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家居流通4.0时代:产业变革会面临哪些挑战?
一直以来,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产业革命和模式升级,这是企业对旧问题的解决总结,也是对新问题的思考追问。在家居流通领域,市场经历了集市贸易型、专业批发市场型、连锁经营型三个发展阶段,如今正走向以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和消费体验升级为核心的家居流通4.0时代。
家居流通业发展的前三个阶段
相比工业4.0,互联网2.0来说,家居流通业进行的阶段发展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事实上,从头开始追溯,家居流通业所发生的几个阶段变化同样带有明显的特点:
一、家居1.0时代(集市贸易型),上个世界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消费者对于家居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一些手工作坊、木匠等将自己手作的家居产品拿到集市上固定的场所出售,以路边摊的形式扎堆经营,销售家具或建材,形成集市贸易型市场。
二、家居2.0时代(专业批发市场型),针对路边摊混乱经营的状况,政府和企业建立各自的专业批发市场。该阶段,家居经营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整体市场功能单一、交易效率不高,假冒伪劣等情况层出不穷。
三、家居3.0时代(连锁经营型),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一些企业开始布局连锁经营,采用“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的经营模式。该阶段家居连锁发展迅速,购物环境和管理服务有所提升。但整体市场秩序、流通效率和消费者购物体验仍有待提高。
家居流通4.0将要面临哪些挑战?
家居流通4.0是由国内家居流通企业红星美凯龙在2015首次创造性提出的概念,并凭借一系列理论和应用成果,成为了上海市内贸流通试点的标杆样本企业,同时引发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极大兴趣。2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余玉刚一行拜访红星美凯龙,共同探讨“家居流通4.0”理论层面的总结创新和实践运用。
家居流通1.0到3.0,市场经历了集市贸易型、专业批发市场型、连锁经营型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正是伴随着企业对原有模式所显现出的问题进行改造。在业内看来,家居流通4.0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消费升级和消费体验带来的挑战:
一、信息化服务平台:家居企业ERP和O2O平台建设,横向连接家居产业全链条的工厂、物流商、流通平台和消费者,提供集成化、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二、物流供应链系统:以统一物流配送、正品防伪追溯和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依托支付、标准化、消费金融等创新应用,全面提升家居流通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三、线上线下一体化:以线上线下一体化为核心,全面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引导激活消费升级。
随着家居流通4.0时代的到来,家居流通市场作为连接工厂、品牌与消费者的重要平台,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两者连接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昂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根本上打造一个家居流通业的供应链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整体生态圈。面对家居流通4.0时代,企业、工厂与经销商之间一定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在建设家居企业ERP和O2O平台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市场规范,加强自我监督管理,方能促使自身在变革的路上站稳脚跟。
(二)2017年净水器能否走向下一个黄金时代
人们对饮水健康日益重视,为净水器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行业也衍生出众多乱象,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对各个净水器企业和净水行业的重大考验。
高速增长难掩多重痛点 净水器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在大健康与水污染矛盾凸显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净水器的了解开始趋向于主动性。这使得净水器成为疲软的家电市场上一枝独秀,连续三年实现高增长,成为行业市场的金矿。
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之前,中国净水市场以高于64%的速度快速扩容,2015年市场规模达228亿元。2016年1-10月,净水设备累计销售231亿元,同比增长20%。
另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净水产品销售规模持续增长,达到203.2亿元,同比增长40.4%。其中,线上销售40.5亿元,同比增长51.6%;线下销售162.7亿元,同比增长37.9%。
由于整个行业的门槛低,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不少企业已经嗅到商机纷纷扬帆起航,聚集投资净水器行业。
中商情报网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净水器厂家已经发展到3000多家,近几年每年以30%的速度发展,每年新增企业约40%,另有约10%企业倒闭或转行。此外,相关统计发现,2015年共监测到287个品牌,2016年则监测到295个品牌,参与净水行业中的品牌越来越多。
品牌过度增长的同时,使得行业乱象丛生。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以及价格规范,净水器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悬殊。很多不知名的企业偷换概念、混淆视听,虚假夸大宣传。2月2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净水器比较试验报告显示,一些净水器样品缺少必要的参数和说明,净化效率差别显著。
为约束行业各种不良现象,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消费指导部,联合中国家电网评测中心共同编制并颁发了净水行业白皮书《中国净水器消费者选购指南》。对市场上不同类型净水器的特点进行了梳理,根据水质和家庭构成作出了具体产品型号推荐,引导消费者理性购买。
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以及标准日渐规范,净水器行业市场洗牌即将开始,“高歌猛进”的进阶阶段已远去,转而步入调整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扩大市场份额,是很多品牌商家思考的问题。
在净水器行业发展的早年间,基本上都靠代理商个人在当地的自由化发展。如今,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商的冲击下,终端代理商很难再凭借个人之力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净水企业需要在盈利模式、市场营销、人员管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建立系统完善的培训机制,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
中国净水行业协会秘书长顾久传指出,要想在行业内脱颖而来,首先,净水器企业应迎合市场需求,做好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提升滤芯质量、制订统一标准,解决堵塞问题;同时,降低滤芯价格,以及换芯、维护等一系列服务费用。
诚然,面对上述乱象丛生的市场现状,只有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适时的改变自身,在变中求生存,才能在市场赢得先机。净水器企业必须及时改变产品的“内容”,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17年,净水器能否通过产业深度整合,走向下一个黄金时代,不妨拭目以待。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空气净化器滤网标准或将于2018年出台
3月27日,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获悉,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推动净化器核心零部件标准制定,《空气净化器用滤网过滤器》《空气净化器用静电式集尘过滤器》两个行业标准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018年正式出台。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健康家电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张晓介绍,这两个标准的内容按照净化原理进行了区分,性能技术指标主要是单次过滤效率和容污量,前者表示净化能力,后者表示滤网使用寿命,消费者单独采购滤网时,可以重点关注这两个项目。
过滤网是衡量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的核心部件。去年3月1日实施的空气净化器新国标,主要针对整机进行测试,而消费者在独立选购滤网更换时并没有可参考的零部件标准。两大行业标准实施后,无疑将为消费者选购提供直接参考。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除甲醛技术,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反应吸附、氧化分解、光催化氧化、等离子体等,其中化学反应吸附是主流的除甲醛技术。甲醛过滤网一般有夹碳布、碳棉、蜂窝等三种形式。对于选购的要点,中山市上品环境净化技术公司总工程师黄海介绍说,首先是闻味道,无异味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掂重量,并非越重越好,此外看参数,重点关注CADR(洁净空气量)、CCM(累计净化量)等数值,最后是比价格,结合性价比选购称心如意的产品。
自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实施以来,买净化器必看是否执行新国标成了消费者选购的共识。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测试技术研究所所长鲁建国表示,新国标推动了行业规范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优胜劣汰效应,实施一年来约有100个净化器品牌从行业消失。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更加关注CADR值、CCM值等新国标中的评价技术指标,这有助于引领行业进一步走向规范。
三、本周聚焦
(一)部分家居产品用钱就能换来“合格认证”的挂牌
市面上很多家具产品都标榜自身符合所谓的“国家生产标准”,甚至获得了“绿色环保认证”等认可,诸多的名号让产品看起来显得“高大上”,但随着相关部门的走访了解,为我们带来了“产品认证”的幕后故事……
家居市场“挂牌”现象盛行
据报道,“中国家具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红木家具十大品牌”……如今,逛一圈家具商场,这一块块制作精良的铜质荣誉奖牌多少能赢得不少消费者的印象分。然而,市消保委家具办近期组织开展的监督检查中发现,不少所谓的“绿色环保”、“质量认证”、“著名品牌”的铜牌证书的发证单位并无资质,甚至是子虚乌有。
认证来头不小,分分钟靠用钱换来
近日,市消保委家具办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上海家具市场的社会监督检查活动。此次活动共检查了金盛家具商场、月星家具广场、红星美凯龙汶水店、金海马家具广场、世贸家具商城、喜盈门红木精品馆、建配龙家具商城、好美家家具广场、同福易家丽家具商城、欧亚美家具商场、广中路红木专卖店一条街等13家家具商场。
检查中发现,家具厂商在广告宣传中自我吹嘘、忽悠消费者的情况比较突出。检查人员在一家家居公司展位内发现“中国著名品牌”、“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中国3·15诚信企业”等荣誉奖牌,发证单位是“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和“中国商业发展中心”。还有不少家具商展位摆放着“中国家具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红木家具最具影响力品牌”、“2011年第三届市场诚信经营先进单位”等各种来头不小的奖牌奖状,经检查人员核实,这些评奖单位绝大多数是无资质甚至是虚假的,部分商家承认,这样的荣誉头衔只要花3000-5000元就可以买到了。
无明确标价助长市场混乱歪风
在高端家具市场,也存在诸多猫腻。根据《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规定,凡出售红木家具必须提供《红木家具质量明示卡》、《家具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此次检查中发现约有70%的红木家具厂没有提供《红木家具质量明示卡》,很多营业员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明示卡。检查中还发现,一些家具商故意不标明红木树种名,混淆红木差价。个别红木家具展位没有使用正规标价签,营业员对此的辩解竟然是“红木马上又要涨价了,省得重新制作标价签”。消保委专家当即指出,没有明码标价往往可能导致营业员看人开价,存在忽悠消费者的嫌疑。
市消保委家具办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社会监督检查,家具办将依据《消法》赋予的职能,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公开披露,并在家具行业内通报。对存在涉嫌欺诈消费、严重虚假失实广告的情况,将移交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查处
我们常说,亟待政府、市场监管等部门能够加强对家具企业和卖场的监管,然而,要落实一切谈何容易,笔者希望,各大企业都能提高自身生产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监控,严格把关卖场这一扇直面消费者的窗口,纠正市场歪风,营造规范化家居市场。
(二)共享经济下的家居发展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家居电商的崛起给传统的经销商带了巨大冲击。他们各自为营,寄希望于通过打价格战来打败竞争对手,从而获得更多的消费者,最终销量上去了,可是利润却所剩无已。这套“先伤己,后伤敌”的七伤拳,使得整个家居市场陷入了更惨烈的恶性竞争。不同于在线家居电商拥有的巨大流量,线下的家居建材商的产能是足够的,缺的是客户资源。因此,如何获得客户资源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手取网横空出世,打造家居界的“共享经济”
手取网是一个在线建材和家具展示平台,志在打造家具和建材供应商、住宅设计师、住宅装修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生态链。此次,手取网联合了100+知名建材和家具品牌,发起了“一百家客户资源共享计划”。客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内部资源,让客户资源流动起来,才能帮助企业更好锁定和开拓目标客户。
“共享经济”的本质就在于互助,互利。互相帮助,互相挣钱。这一百家品牌将自己的客户资源拿出来共享,他们共同在手取网发放抵用券,将客户引流到线下实体店,将同一环节的客户串连起来,实现了“共享经济”。
“一百家客户资源共享计划”
简单来说,有1个业主准备装修房子,他到诺贝尔瓷砖那买了瓷砖,但还需要油漆,于是他便会去找油漆店。这个客户对于诺贝尔瓷砖来说,只能用一次,就没有用处了,因为他们家只卖瓷砖。
但是,如果诺贝尔瓷砖可以向这个客户提供价值2万元现金券账户,这个客户就可以拿这2万元的现金券到手取平台上购买他想要的油漆品牌。同理,油漆品牌也可以将客户引流到瓷砖品牌。通过这样的模式就可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使各品牌商获取客户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同时,消费者可以一站式购买建材和家具产品,装修变得如此简单。
将客户资源拿出来共享是家居界史无前例的开创之举,传统的家居供应商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竞争对手也可以变为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分这4万亿家居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