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政经杂志《南风窗》在创刊30周年之际出版“与大国一起成长”特辑,并刊发《金融巨轮的互联网航程》,向中国平安致敬。文中称,从小舢板发展为金融巨轮,平安的成功既来自于战略,也得益于执行。而从宏观层面来说,更来自于对中国经济转型大势的把握,以及对“创新引领发展”这一理念的笃定。
中国平安的传奇,在金融界早已耳熟能详。
198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前沿”—深圳蛇口,马明哲创立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其时,创业团队加员工只有13人。2015年,中国平安已荣登《财富》世界500强第96位,跃居世界级综合金融集团。
(2015年平安荣登《财富》世界500强第96,跃居世界级综合金融集团)
从小舢板发展为金融巨轮,平安的成功既来自于战略,也得益于执行。而从宏观层面来说,更来自于对中国经济转型大势的把握,以及对“创新引领发展”这一理念的笃定。
在互联网+的中国经济新“风口”下,深耕互联网金融领域多年的中国平安,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业务的双轮驱动下,蓄势而发,扬帆远航。
“核心平台”发力,创新业务提速
9月22日,中国平安陆家嘴职场发布厅,史上首张互联网+信用卡—平安壹钱包花漾卡亮相。具有“额度自己做主”、“边花钱边赚钱”、“花出去了还在赚”、“花越多赚越多”等创新点的花漾卡,一站式满足理财、消费、取现、收款等各种资金使用需求,使壹钱包同时具备存款理财和消费信贷功能,线上线下消费场景进一步丰富。
(史上首张互联网+信用卡—平安壹钱包花漾卡亮相,一站式满足理财、消费、取现、收款等各种资金使用需求)
而仅在1周前,国内最大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同样在这里发布了全新开放平台战略规划,并启用新域名lu.com。
这样的节奏,在“关系平安整体战略未来实施成效最关键”的2015年,对于平安旗下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而言,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正如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此前所言,“平安互联网+大蓝筹的概念没有完全被市场挖掘,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做出这些价值,并尽量让市场认识到这一价值。大幕刚刚开启,好戏还在后头。”
今年初,中国平安描绘了未来互联网金融战略发展蓝图,即按照“一扇门、两个聚焦、四个市场”战略体系建设,通过“任意门”衔接起丰富的应用场景,聚焦于资产管理和健康管理推动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应用,搭建起资产交易市场、积分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以及房产金融市场。此外,还将围绕“医、食、住、行、玩”生活场景,建立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平台。
(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平安金融旗舰店)
此后,平安围绕该战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上演了连台好戏:在半年内,先后大刀阔斧接连整合了旗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包括将信保、陆金所辖下P2P小额信贷业务、直通贷款整合成“平安普惠金融”,以及将第三方支付平台“平安付”和通用积分平台“万里通”合二为一。
而此次壹钱包花漾卡发布会,正是整合后的“平安付”首次全新亮相。作为“平安付”旗下的最重要品牌,壹钱包诞生之初,就被视为撬动平安集团互联网金融战略的重要支点,力推“互联网+金融”落地探索之作的花漾卡,更体现出其“核心平台”的魄力。按照任汇川的说法,平安付虽然“年轻”,但在集团内部起到的是穿针引线、插件底板的重要作用;壹钱包则被赋予“实现互联网金融产品O2O”的重任,将整合平安集团综合金融资源走向纵深。由此,也让我们得以透过这个平台,窥视到中国平安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全貌。
“互联网+”的中国平安样本
事实上,中国平安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探索由来已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探索,自始起就有着极强的“平安特色”。
2012年,两个数据使马明哲深受震撼,一个是阿里巴巴“双11”单天销售额达到191亿元,另一个是腾讯微信用户突破3亿,而当时平安的用户只有8000万,这让他深信中国个人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的商业规则。
翌年新春讲话中,马明哲指出,平安的最大对手不是金融企业,而是科技公司,此时,他的内心早已在谋划一盘大棋。此后,中国平安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版图,相继推出陆金所、天下通、一账通、平安好车、平安好房、平安好医生等业务。
2013年3月,平安好车正式注册,按照董事长杨铮的说法,好车定位是一个融交易服务、金融服务、车主服务三大支柱为一体的O2O个人综合金融电子商务平台。
“互联网+金融+汽车”的背后,不仅仅是单纯的二手车买卖,而是围绕着二手车买卖所产生的金融需求,而这些需求则是平安传统金融板块所可以一站式提供的,比如车贷的提供方是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事业部,车辆保险则和平安产险合作。
而就在当年,平安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布局雏形已现:立足于社交金融,将金融融入“医、食、住、行、玩”的生活场景,实现“管理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的功能,推动客户迁徙。当时,在各个场合,平安的高管们都能很流利的背出这段话。
平安好车解决了“行”的问题,成立于2014年3月的平安好房,则满足了“住”的需求,平安好房首席运营执行官庄诺此前创办了搜房网,平安好房是他的再一次创业。在探索中,平安好房网逐渐形成了“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的电商模式,围绕新房、二手房、租房和海外购房等“住”的场景提供其中可能产生的一切金融需求:比如“好房宝”,背后主要是平安大华基金提供的货币基金;“好房贷”背后的服务提供方包括平安易贷、陆金所、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租金贷”背后是平安银行;“好房众筹”主要是和平安不动产合作。
2014年8月,“医、食、住、行、玩”的又一板块“医”—平安健康互联网成立,“平安好医生”整合了重点三甲医院主任级以上名医资源,帮助用户实现线上远程就医问诊,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等。
目前,平安集团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已初具规模,几个核心平台发展迅猛。作为中国平安互联网金融“家族”中最为重要的成员,陆金所已成为首个用户超千万的专业互联网金融平台,截至6月末,其成立以来累计总交易量达到8015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高达5122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0倍。
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平安从日常生活的场景切入,成就斐然。仅以“平安好医生APP”为例,凭借自建的全职医生团队核心优势,提供实时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一对一专属家庭医生咨询及实时免费的专科医生咨询;同时,结合5000名签约三甲医院专家名医的第二诊疗咨询、线下门诊加号、手术主刀预约服务。最新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已突破1300万注册用户量,年底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在线健康咨询平台,当前日均咨询量已经达5万次,相当于3-5个一线城市地区级三甲医院门诊量的总和。
“平安好医生体检卡”提供全新“互联网 ”健康管理服务
全面“触网”:传统业务的新玩法
中国平安的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而外界的目光则更多聚焦在诸如陆金所、平安付、平安好房、平安好车等互联网类公司。
实际上,平安在传统金融业务方面的互联网化尝试也从未止步。
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此前表示,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越发凸显,中国平安将运用移动互联和现代科技,从多方面探索“互联网+保险”新模式。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纯粹的保险、银行和投资产品互联网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保险产品专业性比较强,用户在互联网上交易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公司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客服团队来帮助用户成交。
尽管难度不小,但中国平安还是在努力探索传统业务的互联网玩法。
比如平安此前推出的“518抱抱节”,这个关注“80后”和“90后”群体的大型互联网保险营销节,集齐平安旗下的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四大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力图从提倡保险的”爱和责任“入手,打造有温度的保险,满足年轻用户保险需求”,上线后,系列明星产品受到热捧,一周销售突破35亿元。
去年12月和今年8月,中国平安还精心打造了“财神节”,旗下产险、寿险、银行、证券、陆金所等十多个业务单位共同参与,并尝试引入跨界品牌营销,与“互联网风口”上的公司好盈、滴滴打车、Uber等展开跨界推广,累计销售总额近4000亿元。
今年3月,中国平安推出的首个针对女性理财市场的“女神节”,则创造了近1000亿元的销售记录。
此外,在运用新兴科技改造传统业务领域,27年来一直坚守“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战略定位的平安从未缺席过。今年6月,平安人寿在深圳开设了首家智享门店,实现包括健康服务体验、综合金融理财等在内的多种功能,还引入人脸识别、偏互联网化的设计等元素。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真正找到传统企业的痛点。
8月底,“平安人寿APP”注册用户数突破2000万大关,成为平安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客户经营探索创新的成果,产品购买、保单管理、健康管理、财富增值等一揽子金融生活服务触手可得。
双轮驱动:5年内跻身全球保险业前列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更为宏观地诠释中国平安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平安互联网用户目前规模达1.67亿,移动应用用户4500万。今年以来,平安互联网交易总额达5.5万亿元。
不过,在马明哲看来,目前市场、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期望值过高,其中的99%,可能都是“皇帝的新衣”,像此前的大数据、云计算等。
尽管如此,目前显现的种种迹象已表明,从传统金融发轫到互联网金融决胜,中国平安的战略图谱已悄然骤变。再往后看,未来十年,平安将实施核心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协同并进的策略,实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客户迁徙,即同时在两头挖“金矿”,并使之成为未来与竞争对手决战的利器。
在壹钱包花漾卡发布会上,任汇川表示,目前这种协同作用正日益发挥出来,上半年,核心金融向互联网金融迁徙用户826万人次,互联网金融向核心金融迁徙用户333万人次。
“之所以采取双轮驱动的策略,主要是基于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及协同效应。”在任汇川看来,传统金融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产品研发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合规保障,而互联网金融则会为传统金融带来获客、定价和服务方面的新优势。
透过数据来看,这种优势则体现得更加明显:201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49亿元,同比增长62.2%。截至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3311.90亿元,较年初增长14.4%;公司总资产达4.63万亿元,这个数字几乎是上海市GDP的2倍。
不管怎样,出身传统金融的平安,其资产和资金端的风险匹配能力远超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加之旗下的数据分析和征信板块;在传统业务保值的基础上,继续夯实、做大做强平安系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业务,只是时间问题。
双轮战略驱动之下,中国平安的愿景是,在五年内建成全球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规模及市值跻身全球上市公司前30,金融机构前8位,保险公司第1位。
(600米高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屹立于深圳中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