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华为小米搅局 高通还能盘踞手机芯片霸主之位多久?
几乎占据安卓手机主导地位的美国高通公司,每一次发布旗舰处理器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日前,高通旗舰级芯片骁龙835在中国亮相,10纳米的制造工艺让这家美国公司继续称霸移动芯片市场。
今年年初,高通骁龙835在CES展上首次亮相。与上几代骁龙820、821相比,835的10nm工艺相比14nm使得芯片速度快27%,效率提升40%,而芯片面积也变得更小。
目前,骁龙835已经开始进行生产,不过它要等到今年上半年才能正式出货。据悉,下周将发布的三星S8将锁定骁龙835的首发,还有外界猜测,4月将要发布的小米6也将搭载骁龙835。
在业界看来,芯片厂商之所以如此积极采用10纳米工艺,有着技术上的迫切需求。因为先进的工艺是降低产品功耗、缩小尺寸的重要手段。这可以让高端芯片更轻薄省电,将有助于提升手机厂商的产品均价与竞争力。
例如大屏、超薄、超高像素、大内存、大电池容量再到去年的双摄,这几年已逐渐成为用户和手机厂商最关注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之所以能实现离不开有着先进工艺制程的芯片。
据了解,今年估计会有5颗10nm芯片先后问世,除了高通的835、联发科Helio X30、海思的Kirin 970、还有苹果用于iPad的A10X以及三星的Exynos 8895。
相比之下,高通835优势在于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以至于高通此番对外宣传时把835称作一个移动平台而非芯片。除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该公司表示,该芯片也是专门为VR构建而成。
据高通介绍,骁龙835的设计在热限与功率效率可满足AR/VR的需求,同时支持了Google mobile VR平台Daydream,以及在声音与视觉品质的提升。这对手机厂商而言,一颗芯片便解决了手机和VR两套产品设计,提升效率同时也大幅减少成本。
除此之外,骁龙835还将用于低处理能力的物联网设备、云计算和机器学习。最近数年,高通越来越专注于在一个芯片中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例如骁龙系列芯片中就直接集成有ISP、DSP和传感器技术。
不管什么场景,如何集成,可以确定的是,移动芯片在2017年真正进入了10纳米时代。
华为小米搅局芯片战争
在手机芯片领域,高通盘踞霸主之位已多年,背后离不开其持续的投入和创新,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和上游原材料紧缺的局面,芯片市场陆续涌入了不少玩家,对高通的影响自然是与日俱增。
老对手联发科从来没有放弃蚕食高通的市场份额。2016年,联发科就靠着Helio P10、X20、X25在千元机里表现相当不错,像魅蓝系列、MX6 、Pro 6、360N4等等。联发科也一直希望打入高通的高端市场。
据了解,联发科今年推出的Helio X30芯片也引入台积电的10nm工艺。相关产品预计在下半年规模上市,虽然比高通的835晚些,但联发科的成本优势依然是众多国产手机品牌看重的地方。
联发科称,Helio X30已经投入量产,相关设备将在今年第二季度面世,甚至联发科还与台积电商谈7nm的工艺,虽然有些激进,但也说明与高通的竞争程度在不断加剧。尤其是在OPPO、vivo两家去年的高速增长下(两家产品都有用联发科和高通的芯片),联发科必然会与高通抢夺更多订单。
此外,从低端市场成长起来的紫光集团旗下的展讯通信,在去年(展讯+锐迪科)拿到了全球手机基带27%的市场份额,与联发科只有1个百分点的差距。
去年,展讯推出的14纳米八核Intel X86架构的64位LTE芯片平台SC9861G-IA,其瞄准的其实是高通和联发科都很重视的中端市场。这家背后英特尔投资并联合研发该芯片的公司对高通也形成了一定威胁。用展讯通信董事长兼CEO李力游的话来讲,去年已经做到6亿颗芯片的展讯,必须往高处走了。
另一方面,影响高通位置的恐怕还要有手机厂商,从目前不断涌入该市场的玩家也可窥见一斑。
目前,苹果、三星、华为以及刚入局的小米都推出自研芯片。在高通主要的安卓阵地上,三星和华为在芯片上的布局已让高通损失了不少订单。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三星的Exynos和华为的海思麒麟在自家高端产品中使用频率和规模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同样基于三星10nm工艺的Exynos 8895版S8的性能超出骁龙835版本。从跑分结果来看,Exynos 8895版其单核心成绩1978分,多核心6375分。相比之下,搭载高通骁龙835处理器的三星S8 Plus单核成绩为1929分,多核成绩为6048分。
要知道,三星在制造工艺、芯片技术等方面拥有先进和完整的流程,对于自家产品完全可以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如行业流传的一句话:“同样用的是三星屏,可三星手机显示效果就是比其他手机品牌好,且供货优先三星自己。”芯片制程工艺又未尝不是。
自从有了海思麒麟,高通便再无缘华为的高端手机,这个打击高通现在或许已经习惯。海思麒麟处理器主要被用在华为的旗舰系列Mate系列和P系列中,虽然高通的芯片华为也在用,但基本在中端机上,联发科的芯片使用在了以畅享系列为代表的入门机上。
从华为终端的战略部署来看,海思麒麟用在高端产品目的是为了保证利润,而随着华为对利润的更高追求,其必然会加大对自主芯片的使用,这对高通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前提是华为需要加强海思麒麟的量产能力。
今年3月,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小米也加入了自研芯片的行列,推出澎湃S1芯片。从28nm工艺和整体特性来看,这是一款针对入门级智能手机的芯片,对于高通、联发科而言,中低端芯片市场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但从长远来看,小米的芯片部署应该会像学习三星、华为,因为随着芯片的不断迭代,小米必然会将澎湃使用在自身的高端产品上,用以提升利润。
央视曾经透漏,中国每年进口的芯片所花费的价值都已经超过了原油,中国在芯片核心技术的突破已经迫在眉睫。然而核心技术的突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芯片行业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做“十亿起步,十年结果”,意思就是做芯片初期就需要10个亿的投入才能开工,而要做到有稳定的成就,需要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投入。
现在有三星、华为、小米,未来也必然会有更多手机厂商加入。来自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高通2014年市占率为52%,2015年骤降至42%;2016年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但上半年高通份额续降至 39%。
与此对应的高通业绩也是一路下滑。从2015年开始,高通公司营业收入出现罕见的负增长-5%。其中芯片销售收入下滑较大,达到-8%。2016财年的第一、二、三季度数据显示,高通的营业收入分别下滑-19%,-19%和-12%,其中芯片销售收入分别下滑-22%、-23%和-16%。
现在,智能手机霸主基本上三年一换,高通又岂能稳如磐石呢?
(二)日系夏普手机回归中国市场 分析人士直言没机会
作为日系手机的经典代表,夏普手机过去在国内消费者中可谓红极一时。3月20日,夏普手机官方微博宣布回归中国市场。
而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围绕夏普手机的都是兵败中国、陷入恶性循环、裁员一类的消息。直到七个月前,富士康以约38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夏普66%的股权,并拥有了夏普品牌的实际运作权。
不过,对于夏普手机回归中国市场,业界人士直言,没有机会。
分析人士直言
夏普在中国市场没机会
2017年是夏普成立的第105年,旗下业务涉及家电、液晶、手机等多个领域。而夏普手机则被业界称作“美型手机鼻祖”,可旋转屏幕翻盖手机905SH,以及Aquos系列得到了众多女性的追捧。
但受到苹果引领的智能机风潮影响,在2008年进入中国后,夏普手机的经营状况开始有所反复。随后便是几年的沉寂。不断有夏普手机兵败中国、巨亏陷入恶性循环、大裁员的消息见诸媒体。直到2016年富士康接手夏普。
夏普过去多年运营陷入困境,并曾经在2012年几乎陷入破产。2015年财务运营成绩,共亏损15亿美元。经营亏损从2015年三月份的481亿日元激增至1620亿日元。净亏损从2223.5亿日元扩大至2560亿日元。
此次夏普重回中国市场,曾任中兴通讯(18.060, 0.66, 3.79%)副总裁、酷派海外CEO的罗忠生主掌夏普手机包括研发、供应链,渠道以及品牌等方面的全球业务。
尽管罗忠生认为,杀成一片红海的中国手机市场机会仍然存在,但机会究竟在哪里,恐怕整个手机行业也仍在迷雾中摸索。
而夏普回归中国市场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对于夏普手机的回归,罗忠生定了个三年计划,要完成“三步走”:从产品试水到品牌力以及渠道的整合,再到规模之战。罗忠生放言,“一款产品未来如果只有百万级的销量应该说是失败的。”
据HI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表示,其实夏普手机一直在日本还有卖,但销量很小。
在他看来,夏普在中国市场肯定没有机会。“尤其是在当前连三星都没戏的环境下,作为日系产品,更没戏了。”
夏普手机回归
或为消化自身屏幕产能
事实上,几个月前,夏普手机已经开始了首款回归产品的研发。不过,根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夏普手机回归后的首款机型FS8009似乎有些令人失望,无论是外观还是配置都距离人们的期望值较远。
有消息称,夏普将会在下个月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全面屏手机。
而针对小米此前推出的全面屏手机小米MIX,罗忠生在微博上表示:“小米的MIX是皮毛而已,不必同台竞技”。
在没有拿出真正的产品之前,这些都是厂商的自诩之辞。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上,想要获得成功,各方面的因素都有作用。而对于外资品牌来说,中国市场的渠道就是一大制约因素。而对于如何开拓中国市场渠道,从媒体报道来看,夏普似乎也没有明确的战略。
罗忠生只是向媒体介绍,夏普手机的产品定位更倾向于中高端人群。并且整个操盘的决策者是中国人,这将让夏普在创新上可以用更加本土化的方式去进行,供应链上也可以借助富士康的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夏普手机回归的背后,同诺基亚回归一样,都有富士康的身影。
除了代工业务,富士康也在尝试转型,而手机是其中的一环。
据了解,目前富士康的手机业务除了代工外,还有中低端品牌“富可视”以及旗下富智康公司负责的诺基亚功能机组装和销售。
此前有分析指出,富士康收购夏普,主要是看中了夏普液晶领域的技术能力。
但王阳指出,“夏普没有OLED屏幕,它的LCD在手机上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国内京东方起来得很快”。
因此,“夏普手机要多用些自己的屏幕,自己消化自己的产能”。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中国“芯”未来:政策资本双重驱动 聚焦中高端市场
随着我国智能硬件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集成电路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国对外进口依赖严重:集成电路产值不足全球7%,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1/3,目前已连续四年进口额超2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仍处较低水平。想要寻求突破,中国企业该如何发力?一起来了解!
现状:严重依赖进口 ,金额达2271亿美元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3425.5亿块,同比增长9.1%,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连续4年超过2000亿美元,而出口金额仅为613.8亿美元,贸易逆差达1657亿美元。
我国每年消费的半导体价值超过1千亿美元,市场需求接近全球的1/3,但产值却仅占全球的6%~7%。
另据海关总署和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进口原油3.81亿吨,进口金额约达1164.69亿美元。集成电路已超过原油,成为我国最大宗进口产品。
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指出,目前已有产能和计划产能基本都集中在40-90纳米阶段,当这些产能先后开发出来后,将造成资源过度集中,出现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总裁丁文武也建议,“各地在发展IC产业时,要避免遍地开花开工厂的现象,更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和一哄而上,形成泡沫。”
近年来,我国智能硬件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发挥了强势拉动作用,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整个产业链先进工艺严重匮乏,也导致中国市场对国外高端产品进口依赖严重,这对产品国产化和高端化进程提出迫切要求。
机会:政策资本双重驱动,助推产业发展
随着智能终端品类越来越丰富及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如今集成电路的使用将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它还会与智能家居、多媒体数据中心等行业广泛结合。未来,对于集成电路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其整体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要的投资强度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可喜的是,在政策、资本的双重驱动下,过去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行业内发生了近百起并购整合。中芯国际、紫光集团等中国龙头企业已成规模,同时Intel、高通、德州仪器等国际巨头也在逐步提高在中国的资本及技术投入。
未来:争夺中高端市场,龙头企业已发力
虽说近年由于市场需求上升拉动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我国相关部门也在致力于加快芯片产业本土化进程。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仍处于进展缓慢的状态,中国在集成电路领域还没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
上海兆芯副总裁傅城表示,中国确实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但在核心领域缺乏竞争力,制造业有规模但质量不佳,技术上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3代。
据了解,中国暂时还没有进入全球前20位的IC企业,也没有一个领域走到了最前面。因此,如今产业势头虽猛,但如何稳打稳扎在行业中深耕成了企业脱颖而出的重中之重。
不过,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17年迎来良好开局。数据显示,1月份全球芯片销量同比增长13.9%。
目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而国内相关公司也已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武装”自己,以对抗外部的激烈竞争。如紫光集团旗下展讯通信在近日宣布与欧洲半导体公司Dialog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芯国际预计今年启动7纳米工艺的研发,这是全球第五家表态研发7nm工艺的半导体公司。下一步,中高端市场将成国内企业的争夺点。
三、本周聚焦
(一)年度拍照手机荣耀V9京东单品日斩获佳绩单品销售额破亿
3月22日京东超级单品日荣耀斩获佳绩,总体销售额达3.18亿,超过2016年同期销售额。此外,主打“我想要的快”、号称“性能怪兽”的荣耀V9也战绩卓越。仅3分40秒便售出1万台,最快破千万销售额记录,最后获得“单品销售额破亿”、入围“人气单品TOP5”的好成绩,足见荣耀V9的受欢迎程度。
京东超级单品日虽已落幕,但荣耀V9欲购网友还有机会。3月24日,荣耀V9将于华为商城、京东荣耀旗舰店、天猫荣耀旗舰店再次发售。
荣耀V9拥有4GB+64GB全网通标配版,6GB+64GB全网通高配版和6GB+128GB全网通尊享版三款,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2599元、2999元和3499元,更有铂光金、幻夜黑、魅焰红、极光蓝四种颜色,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选择。此外,综合配置上,荣耀V9作为荣耀大技术产品,其搭载麒麟960芯片、4000mAh电池、第三代双摄技术(后置双1200万像素摄像头)、5.7英寸2K屏幕和6GB内存等顶级旗舰配置,成为年度旗舰机的佳选。
性能上,有麒麟960八核芯片加持,CPU多核性能提升18%、GPU性能飙升180%;软件系统上,其采用突破性的EMUI 5.0,以对原生安卓系统内核优化和可学习应用使用习惯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卡顿难题的解决。“秒杀、秒抢、秒拍”,让消费者畅享短暂的快。事实上,荣耀V9不仅解决了“秒杀、秒抢、秒拍”,实现了短暂的快,更解决了持久使用后的卡顿。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老化模拟500天使用场景,经过荣耀产品团队的努力,实现500天不卡顿。
拍照上,荣耀V9的双镜头在上一代产品荣耀V8基础上再次升级,采用双1200万像素黑白+彩色镜头,配以第三代双摄技术,新算法和创先拍照模式,使拍照也能玩起速度、玩出乐趣,无愧年度拍照手机风范。
有了primISP双镜图像处理器配合lite OS算法,荣耀V9在相机启动、拍照成像都更快。相机启动时间比iphone7plus快 15.3%,拍照成像方面,硬件和软件协同处理方式可迅速处理数十亿的数据,让用户轻松完成秒拍。此外,荣耀V9还搭载诸多趣味拍照模式:大光圈照片可实现虚化边缘处理更细腻,背景光斑效果更梦幻,更接近单反相机的背景虚化拍摄;黑白相机模式,使照片细节更丰富,效果富于艺术变化,在拍摄人像、光影画作、城市街景等方面,效果尤其突出;更值得一提的是,荣耀V9经系统升级后搭载了消费者期待已久的3D创意拍功能,能轻松趣味拍摄立体头像,支持更换发型、匹配身体、3D在线打印,制作3D人偶……
此外,荣耀V9可谓是2K屏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性能怪兽”美誉名副其实。其全系列搭载的2K屏,采用专业的屏幕颜色调校、超清分辨率算法和显示引擎色彩管理技术,显示色彩更艳丽。在防误触设计上,荣耀V9重点分析了65 类场景的手势误触,纠正了在拨号、拍照、键盘输入、单手操作等场景的误触,操作成功率超过90%。更重要的是,针对时下火热的《阴阳师》游戏,荣耀V9实现了深度优化,如屏幕点击优化,在百鬼夜行点击灵敏度上提升25%,在御魂八层游戏中对比中,荣耀V9半小时游戏,平均帧率29.96帧,接近满帧,超过iPhone 7plus的29帧。想体验2K屏极速游戏秒杀,年度游戏手机荣耀V9便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三星为何限制自家处理器外卖?是高通太霸道了
三星能做到智能手机行业老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拥有业界最齐全的手机元件供应,从处理器内存、闪存再到屏幕、电池、摄像头无一不包。别的不说,就光是Exynos处理器,从Exynos 7420开始性能就足以跟高通骁龙旗舰一较高下了,魅族在跟高通和解之前就很依赖三星Exynos处理器做高端手机,去年底魅族推的Pro 6 Plus用的就是Exynos 8890处理器,只不过这个手机时常缺货。三星对外供应Exynos处理器之路并不顺畅,这事还得怨高通太霸道了。
三星Exynos处理器论配置、性能,其实已经不输高通骁龙800系列旗舰了,以前在CDMA基带上还有所欠缺,不过在最新的Exynos 8895处理器上,三星也实在全网通了,LTE基带速率甚至比骁龙835还快。但是三星有了这么好的Exynos处理器却不外卖,除了魅族偶尔能得到一些供应之外,其他厂商就没有使用三星处理器的(除了很早之前给苹果iPhone用过)。
三星为何限制自家处理器外卖,难道就不想做大生意吗?之前外界认为这是因为三星自己设限,担心技术外流,不过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称,三星Exynos处理器不能大规模外卖的根源是高通,高通利用标准必要专利的权利限制三星外销Exynos处理器,期限长达25年之久。
换句话说,三星不能对外提供Exynos处理器主要还是受到了高通限制,高通在2/3/4G网络专利上非常强势,苹果都不得不低头,其他厂商更是敢怒不敢言,国内前十大智能手机厂商在去年底之前全部跟高通签署了专利授权协议,包括之前誓不低头的魅族,最终也被高通收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