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大V论坛 > 论坛详情

突发重磅!两大利好降临楼市 谁来接住落下的刀(附权威解读)

行情分类:财经评论  文章来源:综合财联社、新浪财经、民生证券、广州房产  2015-03-31 15:42:34

字体:

楼市今天迎来大利好!

3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对拥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20%;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购房,最低首付30%



鼓励买: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四成



实际上,在两会定下支持自住型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基调后,市场普遍认为房地产政策将更为宽松,二套房首付下调成为题中之义。

 

这首先意味着改善性需求置业的门槛将有所下降。以广州一套市值100万元的房屋为例,按照现有的二套房首付比例7成计,首付款70万元,若首付为4成,则减少30万元,至40万元。

 

首付比例降低,给前期资金紧张的人群更大的缓冲空间,不过,这也意味着往后每月还款以及总共需要支付的利息都翻番了。还是以上述这套房产计算,如果按贷款20年、基准利率的1.1倍来算的话:

同时,也意味着,银行将要提供的人均贷款额度更高。据第一财经日报援引广州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的说法:下调首付的政策力度是够大,银行却不一定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提供首付下调带来的新增贷款。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市场来看,可以消化中大户型库存,合理调整市场库存结构;从购房者的角度看,可以降低改善型需求入市门槛,提前入市,避免房价上涨而带来的购房成本增加。

 

来自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报告称,此次第二套首付下调对市场预期的影响非常大,进一步增强购房人的信心,强化政策支持购房需求释放的信号,有利于激发改善性购房需求积极入市;其次,老百姓的换房需求得到信贷支撑,同时,也加快楼市复苏步伐。报告预测,改善性需求必然提高大户型消化率,一、二线城市楼市市场回暖预计因此会加快,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也会逐渐增加。

鼓励卖:营业税免征门槛五变二



此前就有流言,称在201411月可能调整二手房交易营业税,原满5年的普通住房交易免征营业税,将调整为满2年的即可免征。今日终于成真。

 

今日财政局发布通知,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通知原文:

 

业内:改善型买家近两个月可出手



实际上,为了刺激入市,已有不少房企甚至品牌房企大幅降低首套房首付,“3%首付零首付首付一成等低首付的营销措施频频问世。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未来5年内,中国房地产市场都会处于供远大于求的状态。在这个软着陆的过程中,房地产市场必须承受痛苦的调整。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一线城市的成交价将在二季度后逐渐止跌反弹。知名房地产专家杨红旭在此前接受央广专访时表示,大城市地区的人们想要买房改善的话,近两个月可以出手了,少数库存量较大、房价还在下跌的城市,则要谨慎一点,等等看、观察一下也无妨。

 

民生证券评央行330房贷新政:谁来接住下落的刀

 



930房贷新政和1122降息之后,房贷的(房贷利率)虽然开始下降,但依然偏紧。一线城市销售去年四季度短暂好转后再度掉头向下,全国整体销量仍未企稳,库存居高不下,房地产投资反弹遥遥无期,一方面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接近中央底限。另一方面拖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加剧地方财政和债务压力。

 

2、如何调整?

此前的地产政策松动主要是:放松限购、调整二套房贷认定、降低房贷利率、放松公积金贷款规则等,这次的措施主要是:

 

1)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与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的组合贷款,支持居民家庭购买普通自住房。

 

解读:此前公积金贷款额度已有提高,但相对目前的房价和贷款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很多人还是需要组合贷,但组合贷审批复杂、时间慢,一般交易双方很少采用,此次提出鼓励组合贷,有可能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度。

 

2)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具体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

 

解读:有房有贷的,用商业贷款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0%,超预期。

 

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对合理住房消费的支持作用。缴存职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

 

解读:公积金贷款购买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至20%,符合预期

 

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缴存职工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

 

解读:有房无贷的,用商业贷款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0%,超预期

 

按照支持合理住房需求(自住型和)下一步还有可能对交易环节税费标准以及首套房的房贷进行调整,不过北京上海放开限购的可能性较低。

 

3、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短期压力缓解,长期压力不减。鼓励组合贷以及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下调力度超预期,房地产市场短期压力缓解。但本轮房地产调整是短期因素(信贷偏紧)和中长期因素(政策回归中性+高库存+人口老龄化)共振的结果,现在救市只能缓解短期问题,但无法扭转中长期趋势。



第一,刚需人口已经进入下降通道,即便人口生育政策加快调整,也无法扭转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第二,房地产的赚钱效应也已经消失,市场预期短期无法扭转,即便短期房价企稳回升,未来房产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也将系统性下降。

 

第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配置房贷的意愿将系统性下降。

 

第四,中央已经放弃了2003年确立的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思路,新思路是双轨制,政府负责保低端,其他的交给市场决定。



综合来看,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将更多让位于消费属性,从纯投资的角度来看,房产造富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将是股权造富的时代,不要去接下落的刀。

 

4、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产业链不会因此复苏,对宏观经济的拉动有限,房地产依然是当前经济的主要下行压力之一。房地产复苏周期分为几个阶段:政策松-销售反弹-库存去化-拿地反弹-投资反弹。目前看,销售仍未企稳,投资反弹仍遥遥无期,这也限制了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收入和支出。所以仅靠地产放松无法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由此推断,中央必将继续加大稳增长力度,由公共部门接住私人部门下落的刀。

 

下一步政策重点:



1)地产政策还可能进一步松动。我们在春节之后的第一篇报告《羊年之初的四个政策风口》中最早提示地产政策将有所松动,二套房房贷调整已经兑现,下一步税费标准的松动也不会太远,甚至有可能放松首套房信贷,不过北京上海放开限购的可能性较低。

 

2)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央行此前有“价”无“量”的操作导致降息后利率不降反升,高企的短期利率制约了长端利率的下行和金融对实体的支持,继续降准势在必行。从时点上看,4月概率大。一是财政缴款、外占下滑需要对冲,二是城投债到期高峰临近,三是4月是两会之后政策变动的高峰期,425日政治局会议之前可能提前行动。

 

3)基建投资继续加码。以一带一路为转折点,地方政府的消极怠工有望缓解,甚至可能掀起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区域上,福建是核心,新疆、广西有可能成为关键区,陕西、江苏、甘肃、内蒙、云南等为辐射区。项目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最为优先。预计通向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率先启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印度洋战略性港口或称为一带一路首批战略港口。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国交建三大基础设施建设与海外项目施工企业最为受益。



2014年下半年以来楼市救市政策一览



大面积松绑限购



去年,楼市迅速冷下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到了下半年,地方政府纷纷出手救市,实施了3年多的楼市限购令在多地以各种形式退出历史舞台,成为第一波救市潮。到目前为止,全国46个限购城市中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还没有解除限购。

 

 

房贷新政、降息降准



去年的“9·30”房贷新政出台,松绑房贷、降息、降准被视为第二波救市政策。几个月内央行两次降息、一次降准,目前五年期以上的商业贷款利率是5.9%,是11年来最低的贷款利率。业界分析,目前已进入降息通道,未来还有降息降准的可能。

 

 

多地实施公积金新政

 

“9·30”央行新政发布之后,去年109日,住建部、财政部及央行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主要包括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及推进公积金异地贷款等方面内容。在公积金新政发布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已有超过32个省市陆续出台了公积金贷款调整细则,主要体现在降门槛、提额度、认贷不认房以及实现异地贷款这几方面。

 

 

国土部住建部楼市新政落地



2015325日,国土资源部、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2015年各地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应规模;优化住房供应套型,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多措并举,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部门联动,加大市场秩序和供应实施监督力度。

 

来源:综合财联社、新浪财经、民生证券、广州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