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全球太阳能面板将面临八年来首次短缺:据彭博社消息,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阳能面板短缺,这将一举扭转全球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两年的产业萎靡。此前,太阳能面板供给过剩推动价格持续走低,令太阳能发电变得更具竞争力,并吸引投资者进入太阳能发电市场。不过,这也令很多商家陷入破产倒闭困境,投资资金在产业大门外犹豫不决地徘徊。不过,这种局势目前将发生逆转。报道称,预计太阳能面板需求今年将增加29%左右,该行业将迎来2006年以来的第一个缺口。
1-5月光伏玻璃进出口数据: 5月份我国光伏玻璃进口量约为1360吨,与去年同比上涨143.1%;5月份我国光伏玻璃进口金额约为835万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15.87%。 1-5月我国光伏玻璃进口总量约为4725吨,与去年同比增长32.81%;1-5月我国光伏玻璃进口金额约为3387万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16.35%。5月份我国光伏玻璃出口数量约为10.24万吨,与去年同比增长15.79%;5月份我国光伏玻璃出口金额约为0.94亿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4.59%。1-5月份我国光伏玻璃出口数量约为39.33万吨,与去年同比增长19.29%;1-5月份我国光伏玻璃出口金额约为3.99亿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9.43%。
东旭光电“组合拳”锁定未来业绩:8月18日晚,东旭光电公告,公司拟对包括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在内的41名公司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数为342万股。这是东旭光电借壳上市以来,首次实行股权激励计划。与此同时,东旭光电在市场拓展方面全面开花,当晚,东旭光电公布了多个玻璃基板供货协议和意向书,东旭光电将向多家台湾面板制造商批量供货。
双辽将成中国北方最大玻璃建材生产基地:林省双辽市拥有生产玻璃所必须的丰富的硅砂资源;而河北迎新玻璃有限公司则是国内玻璃产业的“航母”。正是基于此,双方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了合作关系,致使吉林迎新玻璃有限公司超白、超薄屏显基板及在线Low-E镀膜玻璃生产线项目成功落户双辽市。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分三期完成,将建设4条在线LOW-E镀膜玻璃生产线,1条超白太阳能光伏玻璃基片生产线和1条超薄屏显玻璃基片生产线。2013年已建成2条在线LOW-E镀膜玻璃生产线,并投产1条;其余生产线每半年投产1条。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增加就业岗位1200个,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41.6亿元,年利税16.2亿元。
价格数据:
中国在产超白压延玻璃产能统计
时间 |
窑炉(个) |
生产线(条) |
产能(吨/日) |
2013年7月 |
27 |
71 |
9080 |
2013年8月 |
28 |
75 |
9680 |
2013年9月 |
30 |
80 |
10430 |
2013年10月 |
32 |
84 |
11030 |
2013年11月 |
32 |
84 |
11030 |
2013年12月 |
32 |
84 |
11030 |
2014年1月 |
29 |
81 |
10670 |
2014年2月 |
29 |
81 |
10670 |
2014年3月 |
31 |
88 |
11570 |
2014年4月 |
32 |
93 |
12220 |
2014年5月 |
32 |
93 |
12220 |
2014年6月 |
32 |
93 |
12220 |
市场分析:
光伏玻璃产能持续增长,内忧外患价格下行趋势不减
光伏玻璃市场历经上半年平淡走势后,目前下游需求仍未放量。尽管各地补贴金额有所上调,国家能源局分布式新政也将逐步出台。但随着三季度下旬即将临近,短期内市场走势仍不乐观。
窑炉点火较为密集,潜在产能不容忽视
2014年国内窑炉点火消息不绝于耳,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点窑炉7座,生产线22条,日熔量3270吨,较去年年底增长25.96%。但冷修窑炉仅2座,生产线4条,日熔量500吨。尽管供过于求局面较难缓解,但窑炉意向点火消息依旧不减,据笔者了解,后续意向点火窑炉3座,日熔量1550吨。随着行情走势的持续僵持,窑炉的密集点火势必加重企业的生存压力。
价格下行态势不减,融资环境仍无改观
与产能增长相呼应,光伏玻璃价格呈现一路下滑态势。现阶段3.2mm原片主流报价在19-19.5元/平方米,较年初价格下调3-3.5元/平方米,降幅达13.64%-15.22%。由于上游原料成本有所上涨,厂家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面对行业走势的持续低迷,在下游用户压价采购现象下,光伏玻璃企业成交灵活局面或将持续。
由于行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货款回收速度较为缓慢。目前各企业普遍存在1-3个月档期,在下游需求未能形成有效拉动的情况下,款到发货较难执行。虽然国开行对光伏行业提供资金支持,但多数金融机构在资金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维持观望,国开行难以支撑整个光伏行业的巨大资金缺口。
“双反”持续发酵新政推出或将带动国内需求
尽管中欧去年已经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但欧洲企业针对国内光伏产品频频发难。继指责国内企业违反最低承诺价格之后,欧企再度指出中国光伏企业通过日本、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国或地区转口等方式规避高额税率,并拟于今秋对中国光伏产业提起反规避调查申请。
美国已正式公布对华“双反”初裁税率,台湾地区被纳入反倾销范围后规避途径已被彻底封堵。保证金的缴纳使国内产品完全丧失价格优势,在美销售情景已不容乐观。此外,印度反倾销也将于8月底公布最终结果。
面对出口市场的频频受阻,国内装机量并未达到市场预期。据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并网容量仅为3.3GW,远低于年初制定的14GW装机目标。其中,新增光伏电站并网容量2.3GW,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为1GW。作为重点扶植的分布式增长速度过于缓慢,在此背景下能源局即将再度推出分布式新政。
据相关消息指出,分布式界定范围有望扩大,鱼塘、滩涂都将纳入分布式范畴。同时,标杆电价的实施也将增加投资者的收益回报。在装机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政策的及时出台或将有效拉动市场需求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