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纺织服装业悄然变化

行情分类:服装  文章来源:北京银联信  2017-06-05 16:08:18

字体:小中大

·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纺织服装业悄然变化

从网易严选、米家有品、开润股份、申洲国际、维珍妮、超盈国际等入手我们近期发布了一系列极致单品报告,核心感触如下:

(1)研发能力超强的ODM/IDM型企业是大型SPA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优衣库、迪卡侬、网易严选、米家有品、自有品牌跨境电商等等)经营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这些大牛型生产企业的净利润率、ROE水平同样动辄在20%附近或以上,高于下游大型SPA运营商。

(2)流量变化带动国内零售方式变革:从2012年前的以线下店经销商模式为主、到淘宝/京东等线上大卖场平台商模式、到当前逐步兴起社交电商/直接对接消费者模式,进入第三阶段后,口碑、粘性无比重要,因此,好的产品是基石。

(3)伴随着国内零售模式这种变化,我们认为中国已经很难出现线下起家的UNIQLO,网易严选、米家有品等等可能会是其变异模式(与迪卡侬、UNIQLO等大型SPA企业类似,产品加价倍率在1.6-2.5倍之间)。

(4)对于基本款为主,动辄3倍以上加价率的品牌运营商,必然要被这种新模式逐步瓜分市场份额。

当然基本款仅仅是服饰的一部分,服饰是时尚、个性、文化和身份地位的彰显,无论是兴起于90年代街店起家的七匹狼、九牧王、利郎等品牌,还是2000年后兴起的歌力思、江南布衣等等,都有着其特定的客户群体。对于这类企业,我们把其核心要点分为三块:产品、品牌、终端零售能力,传统的90年代兴起的品牌在产品力和零售能力都明显偏弱,但各家也都不断在产品和零售端改进的过程中。从成长路径角度,在自有品牌运营能力足够强的基础上,并购层出不穷。

对于个股,我们认为2017年是注重基本面研究的一年,看清大逻辑的基础上,一切回归本质。从流量来源变化角度,抓住社交电商/直接对接消费者模式的零售商在未来两三年必然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建议关注:跨境通、南极电商;在服装品牌运营方面,建议关注:歌力思、中国利郎、太平鸟、富安娜等;在极致生产型合作伙伴中,我们推荐航民股份、开润股份等;对于新模式组织者柏堡龙我们也建议关注。

(二)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现正增长,6月金股推荐健盛集团

上周各指数呈现下跌趋势,纺织服装板块跟随大盘下跌,跌幅较大。目前板块仍处于左侧底部整固期,无明显催化剂,估值中枢正不断下移,坚定看好有业绩支撑、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建议从中长期角度去配置,例如:华孚色纺、健盛集团、开润股份、歌力思等。6月金股我们推荐健盛集团,主要原因如下:1,不考虑并购俏尔婷婷的并表影响,预计17-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4、1.65、1.82亿元,结合并表对赌协议,备考净利润分别为1.89、2.45、2.77亿元,且随着产能不断释放以及新老客户的持续开拓,健盛和俏尔婷婷的业绩均存在超预期可能;2,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茂义先生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于近期计划增持公司股数区间为200-500万股;3,公司一季报扣非净利润增长21%,未来有望逐季提升。

前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现正增长;老年服装市场潜力巨大;女装巨头Ascena股价重挫45%至18年新低;快时尚Forever21开设13家独立美妆和生活方式门店;OldNavy成了Gap集团的营收担当;全球纺化品需求快速增加,对创新和时尚类服装需求是增长关键因素;361度Q1同店增长7%,童装订货连续11年上升;美银美林继续看空Nike;国内玻纤产业“大而不强”行业或面临重新洗牌;收购Tumi之后,新秀丽Q1销售同比激增29.3%。

公司公告精选多家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质押及解质押;美盛文化高管增持股份;邦宝益智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复牌;欣龙股份控股股东增持股份;柏堡龙控股股东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补充质押;山东如意控股股东部分股权解除质押及重新质押;鹿港文化股东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兴业科技控股股东部分股权补充质押;百隆东方投资越南百隆50万纱锭生产项目;三夫户外2016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锁期解除限售上市流通;开润股份、维格娜丝股权激励;金发拉比持有蜜儿乐儿20%股权;南极电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爱迪尔对外投资收购股权;乔治白、金发拉比股权质押式回购。

行业关键数据2017年4月我国纺织品出口同比增加1.56%,累计下滑0.09%;4月我国服装类出口同比增加5.37%,累计下滑2.17%;12月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零售同比增长7.40%,百家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同比增长3%;201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5.6%,人均可支配支出实际同比增长5.7%;3月居民消费意愿比例为23.8%;4月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6.8845,欧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7.3829,日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6.2655。目前国内328棉花价格为16,076元/吨,国外棉价进口成本(包括关税、滑准税、港口费)为15,902元/吨,价差174元/吨;截止20170527,内外棉纱价差为-727元/吨;本周涤纶短纤价格为7,600元/吨,粘胶短纤价格为14,800元/吨。16/17年度,假设中国棉花抛储量为250万吨,则国储库存将降至639万吨;根据USDA2017年3月预测,中国棉花供求缺口为202万吨,全球为146万吨。

·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新规缓解减持压力

证监会出台新规,管理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减持2017.5.27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对原有规定的部分条文进行修订,上交所、深交所也出台相应细则完善减持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新政修改主要包括

1)扩大适用范围:在规范大股东(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的股东)和董监高减持行为的基础上,新规对其他股东减持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及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进行监管。

2)限制集合竞价减持比例:大股东或特定股东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自解禁日期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股份数量的50%。

3)强化集合竞价减持披露:大股东及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向交易所报告减持计划,并在减持数量过半或减持时间过半时,披露减持进展情况,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后应当在两个交易日内公告。

4)完善协议转让规则:大股东或特定股东采用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总股本的5%,转让价格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

5)完善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监管:大股东或其他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受让方在受让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6)新增董监高减持限制:董监高在任期届满前离职时,应当在其任期内及任期届满后6个月内,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持有股份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

7)完善股份计算方式:大股东规定通过集合竞价、大宗交易减持时大股东及其一直行动人持有的股份合并计算。

纺服行业近期上市或完成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受影响相对较大本次新规出台对所有上市公司的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行为都有影响,其中近期上市或完成非公开发行的公司通常限售股比例更高,解禁期满后股东减持的预期更强,在新规出台后股东持有股份的流动性变差,未来减持进度将受到较大影响。

目前纺织服装行业有23家上市公司已完成非公开发行但尚未解禁,公司数量占行业总体24.47%,未解禁市值占行业总市值5.72%;其中山东如意、江苏国泰、商赢环球等公司尚未解禁的非公开发行股份占总股本超过30%。对于这23家公司而言,定增对象在解禁之后12个月内减持不得超过持有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且解禁后连续90日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的解禁限售股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解禁限售股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减持压力缓解。

纺织服装行业有20家上市公司IPO后尚未完全解禁,公司数量占行业总体21.28%,未解禁市值占行业总市值10.23%;其中太平鸟、哈森股份、中潜股份等公司未解禁股份占总股本超75%。对于这20家公司而言,新规出台后原股东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得超过总股本的3%,次新股的减持压力得到缓解。

另外,对于实施股权激励存在限售股的公司来说,本次新规影响在于接受股权的董监高人员在离职后仍需遵守新规对于减持的限定,但股权激励限售股规模较小、影响不大。

减持新规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绩优白马龙头长期受益过去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东利用概念炒作推高股价配合减持、利用大宗交易规则过桥减持等行为时有发生,影响市场公平。新规对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行为进行了规范,减缓其减持速度,避免大幅、集中减持行为扰乱二级市场秩序,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近期监管层不断出台新政策整治资本市场乱象,本次减持新规是此前监管思路的延续,表明监管层对不规范减持行为的限制加强,促使上市公司股东专注于公司治理与经营,也有助于引导投资者转向价值投资、减少短期炒作行为。

新规出台对所有纺织服装公司大股东、特定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进度或计划产生影响,其中23家已完成定增尚未解禁、20家IPO后未完全解禁的公司受影响较大。对于这部分定增及IPO原股东尚未解禁的公司,短期来看新规限制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数量和速度,改变股票供需格局,减小大规模减持对股价的冲击,对近期解禁压力较大的公司尤其是次新股的股价有一定支撑。此外从潜在影响来看,减持新规将导致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流动性减弱,投资者对定增项目更为谨慎,正在筹划定增的公司可能受到影响。

我们认为监管层将继续治理资本市场乱象,营造公平良好的投资环境,中长期来看不注重内生增长、靠概念炒作股价的上市公司将受到诸多限制,治理规范、内生增长稳健、规范进行资本运作的白马龙头及成长股的投资价值将得到凸显。

·         本周聚焦

(一)大数据时代将引领时尚服装行业新零售 开启未来变革之路

随着云时代的推动发展,“大数据”也渐渐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根据各行各业不断扩张和历史数据的增加,人们才意识到数据增长带来问题的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已经深刻影响到整个国内市场发展的动力。

2017年5月26日下午,在2017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机器智能”高峰对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微博上发表“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未来30年将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进行重新定义”的演讲受到媒体以及经济学者的争论。

在马云看来,之所以提出大数据时代,是因为人类在变革的时代中,社会的变化永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技术革命的时代,任何应用推广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将带来冲击,比如机器智能未来发展对人类就业带来的冲击将超过大家的想象。而对于企业而言,这个时代亦是令人兴奋的时代,因为机会就在别人的抱怨和恐慌之中。所以,现在我们有技术、资金和市场,为什么我们不自己思考重新定义我们的未来?

是的,在机器智能领域中,美国擅长学术研究,中国在实践中经验丰富,两国需要互相学习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大数据时代人人有机会,但必须要有独特的视角,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如何用大数据发挥时尚服装行业的优势呢?

近日,在“未来·势”杭州国际时尚周跨界论坛上,美丽联合集团时尚总监张欣同时也分享了“根据大数据时代是否赋能时尚新零售”的思考,从电商角度分析了时尚行业新零售的未来。

张欣认为: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基于时尚消费者的变化,“泛90后”和“女性”不仅将成为时尚产业两大主要目标客群,在未来时尚零售还将出现场景化、数据化、个性化、社交化等四大趋势。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技术发展可以无限逼近消费者内心需求,只要掌握时尚行业数据就能掌握消费者需求,所以,时尚企业需要更加精准的数据以洞察不同消费者需求。因为消费需求个性化在电商发展中不停的快速演变、升级已经导致电商行业已逐渐基于了社会化。

当然,借助大数据和新零售形式,不仅帮助服装行业供给侧,还能解决一直以来令人困扰的款式预测和库存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的款式预测,并基于大数据进行款式判断算法,经过流通环节的测款等方法做到最大程度的精准库存预测,从而做到“零库存”。

服装行业在大数据时代“存储”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服装市场个性化需求仍然很旺盛,这就要求存储产品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存储解决方案,无论是数据安全性、可恢复性、高可用性以及可管理性,都要比其他任何IT产品都要复杂得多。所以为了用户提供高效而实用存储解决方案,将是掌握时尚行业大数据的关键所在。

(二)童装争夺战悄然而至 巴拉巴拉还能独大吗

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奈儿”)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002875。该股也被业界视为“A股童装第一股”,开盘后因大涨44%而被交易所临时停牌。

此次安奈儿IPO发行价为每股17.07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79亿元,主要用于营销中心建设项目、设计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

“Annil安奈儿”前身为“安尼尔童装店”。品牌自1996年创立至今已经历20余年的历史,是一家主营中高端童装业务的自有品牌服装企业。从事童装产品价值链中的自主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运营推广及直营与加盟销售等核心业务环节。且公司产品涵盖大童装与小童装两大类别,包括上衣、外套、裤、裙、羽绒服、家居服等多个品类。

其商业模式也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电商渠道主要是和淘宝、天猫、唯品会、京东等多个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2016年电商业务收入占比已达24.32%。而线下则以直营为主,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截至2016年年底,安奈儿共拥有1458家门店,其中直营店970家。

中国童装市场存在较大成长空间

据中信证券研究所发表的《婴童产业专题报告——投资未来、分享成长》显示,一方面,我国童装还处于成长期,相比于成熟期的女装、鞋品、运动装和男装而言,仍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2013年我国人均童装消费金额仅为13.8美元,远远低于日本的66.3美元、美国的90.7美元和英国137.2美元的市场消费情况。

同时,中国童装前十位企业的市占率之和也已经由2008年的5%提升到了2016年的12.5%,但对比美国40.4%仍有较大的差距。

 

中国童装及其他服饰的产业生命周期图片

而在“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和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童装市场正迎来高速发展期。毕竟,由于童装产品更新频次高的特性,在家庭消费中具有刚性需求。加上目前进入生育高峰期的年轻父母大多为出生于80年代以后的独生子女,普遍受过良好教育,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也更加注重优生优育的育儿观念。

同时,经过长期的收入水平提升,现代家庭孩子的消费支出有两代人的财富积累为基础,放大与促进了婴童商品消费需求的实现。

预计到2018年,童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41亿元,而这个数字在2013年仅约为1164亿元。2010-2016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保持9.5%的年复合增速,是服装行业中增长最稳定的子行业。

行业竞争加剧,巴拉巴拉或不再一家独大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童装起步较晚,市场集中度较低,加上各企业研发生产水平参差不齐,进一步制约了童装行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的统计信息显示,2015年全国大型零售企业的童装销售前十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共计25.23%。而其中,森马旗下的童装巴拉巴拉以3.91%的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居榜首。

 

2015童装TOP10市场综合占有率图片

其实,自森马2002年创立定位中产阶级以及小康之家的“巴拉巴拉”儿童品牌以来,营收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查阅其2012年至今的财报,儿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9.94%、34.75%、38.87%、41.81%、46.88%。正因如此,巴拉巴拉也被誉为“中国童装第一品牌”。

但随着一些国外品牌的强势进驻,和国内越来越多童装品牌的崛起,其童装老大的地位也受到了撼动。从2015年市场综合占有率TOP10的企业中,也可以明显看到,位居第二的阿迪达斯与其仅差了0.04个百分点,而刚上市的安奈儿也以3.34%的市场综合占有率排名第4。就在2017年3月,美国最大的童婴装品牌Carter’s也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竞争会愈发激烈。

 

童装竞争者详情图片

同时,还出现了一批由成人装延伸到童装的品牌。上文提到的阿迪达斯也是如此,这和森马从休闲装延伸到童装巴拉巴拉是一个道理。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品牌外,国内还有像太平鸟、江南布衣、特步、361度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童装品牌;国外有像快时尚ZARA、H&M、GAP、优衣库等,旗下也有自身的童装线。他们的童装通常与其成人装保持相近的设计风格,利用原有的品牌优势和渠道资源推广童装产品。例如在现有的零售终端渠道中增加童装区域或货架,形成综合店模式。

 

国内外童装分析图片

而较低的毛利率,亦或会成为巴拉巴拉因后劲不足而“退居二线”的罪魁祸首。据悉,巴拉巴拉2014年至2016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2.01%、41.09%和42.8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53.79%、51.51%和52.08%。

 

行业营业毛利率对比图

其实,除了以上所述,我国童装行业在面料研发、功能设计、款式设计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想要真正打开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在品牌运营、用户互动等方面也至关重要。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下一篇:印度纺织服装业近五年内发展飞速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