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纺织服装企业重点培育名单出炉 都市丽人落榜

行情分类:服装  文章来源:北京银联信  2017-01-16 17:13:48

字体:小中大

·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2016年棉纺织景气指数报告发布

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2016年整年发布的“棉纺织景气指数报告”来看,2016年1~11月份,整个棉纺织行业总体稳定,景气指数基本维持在47以上,只有7月和8月达到了48以上,2月低于47。

产品库存指数、产品销售指数、原料库存指数、生产指数、采购价格指数、经营指数也基本稳定变化不大。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所发布的各项景气指数是监测其会员企业的经营状况综合分析得出,而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基本是中国棉纺行业中的中流砥柱,总体来看2016年行业整体比较稳定。

但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在2016年10月召开的五届二次理事扩大会上指出:“根据协会跟踪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2016年以来企业亏损面逐步缩小,但景气指数仍在50以下。”

投资情况是棉纺行业2016年的一大亮点,投资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16年1~9月纺织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9.54%,棉纺纱加工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8%,棉织造加工行业投资同比增长21.78%。叶戬春指出主要原因是受新疆为主中西部投资增长的拉动。

除此之外,牛仔行业也显示出了整体向好的趋势。协会发布的2016年11月棉纺景气报告中指出:织布企业反映,今年全年,色织布生产订单以及盈利情况均不乐观,而牛仔布市场相对活跃,分析其主要原因,还是同质化竞争激烈,小微型企业在色织布领域缺乏价格优势,资金实力弱,逐步推出市场;而当前多数牛仔布企业多为从前两年的困境中摸爬出来,企业经营方式、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改变和挖掘。

叶戬春在理事会上对未来行走势进行了简单预测,他指出:预计未来国际经济增长缓慢、政治动荡,国际贸易缓慢下行,生产成本高,产品出口竞争压力较大;国内经济达到预期6.7%增长预期,但实体企业压力依然较大;短期内需求难有明显增加,整体市场呈稳中趋缓态势;新年度棉花质量预计总体好于去年;由于新年度棉花供应、内外棉价差以及配额等因素,纺织用棉仍需要进口和储备棉补充;内外棉价差缩小,新疆纱价格优势等,能够有效抑制进口纱;随着新棉价格及质量预期,寄希望于在生产旺季获得较好的订单,以及价格将逐渐传递至下游纱布产品;预计全年行业总体运行稳中向好。

(二)2016年深圳服装产业销售额破2000亿 得益于品牌战略

记者从深圳服装行业协会获悉,2016年,深圳服装产业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拥有1000家品牌企业。深圳女装,更是一枝独秀,在中国一线城市大商场市场占有率超过60%,并开始在国际时尚舞台崭露头角。

深圳服装产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表示,这得益于深圳服装品牌企业十多年不断增加产品研发投入,超前布局品牌战略,全面提升质量品牌影响力。“服装行业要增强品牌影响力,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聘请顶尖设计师把握品牌设计潮流;二是收购国外知名品牌,并进行品牌价值和理念的有机融合。”他说,从目前来看,深圳服装品牌企业在这两方面都做得比较好。

女装品牌卡尔丹顿目前在欧洲、日本、韩国等地设有联营机构、分公司,负责服装、原材料流行趋势等前沿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除此之外,该公司每年都定期派技术人员前往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考察,学习,吸收最前卫的服装设计理念,把握最新的服装流行趋势。“公司聘请了意大利著名设计师FlávioSabbatini和顶级的西装板型、工艺大师担任公司的设计顾问和技术指导。”卡尔丹顿产品中心总监徐海岚介绍说。

“像卡尔丹顿这样,聘请顶尖设计师及其团队的深圳服装品牌企业,不在少数。”沈永芳介绍说,爱特爱每年花费200万元高薪聘请法国设计师MarcelMarongiu及其团队;梵思邀请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私家裁缝担任设计顾问,为博鳌亚洲论坛定做礼宾服饰;台茗女装聘请丹麦设计师,再现美人鱼品牌标识等。

还有一批深圳品牌企业已通过收购方式快速吸收国外高端品牌的营养,壮大自身品牌,提高国际化程度。

“2013年,我们开始着手收购了意大利知名品牌‘KRIZIA’;2015年完成收购。”玛丝菲尔负责人说,通过自身优势与国际知名品牌历史的结合,使自身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再上一个台阶。

据悉,KRIZIA源于拉丁语中的“高贵”一词,该品牌由Mrs.Mariuccia Mandelli女士创立于1954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主营产品为女装、手袋、鞋、香水等。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路径对相关行业的并购风生水起。”沈永芳说,2015年,玛丝菲尔收购了意大利高级成衣品牌,歌力思收购了欧洲高端品牌,这些都是国内服装品牌并购国际大牌的案例,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深圳服装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这会对深圳服装行业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带来服装行业的连锁反应。

为加强深圳时尚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深圳市政府每年都会主办服装服饰专门展会——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及深圳时装周,向国内外消费者和观众推介深圳服装产业的时尚创意品牌,以此提振服装行业订单和销量。

“服交会上,大浪时尚创意城园区品牌企业安排了14次时尚发布、新品走秀等活动,累计获得了3万多游客顾客的参与,拿下了11亿元的销售额和订货大单,斩获颇丰。”大浪时尚城服务中心李主任说,爱特爱女装公司受此影响,决定进军西北,宣布将2016年在兰州、西安、乌鲁木齐等西北城市开设20家专卖店。

“在精准化消费的今天,服交会也要精准化定位,让每个场馆发挥其特色。”负责2016年服交会的环宇时尚展览(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海茂说,在科技时代,人们非常期待看到科技与时尚是否迸发出新的火花。本届服交会特别邀请IBM公司高层来展会论坛带来主题演讲,讲述高科技手段将如何变革时尚业。

“YINER(音儿)、Song of Song(歌中歌)、EACHWAY等多元风格深圳本土设计师品牌,与BLESS'ED ARE THE MEEK、ELLIATT、SERAPH SIN等海外设计师品牌同台竞技,切磋设计理念,将时装周推向高潮。”谈起时装周,作为专业观众的沈永芳,记忆犹新。

沈永芳表示,由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承办的深圳时装周2017秋冬,将于3月17~23日在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椰林沙滩举办,以“国际平台、原创设计、商业落地、全民时尚”为定位,采用国际一流的时尚发布运作体系。致力打造中国设计师走向国际的T台、国际时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纺织服装企业重点培育名单出炉 都市丽人落榜

1月9日,为进一步促进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印发了2016年重点跟踪培育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名单,对2014年确定的120家重点跟踪培育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进行调整,确定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等120家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作为重点跟踪培育对象。

国家为自主品牌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支持自主品牌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服装家纺品牌企业。

智通财经特梳理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的相关港股公司标的,以供投资者参考:

李宁、波斯登、江南布衣、申洲国际、安莉芳。

与2015年名单相比,唯有都市丽人被剔除名单。

·         本周聚焦

(一)2016年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同比下降1.7%

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全年的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以同比下降1.7%收官,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1.9%,服装出口同比下降3.9%。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13日透露,2016年12月,在服装的负拉动下,中国纺织品服装整体出口再次出现下跌,且跌幅较大。按人民币计,当月出口同比下降6.7%,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0.1%,而服装出口同比下降10.6%。

据分析,2016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疲软,外贸压力增大;

其次,外部环境不稳,影响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第三,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传统优势进一步弱化;

四,产业及产品转移导致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主要市场份额逐步缩小;

最后,出口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纺织业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复杂,行业发展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逐渐加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快速上升的生产要素成本以及越来越复杂的国际贸易格局,这些都对中国纺织业的稳定增长构成了一定压力。但同时,中国纺织业巨大的生产能力与出口规模、完备的生产体系与产业配套,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也为纺织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稳定市场份额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消费财富增长运动健身积极 2020运动鞋服销售额增54%

1月12日,安踏体育携手《经济学人》企业网络组织撰写的《中国开赛──崛起中的中国体育健身产业》专题研究报告发布。报告预期运动鞋服市场强劲增长,2020年运动鞋服销售额比2015年增加54%至2540亿元人民币,1/3的人口积极参与运动(每周至少一次),足球、冬季运动方兴未艾,跑步健身仍将带来庞大需求。

一、消费者财富增长,运动健身更加积极

报告预期人口持续老化,预料40岁以上人口将于2020年占总人口一半,于2030年更比40岁以下人口高出近40%;但人口结构改变但无碍个人消费增长,在社会更富裕、消费力更强的情况下,预料于2030年个人消费总额将比2015年高出3倍。

目前全国4.34亿或三分之一的人经常参与运动(每星期至少一次);预期经常参与运动的人口,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将进一步增加;其中北京、重庆、辽宁上海、天津成为最爱健身的城市。北京六岁以上人口中有一半每周至少从事一次体育锻炼。相反,相对贫穷的偏远省份——宁夏、新疆、西藏、青海等,经常从事锻炼的人口占比最低,在25%至29%之间。这也意味着,经济发展会带动消费能力的上升,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健康休闲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运动鞋服市场风光,2020年运动鞋服销售额增至2540亿人民币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可望达人民币5万亿元,较2016年的人民币1.5万亿元增长逾3倍;预料中国体育产业对中国GDP的贡献将由2015年的1.9%增至2025年的3%以上;

报告预测中国服装鞋类、保健、休闲和教育产业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未来五年增幅将分别达到38.9%、25.5%和42%。服装鞋类、休闲教育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8.6%和9.2%。这一数据表明即使与更激进的GDP预测数据相比,这两个行业的增速也将大幅领先于中国的GDP增速。其中,运动鞋服市场强劲增长,2020年运动鞋服销售额比2015年增加54%至2,540亿人民币。

国家支持足球运动发展,提升足球水平;举办2022年冬奥亦有助推动冬季运动的普及;这意味除了现有的跑步、健身、篮球项目,足球和冬季运动也将拥有巨大市场空间。

三、“功能化、差异化、高端化”决定品牌胜负

外资品牌对中国本土运动服装品牌构成了挑战,耐克已将实现中国市场65亿美元销售额作为其2020财年的目标。美国威富集团(VFCorp)旗下包括“The North Face”、“Timberland”和“Vans”等户外和运动生活方式品牌,该集团计划2020年时将其中国区业务额从目前的6亿美元提升至10亿美元以上。

无论对于外资还是本土运动品牌,随着中国参与运动人士对体育装备越来越重视,需求越来越细致,体育用品的“功能化”、“差异化”及“高端化”不但是大势所趋,而且是体育用品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及持续增长的关键。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中国版的“ZARA”终于上市了,它会成为服装业的新希望吗?

下一篇:经历2016寒冬的服装产业 2017将会如何发展?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