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编

行情分类:时事热点  文章来源:北京银联信  2017-03-21 16:53:56

字体:小中大

保护、传承、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部门的重要职责。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发后,文化部党组专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文件精神,就贯彻落实传承发展各项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梳理出6个方面21项主要任务,确定74项具体措施及其责任单位,确保文件落细落小落实。

一是系统梳理文化资源。近年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分别开展了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地方戏曲剧种、美术馆藏品普查,初步理清了家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普查工作机制。我们将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以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为契机,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建立健全登录建档制度,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

二是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重大保护工程,强化执法督察,推动文物保护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通过大力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推进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研发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在文物合理利用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三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理念不断深化,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名录体系基本形成,保障机制不断完备,保护方式日益多样,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完善非遗保护制度,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四是做好古籍保护工作。下一步,将全面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深入推进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完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制度,加强对珍贵和濒危古籍的修复,继续推进古籍整理、研究、翻译出版,使保护成果惠及全社会。

五是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近年来,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主题、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推出了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文艺创作规划引导。

六是深入开展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开展各类宣传展示活动,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七是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动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技术新业态相结合,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传统文化融入城乡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

我部党组高度重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贯彻落实,要求相关司局认真学习并提出落实《意见》的措施,各司局已按要求积极开展工作。我部将按照《意见》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扶持,加强督促指导,完善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形成部门间统筹协调、部有关司局和部属单位各负其责、共同参与落实《意见》的工作格局。

我们将按照《意见》的要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将《意见》内容的落实与创新城乡文明、塑造城乡新文化、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通过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城市传统格局和肌理保护、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等工作,在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注重提高城乡的文化品位,塑造城乡特色文化,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医治城市病和补足城市短板。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文化,使文化传承与城乡环境改善相得益彰。

我们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以及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大力推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实施,积极开展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全面推动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和相关标准中明确对公共文化体系的规划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推进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公共文化体系、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提出总体要求,提出包含文化设施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要求和分级配置标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提高保护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在保护规划中突出历史遗存、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保护和历史文脉的延续等内容。

二是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工作。将保护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彰显中华文化特色作为重要的城市设计工作原则,融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单体建筑设计之中。

三是全面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要求各地在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中,保护城市传统格局和肌理,改进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加强历史文化挖掘整理,传承优秀建筑、园林文化。

四是加强传统民居保护,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十三五”期间全面开展全国的传统民居挂牌保护工作。同时,编制传统民居保护修缮指南,探索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渠道,指导传统民居保护利用。开展传统建筑名匠认定工作,建立传统建筑名匠制度,促进传统建筑工匠培训。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传承发展

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落实《意见》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对光明日报来说,不仅是业务工作,是发展机遇,更是政治任务,是坚持政治家办报,打造思想文化大报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去年以来,光明日报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宣传报道,形成了作为思想文化大报的鲜明特色。《意见》印发后,根据《意见》精神和中宣部部署,我们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又在“薪火相传”这个总栏目下策划推出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文化遗产活起来”“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溯源”等一批特色专栏,刊发了《浚通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述评》《治国理政的传统文化特色》等重头述评和理论文章。

回顾一段时间来光明日报关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宣传报道,我们认为,要格外注重从形式到内容的改进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广大读者“饱读”“深读”“悦读”的需求。

在形式上,注重把握“轻”与“重”、“广”与“深”的关系,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宣传阐释的吸引力传播力。在内容上,注重围绕“古与今”“中与西”“源与流”等关系,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展开报道和阐释。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对《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是更加强化问题意识。既要针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基础性工作薄弱、重形式轻内容、简单复古等现实问题做好舆论引导,又要抓住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与融入世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解读阐释。二是更加突出思想内涵。我们将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上不断作出新概括。同时,将通过“圆桌对话”“光明专论”“光明讲坛”等各种平台,及时推介理论学术界有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三是更加注重融合报道。我们已组建了“文化记忆”“留住乡愁”“中华文化溯源”等聚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融媒体工作室,这是光明日报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融媒体传播的重要支撑。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策划创意,集聚资源力量,努力打造一批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具有广泛传播力的“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以不断增强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宣传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20天17城加码调控,中国楼市现“三宗最”

下一篇:教育部发布蓝皮书,理工科留学生人数首超商科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