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LYNX凌仕携手天猫开启男士护理电商时代
近日,联合利华旗下全球领先的男士护理品牌LYNX凌仕携手天猫,在上海隆重开启“天团集结·聚势而发”LYNX凌仕新品天团造势会,宣告LYNX凌仕全新面部护理、造型护理两大系列重磅上市并同步登陆天猫发售。此次全新产品线的上市,将会与LYNX凌仕男士香氛、男士沐浴露等一起丰富LYNX凌仕品牌的产品布局。
当晚,新晋LYNX凌仕代言人黄子韬亦现身发布会现场,深度诠释出了品牌所倡导的“造你的势”理念,引发消费者巨大反响,传递了“造你的势”品牌理念,引领了一种全新的个性化、潮流造势风潮。
LYNX凌仕强势进军男士护理电商领域
近年来,随着中国男性在个人护理方面的意识显著提高,国内男士护理市场不再只是女性“一枝独秀”。有行业数据显示,中国男性男士护理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并预估到2020年有望达到150亿。男士护理作为市场的一支“潜力股”正在异军突起。
LYNX凌仕为了表明了联合利华抢占电商渠道的决心,此次LYNX凌仕面部护理、洗发造型护理两大系列全新上市,专供于电商各大平台。希望借此契机,大力开拓国内的线上销售市场,扩大LYNX凌仕男士护理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足见LYNX凌仕对于中国电商市场的眼光与雄心。联合利华北亚区数字营销与电子商务副总裁吴雅婷女士 表示:“各大电商平台都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 LYNX凌仕将与全网电商各平台达成深度合作,产品将全面登陆天猫、京东、唯品会、苏宁、一号店、亚马逊等各大电商渠道。
让每个男人都勇于造势,LYNX凌仕“造你的势”引领男士护理行业全新风潮
“男人无需护肤”,“男人不需要注重造型”等刻板印象在不少中国消费者中依然普遍存在,但是深谙男士护理法则的LYNX凌仕,早早就跳出了这样的思维定势。一直以来,LYNX凌仕都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鼓励男性正视、接受、拥抱并呵护自己的生活。男士护理产品亦是一种生活方式,用最好的状态,造出自己独特的势,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
也正因为此,LYNX凌仕特地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为他们度身开发适合的产品线,希望以此为每个消费者带去最符合他们时尚潮流观念的造势产品。可以说LYNX凌仕全新上市的面部护理与造型护理产品,重新定义了男士护理领域。无论你是运动、嘻哈潮人,还是雅痞精英,绅士白领,无论你有哪种生活状态,都可以无惧束缚,突破自我,展现自我,造你的势。而作为市场上横跨男士香氛、男士沐浴露、面部护理、洗发造型护理等全线产品的LYNX凌仕,将为国内男士护理市场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帮助建立男士护理使用习惯,更重要的是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一整套潮流、时尚、个性化的“造势”风范,树立全新的男士个护造势风潮,从而触动整个行业的变革。
(二)日化巨头“瘦身”挽颓势
近日有消息称,宝洁将继续缩减品牌总数,从目前超200个减少到65个左右。就相关报道,宝洁向南方日报记者发来声明,称精简品牌的工作已经于去年年中完成,公司近期并没有再公布任何新的精简品牌的“瘦身”计划。实际上,在过去的两年中,宝洁已经完成了公司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改革,精简至10大品类、65个领先品牌。
而继宝洁之后,联合利华也被传拟在德国裁员。一时间,日化巨头的瘦身举措再度引发关注。对此,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日化巨头们相继推出“瘦身”策略,不论是出于挽救业绩颓势,还是出于推动自身结构优化,都可以被视为积极和主动的市场应对举措,但“瘦身”结束后,还需发掘新品牌的潜力,不然将会被老品牌套牢。
日化巨头频现瘦身传闻
近日有媒体援引德国食品行业联盟NGG的消息称,联合利华的节俭成本计划可能造成1000人失业及8间工厂的关闭。消息还指出,联合利华目前遭遇来自股东方面的“压力山大”,4月初为安抚股东,该公司发布股东回报计划,并提到6大目标,包括2020年营业利润增长20%、稳定2倍总债务/EBITDA、今年50亿欧元的股票回购等具体计划。
不过,有媒体就此传闻咨询联合利华(中国)相关负责人,联合利华(中国)方面表示对于全球性的业务及相关非官方的新闻消息,联合利华中国无法予以评论。虽然该传闻并未被证实,但此前联合利华的确表示要进一步紧缩预算,到2018年,计划将全球范围内的广告代理商数量减少一半,并减少30%的全球广告投放量,预计此举将会节省60亿欧元(约合370亿元人民币)。而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利华完成了全面战略评估,决定剥离或出售旗下销售停滞不前的多个食品品牌
同样被传“疯狂瘦身”的还有另一日化巨头宝洁。近日有报道称,宝洁近日宣布集团将缩减30%的品牌,希望在“变瘦”的同时变得更强。针对南方日报记者的求证,宝洁(中国)负责人发来声明称,宝洁精简品牌的工作已经于去年年中完成,公司近期并没有再公布任何新的精简品牌的“瘦身”计划,实际上,在过去的两年中,宝洁已经完成了公司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改革,精简至10大品类、65个领先品牌。而时间回到2014年8月,彼时宝洁已经宣布要在未来两年内剥离过去三年销售额一直下降、年销售额不到1亿美元(约合6.52亿元人民币)的90-100个小型品牌,专注发展以潘婷、海飞丝、玉兰油和SK-II等为代表的核心品牌
巨头需寻找发展新引擎
日化巨头“瘦身”的背后,是业绩的停滞不前。2012-2015年间,宝洁营收长期处在停滞增长的状态。今年5月发布的宝洁2017财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显示为25.2亿美元,同比下降8%;净销售额为156亿美元,同比下降1%,已经连续下滑了13个季度。
不得不说,日化巨头的“瘦身”策略已初显成效。根据联合利华近日公布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核心财务数据,该公司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势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33亿美元,而截至6月30日,宝洁2016/17财年净销售额实现2%有机增长达651亿美元,净利润上涨45%至154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在进行较大规模品牌削减后,日化巨头正面临另一种困境,新品牌补充力度不足,市场仍依靠老品牌苦撑。新品较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宝洁、联合利华的研发周期较长,需要经过层层检测,所以新品推出周期较长,一方面是现在小众品牌层出不穷,相比较之下,巨头们则显得“落后”了。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日化巨头们相继推出“瘦身”策略,不论是出于挽救业绩颓势,还是出于推动自身结构优化,都可以被视为积极和主动的市场应对举措。随着新兴市场营收增长遇瓶颈、成熟市场开拓陷入僵局,企业进行“瘦身”,削减能力弱的品牌,集中主营业务、加紧产品的更新换代,是最好的抉择。但“瘦身”结束后,还需发掘新品牌的潜力,不然将会被老品牌套牢。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中国日化用品APP 洗衣的革命
洗衣的革命
当中外日化品牌还在洗衣液市场互相厮杀、争抢份额之时,一粒形似果冻的球状物杀入了市场。一层薄膜包裹着绿色或粉红色液体,有着强大的洗涤功效。它被称为“洗衣神器”,又因可爱的外形被称呼为“洗衣球”,这颗球是由宝洁集团旗下洗涤品牌碧浪推出的新品项,于今年4月在中国各大电商网站与日本同步首发,其正式名称为洗衣凝珠。
它的洗涤使用方法极其简单,只需在洗衣服时将一颗“球”丢进洗衣机,关上机门就可洗涤,或许它会像洗衣液一般,成为洗涤剂市场的新宠儿。
过去的2013年,尽管中国快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增长趋缓,但消费的高端化趋势依然强劲不衰,成为推动当下中国快消品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洗衣凝珠无疑是洗衣剂高端品类的代表,亦是近来快消品业突破式创新的代表。论定价,一盒20颗装的产品售价达54.9元是高端品类的突破;论产品,无需计算倒入洗衣机的量,甚至家庭主妇不用直接碰到球内的洗衣剂,便可投入洗衣凝珠于洗衣机之中,这颗“球”便会自动溶于水中。
当然,洗涤的故事已然可追溯许久,暗示出细微的细分市场,仍可凭创造力开发顾客使用情景中的原始需求。
“洗衣球”的诞生取决于包膜技术的突破。首先,洗衣凝珠在出售之前必须十分稳定,确保包裹里面的液体不能渗漏或不能自行溶解。同时,在洗衣服时,凝珠遇到水又必须马上溶解,释放里面的液体。“这就是一对矛盾。这对技术上的矛盾就靠‘膜’来解决。”宝洁亚洲洗涤品牌技术研究发展部研发总经理李丽对《环球企业家》说,“这个膜前期研发时间非常长。”无论在制膜或灌装过程中,都要求膜的周边黏和性强。不仅如此,它的承压能力亦须非常强,能够承受15公斤重量。“我们把它称作‘刚柔并济膜’。” 宝洁亚洲洗涤品牌技术研究发展部研发经理孙晓溪一边将15公斤的哑铃放在洗衣凝珠上一边解释。
进化论
不可否认,洗衣服这件事情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早年没有进入机洗时代的时候,洗衣皂是主流的洗涤用品。用搓板搓洗、用棒槌敲打都是过往家庭主妇的生活写照,而随着洗衣粉和洗衣机的普及,搓板和棒槌也变成了记忆里的怀旧物品。随后进入机洗时代,洗衣粉取代洗衣皂,逐渐变成主力的洗涤用品。
远邻欧美和近邻日本,机洗普及率早已达到百分之百。在中国,洗衣机普及率亦非常高,尤其在大城市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然后,更加方便而环保的洗衣液又逐步蚕食洗衣粉与洗衣皂市场,成为消费者需求强劲的产品,亦是各大日化品牌争相抢夺的重点领域。
近几年,洗衣液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无论国产品牌蓝月亮、立白,还是外资品牌如宝洁旗下的汰渍与碧浪、联合利华的奥妙,都仰赖创造力在洗衣液领域分得一杯羹。在营销上,刚刚结束的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二季,立白洗衣液以2.35亿元重金获得独家冠名权。而事实上,自2008年起全国市场份额及销量上蝉联第一的是中国本土另一品牌—蓝月亮。
虽然洗衣液在国内市场已十多年历史,却一直未成市场主力。因为对比洗衣粉,洗衣液存在洗不干净的技术缺陷。然而,蓝月亮在2008年推出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突破了这一技术壁垒,带来之后洗衣液品类市场份额的连续增长。据AC尼尔森调查统计,从2008年到2011年洗衣液于整个洗涤产品销售额占比,从4%迅速增长至18%,而2013年已达29.4%。
洗衣液在中国市场推出前两年,市场定位是高端的机洗路线,半数市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如今,消费高端化不再是小众现象,Kantar Worldpanel 消费者指数通过对中国城市家庭连续的消费行为研究数据显示,高端化仍在各品类蔓延,并不断渗透到各级城市之中。洗衣液亦不是一项只针对机洗的品类,在手洗中也逐渐取代洗衣粉的功能。“洗衣液最直接的好处是对手的伤害较小,而洗衣粉颗粒需要被溶解,家庭主妇在搓洗过程中,会对手的皮肤造成一定损伤。因此于手洗这个层面,洗衣液优势亦很明显。”李丽对《环球企业家》说。
三、本周聚焦
(一)中国国际日化展十年打造行业高端展会
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长时间不断阵痛的影响,中国经济也进入增长缓慢期,对传统制造型企业来说,也纷纷进入加大研发、开拓新市场、品牌塑造、内部调整的休养生息阶段。而未来市场走势如何变换?产业转型如何发展?品牌格局如何调整?高端技术谁又能独领风骚?恐怕都是众企业最为关心、最想了解的信息了吧!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简称:中国洗协)主办的“2017(第十届)中国国际日化产品原料及设备包装展览会”(简称:中国国际日化展)于11月21日至23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即将举办,国内外洗涤用品行业原料及机械名企纷纷携新品搭台亮相,加之“第37届(2017)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的同期举行,众多行业大咖聚首南京,中国国际日化展在历经十年的磨砺之后,已成为国内外日用化学品行业知名的高端展会,并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提升服务 逆境中加速成长
2017第十届中国国际日化展以“绿色创新、清洁健康”为主题,为国内外日化行业,涉及油脂化工、表面活性剂、香精香料、助剂、添加剂等原料企业,设备、包装材料供应商,洗涤用品、化妆品、口腔清洁用品等产品的生产商,以及与上述产品相关的OEM和ODM等企业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一站式的交流平台。
虽然会展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但由于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近几年来大部分展会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而中国国际日化展的规模却在逆境中逐年提升,产品门类不断增多,参展企业质量连年攀升,中外各知名品牌纷纷参与。本届展会在面积上已由2008年的不足2000平方米增长到2017年的20000平方米,参展商也由54家企业增长到如今的近300家,老客户展会预订率也增长到98%。专业采购商、成交额更是连年增加,据回访调查数据显示,有98%以上的参展商对展会表示了满意和非常满意。
由中国洗协主办的“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也与展会同地同期举行,更吸引了国内外上千名各大知名企业负责人对展会的关注,参观展会也成了这些行业大咖们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国际日化展经过十年的培育,已逐步向行业高端展会过渡,展会无论在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还是国际化、高端化方面,均已成为参展企业与采购商每年期盼的专业技术交流与商贸洽谈平台。
品牌、宣传、国际化 一个都不能少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于美国、英国、德国、丹麦、荷兰、瑞士、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多国的在华企业参展,更吸引了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河北、福建等15个省及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近30个城市地区的百余家国内企业参展。其中,巴斯夫、陶氏、诺维信、阿克苏诺贝尔、美利肯、阿泽雷斯、路博润、德国舒美、泰柯棕化、赞宇科技、中轻日化、广州花语、道明化学、浙江金科、上海合丽亚、天津双马、琥珀日化、山东泰和、南京华狮等众多业内知名原料企业连年参展。另外,江苏汤姆、南通通机、常州汇拓、安徽正远、粤东机械、利乐包装、上海松川远亿、晨光机械、温州中环、广州宇竣、天津天商、天津嘉特、兰州林美克等更多机械装备名牌企业也都连续多年参展。这些企业对展会的忠诚度和认可度,也反映出中国国际日化展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为了实现参展企业在参展过程中品牌推广最大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中国洗协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媒体资源,将对本次展会进行展前、展中、展后的连续性推广,并为部分参展企业在自有官网、官微、杂志上分别进行图文式品牌形象推广。除此之外,中国洗协更将利用其官网——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信息网在行业中独有的英文对外网络平台,对本届展会进行全面、及时的报道与推广,实现国内外推广同步化,更提升展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国际日化展的发展方向也许正像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郑舞虹所言:“行业协会是行业的服务机构,脚踏实地地把展会办成一个实用、高端、有效的平台,是我们服务行业的目的。” 十年磨一剑!中国洗协将充分发挥行业和自身优势,以“全心全意服务行业”为宗旨,致力于将中国国际日化展打造成一个国内外日化行业高端品牌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