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明显。“东南亚地区工人工资约300美金,比国内人力成本低一半,大量国内企业已在东南亚地区投资建厂。”张孟非说,企业也考虑过“走出去”,但在“走出去”过程中需面对当地法律、政策、人文和环境等风险,在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不可轻易“走出去”。

对于建设自主品牌,张孟非认为,品牌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在当前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国内品牌只能依靠价格优势,这也是无奈之举。

此外环保压力增大也是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近几年环保力度不断加大,不少染厂实施整顿与整改,大批老旧设备被迫淘汰,染料等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间接导致服装出口企业成本上涨。部分地区通过控制产能方式减少污染。“为保证产量,企业将部分订单转移至广东等地的工厂。”张孟非说。

·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纺织服装行业:需求弱中见分化,创新驶得万年船

国内服装消费环境整体呈现疲软。

总体来看,我国目前服装消费市场略显疲软,成为服装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2017年1-2月份全国百家零售企业服装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3%。2017年一季度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403元,降低0.5%,成为唯一降低的类别。

内衣业上市公司业绩承压,新渠道、新品类透露新机会。

受消费环境影响,内衣行业现寒冬。国内品牌方面,安莉芳、都市丽人净利润出现腰斩。安莉芳2016财年营业收入实现22.16亿港元(-12.61%);净利润实现9,840万港元(-51.15%),为近年来首次出现营收下降。都市丽人2016财年营业收入45.12亿元人民币(-8.9%),净利润2.41亿元(-55.2%)。国外品牌方面,Etam一季度收入遇冷,实现不足1亿欧元。法国内衣零售商ETAM近日发布年报及一季度业绩,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因关店和被消费者抛离,加剧恶化。2016全年中国销售大跌12.3%。其中,门店占比超过50%的中国市场2016年关店281间,占中国市场门店数约10%。2017年一季度,恶化加剧,中国市场销售仅实现9300万欧元(-23.9%)。

电商、新渠道和功能型运动型内衣现生机。渠道方面,线上渠道保持高速增长,规模较大,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和相关调查显示,电商、微商渠道内衣销售规模近些年呈现较快增长,2009-2014年CAGR达到56.23%,于2014年底已达到387亿元。都市丽人调研发现,2016年微商零售额约占整个中国贴身衣物市场超过10%的份额。分品类来看,运动内衣发展生机勃勃。我国内衣市场整体规模在2016年达到1966.3亿元,2011-2016年CAGR为7.85%,预计2020年达到2295亿元,2016-2020年CAGR为3.14%。其中主要驱动力来自于运动内衣。伴随我国运动人口增长,女性运动装备消费倾向更高,顺势带动运动内衣的快速增长,2020年预计运动内衣整体规模达到200-300亿元,占内衣整体市场的10%以上。为顺应潮流,运动品牌积极推出相应产品。维密也积极调整产品策略,全力发展运动内衣。然而目前,国内独立运动内衣品牌仍存缺失,既有品牌开始相继推出运动产品线,顺应市场。

奢侈品市场东边日出西边雨,Gucci革新后发展势头良好,Prada守旧全球销售骤减。

(1)Gucci母公司公布一季度报告,收入暴涨51%。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公布2017年一季度财报,受Gucci的强劲业绩推动,集团总收入实现35.735亿欧元(+31.2%),旗下奢侈品部门收入实现24.17亿欧元(+31.6%)。集团表示,受益于管理层革新,品牌的创意和营销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该品牌所有产品类别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成衣和鞋履增长强劲,皮具发展势头同样迅猛。

(2)Prada全球遇冷,销售骤减。国际奢侈品牌商PRADA集团发布2016财年年报,该集团期内净收入约为2.78亿欧元(-15.9%)。集团新开直营定28间,关闭26间,但门店的增长并未给集团带去销售喜讯。另外,集团在全球范围销售净额均有所下滑,其中欧洲地区的销售净额下降7.9%,美洲的销售净额下降12.7%,日本地区的销售净额也下滑了4.5%,在中东地区销售净额下降约10.4%,亚洲地区销售额同比跌幅达12%。公司历史业绩已呈现较为严重下滑,亚洲地区收入减少突出。

在近期奢侈品销售复苏背景下,Prada的销售骤降折射公司守旧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公司产品革新力大不如前,管理层老化,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产品战略过于保守。Prada死守包装品类,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竞争对手,公司略显劣势,降低了话题度,限制公司发展。

并购浪潮经久不息,知名品牌百丽、UGG母公司、迪奥、Twin-Set将易主。

(1)百丽将出售私有化,总价值531亿港元。百丽集团发布公告,坐实此前的收购传闻。百丽集团称,已经接受6.30港元的收购要约,拟531亿港元私有化。近年来公司鞋履业务遭遇前所未有挑战,鞋履业务出现连续13季度同店下滑。收购后计划向公司投入财务和营运资源,与公司合作探索一系列转型计划。

(2)UGG母公司正式宣布对外出售。Deckers集团宣布公司正在考虑出售。作为Deckers的股东,红山资本表示该公司股票在过去三至五年内表现不佳,并敦促Deckers寻求外界收购。德克斯的市值自2014年底以来已下跌三分之一。消息传出后,Deckers股价盘后上涨6.5%至62.53美元。

(3)奢侈品牌巨头LVMH将全资控股迪奥。LVMH集团宣布以65亿欧元收购迪奥集团旗下迪奥品牌。BernardArnault家族将耗资120亿欧元。对于迪奥品牌的收购价为65欧元,约合71亿美元,相当于品牌15.6倍的EBITDA。此举将简化公司结构,同时加强LVMHSE的时装和皮具部门,同时确保ChristianDiorCouture迪奥品牌的统一性。

(4)凯雷全资控股意大利轻奢品牌Twin-Set。美国凯雷集团近日收购了尚未持有的TwinSet10%股权,对该意大利轻奢女装时尚品牌形成全面控股。TwinSet在在2016年前九个月收入已经达到2.036亿欧元,同比增长1.8%。目前凯雷在欧洲时尚服装领域已有3项投资,集团表示他们确信TwinSet品牌未来的发展潜力。

上游行业原材料价格方面,本周外棉价格触顶后下调,国储棉轮出成交价呈现明显上涨,纱线市场价格保持高位相对稳定。

国内棉花价格小幅上调,国际棉花价格向上增长触顶后回调。截止至4月28日,328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5,949元/吨(+0.49%),cotlookA指数87.75美分/磅(-0.90%)。

·         本周聚焦

(一)温州服装将编制 “西服定制”地方标准

日前举行的温州市服装商会七届二次常务副会长办公扩大会议上,温州市服装商会将着手制定“首部地方时尚定制类行业标准”。

据悉,该标准将由温州市服装商会常务副会长、温州市豹子头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荣牵头,先从西服定制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开始制定,之后条件成熟时逐步往童装、女装等品类延伸。

当天,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冯德虎、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副院长林欧文,以及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池慧杰、乔顿服饰董事长沈应琴等温州服装企业老总齐聚一堂,共同为温州服装打造区域品牌出谋划策。

(二)上海奥特莱斯服装不合格,PORTS上黑榜

5月4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最近一期服装抽查结果,该抽检涉及对浦东、青浦、徐汇、杨浦4个区域内4家奥特莱斯销售的服装质量。经检测,有23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20.9%,略好于去年4个百分比。

其中,在浦东佛罗伦萨小镇抽检的36个批次中,发现5个批次不合格;在青浦奥特莱斯抽检35个批次中,发现7个批次不合格;在徐汇奥特莱斯汇金抽检的19个批次中,发现4个批次不合格;在杨浦国际时尚中心抽检的20个批次中,发现7个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色牢度、纤维含量、剥离强度和产品使用说明。与历年抽检情况相比,本次抽检色牢度不合格批次增多,其中,有9个批次耐水、耐酸(碱)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与国家强制性标准不符。

上海市工商局表示,色牢度不合格有14个批次。其中,耐干摩擦色牢度3个批次,耐湿摩擦色牢度10个批次,耐酸汗渍色牢度5个批次,耐碱汗渍色牢度7个批次,耐洗色牢度2个批次。

抽检发现,在百联奥特莱斯广场上海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由世纪宝姿服装(厦门)有限公司生产的“PORTS”牌男西服上衣(型号规格:175/92A;生产日期或批号:MR9L053TWC040),耐酸、碱汗渍、耐湿摩擦三项色牢度实测值均与国家标准不符。色牢度是纺织品的安全性指标,其中,耐酸(碱)汗渍、耐水、耐干摩擦色牢度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该指标不合格,消费者在穿着过程中,染料脱落触及皮肤,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

根据抽检结果,工商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商品,对库存商品、在售商品进行全面清理,限期落实整改措施。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奥特莱斯购买各类服装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标识(使用说明)。要查看吊牌上的生产企业或经营者,并在服装使用期间保管好吊牌;再查看质量等级状况,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最后查看缝在服装上的洗唛,如型号规格、服装成分、洗涤方法等。尽量不要选购没有使用说明的服装。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纺织服装新标准拟7月实施 “国家队”莅临晋江答疑解惑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