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的暴涨暴跌,无限放大着投资者们的财富焦虑。从千股涨停到千股跌停,从千股停牌到千股复牌,不变的是投资者们被“花千股”放大的焦虑。其实,股市从来不是一个挣钱的地方,它只是一个财富二次分配的平台,并且波动越剧烈,二次分配越惨烈。
花千股只是表象,本质在于:不正确的财富观让你产生了焦虑。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争取财富自由的路上,获得的却是可怕的财富焦虑症。
迫于生存压力,总觉得入不敷出,思考财产保值增值;无论赚多少钱,都觉得银行账户在缩水;有时不看重理财,有时又觉得理财无比重要;害怕错过一点理财信息,像强迫症一样关注一切资讯……
这些表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症状,也许只是源于大时代的“焦虑症”:一方面,虽然国民社会的财富总量急剧增长,但二次分配却不尽完善;另一方面,技术的革新、行业的颠覆,让个体在大数据时代面临了更多不确定性……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折射给每个人的焦虑。
了解了症状和内因,你一定会问:“怎样改善和缓解我的财富焦虑症?”
“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能改变的。”——如果你改变不了时代,那还是从更新自己的财富观做起吧。
按照欲望和能力相匹配的原则,人对财富的渴求和其他欲望一样,需要相应的能力来匹配。打个比方,一个人的能力,就像圈在欲望外的一个笼子。当赚钱的欲望过分膨胀,而能力没有相应增长,这个笼子就会越勒越紧,让人产生焦虑。所以,缓解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自己的欲望。
在理财上要调整心态,把追求财富的欲望缩小,让欲望保持在能力可以控制的范围。这要求我们首先要摆脱财富焦虑,理性冷静、避免贪婪,不盲目跟进热点,避免在不熟悉的领域投资,简言之,就是抑制不理性的理财冲动。
想摆脱财富焦虑,但首要得直面焦虑,有这样一个专业小工具,可以让你轻松掌握你的财富焦虑指数,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心态建设。
其次,树立风险管理和止损意识,任何投资都伴随着风险,而按照墨菲定律,“最坏的情况往往最可能发生”,一旦发现亏损超出承受能力,就应果断止损。
最后,“让凯撒的归凯撒”——通过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财富管理。在美国,根据资金实力和掌握投资知识的多寡,投资者可分为未受权投资者、合格投资者、老练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合格机构投资者。未受权投资者即普通投资者,一般建议把高风险投资控制在一定比例,或者委托更高级别的投资人或机构进行投资。
资本市场如同战场,只有你摆脱财富焦虑,才能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从各种逆流、漩涡中判断市场大势,从而因势利导,将财富汇聚到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