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全国人大代表何寄华:重塑乡贤文化让精英回乡建“风景”

行情分类:时事热点  文章来源:北京银联信  2017-03-07 09:02:01

字体:小中大

“乡贤文化渐渐失去,建议将乡贤文化纳入文化自信的基础工程,提高乡贤地位,弘扬正能量。”今天,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何寄华建议,吸纳社会精英返回乡村、建设乡村,能够成为乡村这片广袤土地上“留得住、住得下、带得动”的风景。

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特点,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本世纪以来,乡贤文化作为一种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日渐失去其往日的辉煌,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曾经的历史地位。

何寄华指出,乡村发展空心化、乡村产业空虚化、乡村风气庸俗化等诸多原因造成乡贤文化缺乏核心引领。

原来居住在乡村的知识分子、技能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流向城市,现代农业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慢,短时间内难以成气候,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拜金主义思潮泛滥,导致淳风良俗日渐流失。历史悠久的乡贤文化、文明家风等正能量的东西被遗弃。

另外,乡贤传统文化遗失、乡村衡量成功的尺度悄悄发生变化以及缺少乡贤文化代表性人物的窘境则造成了乡贤文化缺乏人文基础。

同时,重塑乡贤文化缺乏政策平台,国家暂时没有出台培育新乡贤文化的相关配套政策,现行的政策又不能吸引社会精英阶层返回乡村,不少社会精英看好的项目由于乡村规划难实施而流产。

何寄华建议,将乡贤文化纳入“文化自信”的基础工程,做好乡贤文化的历史传承。对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组织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对乡村人文资源进行挖掘,保留、传承地方特色的乡贤文化。同时给乡贤文化注入新内涵,相关单位要加大对历史悠久的乡贤文化的研究,吸纳其精华,与时俱进的融入现代元素形成新的乡贤文化,结合文明乡风、优良家风加大宣传。

厚植乡贤文化政策土壤,结合“十三五”规划,完善乡贤文化政策,促进乡贤文化发展,让社会精英在乡村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适当放开社会精英扎根乡村的政策瓶颈。“比如试点放开乡村宅基地限制,加大农村用地规划灵活度等,吸纳社会精英深入乡村,留在乡村,带动乡村。”

鼓励引导乡贤参与农村社会治理,让德高望重、贡献卓著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参与乡村重大事项决策、社会矛盾调解和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公益活动,作为基层行政管理的有益补充。鼓励乡贤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投资现代农业、休闲养老、乡村旅游等项目,吸纳乡村劳动力回乡就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珠宝行业现在面临着五大机遇

下一篇:城镇化是去库存根本途径也是三四线楼市唯一出路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