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服装品牌跨界营销多元化:转型轮回把顾客拉到线下

行情分类:服装  文章来源:中华商务网  2017-08-16 12:36:33

字体:小中大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如兴收购玖地制造 合并后成全球最大牛仔裤制造商

香港私募基金 EmergeVest 决定将其所有的牛仔制造商玖地制造有限公司(JD United Holdings)出售给台湾牛仔制造同行 Roo Hsing(如兴股份有限公司),具体交易金额尚未披露。 

EmergeVest 在 2014年对玖地投资 2000万美元,帮助其扩大公司规模,优化资产负债表,增加产品类别,扩张经营区域。 

EmergeVest 表示已经完全退出了对玖地制造的投资 ,获得的回报是原始投资的两倍多。

玖地总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在亚洲和非洲拥有 25家制造工厂,客户包括 Levi Strauss,Gap,Fast Retail,Primark 和 C&A,其服务范围涵盖传统服装制造,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快速抽样,洗衣,质量控制和实验室测试,包装以及物流。与如兴合并后,新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牛仔裤制造商,年销售额超过 5亿美元。 

玖地首席执行官孙王易表示:“EmergeVest帮助我们实现了增长,让我们能有机会与如兴合并,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良好的定位。” 

EmergeVest 成立于 2013年,两位创始人 Heath Zarin 和 Roger Moh 都来自汇丰银行。该基金目前拥有超过 4亿美元的承诺资本,其他投资对象包括英国冷冻食品和饮料物流集团 NFT Distribution 和托盘分销商 Palletforce。玖地制造是 EmergeVest 退出的第一笔投资。

(二)服装品牌跨界营销多元化:转型轮回把顾客拉到线下

8月初,优衣库宣布在腾讯QQ音乐上开设专属电台,并宣称此合作是“通过6大不同生活场景,提供各种丰富美好的服装穿搭场景,搭配结合音乐欣赏体验。”消费者可以在优衣库全国所有门店中扫描电台音乐二维码,体验专属场景歌单与服装搭配推荐,“带来数字、零售、社交的互动新零售购物乐趣。” 

音乐与服饰的结合听起来稍显牵强,优衣库大中华区CMO吴品慧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解释,“消费者到优衣库选择服装,可能需要去运动、去看展览,他同时可以在音乐电台体验不同场景下的音乐,把服装、音乐和场景的体验更好结合起来。” 

基于音乐大数据和人群洞察,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侯德洋表示,QQ音乐总结了3点新中产人群的音乐需求:追求影视原声;重视品质,42%用户下载过高品质和无损音乐;热衷运动,平均每周使用跑步电台2.5次。“现在的用户不满足于简单的推荐和搜索,而是会为音乐品质、贴心服务买单,开始进入个性化推荐阶段。” 

对于优衣库和QQ音乐合作,侯德洋希望,能够通过服装让音乐更加形象化,更具有场景感,“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态度,从而增加消费者黏性。” 

跨界营销对优衣库来说习以为常,从授权、设计师联名、挂名logo到大力推广电商,在数字营销层面上的不断投入和探索为优衣库带来了更多收益。 

与此同时,在网购习惯日益成熟的环境中,服装实体零售不断强调实体渠道的重要性。7月,优衣库在全国百家门店推出“智能买手”、推出“线上购买、到店自提”等方式,把更多消费者“拉回”实体店。 

不断强势的数字营销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服装市场经历了两位数增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服装市场,现时市值接近3000亿美元。 

据供应链软件商JDA与PwC发布的《CEO观点2017:零售业转型之旅(中国)》显示,数字化转型战略是受访企业2017年的首要工作重点。78%的中国受访零售高管表示,他们明年将继续加大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资。 

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20.490, -0.06, -0.29%)以及AR等都是明年CEO们选择投资的重点方向。“中国CEO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资力度,比作出同样表态的其它国家CEO多出了11%。”JDA亚太区零售战略副总裁Patrick Viney补充,“但如何做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可能很多企业和CEO并没有很清晰的思路。” 

另一方面,欧晰析企业管理咨询近日发布报告称,本土服装品牌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远不如外资公司强势。 

近十年来,由于外国品牌不断进入,中国服装品牌的龙头地位受到了挑战,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中国市场排名前60名的品牌中,中国品牌的合并份额在2016年下降到59%,低于2011年的64%。目前的行业领先者主要是国际品牌,如优衣库、阿迪达斯、杰克琼斯,占据了头五名中的三个位置。 

欧晰析企业管理咨询大中华区合伙人庄淳杰表示,“20至30岁年龄层的服装市场(特别是女装)竞争激烈,一些外国服装制造商在营销上投入显著,中国公司则略显谨慎,部分品牌对营销的投入不足净销售额的2%-3%(如拉夏贝尔及海澜之家(9.260, -0.01, -0.11%))。” 

优衣库显然在这方面受益良多。 

根据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发布的2016年9月-2017年5月财报,海外市场依然是财报最大亮点。迅销销售额、营业利润分别为1.48万亿日元、1806.18亿日元,同比增长 3%、 23.9%;海外市场销售额与利润分别增长 5.4%、61.3%。 

2016财年,优衣库日本下半财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8%,电商销售额大涨30.1%,且因大中华、东南亚、大洋洲、欧洲业务表现优异,优衣库国际下半财年营业利润强势反弹。 

迅销集团董事会主席兼总裁柳井正表示,计划开展“数字旗舰店”,将实体店和电商结合,为顾客提供更多新服务,并不断加强全球化和数字化,“进一步发展电商,使该渠道的销售额占总体的30%。目前,各市场的电商销售额占总额5%-10%。” 

在挑选合作伙伴方面,“主要考虑企业理念和品质要求,我们更希望做透商品和体验,把场景延伸。想要让优衣库变成所有人、从6岁到60岁、从出生到年老,所有场景都会想到的品牌。”吴品慧表示。 

实体零售回归 

渠道方面,与前几年相比,线上线下的界限正在不断模糊,企业主们不再一味追求线上或电商投入,他们更想将消费者“拉回”店内,留住逛实体店的习惯。 

“我仍然看好实体零售。”在此前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升级战略发布会上,美邦服饰(3.820, -0.01, -0.26%)创始人周成建表示,将继续调整渠道布局,不仅在一二线城市,更会在三至五线城市,逐步推向各类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渠道。 

周成建介绍,目前美邦在线上的营收,包括邦购、京东、天猫、唯品会等平台上加起来大概在15%-20%左右。但未来线下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是根据各方数据和走访得出的结论。以前美邦一味投入巨资做线上,但是没有根据城市变迁、商业环境和消费者形态变迁,去融合新的商业环境。 

几年前“互联网+”和电商大潮冲击实体零售时,美邦先后推出了邦购、有范等互联网平台,在O2O、云门店、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均有所布局,但这些投资并未提升业绩。 

美邦在过去几年的转型策略饱受争议。2015年财报锐减,亏损逾4.31亿;2016年营收超65亿,同期小幅增长3.56%;但2017年一季度营收又大幅下滑,报收16.74亿元,同比下降12.89%;净利润2893.5万元,同比下降43.68%;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019.08万元,并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0-6000万元。 

周成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2005年前美邦的供应链效率很好,后来受各种战略咨询引导,加盟、批发模式全都一起来了,一下子挤压了库存,都陷了进去。” 

2012年美邦在巅峰时期拥有高达5220家门店,目前仍然有近4000家零售终端。2012年前后,国外快时尚品牌进驻和电商崛起带来了双重冲击。陷入转型困境的美邦也是目前服装行业的缩影,美邦旗下各品牌对标的其他国内品牌,如以纯、森马、班尼路、真维斯、佐丹奴等同样苦苦挣扎在转型的泥潭里。 

周成建表示,“今天美邦的受欢迎程度还不如外来时尚品牌ZARA、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等。但通过提供多元化生活方式、一站购物体验,美邦仍然存在超越优衣库的机会。” 

反观国外品牌近年在华市场的发展,周成建认为,优衣库的高性价比,是基于它在品类深度上的优势。周成建想要的则是,比基本款有态度一点,在性价比之上更有趣一点,“风格化态度上强化优势,同时品类化深度上继续挖掘。” 

“优衣库非常重视实体店的体验与服务。”吴品慧表示,在中国优衣库有将近550家实体店,且以每年增加80-100家,“我们花很多精力和费用了解社会趋势与洞察。中国互联网的改变更具有挑战,但核心不变。消费者到实体店购物一定要有更好的附加值。我们在线下做了很多延伸,大家都在抢双十一的排名的时候,优衣库更多往线下门店引导更多人。”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服装采购节走向“一带一路”

8月14日,记者从广州白马市场发布会获悉,第11届广州白马服装采购节将在本周末开幕。这个融潮流趋势发布、时尚产业贸易合作、国际设计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年度服装供销节点将整合中港皮具城、壹马服装市场等资源,为流花服装专业市场商圈搭建原创潮流设计和国外销售流通的平台。

连接“一带一路”重点开拓国际时尚渠道

本届采购节突破以往本土化的模式,重点开拓国际时尚渠道,引入全球服装产业资源,海内外原创设计力量的参与程度堪称历届之最。

白马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国际秀场总是给业界带来惊喜,T台不再是单纯的长廊,创新才是王道。本届采购节的会场设计上,采用L形双秀台设计,趋势新品展示更多面化;同时采用全场阶梯式看台设计,全程以国际时装周标准布置秀场,为各方来宾呈上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作为分会场的中港皮具城,现场将组建以品牌设计师为核心的中港原创设计师联盟——Z联盟,该联盟将全面整合中国皮具行业的原创人才、平台、资源和创意,让更多的人才走向世界。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源积极寻求国内实力品牌的支持,这与以品牌孵化为核心的专业市场转型方向不谋而合。

据介绍,服装采购节期间,白马将与国际知名时尚资讯集团英国Trendstop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场内品牌客户提供精准的趋势分析;引进国内知名的时尚机构“睿时尚”进驻壹马服装广场,100多名设计师为流花商圈客户提供设计服务并将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商贸组织达成战略合作,开拓东南亚服装市场。

前述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采购节期间全国原创设计师还将率先举行2018全球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中欧多名设计师将为海内外客商呈现匠心设计。首届“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论坛同步举行,汇聚业内实力代表对话,共谋服装产业未来发展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成长于广州白马的中国服装第一股、驰名商标品牌“凯撒”,也将在采购节回到“娘家”,向在场客商讲述她的成长故事。

从批发到零售专业市场加速布局全渠道

近年来,服装消费不断升级,各类原创设计师品牌争奇斗艳,跨界销售创新层出不穷。

据统计,2016年广州本土品牌网上销售增幅约13%,广州汇美服装等8家服装企业与唯品会一起,被评为2015—2016年度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著名时装设计师马可、毛继鸿、邓兆林打造的“例外”“无用”“伊人坊”等广州本土品牌让广州服装业强势突围。红棉国际时装城负责人卜晓强表示,时装城一、二层最好的铺位几乎都是被广州本土品牌占据。“过去我们主要是批发珠三角各地服装,但现在广州品牌的销售量占了总销售额的五成多”。

看准服装市场新风口,白马在打造“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牌整合”的产业链集合模式上探索出创新经验。今年7月,BRAND MARKET ORIGINAL COLLECTION——“BM原创集合馆”首家终端零售店于湖南长沙新里程广场开业。

BM原创集合馆是白马进军新批发、新零售的重要路径。通过挖掘供应商和渠道资源,整合国内外优质原创品牌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涵盖服装、箱包、鞋帽、饰品等丰富品类的时尚产品。同时从生活美学出发,融入时尚沙龙、花艺、书吧、咖啡等复合体验,开店首月即受到了高品味都市精英的追捧。据透露,该BM原创集合馆将以生活体验的形式向消费者输出白马市场中各大服装品牌,并与全国各省市具有实力的经销商合作全面铺开,计划三年内开启100家门店,登陆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商圈。

 “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交易越发扁平化,中间环节大幅减少,厂家、商家和消费者都希望快速地反应自己的需求,从而提高效率。因此,我们希望搭建一种模式,将上下游连接起来。”白马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BM原创集合馆中,白马负责提供管理、品牌输出以及模式推广,生产交由厂家,销售则是当地合作的渠道商负责。

 “我们愿景是从B端到C端,实现全链条的数据整合,以大数据指导生产,最低限度减少厂家的库存,提高商业运转的效率。”该负责人说道。

三、本周聚焦

(一)我国前7月衣着类CPI、PPI同比均上涨1.3%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4%;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5.5%。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微涨,同比涨幅略有回落。其中,7月份衣着价格环比下降0.4%,同比上涨1.4%;1-7月同比上涨1.3%。7月份服装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1.4%;1-7月同比上涨1.2%。7月份衣着加工服务费价格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4.0%;1-7月同比上涨4.2%。7月份鞋类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1.4%;1-7月同比上涨1.2%。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其中,衣着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2%;1~7月同比上涨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纺织原料类同比上涨0.1%,环比上涨4.2%;1-7月同比上涨4.4%。工业生产者主要行业出厂价格中,纺织业同比上涨0.1%,环比上涨3.2%;1-7月同比上涨3.4%。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下降0.1%,环比上涨0.8%;1-7月同比上涨1.4 %。化学纤维制造业同比持平,环比上涨9.5%;1-7月同比上涨9.4%。

(二)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8%

市场咨询机构Canaly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比增长8%,发货量达到970万部。

主要品牌中,按出货量计算,小米以350万部的发货量水平成为市场冠军,较去年同期增长17%。Fitbit位居第二,发货量330万部,同比大幅下滑34%。小米与Fitbit主要销售健身手环。苹果发货量为270万部,降至第三位。

Canalys分析师预计,随着下一代苹果Apple Watch等支持独立移动网络功能的手表陆续上市,下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上智能手表的发货量将增长。预计到今年底,具有独立移动网络功能的智能手表发货量将达到1200万部。

Canalys报告还指出,大量智能手表在市场上只是昙花一现,制造商应致力于打造有吸引力的使用功能,以刺激市场需求。中国制造商已经发布了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手表,可以独立运行LTE网络,帮助父母实时监控孩子的活动。预计中国的高端内置LTE网络智能手表市场将迅速增长。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第二十一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将于10月启幕

下一篇:白马服装节8月20日举行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