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LV彻底退出南宁 价格策略未能打动中国市场

行情分类:服装  文章来源:北京银联信  2017-03-07 09:04:16

字体:小中大

·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2017中国内衣行业财富论坛:一起垂直采撸袖迎未来

3月4日下午14:00,一场由3位行业专家指导,围绕“一起垂直采,撸袖迎未来“为主题的2017中国内衣行业财富论坛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这一次借中针会把中国内衣行业论坛提上议程,是因为内衣行业近几年近况较为复杂,有的企业做得好,有的却很艰难。因此这届内衣行业财富论坛我们请来三位专家结合中国经济探讨突围和思变。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内衣委员会会长彭桂福致辞

经济日报中国市值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浪博士演讲

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特色,乔布斯改变了世界,带给我们链接的效率。

在演讲过程中张浪博士提到自己研究了三年尤瑞米尔纳的300个成功投资的秘诀,总结楚出了扎克伯格定律猜想——企业的战略转移离不开一个公式:V =AN 2。

张浪博士打趣道:在工业时代要选择最擅长的产品;到了之后的互联网时代要找100个人替你做;而在现在是消费者要怎么做企业就怎么做。京东、小米、滴滴的市值高,是因为他们的用户基数多。之后张浪博士又以微信变现为例子描述了分享经济。

经济日报中国市值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浪博士演讲

那么现在内衣零售该怎么做呢?张浪博士给出网络经济运行七大定律:

1、面对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要有新逻辑:普及,而非稀有,现在不是物以稀为贵的年代了。

2、新经济学:回报递增

3、新策略:营销无非三大块——平价、免费、补贴

4、新流程:入口、活化、变现

5、新活法:经营股权

6、新组织:合伙人、共享分享

7、新行为:我为人人先,人人为我后。将企业的大部分收益回报给社会

垂直采

垂直采创始人兼起秀科技CEO陈兆虎

用“外星人的思维”来自称的垂直采创始人陈兆虎先生今天为观展人员带来“想象是伟大的生产力”的主题演讲,现场播放了《星际迷航》的短篇。以垂直采为出发点,从企业自主创新、像BAT学习构建产业生态以及创新数字经济等多方位角度发表精彩演讲。

余杰奇

中国零售经营实战领军人物余杰奇先生发表了《内衣实体零售新思维》的主题演讲。余杰奇先生在致辞中以“新零售”为切入点,讲述从1.0到4.0的发展。他介绍了1916年美国超市的萌芽到1963年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的崛起,乃至1995年后以亚马逊、淘宝、唯品会等电商巨头们的觉醒,再到伴随互联网蓬勃发展吹响全渠道号角。

余杰奇先生分析了新零售的代表性事件,同时也指出零售万变不理其中的本质:多快好省,以客为师。零售最后的风口不是传统门店,但却在线下。未来内衣门店一定会成为会员助力、线上营销、粉丝带动以及个性化体验传播的集合。消费者将扮演关注者、买家、传播者、甚至经营者等多项角色。他鼓励企业家们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出击,颠覆内衣行业!

(二)2016年男装上市公司业绩低迷,仅海澜之家高增长

随着H&M、优衣库等海外快消品牌杀入国内市场,这些品牌以设计感更年轻潮流化、价格更亲民,更符合当下主流消费群体需求等优势,成功抢占国内服装市场份额,对国内企业造成挤压作用。

随着2016年业绩快报的相继出炉,饱受“终端低迷”困境的男装行业并未为业界带太多的亮点,从业绩看,两极分化趋势极其明显,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自我调整、加快转型、跨界经营纷纷成为男装企业的选择。

据统计,在本土男装上市公司中,除海澜之家主业得到了快速增长,预计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将达到31.01-32.48亿元之间,业绩增速将达到5%-10%,而受益补贴+投资收益得到增长,九牧王预计2016年可实现10%左右的业绩增速,但其主业或面临下滑的风险,校服龙头乔治白2016年度净利润则达到6333.28万元,同比下降3.40%,七匹狼2016年度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下降2.57%;步森股份2016年度净利润533.99万元,同比下降53.58%,摩登大道净利润亏损2.88亿元,同比下降2921.23%。

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2年,随着居民收入以及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我国服装零售业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8年间限额以上服装企业零售额增速保持在20%以上。服装零售规模由2000年的588亿元快速增长到7,022亿元,复合增速达23%以上。经历十年快速发展后,我国传统零售业面临海外竞争者强势入市抢占市场、终端门店管理不善、消费趋势把握不利等问题逐渐显现放大,服装零售自2013年开始增速下滑明显,截至2016年11月份,我国服装零售首次出现下跌,近4年复合增速下滑至6%,传统服装零售业发展已至瓶颈。

天风证券分析师吴骁宇介绍,在零售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男装零售额以较平稳增速增长,2011-2015年复合增速为15%,预测2016-2020年的复合增速稍有下滑为13.3%,但仍高于整体服装零售增速。我国男性人均服装支出由2011年的521.5元增长至2015年的882元,根据预测,2017-2020年未来4年人均支出依旧能以13%稳定增长。

在吴骁宇看来,男装行业增势稳健且高于整体服装行业表现,说明男装仍有成长空间,在男装行业集中度较低、海外品牌不断挤压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国内龙头企业通过提升自身竞争力(渠道优化、上下游整合等)依旧能够保持先发优势。

不过由于受电商侵蚀以及线下门店体验差、上下游掌控不利、无法抓住消费新趋势等因素,实体服装店近年饱受销售额增长乏力、利润下滑等危机,2015年开始国内相关男装企业出现大规模‚关店潮,以至于所在板块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呈现负增长。

以海澜之家为例,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28.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9.53亿元,同比增长24.35%,增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67亿元,同比增长6.56%;归母净利润24.14亿元,同比增长5.45%。分析来看,营收净利增速皆下滑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推行的新加盟扣点政策降低了公司的短期收益,但随着新店结束培育期(一般为9-12个月),这批门店将大幅提振公司利润水平。

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海澜之家共拥有门店4962家,公司定位大众市场,门店主要布局在三四线城市。由于公司起家于江苏,因此在华东地区拥有较高的渗透率(收入占比44%)。但公司近年将渠道向西南及东北方向延伸,其他地区的收入增速(30%以上)均明显高于华东,因此有望提升公司全国渗透率。得益于公司特有的管理模式,公司在大部分服装企业关店的大环境下逆势增长,5年间复合增速超15%,领先于同业竞争对手。

从拓展电商业务,补充线上渠道方面来看,海澜之家顺应消费趋势变化开始拓展电商渠道,海澜之家男装在天猫、唯品会等龙头电商平台均设有店铺,并且保证线上线下同款同价以确保线下门店不受侵蚀。目前公司主要以线下加盟店为主,直营店以及线上电商占比较小,2016前三季度直营店销售额占比1.7%、线上销售额占4.77%但同比增长53%。由于电商毛利润(60.2%)高于线下销售(39.9%),因此当公司电商业务拓展到一定规模后能提振公司收益能力。

吴骁宇预计,尽管海澜之家受扣点新政影响,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但随着新店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逐渐结束培育期单店收入会增长,品牌三年复合增速为16.5%,从旗下品牌来看,爱居兔现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6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为48%,2017年品牌仍将大规模开店约900家左右,预计营业收入增速维持在47.5%;海一家2016年收入减少,2017年公司计划放缓开店速度以及缩减门店面积(由555平米缩减到300平米),导致品牌未来几年收入将面临下滑,未来三年复合增速为-6%。同时由于门店租金费用提升,海一家毛利率相应减少;圣凯诺受行业低迷、库存积压以及自身无突破性产品等影响,预测2016年营业收入由双位数增长下滑至-13%,三年复合增速为-14.5%。

吴骁宇认为,包括男装板块在内的服装企业想要提振业绩,必须掌握行业当下面临的难题以及新趋势:首先,服装市场目前主要争夺的是80/90后消费群体,这些群体购物习惯更加理性,在追求质感、设计个性的同时也更加看重性价比;其次,随着H&M、优衣库等海外快消品牌杀入国内市场,这些品牌以设计感更年轻潮流化、价格更亲民,更符合当下主流消费群体需求等优势,成功抢占国内服装市场份额,对国内企业造成挤压作用。许多企业为应对电商以及海外品牌威胁盲目打价格战,但较高的生产运营成本难以维持公司盈利能力,因此如何整合产业链提高竞争力是服装企业要考虑的一个难题。

·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淡化服装玩跨界这个国内男装领导者到底想怎么走

想让中国男人穿上西装,已经越来越难了。

也许在20年前,身穿一套品牌西装还会令人刮目相看。现如今,这样正统的着装已经不再对大多数人的胃口。更多情况下,西装是以“工作服”的身份出现在特定场景: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严肃的论坛和会场。

反传统的着装趋势大行其道,不少传统西装企业也遭遇“冷眼”。近日,国产男装品牌雅戈尔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集团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跌14.95%,净利录得轻微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雅戈尔在服装板块营收也表现不佳,较去年同期降低5.5%。

业绩惨淡的并非只有雅戈尔一家,国产服装品牌几乎都在遭遇零售业寒冬考验。曾经疯狂开店的休闲服饰品牌美特斯邦威,如今正在经历高库存危机;宁波西装品牌杉杉旗下的服装业务也难敌颓势,企业将重心转向新能源造车项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雅戈尔都被贴上“国内男装领导者”的标签,如今,这个标签还挂得住吗?

“三条腿”走路

35年前,今天的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加入青春服装厂——雅戈尔集团的前身,不过彼时还是一个作坊式的小厂,李如成也未必会想到,这座服装厂有一天会变为红极一时的服装商业帝国。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彰显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服装,穿衬衫、西装成了一件“有面儿”的事,而雅戈尔早年以衬衫、西服起家,恰好赶上了这股社会风潮,此后一骑绝尘,稳坐国产男装市场的头把交椅。

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雅戈尔品牌衬衫、西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18年、13年位列第一。

也许正是这些给了雅戈尔“三条腿”走路的底气——除了服装板块,房地产和金融投资这两块业务也做得风生水起。

比如,雅戈尔在21世纪初开始大规模拿地。2004年,雅戈尔置业一举拍下苏州工业园区三幅地块,总价14.13亿元,造就了集团在宁波之外的第一个地王;2007年再次拍下杭州商学院地块,勇夺“杭州地王”的桂冠;最出彩的莫过于2010年,雅戈尔置业以24.21亿元的价格拿下杭州申花区域两幅地块,刷新了当地土地出让的单价纪录。

如此疯狂的行为显然是受到了楼市高额利润的蛊惑。以2009年为例,雅戈尔房地产业务取得了51.96亿元的营收,净利润达11.91亿元,而同期服装板块的净利润仅为4.45亿元。

在资本市场中,雅戈尔同样表现得游刃有余。早在1999年,雅戈尔就成为了中信证券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此后股价便一路飙升。数据表明,从2006开始,雅戈尔通过减持该公司股票累计套现60亿元。一个更新鲜的数据是,2016年三季度集团投资业务实现收益近3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21%。

就连李如成自己都曾表示,“投资一下就能赚制造业30年的钱”。

转型受阻

房地产、投资业务板块的高速发展能够给集团带来巨额营收。理想状态下,这些资源可以用来反哺服装业务。但是更有可能的情况是,服装业务日趋边缘化。

“集团利润主要来源于投资。从现实状况来看,服装也不再是雅戈尔的主营业务。”行业研究咨询投资机构No Agency创始人唐小唐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事实的确如此。早在楼市火爆的2009年,上述情况已经十分明显。当年雅戈尔集团股权投资业务较2008年暴增404.71%。同年,房地产和股权投资板块贡献了集团将近八成的利润,将核心服装业务远远甩在身后。

对于外界关于雅戈尔“不务正业”的质疑,李如成不以为然。毕竟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以高盈利回馈股东本来就无可厚非。不过这是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

在市场动荡、“有形之手”开始调控之后,雅戈尔集团的利润也应声而降。

自2011年开始,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开始实施。杭州、宁波、上海等地也先后出台了限购政策,给火热的楼市降温。雅戈尔也“现出了原形”:当年集团地产业务营收同比下降近半成,净利润降幅也达到15.86%。2011全年,雅戈尔置业甚至没有再出手拿下一块土地。

这时雅戈尔才想起服装业务。2012年,雅戈尔宣布回归服装主业,并严格控制房地产投入,调整投资规模,集中资源向品牌服装投入。

然而这一想法落实得并不彻底,或者说收效甚微。雅戈尔集团对服装业务的关注,更多体现在转型升级上,试图将业务由生产经营型向品牌运营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剥离一些微利业务以塑造品牌形象,比如减少对纺织企业的持股比例、缩减代工出口业务等。

此外,在打造新品牌方面,雅戈尔的成绩也并不令人满意。MAYOR是雅戈尔旗下高端男装品牌,品牌定位“管理者的新装”,为公务人员及行政领袖打造高端定制化正装。但是该品牌自创建以来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定制化本身也更多是一种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式,而非利润增长点。

市场旋涡

MAYOR品牌最近一次亮相是在今年第二十届宁波国际时装节上。李如成在会上高调宣布,未来将与欧洲五家面料供应商合作,打造MAYOR系列的定制化高端男装。包括ALBINI、LORO PIAN在内的供应商们来头不小,它们都曾经为LV等一线品牌服务。

在国内服装行业下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选择跑道相对宽松的高端男装市场似乎是必然之举。然而,“雅戈尔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唐小唐表示,“传统消费者仍然很认可雅戈尔这个品牌”。但如今主推高端定制西装的雅戈尔,似乎正在与主流消费者渐行渐远。

另外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国内高端男装品牌几乎都是欧美品牌的天下,雅戈尔想从此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而且受消费者兴趣转变的影响,体验式消费逐渐掏空了消费者的钱包,而传统带有炫耀性质的高端服饰消费却陷入困境之中。不少国际品牌在华业绩遇冷就是一个例证。

除了进军高端市场,雅戈尔同时还不忘吸引年轻消费者,但是摆在它面前的,还有一道传统品牌几乎都要突破的高墙:品牌老化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不少品牌都在拓展更年轻、休闲的产品线,雅戈尔也不例外,旗下Hart Schaffner Marx和GY品牌就主打休闲品类,希望为更年轻的精英人群提供休闲男装。

唐小唐对此并不看好,“雅戈尔拓展休闲装不一定具有先天基因,做得不好反而会对正装品牌造成一种损害。”且国内休闲装市场同样暗潮涌动,欧洲品牌ZARA、JACK & JONES等品牌早已笼络大批年轻拥趸,浙江系太平鸟、森马也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雅戈尔不仅入局较晚,此时的休闲服装市场也已经略显拥挤,大概没有多大空间留给前者自由发挥。

基于传统西装的业务延伸、在非服装领域冲锋陷阵,“变”的基因似乎一直刻在雅戈尔的骨子里。那么问题来了,雅戈尔能应对好战场中的新变化吗?

·         本周聚焦

(一)LV彻底退出南宁 价格策略未能打动中国市场

3月1日中午,记者在南宁市古城路梦之岛购物中心(旧梦)看到,商场外的大型橱窗LV宣传画已经撤了,设在商场内一楼的LV店大门紧闭,整个店空空荡荡的。

该购物中心的工作人员说,LV专柜已经在2月28日晚上全部撤离该商场,且整个LV专柜已经全部撤离广西市场。至于商场将LV换成何种品牌,该店员表示不清楚。

据了解,LV南宁店于2010年12月17日开业,整体面积675平方米,曾轰动一时。市民纪女士说,6、7 年南宁市还没有一家奢侈品品牌进驻,记得开业当天,很多人许多想一睹名牌风采,一度在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LV只能限制进店人数。

纪女士说,梦之岛购物中心在LV进驻后,又聚集了菲拉格慕、巴宝莉、阿玛尼、TOD ’ S 等国际一线品牌。

一位曾经在梦之岛购物中心工作过的销售人员李女士说,购买奢侈品的人多为商人、企业高管,他们中许多人一掷万金,她曾遇到过一个顾客一次性购买LV等各式包就花掉上30万元。

“前几年还好卖,近两三年就不太好卖了。” 该名销售人员说,其实,奢侈品品牌败落,不单单是LV,其他的奢侈品牌也不行。据悉,进驻南宁的另一个奢侈品品牌Gucci(古驰),于去年12月悄然撤离南宁市民族大道某商场,只在万象城留了一家店。

商场外的大型橱窗 LV 宣传画已经撤了

“ 其实,奢侈品还是有人买的。只不过不过现在购买的渠道多了。例如,一款 LV 包包,在南宁买花了 1 万多元,在国外买也就 6 千。” 市民汪女士说,她经常去国外旅游,经常帮同事朋友购买奢侈品。

经常购买 LV 等奢侈品牌的南宁市民杨女士说,并不是说南宁人买不起奢侈品了,身边就有很多朋友经常购买 LV 等奢侈品,只不过大家都不愿意在国内买,因为在国外买类似的奢侈品,价格划算很多。以 LV 为例,在法国购买就比在国内购买便宜 30% 左右。“ 去年我和三四个朋友去欧洲玩,购买了挺多奢侈品。”

记者了解到,随着南宁人出境游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南宁人喜欢在出国旅游时在当地的免税店或者百货商店购买奢侈品等商品。携程旅游和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联合发布的《向中国游客致敬—— 2016 年中国出境旅游者大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出境旅游花费高达 1098 亿美元 ( 约 7600 亿元人民币 ) ,人均花费 900 美元。其中,在 2016 年排名前 20 位的出境旅游出发城市中,南宁排名全国第 19 位。在 “ 出境旅游人数增长速度最快的前 10 名城市 ” 中,南宁排名第 2 位。

奢侈品牌如何才能吸引本地顾客?实体零售业面对海外代购、电商等挑战,怎样迎接挑战?

广西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姚华认为,首先,本地实体店应当抱团取暖,将商场服务做得更为精细化。例如在商场里做大卖场,各种娱乐、餐饮等包含在内,在商场内逛街多方面都得到满足。

其次是打通线上和线下的渠道。很多奢侈品店在线下更多的是展示功能,顾客看上某个款式之后可以在线上进行支付。

三是调整奢侈品牌专卖店,以及商场自身的经营策略。奢侈品在国内专卖店销售不佳,主要是消费者认为定价太高,在海外购买比在国内买便宜很多,很多人愿意通过海外代购或者出国旅游等方式购买奢侈品。

因此,这些奢侈品牌需要考虑是否针对中国市场的变化进行价格策略调整,让中国顾客在国内买到的商品和在海外购买的价格基本一致,才能吸引更多中国顾客。

(二)“亚马逊+梅西百货”才是零售圈的未来模式

Cowen&Co.的分析师表示,对于零售圈来说,梅西百货+亚马逊才是真正的“革命性”融合,因为双方完全做到了优势互补。

“亚马逊+梅西百货”才是零售圈的未来模式

在2月7日的备忘录中,分析师提到了这场“想象中的”合并的五大理由:

1.海量供应商

这说的可不是亚马逊自己的供应商,而是梅西百货累计的供应商资源,对于正在扩充服装业务的亚马逊来说,梅西百货手里的供应商如果能直接并入,那么将极大提升亚马逊的服装业务,甚至可以做到“来之既战”。

2.速度

要说亚马逊最眼馋什么,那一定是实体店了——没看到亚马逊近两年各种开实体店玩么?原因非常简单,除了实现线上线下相互导流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实体店可以作为中转站极大降低亚马逊的物流成本。

3.大数据+零售

在零售圈,预测性分析玩的最溜的就是亚马逊,这项技能对于梅西百货来说能极大提升其定价、库存管理等方面的实力,你就想一下,如果实体店也玩起价格根据需求随时调整,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4.线上线下大融合

合并后,亚马逊会获得来自实体店的线上流量,并且通过梅西百货的展示能力,让用户能实际的摸到商品同时也让退货变得“不全是成本”。而对于梅西百货来说,亚马逊的年轻客户、线上流量和供应链体系也会让实体店重新焕发生机。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两会特稿 纺织代表委员们今年最关注啥

下一篇:以产业智能升级助推纺织服装行业质量提升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