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揭秘】口红、内裤、裙摆还能预测经济?看懂就赚大了!

行情分类:时事热点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2017-01-20 16:55:54

字体:小中大

去年年末,某品牌的限量版唇膏横扫朋友圈,接下来就被各路“迷妹”们买断了货。

 

 

确实,口红火了,在各个时尚“爱豆”的个人网络平台上,美妆博主的推荐里,随处都能看见各种口红的“必败清单”。时尚品牌也开始不务正业——卖鞋的开始出口红了,卖甜品的兼卖化妆品了,“脑残粉”还给这些唇膏起了各种亲切的名字,“小羊皮”、“斩男色”,甚至还有“姨妈色”。

 

在销售额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各个品牌开始寄希望于类似口红这样的廉价产品来“扳回一城”,不少人开始猜测,口红时代是不是要来了?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口红效应”被提出,并被视为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较为昂贵的“大件”时会反复考虑,但购买化妆品时并不会考虑过多。女性消费者减少购买大件奢侈品而将消费重心转移到比较廉价的替代品上。而口红正是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购买口红对消费者起到了一种安慰的作用。

 

“口红效应”自提出以来,也经历了多轮经济周期的验证——

 

1990年至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时,化妆品行业的工人却在增加,尤其是2001年美国遭受“9.11”袭击后,口红销量翻倍;



1996年日本经济衰退,木村拓哉在当年成第一个为口红代言的男星,轰动整个广告界。广告播出之后,这款口红卖到脱销,高中女生甚至许多上班族,都纷纷把地铁车厢里的海报偷走;



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中,口红和面膜的销量大幅度上升,做头发、做按摩等“放松消费”也很有人气,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全球几大化妆品巨头的销售额证实了这一观点。

 

2016年这一轮口红效应出现以来,不仅化妆品行业逆势增长,相关受益的还有电影娱乐等产业,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2013-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平均增速为37.45%。手机游戏近年来也尤为火爆。

 

类似这样的“灰主流”经济理论还有很多,比如“裙摆理论”:经济越景气女性的裙子就越短,反之,裙子则越来越长。

 

 

 

更有意思的是,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还提出了著名的“内裤指数”。他认为,追踪男式内裤的销售就可以得知经济复苏的情况。他认为,内裤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因此其销量应该比较稳定。只有当经济急剧下滑时,购买新内裤的频次才会降低。因此,他认为,男式内裤销量的下降预示着总体经济的疲软,反之,内裤销量增加意味着经济开始走强。这位美联储主席就曾用这个指标把脉过美国的经济。

 

尽管有不少批评者认为这个理论很不靠谱,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男性内裤的销量出乎意料地下降了2.3%,而此前,市场预计销量会增加,随后,经济衰退接踵而来。

 

 

来源:经济日报(记者:陈果静)


注:本文推送时如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抑制楼市泡沫!这五个大招要来了?

下一篇:看清这8大趋势,你就掌控了2017年的赚钱逻辑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