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汕头玩具提升文化创意 出口突破20亿美元:19日从广东省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汕头今年来克服国际技术壁垒加剧、人工与原料成本增加、汇率波动等不利因素,截至12月中旬,经汕头地区报检出口玩具货值首次突破2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加30%,创历史新高。
我国塑料行业增速渐缓 浙江成塑料制品生产第一大省:我国今年前9个月的塑料制品产量达到了533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7%。据塑协公布的数据,在此期间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达到了166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4.6%。出口数额最大的类别是日用品(361亿元)和零件(239亿元)。
美国西岸港口拥堵 中国进口玩具滞留:由于劳资纠纷、卡车短缺、货物数量高企等因素,美国西岸最大的港口加州洛杉矶和长滩拥堵不堪,亚洲进口产品大量滞留。有些企业不得不改道,把货运转向北面的华盛顿州港口。美国玩具行业协会的官员告诉塑料新闻,这对玩具行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甚至影响了玩具业和零售业的关系。
大丰获批苏北首家“省玩具出口基地”:近日,省商务厅认定了2家江苏省轻纺产品出口基地,其中大丰市被认定为“江苏省玩具出口基地”,大丰市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盐城贝贝工艺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一同被认定为基地骨干企业,我市率先在苏北实现省级轻纺产品出口基地及基地企业零的突破。据悉,近年来,我市依托大丰港国家一类口岸优势,全力推进大丰玩具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白驹镇、大中镇两大玩具出口企业集聚区,玩具企业总数接近100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年销售突破15亿元,自营出口超4000万美元,并逐步形成了以长毛绒玩具、儿童塑胶玩具、智能电子电动玩具、布绒玩具、木制玩具等五大类玩具产品体系。
价格数据:
2014年PS价格走势图
市场分析:
塑料制品促成中国14年来贸易顺差新高
油价不断创新低。树脂材料行情下行。那么塑料制品价格是否也在下降?
据今天的纽约时报文章称,中国的塑料制品生产商已经大幅下调价格,把原料采购的利好大多贡献了消费者,当然既包括国内也包括出口市场。该报道引用了无锡一家塑料容器生产商Wuxi Redhot Industries Company的评论,称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加上长期产能过剩,制品商在价格上努力竞争。
也就是说,降价后的中国出口产品获得了全球市场的更大份额,而同时进口原料价格大跌,所以形成了贸易顺差新高。
国内市场也有表示。11月27日的福州晚报报道称,福州多家超市及综合性卖场推出塑料制品的促销活动,很多塑料面盆、保鲜盒等产品价格只有以往的三分之二左右。该报道作者采访了福州一家塑料制品厂的负责人,后者称,塑胶制品的材料成本是大头,在总成本中占据了70%~85%的比例。而人工成本占比为5%~20%,设计研发方面的成本占比为10%~30%。
这位塑料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几乎所有的原材料现货价格都在走低。塑料价格随着油价一路走低,采购成本下跌了13%。精对苯二甲酸现货的最大价格跌幅达到了四成,聚乙烯的价格跌了17.6%。在此影响下,产品总成本也有了5%~20%不同幅度的降低。
但原料价格并不是所有塑料产品的成本关键因素。
据11月7日的深圳新闻网报道,人工成本对产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原材料的影响,人工上涨、招工困难对玩具行业的影响甚巨。该报道引用观谰宝德玩具厂厂长薛小伟,称ABS、PVC等材料对于玩具行业的影响也就1-2个百分点。
该报道还引用鐸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道平言论,称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与原油跌不跌关系并不大,原油的波动不会直接反映到PVC这种产品的终端。对这点,我认为需要认识到的是,国内PVC产能很大部分依赖煤化工,并非原油。而PVC行业的长期产能过剩已经造成了较稳定的价格低迷。
这家生产充气玩具的企业表示,从2008年到2014年,国际市场今年最差。“玩具企业还是要走高端路线,才能接到尖端客人的订单。”这点我特别赞同,出口产品降价不能长期缓解国内经济的放缓,只有真正升级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