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7年前两月经济开门红:新产业新产品贡献较大
16日从浙江省统计局获悉,2017年1至2月,浙江经济运行延续去年以来稳走向好的走势,实现开门红,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新产业新产品贡献较大。
1至2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4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2%,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升3.1和1.0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9315亿元,增长12.3%,其中,出口交货值1659亿元,增长7.8%,增速同比转降为升,回升11.1个百分点;内销7656亿元,增长13.3%,增速同比回升10.8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增速缘何明显加快?“浙江民营企业多,民企对经济形势敏感度高。”浙江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副处长吕国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外部环境看,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回暖等因素,浙江企业今年普遍主动开工早发展势头足。
从浙江内部环境看,吕国堂认为,实现开门红也与浙江坚定不移地推进“拆治归”,持续深入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密不可分,企业都在主动淘汰落后产能。
正如吕国堂所说,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浙江今年前两个月的新产业增长较快。其中,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增速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在9%以上,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68.3%、62.2%和35.5%。
从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看,27个行业保持正增长,计算机通信电子、仪器仪表、汽车制造和专用设备等行业增速较快。
与此相呼应,今年前两个月,浙江工业新产品也增长较快。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20.2%,新产品产值率为32.1%,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为48.4%。
浙江列入国家“三新”统计的10种新产品产量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光缆等均快速增长。
此外,今年前两个月浙江投资结构也不断优化,商品房销售较快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市场销售和居民消费价格也基本稳定。
1月中国重新减持美国国债 日本持债半年来首增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17年1月中国所持美国国债环比减少73亿美元,降至1.0511万亿美元,重新延续了去年11月以前的六个月连降趋势,并接近当时触及的六年半新低水平1.0493万亿美元。去年中国共减持美债1880亿美元,年度降幅创新高记录。
日本1月所持美债环比增加117亿美元,涨至1.1025万亿美元,为最近六个月以来首次增加。同时持债规模连续第四个月超过中国位居榜首,继续担当美国的最大债主。
此外,美国1月国际资本净流入增加1104亿美元,远超前值修正后的减少653亿美元,显示出外国资本对美国短期国债和股票互换合约的跨境购入兴趣。美国1月长期资本净流入增加63亿美元,也远超前值的减少129亿美元。
TIC数据显示,外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在1月减持美债449亿美元,符合去年全年的抛售态势。而外国私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则在1月增持美债379亿美元,令美债在1月被抛售总额降至70亿美元。
此外,比利时1月所持美债减少82亿美元,降至1120亿美元,创2015年8月以来新低。有援引这一数据和中国借道比利时托管账户交易美债的传闻,认为这显示出中国1月减持美债的规模可能比实际统计要大,体现了中国持续抛售美债以提振人民币汇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