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乐高上半年业绩增长显著 成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商:北京时间9月4日晚间消息,丹麦玩具制造商乐高集团(Lego A/S)周四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净利润增长14%至27.2亿丹麦克朗。受《乐高大电影》(The Lego Movie)产品的助推,乐高上半年营收增长11%,从去年同期的104亿丹麦克朗增长至115亿丹麦克朗(折合20.3亿美元)。从营收和利润来看,乐高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领先芭比娃娃的生产商美国美泰(Mattel)。上半年,乐高的营收比美泰稍高,但双方对于年度全球最大玩具公司头衔的争夺依然激烈。对于玩具制造商而言,下半年的业务通常最多。
国家质检总局发消费警示:激光产品慎作儿童玩具:《中国消费者报》消息 针对激光产品可能存在的辐射危害,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近期组织开展了激光笔、儿童激光枪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采集样品60批次,其中激光笔和儿童激光枪各30批次。结果表明,有13批次激光笔样品为“3B类”(危害程度较高类别)及以上类别激光产品,占43.3%。其中3批次为4类激光产品,激光辐射功率最高达1440mW,为3R类激光辐射功率限值5mW的288倍;有23批次儿童激光枪样品为2类及以上类别激光产品,占76.7%;其中8批次为3B类激光产品,占26.7%。
美传统玩具商力求保住市场 为实体玩具配发APP:随着平板电脑与手机游戏不断侵蚀传统玩具销售,玩具制造商多年来苦思对策,如今似乎已找到致胜之道:推出搭配玩具的应用程序(App),让小朋友用新奇的数字技术来玩可触摸的实体玩具。据台湾联合新闻网9月4日报道,美国美泰儿(Mattel)已为六岁以上儿童推出一款“芭比时装设计师”App,它可以让小女生在计算机或平板上为芭比设计衣服,然后打印在背面可黏贴的布料上,以便为芭比娃娃穿上,还可上传照片或下载软件,用图片点缀芭比的洋装。整组玩具售价50美元,附上八张可打印的布料。
市场分析:
2014玩具业中报:陀螺热潮难掩常规玩具尴尬
“上半年最好卖的应该就是陀螺吧。”不少受访厂商在总结上半年玩具市场行情的时候,往往会这么冲口而出。
但是陀螺大热的背后,是其他常规产品的销售颇受阻滞的现实。
业界行家认为,市场大环境不理想、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同质化竞争激烈、渠道开拓不得法、渠道表现不给力、品牌建设难度加大等都是制约玩具市场发展,致使玩具行情清淡的因素。
消费力不足 购买欲不强
过去大半年,不少厂商都在喊“今年的玩具不好做”,当中不少人认为这既是因为国内消费者消费力还没有达到欧美市场的水平,又是因为国内经济不理想导致消费者购买欲望降低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下造成的。点击营销咨询工作室、广州市新童谷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壬冰认为:国内经济受到股市低迷、楼下欲跌等因素影响,大环境的表现并不景气。老百姓的消费力和购买欲都在下降,玩具能不买就不买。“国内外经济专家说,2014年国内经济到了一个低谷,预料到2015年才能复苏。”
尽管在消费能力上,国内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但是业内人士对前景颇为乐观。广州爱漫动漫科技有限公司黄海松总经理指出,随着80后、90后父母增加,他们在玩具消费方面,比老一辈出手更加大方,预料未来国内玩具消费力会不断增强。而在购买欲方面,王壬冰则认为上半年消费者购买欲望不强,下半年需要出现一个外因才能刺激、调动他们。
产销成本升厂商利润降
玩具市场表现乏力,除了老百姓消费“不给力”之外,厂商产销成本不断上升也是重要因素。对于厂家来说,各种生产成本依然继续攀升;对于代理商来说,销售成本和卖场费用上升,厂家的价格体系调整等也大。据南通超凡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凡说:“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整体销售还不错,虽然整个零售行业都在喊生意难做,但是从销售额的角度我们今年上半年的提升还是比较大的,上升幅度超过30%,但可悲的是利润大幅度下降。”四川馨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卫波指出,目前部分百货卖场越来越不重视玩具,很多商场的玩具经营面积被压缩得很厉害,供应商压力越来越大,费用越来越高,生意越来越淡。
热点产品少 同质竞争激
回顾上半年,市场上最热销的就是陀螺玩具,在众多类型的玩具中可谓一枝独秀。原来被认为已经过时的陀螺玩具因为两部动画片的开播带动,再一次成为孩子们最宠爱的玩具。然而众多厂家迅速跟上,一窝蜂地投入,也令得这热销产品同质化严重,制约了厂商的利润增长。
上海妙咪贸易有限公司的徐剑锋表示:“市场上,一个产品表现好之后,大家都抢着做,最后演变成‘做烂市’的局面。同时忽视了常规产品的研发和投入,最终造成的后果是,一旦产品热度下降,厂家没有常规产品来支撑正常的销售,厂家和经销商就会造成很多库存。”由于不少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品牌认定的潜意识,对于后入场的厂商来说,库存压力更大,甚至会挤占企业下一阶段的生产资金。
上海倍护婴童用品有限公司的杨星炎则认为:“竞争激烈主要是因为玩具产品创新太难,而跟进热销产品成本较低。但个人觉得未来的玩具市场还是赢在渠道整合与产品创新上。”
而对于经销商来说,是否“抓住”了热销产品对公司业绩影响很大。据四川馨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卫波介绍:“经销商在进货前期的预估评估很重要,这当中包括对工厂、产品的评估,还要结合当地的市场,对产品的融入性进行评估。”
腹背受敌多中档玩具尴尬
在我们最近进行的一次玩具消费调查中,数据显示,50~100元价位的玩具最受家长欢迎。但是从代理商的角度看,中档位玩具目前的销售情况很尴尬。徐剑锋指出,中档位玩具多布局于超市,价格一般在100元以下,比品牌比不过高档玩具,与低档玩具比又没有价格优势,而且还因为过度包装造成物料、物流等成本大增,厂家、代理商、超市三方都没有很大的利润。此外,电商对于超市的杀伤力也很大,网购导致超市的玩具销售萎缩,因此目前,超市对于中档位玩具也在进行调整,只保留热销的玩具产品。
还有,网络游戏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游戏也正在分流玩具的消费群体。广东邦宝益智玩具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指出,网络游戏的市场容量日益增大,无线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及率大幅提升,极大地带动了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并将会蚕食部分传统玩具的市场销售份额,从而造成对传统玩具制造企业发展的威胁。
电商热趋缓 威胁感下降
市场不景气,哪些销售渠道能够逆市向好呢?一些代理商透露,每个渠道都在不同程度地下滑。尽管网购已经成为家长选购玩具的第二大渠道,不少代理商也希望在电商渠道做一些新尝试,但据了解,在经过前阶段爆炸式增长后,电商渠道上升的幅度已稳定甚至开始下降。
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商渠道有便利以及价格上的优势,已给传统销售渠道造成很大的冲击。传统实体店与电商之间的博弈加剧。看好玩具向电商平台转移的业内人士认为,玩具的传统销售模式主要是通过实体店批发及各地分销商帮忙,局限性较大。玩具与电商融合的最大优势在于渠道拓宽了,使产品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在电商渠道销售,一定要取得消费者信任,而且保证高质低价”。一位经营线上玩具品牌的负责人认为,3~8岁的孩子是玩具最大的消费群体,作为最终消费的决策人,他们的父母是经常网购的群体。
也有坚信电商渠道无法取代实体店体验式销售价值的经销商。张卫波认为电商发展虽然迅猛,但这个销售渠道里面还有很多地方不健全。“电商目前拥有较大的价格优势,而传统渠道成本较高,很多玩具零售价基本上是出厂价的3倍。但是,电商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取代传统行业的。因为现在的玩具,功能不断增多而且十分强大,家长光是看说明书也不一定会用,这就会使顾客回归到有现场体验及互动的实体店。”
的确,玩具实体店卖的就是服务,体验式营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