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国产手机2017年开年密集涨价 行业望迎转型升级
2017年刚开始,国产厂商在智能手机价格上动作频频。魅族将已上市的魅蓝Note5 3GB+16GB和3GB+32GB版本售价自1月3日起分别上调一百元;小米手机1999价格线早已失守,小米MIX几乎达到了4000元高价;而后,华为在公布了2016年消费者业务年度业绩后,华为高级副总裁余承东表示在2017年智能手机业务重点是要规模更要利润;除此之外,锤子科技罗永浩表示,锤子以后不会再推出千元以下手机。
据通信信息报2月3日报道,去年还在千元机市场打得火热甚至鼓吹智能手机应该硬件免费的国产手机厂商们,在今年却都走上了品牌升级的道路。其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在于国产手机价格越来越贵了。
从众多调研机构在其公布的数据之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国产智能手机涨价的趋势。在智研咨询公布的2016年Q2数据就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已经从2015年同期的1256.11元上涨到了2016年Q2的1714元。另据市场调研机构GfK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上半年,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在3000元-4000元价位段销量同比上涨高达70%。或许在今年,我们就能看到,国产手机可能全面都要涨价。
目前,多家国产手机厂商已经逐步在完成价格层级上的调整。魅族率先打响了2017年手机涨价的第一枪。1月3日,魅蓝Note5悄悄地调整了售价,除顶配版外均提价100元。魅蓝Note5 16GB售价调至999元,32GB售价调至1099元,只有64GB版本售价保持不变为1499元。并且,这一调整已于1月3日起,在魅族官方商城、京东、天猫、苏宁官方旗舰店等所有线上渠道开始执行。
360的N4S骁龙版,也从1月9日开始调整了售价。其在天猫和京东两个平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现象。除此之外,华为、小米、乐视等也都有不止一款型号上调了售价。据悉,华为P9 Plus价格上调50元,华为P9全网通版涨价100元;小米小幅上调,小米MIX上涨30元,小米5S Plus涨价85元,红米也有多个型号上涨30到50元不等;乐视涨幅最大,乐视pro 3普通版4+64G上涨80元,乐Max2顶配版上调280元。
对于国产智能手机价格集体上探,联想集团副总裁常程曾解释:“手机全面提价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手机零配件供应量的问题,还有一个是美元汇率影响。”其实从2016年年底开始,有消息称由于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上涨,因此不少手机厂商都表示在2017年产品将要涨价。另一方面,由于材料上涨,以及营销、渠道等方面的费用增加,所以成本都要进行相应的提升。
不仅如此,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价格的集体上探,源于国产品牌建设意识与溢价意识的觉醒以及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在经历了多次手机产品使用后,消费者已经从对性价比的追求转向对品牌、产品、服务、工艺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量,愿意为“溢价”买单,转向更为高端的产品。
而最关键的是,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开始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智能手机凭借自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便携与功能扩展几乎达到了人手一部的市场保有量。但是从去年开始,智能手机增速放缓的趋势变得十分明显。根据IDC全球手机追踪季报的最新数据预测,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4.5亿部,同比仅增长0.6%,而2015年的出货量增长率为10.4%。数据表明,智能手机目前已经在成熟市场中全面普及,彻底进入存量市场。
在目前的存量市场,智能手机行业面临必须转型升级的现实渴求。而在这一过程中,涨价其实是在促进品质的提升,生态则是让手机更好地融入移动互联网中。这两大法宝,将推动手机行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千元机本身的盈利能力并不强,甚至可以说是贴地飞行。而且太高的销量,大幅挤压了高端手机在市场中的位置。此外,千元机的存在始终不利于国产手机厂商的品牌建设,总给人以低端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产手机厂商要想既提升利润,以保证自身在残酷的竞争下活下去,又完成品牌建设,在高端市场发力,必须涨价。
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厂商单纯依靠硬件来赚取利润的商业模式,非常古板。随着国内智能手机销量的走低,单靠硬件利润明显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运行。相比之下,以智能手机为基础,不断向外延伸,搭建生态链,完成手机由硬到软的价值迁移,才是在存量市场下继续生存下去的必备条件。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三星国行Note7执行新退换政策补贴积分
1月下旬,三星公布了Note7“炸机门”原因,并宣称将于2月开始执行新的国行Note7退换政策。今天,三星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最新的召回细则,换货将会获得300元的三星积分。三星积分可在三星会员俱乐部积分商城兑换礼品、三星网上商城抵扣现金、应用商店购买付费游戏或应用、主题商店购买付费主题使用。
本次政策中用户所能够获得的权益进一步收窄,与之前换货能够获得300元的电商券相比,300元的三星积分要弱不少。不过目前国行版Note7的召回进度要高于全球其他地区,已经有99%的三星Note7国行版已经召回。
据称,本次召回政策的生效时间为2月1日开始到3月31日结束,在本次召回政策生效期间,用户依然在召回时仅提供单机即可,并不需要将完整包装以及附件送还,并且用户仅可以到三星售后服务中心进行退货。如果想要换货,需先办理退货后再购买三星其他型号智能手机,以免影响补贴申领和发放。
三、本周聚焦
(一)2017年半导体销售额将达3640亿美元
根据市调公司Gartner调查,今年全球半导体营收预计将成长7%,主要是由于芯片库存补充及平均售价提高。
Gartner(康乃狄克州史丹佛分部,Stamford,Conn.) 表示,预估2017年半导体销售总额将达到3,640亿美元,高于去年的3,400亿美元。该单位并指出,会做出增加2017年半导体销售总额预测,且与先前做出的预测多出141亿美元,其中有100亿美元是来自对内存销售的预估。
“目前,最糟的情况已经结束,由于库存补充和特定市场的平均销售价格(ASP)增加,特别是商品记忆和特定应用标准产品,使得2017年出现了正面的前景”Gartner研究副总裁Ganesh Ramamoorthy在1月23日(星期一)发表的声明中说。
Gartner最近预测,2016年芯片销售额增加了1.5%,这是由于2016年下半年出现强劲的成长态势。 Ramamoorthy在1月23日表示,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转机,预计将继续增长销售动能,并持续到2017年。
“内存市场供应和需求,对正在提高平均售价以恢复利润的内存供货商来说,都具有积极的影响,”Ramamoorthy说。
预计今年推动半导体增长的其他因素包括专用标准产品(ASSP)ASP的成长,包括离散和模拟芯片,以及物联网(IoT)设备和其他产品中增加的半导体数量,Ramamoorthy指出。
Gartner认定,工业、汽车和储存市场为2017年半导体增长的关键领域。
由于传统半导体销售驱动力——如个人计算机(PC)和智能型手机的增长放缓。 Ramamoorthy认为,仰赖这些类别创造销售成长动力的芯片产业产品管理者必须在物联网和工业、储存和汽车等领域的新兴应用中寻找合适的机会。
(二)中国制造为什么需要“中国芯”
“当前,中国芯片的进口金额已超过了原油的进口金额,我们必须要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研发出中国芯片来。”近日,成功挂牌新三板的民营军工企业恒宇北斗董事长李孝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芯片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几乎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提高芯片国产化。
据了解,虽然当前中国的出口和制造业总产值已经高居世界榜首,但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产品和零部件其实仍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而中国每年花费在芯片进口的金额超过1万亿元,耗费已经超过原油。
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中国集成电路(俗称芯片)的进口金额高达1190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6%。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仅为6078亿元,中国在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以手机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底,中国智能手机产量高达12.38亿台。差不多占了全球产量的七成。但一些调查表明:手机自主芯片占比不足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院所长叶甜春表示,中国的高端芯片、制造装备、工艺与材料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必须解决“中国芯”的问题,以支撑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
虽然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竞争压力大。但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努力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自我研发中国“芯”。
据李孝平介绍,目前恒宇北斗率先研制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首枚40nm射频基带一体化Soc低功耗高精度芯片,该芯片被列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纲要,可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移动电脑、网络、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庭、智能城市、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
另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已有30%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手机用上了北斗芯片,利用北斗芯片的终端约2400万台。“用‘中国芯’对国家和老百姓信息的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业内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