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这波增长 中国贡献多少
尽管经历一些波折,世界经济依旧在砥砺前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预测,全球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速都将高于去年的3.1%。
谁撬动了世界经济的这波增长?不少舆论指向中国。
市场数据显示,始于去年初的这轮反弹周期中,中国工业品价格的涨幅领先于全球,中国经济增速也显著高于世界水平。业内专家告诉上证报记者,适度通胀有利全球经济增长。如今,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传递出中国政府将持续推进改革的信号。
中国速度位居全球前列
距离上一轮金融危机爆发已经过去近10年,全球经济迎来大范围复苏,美国、欧洲及新兴市场几乎出现了同步增长。
根据IMF的预测,全球经济复苏动力正在增强,今年的增速将达到3.4%,明年升至3.6%,均高于去年的3.1%。
而中国经济的表现明显好于全球经济的平均水平。回顾2016年,中国经济实现全年6.7%的增长。展望2017年,中国政府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在6.5%左右。
近期公布的一些数据也在证明着中国经济“体质”强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此外,今年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大增31.5%。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3%,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延续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
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支撑下,中国经济动能依然较为强劲。综合来看,一季度的GDP增速可能达到6.75%左右。
适度通胀拉动全球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与全球经济复苏相伴的是全球通胀水平的回升,中国通胀的升幅则明显高于全球,尤其是工业品价格的涨幅更大。
从商品价格指数来看,截至上周五,去年初以来的美国商品研究局发布的CRB指数涨幅为4.08%,而衡量中国国内商品表现的文华商品指数涨幅高达35.8%。
此外,中国本轮PPI涨幅也远高于全球发达经济体。今年2月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7.8%。相较而言,经季调后,美国2月份核心PPI环比上升0.3%,同比涨幅为2.2%。
中金公司的报告指出,这显示,这一轮全球通胀本身的助推力来自中国。贝莱德经济和市场研究主管Jean Boivin则在其2月份的报告中说,中国将会是全球再通胀的关键。
生意社总编刘心田对上证报记者分析称,在大宗商品方面,中国是全球领头羊的说法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煤炭,在这波行情中,中国因素占据绝对市场影响力。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目前中国国内房价的涨幅实际上对全球房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不但是消费大国,同时也可以说是当前全球经济的“晴雨表”。
陈世渊则表示,中国PPI上升的原因包括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去产能和内需复苏。其中,去产能和内需复苏是中国特有因素。另外,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对中国PPI影响比较大,因为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制造业部门消耗较多的大宗商品。因此,中国PPI的反弹幅度比其他国家大得多。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适度通胀支撑起了经济复苏。
陈世渊指出:“适度通胀一般来讲有助于经济复苏,可以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从债务角度讲,适度通胀还有助于降低杠杆率。适度通胀反映的国内经济复苏和较强内需,对全球经济有直接拉动作用,这可以从最近一段时期进口的强劲增长表现出来。去产能和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可以改善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生产国的企业经营状况和国际贸易条件,有利于其经济复苏。”
OECD和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上周发布的第五期《中国经济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经济作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最积极因素,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2%,成为全球经济最强劲的“发动机”,中国经济正成为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中澳自贸协定生效15个月 金融等领域合作蓬勃发展
日前,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与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长史蒂文·乔博代表两国政府在堪培拉国会大厦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关于审议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有关内容的意向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正式宣布两国将于2017年启动中澳自贸协定服务章节、投资章节以及《关于投资便利化安排的谅解备忘录》的审议。
《声明》的签署显示了两国支持经济全球化、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坚定决心,将进一步深化两国在自贸协定框架下的合作,为适时启动相关升级谈判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2015年6月份,中澳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同年12月份正式生效。据了解,协定生效以来,中澳双边经贸关系平稳发展。双边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两国优势产品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金融、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贸易蓬勃发展,人员往来日益密切频繁,两国商界和人民均从协定实施中获益。
专家表示,中澳自贸协定极大地降低了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的门槛,为两国经贸关系未来的发展确立了更加开放、便利和规范的制度安排。它有助于深度挖掘两国合作潜力,进一步促进资金、资源和人员的双向流动,全面推进和深化双边经贸关系,提升合作水平。
据商务部介绍,中澳自贸协定在货物领域达到了很高的自由化水平。中国96.8%的税目将实现自由化,且均采用线性降税这一简单直接的降税方式,其中5年内完成降税的税目比例为95%,剩余产品降税过渡期最长不超过15年。澳大利亚所有产品均对中国完全降税,自由化水平达到100%,其中91.6%的税目关税在协定生效时即降为零,6.9%的税目在协定生效第3年降为零,最后1.5%的税目关税在协定生效第5年降为零。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澳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经济互补性很强。双方选择坚持市场开放,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深化互利合作,为两国企业创造更为公平、公正、透明的贸易和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