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大V论坛 > 论坛详情

楼市袭来重磅炸弹!房价真的要变天?

行情分类:财经评论  文章来源:楼市参考  2015-06-03 10:46:48

字体:



楼市政策又有松绑传闻。这被看做是降息、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调整等系列政策的延续,或将成为限购政策取消的前奏。

      不过,对于限外取消的实际影响,业内人士则表示,单一限外政策不足以对海外热钱形成利益驱动,但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高端项目而言,或将起到释放购买力的作用。

 

重磅炸弹:限外将取消?

 

上周末,有市场传闻称,此前由国家住建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规定的,对于境外个人在境内购买住房的限制条件即将被取消。限制条件规定,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在境内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境外机构只能在注册城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不过,国家相关部门并未对此事进行公开回应。

 

现在限购限贷限价已基本取消,只剩限外,未来取消肯定是大趋势。但限外主要影响一线等核心城市,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也是这类城市。暂时会否取消,颇为纠结。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

 

而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则表示,确实听说广州也在讨论相关放开限外的政策:现在很明显,全面放开限购不太可能,而放松限外或者放松城市外围地区,例如南沙、花都的限购比较容易做到,现在看来,限外放松的可能性更大,有可能在6月或者7月有相关政策,最晚不会超过10月。

 

已现首个取消城市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从去年的“9·30”到今年的“3·30”政策,接连颁布的宽松房地产调控政策拉动了楼市的复苏,而市场仍需要政策进一步松绑的实际情况为取消限外提供了可能。

 

2015年以来,全国已经有百个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公积金松绑政策,可见市场对于政策松绑的需求仍然强劲。有分析师表示。

 

实际上,虽然在全国范围限外取消仍停留在传闻层面,但是国内已经出现了率先取消的城市。56日,广东省江门市住建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取消实施了3年多的购房限外政策,以加快消化当地楼市库存。

 

1747套!取消限外后,江门5月楼市创历史记录

截至527日晚,根据江门市住建局统计的蓬江、江海区新建商品住房单月网签数据。去年的单月最高网签数据是12月,1667套;前年的单月最高网签数据则是1735套。与此同时,江门中心城区二手楼市成交截至527日为600套,比上月增加了近五分之一。时至初夏,江门楼市迎来新一波成交热潮。

 

整个5月,楼市的单月成交量就已经超越历史最高点,创下了新的纪录。截至527日,江门蓬江区、江海区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面积已达到191560.28平方米,网签套数1747套,成交量创历史新高已是板上钉钉。

限外若取消 广深最利好

整体来看,部分城市楼市迎来红五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止跌,同比跌幅收窄。展望未来,楼市整体回暖趋势明朗。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楼市回暖量价齐升的情况下,一旦放开限外,部分区域的楼市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提振。一线城市在本轮市场复苏中成为领头羊。政策刺激对基本面较好的城市所带来的作用积极,而对供过于求的城市提振作用有限。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而胡刚则直言,放松限外之后,相对利好的就是深圳,广州、福建,厦门这些城市,此外苏州、昆山、上海、汕头等也会有所提振,最为利好的应该就是深圳和广州。

 

更多影响解读

国内的房价到底贵不贵?

相比国外很多城市,国内的物业显得价格较高,所以很多人质疑即使取消限外,可能也并没有太多购买需求,但事实上,即使以北京上海深圳的高端价格看,相比香港等城市的价格依然要低很多。所以未来局部市场将会受到取消限外的巨大影响,特别是高端物业市场。

老外会不会买房?

首先看外籍人士的分类,其实外籍人士不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外,很多华侨返乡置业,叶落归根,的确有大量的需求,特别是福建等侨乡。

 

哪类物业受益?

1、一二线城市的高端住宅类物业,目前对外籍人士的约束非常严格,只能全国一套房,但事实上,很多外籍投资人士,在国内多城市都有投资,这种情况下,未来满足一年居留,就可以在北京或者上海等地购买豪宅,这将对这些城市的高端市场有非常大的影响。

 

2、商用物业,包括投资公寓市场,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外籍人士只允许购买自用商业,对外出租并不允许,未来放开后,目前住宅商业价格倒挂严重,大部分同区域的住宅高于同区域写字楼,部分商铺价格低于住宅,商业价格洼地明显!商业限外令放开必定造成商业上涨!商业机会来了!

 

还有炸弹:二次房改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住建部已经会同国家发改委,准备拟定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的初步实施方案。

1998年启动的第一次住房体制改革,结束了实物分房,将中国引入了商品房时代。在过去10多年里,房地产和城镇化齐头并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而中国人的资产配置,也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社会阶层的升降,往往跟他有没有买房子、买了多少套房子密切相关。所以,房改决定命运。那么,新一轮房改又将会怎么做?对每个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媒体公开报道看,第二次房改只是个意向,距离形成初步方案仍然有相当距离。报道只透露了此次改革一些原则: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规律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将成为这份方案的指导性原则。

2、去投资化、去杠杆化,确保住房的基本属性,这个方向没有变,但是现在包括决策层在内,都在试图寻找一条既能保证住房消费市场平稳发展,又尊重认可居民通过市场手段改善居住条件需求的路径。

3、以前保障性住房品类繁多,最早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后来的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以及半保障性质的自住商品房,以及共有产权房等,这些种类将在未来进行削减,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分为租赁型保障房和销售型保障房,在销售型保障房中,贯彻共有产权的思路

我的判断是,正如第一次房改给房地产市场带来重大利好一样,第二次房改也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重大利好。只是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已经没有过去10年那么重要了。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在狂飙突进10多年后,已经出现了重大拐点。除了数十个有明显人口增量的城市外,绝大多数城市住房供应都已经饱和。而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间点上,需要房地产为保增长作出贡献。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及房地产时这样说: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如果说,让市场规律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次房改的基本原则,那么这句话应该是二次房改的基调。

 

我猜测,将会有以下政策出台:

1、对于低收入阶层,住房主要通过廉租房来解决;夹心阶层,则主要通过共有产权住房(部分产权是国家的)来解决。其他产权复杂的住房类型将消失。

2、设立住房储蓄银行,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让刚需一族购房更加容易。

3、逐步取消行政手段对住房市场的调控,住房的投资需求事实上被承认。否则,众多过剩的住房无法消化。

4、房产税会出台,但力度会比很多人预估的要弱。

5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会全面推行,这事实上相当于向房地产行业注入流动性。

由于供应量严重过剩,未来10年中国绝大多数中小城市的房价降跑不赢真实通胀,绝大多数中国人住房最痛苦的时候正在过去。只有三四十个有明显人口流入的经济中心城市,房价仍然高昂。国家肯定会分类处理,在前一类城市减少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在后一类城市增加。而且房地产税的税率,也将有所不同。

整体而言,二次房改将对房地产行业构成利好,而不是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