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儿童护牙全指南

行情分类:  文章来源:精英平安生活  2016-07-22 16:10:09

字体:

 

  对于孩子来说,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护牙方式。针对每个年龄段,采取相应的口腔保健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对此,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儿童各年龄段护牙的全面解析,赶紧收藏起来吧。  

 

  ▶ 幼儿期(1—3岁)◀

 

  宝宝约在3岁左右,可以开始使用牙膏。在此之前不建议使用,因为孩子不能咳出牙膏。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刷牙姿势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膝对膝的姿势是非常有效的,即一个家长固定住孩子的身体,另一个家长相对而坐进行刷牙。注意为防止孩子身体活动需用手和肘来固定孩子的胳膊和腿。建议父母最好确定在一个专门时间一起进行这项工作,且在刷牙过程中尽可能的赞扬孩子。 

 

 

 

  ▶ 学龄前期(3—6岁)◀

 

  孩子在这个年龄正处于刷牙能力显著提高的阶段,但父母仍是口腔卫生保健的主要提供者。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已有足够能力自己刷牙,但需要强调的是,他们必须继续给孩子刷牙。此外这个年龄,建议可以开始使用牙线。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如果牙邻面出现接触,则家长必须开始使用牙线来清除此处的菌斑。在乳牙列,后牙邻面接触为面与面的接触,使用牙线清洁接触区域的菌斑是十分有效的。

 

 

  ▶ 学龄期(6—12岁)◀

 

  这一时期的显著性标志是孩子的责任心增强。孩子有较强的责任心自己进行口腔保健,但父母的参与仍是必须的。不过,取代父母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的是转变为积极的监督。父母需要定期仔细检查他们孩子的牙齿是否清洁干净。

  随着早期错颌畸形治疗的增加,这一年龄组的孩子经历更多的牙科治疗,随之而来的是增加了患龋颌牙周疾病的危险。因此需特殊关注这些孩子的口腔卫生保健。建议增加刷牙线的频率和程度。在含氟牙膏提供有效的氟化物同时,也提倡使用氟凝胶和含氟漱口水。

 

 

  ▶ 青少年期(12—18岁)◀

 

  当青少年具有足够的口腔保健能力时,是否自觉地进行口腔保健成为这一年龄段的主要问题。此外,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青春期激素的改变增加了青少年患龋和牙龈症的危险。对此父母需要继续加强对孩子口腔卫生健康的指导。增加青少年关于菌斑和预防口腔疾病的知识并要求他们积极参与。

 

 

  ▼ 此外,小编还整理了10条儿童护牙的细则,宝妈宝爸们赶紧学起来吧!

 

  1、孩子1岁或者出牙的时候,带孩子去看儿科牙医。

  2、在最后两个臼齿长出来的时候(2岁半至3岁),帮助孩子用牙线清洁牙缝。

  3、不要等到孩子7—9岁或会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才让孩子自己刷牙。

  4、大约5岁时,务必控制孩子吃手指习惯。此时正是牙齿成形关键阶段,吮吸手指容易导致牙齿畸形。

  5、小儿尽量喝白开水。平时儿童水杯中不要倒入果汁等饮料。

  6、减少两餐之间的甜味零食。甜味食物是导致龋齿的罪魁祸首,减少牙齿接触含糖食物的次数,比吃糖多少对护牙更关键。

  7、限制小儿吃葡萄干等粘牙食物。专家表示,葡萄干营养丰富,孩子吃完此类食物后应该喝水或漱口,防止食物残留在牙齿上。

  8、家长应保持口腔卫生。研究发现,导致龋齿的细菌会由大人传播给小儿。抗菌漱口液可有效减少导致龋齿的细菌数量。

  9、不要与孩子用同一把勺子,奶瓶和勺子应专人专用,防止大人与孩子,或孩子与孩子之间餐具混用。

  10、大孩子可以嚼无糖口香糖。口香糖有助于增加唾液分泌,中和牙齿酸性物质。多项研究发现,饭后嚼无糖口香糖20分钟可以防止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