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年望族。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在中国,最常见的家族兴旺和衰落的过程是:上一辈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下一辈老成守业,艰难维持;再下一辈坐吃山空,家道中落。
其中,时代变迁也起了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番“社会主义改造”,以前的名门望族早已成为“无产阶级”,要想在中国找到能够几代财富传承的家族,就更加困难。
但是有一个家族,却摆脱了这个“魔咒”,并且可能是目前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
这个家族就是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策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yù)铭的家族——苏州贝氏家族。
提起贝聿铭,可谓名满天下,无人不知。
2017年4月26日,贝聿铭老先生过了自己的100岁生日,在他传奇的100年人生里,他获得了一个建筑师能拥有的全部荣誉。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贝聿铭身后,是一个传承了15代的百年名门望族。
贝聿铭的家族图表
明朝中叶,原籍浙江的贝兰堂定居苏州,以行医卖药为生,成为苏州贝氏的始祖。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贝氏由于经营中药业成为苏州四富之一。
到了近代,贝氏家族以同为第十三世孙的贝哉安和贝润生两支最为兴旺。
贝哉安及其子孙被称为“金融世家”,而贝润生则被称为“颜料大王”。
这两支成就非凡,贝润生在苏州留下了一座修缮完整的狮子林。
狮子林是汉族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又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现在的狮子林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而贝哉安参与创办了上海银行,还协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国旅行社。
贝哉安的五个儿子、四个孙子也都从事金融工作,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贝哉安的第三子,也就是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
贝祖诒出任过中国银行副总经理以及中央银行总裁。
1948年,贝祖诒赴美,担任驻华盛顿中国技术代表团团长。
此后,贝祖诒做出了一生中一个重大决定:留在美国。若不是这个决定,日后就不会有建筑大师贝聿铭了。
1962年,贝祖诒出任中国香港上海商业银行董事长,直到1973年退休。
贝氏家族之所以如此辉煌,主要得益于其“诗书传家,乐善好施”的家教与优良的家族文化:
2. 富而不骄,乐善好施。
富豪家族多的是,大多只能算是暴发户,难得的是富而不骄,乐善好施,才算是真正的名门望族。
贝聿(yù)铭的叔祖父,“颜料大王”贝润生认为,“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把自己花巨资修缮一新的狮子林,给全体族人享用。
此外,他在园子里设立了贝氏祠堂,并在旁边捐资建立了贝氏承训义庄,用来赡养、救济族人。
贝润生与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共同捐资在苏州城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新式幼稚园,二人对苏州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前夕,孔祥熙一人就卷走了一亿三千万美元,而贝聿铭的父亲,身为中央银行总裁的贝祖诒远走美国之时却没拿走一分公款。
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这个家族能够十几代财富传承不断的原因。
3. 诗书传家,重视教育。
贝哉安很早便中得秀才,20岁已经时成为苏州府学贡生。后来由于父亲去世,只得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打理父亲留下的大批产业。
贝哉安重视子女教育,儿子贝祖诒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唐山工学院,而贝祖诒把儿子贝聿铭送到美国求学。
贝聿铭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而他的四个子女们,其中三个儿子和父亲一样,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事建筑工作,女儿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都非常出色,看来贝氏家族的光荣传承,还要不止15代了。
贝祖诒与夫人——民国名媛蒋四小姐蒋士云
4. 文化通婚,顺应时势。
和当今人们婚姻重视“有车有房”不同,贝氏家族选择文化世家通婚,这样有利于培育更优秀的下一代。
贝聿铭的母亲,是清朝最后一任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庄氏,擅吹笛子,虔心向佛,可惜在1930年,患癌去世。此后,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又娶了“江南名媛”蒋士云,是为贝聿铭的继母。
蒋士云是当年曾在北洋政府任外交官的蒋履福之女,她从小天生丽质,聪颖好学,10岁时被家人送往上海读书,12岁随父亲赴北京,在英国人办的学堂里学习英语。
16岁时,作为驻外使节的千金小姐,蒋士云又随父母远下欧洲,并在法国巴黎留学一年,在熟读英语的基础上又初通了法文。
而贝聿铭自己,娶的也是大家闺秀陆书华。陆书华的父亲是麻省毕业的工程师,她在上海中学毕业后,往美国读本科,以此机缘与贝聿铭相识。
这个家族当初有幸躲过了元朝战火,在苏州传承了十几代,却差点在“十年浩劫”中被扼杀。
贝氏家族早年间就很“识时务”地将大部分财产上交出去了,比如银行、电力、燃油和染料的经营权,两幢房子也交了,其中一幢是上海法租界南阳路170号的贝家花园洋房,一幢就是大名鼎鼎的狮子林。
尽管如此,家族的人还是没有摆脱厄运。唯一躲过这场浩劫的,恐怕就是贝聿铭这一支了。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贝聿铭曾考虑过回国,被他父亲阻止。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他父亲的远见。
苏州贝氏家族因为出了贝聿铭,让整个家族的名望达到了新的高度。
贝聿铭的“桃花源”式设计
5. 历劫不倒,名门气质。
贝聿铭的族弟贝重威,因右派入罪判刑22年,发配黑龙江劳教。
妹妹贝聿琳想方设法弄了点白糖寄给他。后来,他对大家说,要是没有这白糖,他肯定已经自杀了。
贝聿琳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银行家丈夫尽管自降工资,仍是“历史反革命”,每次参加批斗会回来,贝聿琳就对丈夫说,对你就一个要求,不要死。
她的女婿梁成锦回忆:有一次岳父从批斗会回家,孩子们看他挂着大牌子,就帮他摘下来,挂牌子的铅丝把他勒出了深紫色的印记。
大家都很难过,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他自己却“一弯腰从菜篮子里挑了几棵开着黄花的菜芯,又顺手从地上拣了个瓶子,插好了往桌上一摆”,他说:有花就有春天,有花就有希望!
可见即便是身处困境,贝氏族人的依然保持着可贵的名门气质。
贝聿铭的九姑贝娟林嫁给了同为颜料大亨的吴同文。
当时贝娟林的嫁妆是一块位于上海的土地,吴同文在这块地上请人建造了一座豪宅,也就是后来被称为“远东第一豪宅”的“绿房子”。
在十年浩劫期间吴同文遭到批斗,和姨太太一起手拉手在绿房子里服毒自尽,贝娟林也被扫地出门。
后来政府决定把绿屋还给贝娟林,但被她拒绝:“不要了,就算拿回来,也找不回当年的气派。”
可见贝氏家族的傲骨,历经磨难而不改。
因为父亲将贝聿铭送到美国,躲过一劫,才让这个传承了15代的大家族不至于全部凋零。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移民有时候是在让中华文明得到保护和延续以至发扬光大”。
少年贝聿铭在狮子林
6. 延续传统,传承文化。
美国国家艺术馆、肯尼迪图书馆、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金字塔,直到家乡的苏州博物馆,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经典之作。
很多人认为,这位昔日的中国小生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世界大师,与其显赫的家族文化是分不开的,譬如他的叔祖贝寿同就是中国第一个到西方学建筑的学生,且设计了不少大作,例如道前街苏州监狱。
贝家的老宅就在苏州狮子林,那里曾是贝聿铭小时候与族亲玩耍的旧地,那里深厚的历史文化,给了他几多天才的设计养分。
“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后来功成名就的贝聿铭如是说。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别有洞天的故事,都曾经为贝聿铭设计山洞和过桥带来灵感。
贝聿铭这样谈自己的建筑理念,“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其次是如何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虽然这一建筑建于现代,但我有责任尊重千百年发展而来的传统。而事实上,这两者也是相关的。”
同时,作为一个商业世家的后代,贝聿(yù)铭也一直想理解父亲贝祖贻的一句话:优秀建筑的精髓不仅在于构思伟大的建筑物,而且要使他们与金融和经济要素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延伸阅读---世界十大顶尖家族家训
一、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梦想成为政治世家的父母们!
1.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书记录,然后对此进行彻底检查;
2.帮助孩子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讲述他在事业上所发生的故事;
4.吃饭时要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讨论氛围;
5.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绩的人不会被人无视”的世界法则;
6.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7.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进行学习,使之获得最好的人脉关系;
8.让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与不适应,将会通过反复努力而变得熟能生巧;
9.告诉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切勿急躁,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10.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要形成一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氛围。
二、瑞典首富:瓦伦堡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想把子女培养成为受人敬仰的富翁的父母们!
1.在海军服兵役,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
2.通过在世界知名大学学习与在跨国企业里就职开阔眼界;
3.构筑国际性人脉关系;
4.遵守并重视世代相传的原则;
5.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6.每周日早晨与孩子们一起散步;
7.弟弟接着穿哥哥穿过的衣服,从而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
8.做事不能鲁莽,避免锋芒毕露的行为;
9.爷爷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传授智慧和经验(隔代教育);
10.如果想要成为继承人,必须首先具备一颗爱国心。
三、西雅图的银行名门世家:盖茨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准备把子女培养成为第二、第三个比尔•盖茨的父母们!
1.留给孩子巨额资产,势必阻碍他成为创意性人才;
2.父母帮助孩子开创人脉网络;
3.保留缺点,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4.年少时多读科幻小说(电影);
5.母亲的礼物可能会转换孩子的命运;
6.通过阅读报纸拓宽视野;
7.富家子弟也不可娇生惯养;
8.机会来临时毫不犹豫地迎接挑战;
9.经年累积的经验将成为日后创业基础;
10.孩子们以言传身教的父母为学习榜样。
四、犹太人的至尊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子女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成为富翁的父母们!
1.重视兄弟间和睦与家族间团结的传统;
2.不追求金钱,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
3.教育子女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4.信息就等于金钱,从小开始重视信息的重要性;
5.世代相传收集情报信息的传统;
6.警惕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倾向;
7.坚持“不是儿子就不参与经营”的原则;
8.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弓箭”的教训;
9.世代保持捐赠的慈善传统;
10.犹太人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事业。
五、天下第一世家:孔子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在贫困生活得到安慰,以及希望在子女教育中获得勇气的父母们!
1.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2.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
3.越是伟人,越要自我学习与自我感悟;
4.失败也绝不气馁,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
5.通过长途旅行考验和锻炼自己;
6.凡是精明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7.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8.不亲自教授子女,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
9.人性的弱点有时反而会成就一代伟人;
10.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
六、诺贝尔名门世家:居里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准备将子女培育成为优秀科学家的父母们!
1.即使不在学校里学习,也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2.实践夫妻平等的原则也是优秀的子女教育;
3.在大自然中培育子女探求真理的心;
4.父亲既是家庭教师,又是领导人;
5.通过爷爷教育孙女,实现“隔代教育”;
6.即使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也应该重视与孩子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
7.母亲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8.绝不为继承和发扬家族的荣誉而强迫子女成为科学家;
9.让子女自觉培养自立意识;
10.在探求学问中寻找互相有默契的配偶。
七、科学名门世家:达尔文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想要创建可以世代相传的家业的父母们!
1.父母作为子女的人生导师,一定要起到领导作用;
2.时刻营造充满音乐的欢快的家庭气氛;
3.通过旅行制造人生的转折点;
4.无论是哪一方面,如果与子女的性格不适合,则不要强求;
5.一旦发现子女具有学者的潜质,就要全力支持;
6.如果反对的人占多数,就采用长期说服的方法;
7.举行聚会,建立珍贵的人际关系;
8.创建可以世代相传的家业或家学;
9.制定每天的计划表,并努力完成;
10.结交可以为子女开创崭新人生的良师益友。
八、印度教育世家:泰戈尔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因为孩子无法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而苦恼的父母们!
1.营造书香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
2.通过阅读,弥补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
3.当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时,寻找积极的对策;
4.通过聘请家庭教师培养孩子的多种才能;
5.将钱包交给孩子,对他进行经济教育;
6.消除对其他宗教的偏见;
7.成为富翁后积极支持文化艺术;
8.通过与子女一同漫游大自然,从而培养子女的想象力;
9.制订周密的计划,使子女从旅行中学到更多的道理;
10.引导子女从小接触音乐与美术。
九、俄罗斯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托尔斯泰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想要与子女一起实践养成好习惯的广大父母们!
1.让孩子每天通过写日记反省一天的行为;
2.拟定彻底的计划表,并且付诸行动;
3.使整个家族的成员都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4.从小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
5.有意识地开发子女在音乐与美术方面的才能;
6.发现孩子的才能后聘请家庭教师为其辅导;
7.向当地的家庭教师学习外语;
8.经常陪伴在年幼的孩子身边,并为他讲述童话故事;
9.讲述家族的发展历史,让孩子对家族产生自豪感;
10.努力帮助贫困的邻居。
十、英国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拉塞尔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准备将进步而又自由的家风传给下一代的父母们!
1.过分严格和禁欲主义教育不可取;
2.有效管理时间;
3.不强求特种教育;
4.世代相传自由进步主义精神;
5.享受自由的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6.为吸引自己的目标倾注所有精力并不断进取;
7.认为是真理,那么就不要计较得失;
8.不可孤立自己,要在人群中寻找幸福;
9.尽可能地养成写信的习惯;
10.一流父母培育出一流子女。
来 源丨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注:本文推送时如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