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医生
平安好医生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硕士学位,中国平安金牌专家。
曾在上海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临床工作10年。
天热了,人也烦躁了
一大早挤地铁
人山人海啊喂
关键是地铁里空调还不给力
没到公司一身臭汗
中午吃饭
完全没有胃口啊喂
浑身乏力
这都是什么鬼呀
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季的先行小分队已经让大家感受到了夏天的热力!夏季,潮湿炎热,影响人的脾胃功能,使人食欲减退,消化能力降低,并且由于出汗较多,在损耗体液的同时还消耗各种营养物质,容易引起气血不足;同时高温、高湿度的气候又给病原微生物繁殖创造了条件,如果此时不注意就容易引发疾病。根据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夏季应以补气养阴、清暑热为主。理论总是有些枯燥和乏味,那说说夏季应该如何养生呢?快听听胡铭捷医生怎么说!
古云:“宜调养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心热矣。”意思是:在炎热的夏天,应当调整情绪,使心神安静,意念中想心中像存有冰雪一样,不应当被暑热扰乱心神,使心情烦躁,这样只能使身体感到天气更炎热。因此,在夏季的时候,应当调整自己的情绪,勿急躁、恼怒,以免助阳起暴冲而伤正气。
另外,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安神定志,补充睡眠,休养生息在夏季也显得尤为重要。夏季昼长夜短,为顺应夏日养长之气,要适当午睡,以保证充沛的体力及精神状态。我们还可以在户外做一些太极拳、八段锦等慢动作的保健操;培养园艺、书法等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起到陶情体锻养心的目的。
中医认为,食物与药物为同一来源,并且其性味功效理论相通,即药食同源。食物的“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一般来说,寒凉性质的食物多有滋阴、清热、凉血、解毒等作用; 温热性质的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散寒等作用。
食物的“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主要是以食物的滋味和作用来确定的,其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密切,能起到滋补、治疗的作用。
夏季饮食上因采取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热化湿的“清补”原则,可选用性味偏“凉”、偏“苦”的食物以起到清热利湿作用。如苦瓜、黄瓜、冬瓜、青鱼、茼蒿等,这些食物新鲜可口、易于消化、补而不腻,还可对中暑和肠道疾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生冷瓜果应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因腠理舒张,复受风寒湿邪证侵袭而损伤脾胃。
烹饪方式上可多选用粥食,以生津养阴。如食用荷叶粥、绿豆粥、薄荷粥、百合粥、菊花粥、豆浆山药粥等时令消暑健脾的佳品。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湿邪易侵犯人体,透入经脉后会导致头重身疼、肌肤水肿等。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即是这个道理。痔疮、关节炎、皮疹、妇科炎症疾病等都是湿邪困顿后产生的疾病。
祛湿的方法有很多: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带走室内的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仍然很重,建议使用空调、抽湿机等,使得室内空气干爽,免得湿气滞留室内。还可通过运动流汗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祛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对于健康十分有益。饮食上,可以用藿香、豆蔻、薏米、芡实等煲汤饮用。
夏季潮湿炎热
易让人食欲减退
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那么夏季应该怎样吃才养生
快打开平安好医生app
点击中医科医生的头像一键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