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校园商店一般是私人承包的。小商店的柜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花样繁多的五毛钱一包的麻辣食品,这些垃圾食品的名字稀奇古怪,哗众取宠:“巴西烤肉”、“紫薯于你”、“酱牛肉”、““蓝瘦香菇”、“两只松鼠”、“百味丝”、“南京板鸭”、“番茄达人”、“过桥米线”、“肯得鸡”、“烤香肠”、“香辣鱿鱼”、“烤羊排”……看到这些莫名其妙的名字是不是觉得让人啼笑皆非呢?
这些垃圾食品的名字确实好听有趣,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其真正面目却都是油炸麻辣面制品、膨化食品,形状一般分条状、片状和颗粒状,这些食品包装袋上都有条码、只有一部分有“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这些食品都在配料表里明确表示了各种食品添加剂,有的标示了三四种添加剂,有的标示了十几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分为这几类:酸度调节剂(5001)、增味剂(635)、甜味剂(阿斯巴甜、951含苯丙氨酸、961、952、955)、防腐剂(山梨酸钾、山梨酸钠、282、202、266)、着色剂(10011、08.106、08.112)、香精,有些添加剂都没有具体的名字,只用数字标示,谁也不知道那些添加剂到底是什么鬼,对人有什么具体的危害。
课间,学生争先恐后,汹涌而至校园小商店,争购各种包装麻辣食品。因此,课间就成了学生享受垃圾零食的时间。有很多学生的课桌里还多有存货,教室后面的垃圾桶里,绝大多数的垃圾都是那些麻辣食品的包装袋,整个教室充满了麻辣食品的气味。垃圾桶满了之后,值日生会将垃圾桶里的麻辣食品包装袋送到锅炉房,进行焚烧处理,食品包装袋焚化后,烟囱里冒出一股股黑烟,散发出浓浓的刺鼻的气味,弥漫着整个校园,让人难受。
严重威胁下一代健康
五花八门的小食品,因其花花绿绿的包装、低廉的价格和鲜甜香辣的口味,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但是这些“身份不明”和粗制滥造的小食品几乎都是用劣质原料和各种添加剂做出来的。小零食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父母们最忧心的事情。
校园垃圾食品有哪些危害?
一,对孩子身体的危害
针对那些充斥着校园以及周边的“五毛”垃圾零食,专家的结论是两个字:有毒。
据媒体采访在麻辣小食品厂做工的工人时,工人明确的答复: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吃此类垃圾食品。
食品科学与安全的专家说,过低的成本很难保障产品质量,生产此类小食品的厂家多为小型食品厂或家庭作坊,为降低成本,他们往往在原辅料和包装上下功夫。
这些小食品普遍采用普通包装,而不是真空包装。在不是真空包装的情况下,食品里面的油脂会发生氧化,一方面导致口感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食品的营养成分也会丧失。因此,一些生产企业为防止油脂氧化,会在食品里加入大量抗氧化剂。
这些食品加工厂的加工用油,是反复加工使用的,变成了极其有毒的老油,经常食用老油有两大危害:第一是可能制癌。因为油炸食品中含有有毒的化合物——丙烯酰胺、多环芳族,这种化合物是富含淀粉类的食物在高温加热中产生的,能致癌、致畸、致突变;其第二危害是,油炸食品含油率非常高,会造成人体超重与肥胖发病率大大提高。
为了在口感上更吸引人,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往往使用过量的油、盐、辣椒、味精等调味品。儿童的味觉尚未发育完善,长期食用这类辛辣和味道重的食品,会导致味觉发生不良变化,容易出现厌食、挑食、不爱吃饭。这对于肝肾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很容易造成损害。经常食用这些垃圾食品,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二,对孩子精神的污染
校园垃圾食品同样危害着孩子们的思想意识,那些美其名曰的食品商标名称,会对心理尚不成熟的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学生经常接触到这些名不副实的食品名称,将会导致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和异化,学生长期耳濡目染到这种虚假和浮夸,会影响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社会各界对垃圾食品的应对,整个社会对校园垃圾食品的应对。
1,职能部门鞭长莫及
因为要写这篇文章,我先后致电县教育局有关科室和市县两级的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跟他们都进行了比较详细具体的了解和交流。
他们给我的解释比较相似,他们都说自己在监管校园垃圾零食方面非常重视,有很多相关措施,有严格的、定期的检查和执法。他们对于校园商店销售的三无食品会进行收缴,销毁,对店主进行处罚,但是对于合格的小包装麻辣食品就不好采取措施了。另外,商家会跟职能部门玩游击战和猫捉老鼠的游戏,因此,不合格的垃圾食品的流通和泛滥依然屡禁不止。
2,学校和老师重视力度不够
学校领导是学校事务的负责人,对于校园垃圾食品问题,明显不够重视,甚至是睁只眼闭只眼,并没有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的长远角度出发对孩子进行有力的教育和警示,没有对校园商店进行有效的监管。班主任在班会上偶尔也会强调学生不要购买食用校园垃圾零食,但是,作为老师,也不好采取强制手段阻止学生的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3,人大代表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华夏董氏兄弟集团绥棱农场执行董事董配永代表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各种各样的不安全食品充斥市场,更严重的是一些有害垃圾食品已经进入大中小学校园和幼儿园,有的学校周边遍布这样的小吃部、销售点,此现象有蔓延和发展的势头。如果不加以控制,让有害垃圾食品成了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日常零食,将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董配永代表说,有害垃圾食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已经显现,正在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罪魁祸首。不少学生得的高血压、肥胖症和免疫力低、身体素质下降等,多是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是关系百姓健康的大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采取措施坚决制止。因此,他建议国家专门建立《青少年食品安全法》,把青少年食品安全上升到法律层面加以保护。教育局和学校要搞好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把好病从口入关。让孩子们认清危害,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远离有害垃圾食品。要整顿治理学校周边出售有害垃圾食品的小吃部、小卖店等,该取缔的一个不留,该严惩的绝不手软。对制售有害青少年身体健康食品的小工厂、小作坊坚决查处打击,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4,传媒的鼓与呼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食用校园垃圾零食的新闻和文章在网上不计其数,只要百度一下“校园垃圾食品”,即刻就搜索到228万个结果,各种媒体都有认真关注校园垃圾食品问题。可是,收效甚微,垃圾食品问题依然泛滥成灾,横行无忌。
5,家长对孩子思想教育不够
学生家长,一般平时比较忙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再加上,家长并不了解孩子在学校购买和食用垃圾零食的情况,所以他们对孩子的健康饮食教育也比较缺失。
近百年前,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呼吁——“救救孩子”。那是鲁迅先生不想要让下一代再受到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毒害。而今,面对校园垃圾食品的肆虐和泛滥,天真幼稚的孩子们上瘾般地狂吃着垃圾食品,严重地伤害着自己的身体而不自知,我就想重温鲁迅先生的呼喊:救救孩子!
2016年7月8日,在北京卫视的《我是演说家》的节目中,哈佛女孩许吉如10分钟的《国强则少年强》的精彩演讲视频,因其充满了正能量和时代感,被人们广为传播,受到了一致好评,最后她以“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震撼结尾,让人为之振奋,拍案叫绝。一百多年前的梁启超先生,在国弱民贫,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胸怀满腔的爱国豪情,以一篇振聋发聩的《少年中国说》,极力地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文中不但强调了思想智慧的强大对于中国少年的重要性,而且对中国少年应该强身健体寄予了厚望。
6,禁绝垃圾食品刻不容缓
反观今天,国力渐强,人们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了,而我们的孩子却在毫无顾忌地大吃特吃着垃圾食品,深深地伤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有良知有远见的中国人,不能不忧心忡忡,痛心疾首啊。
一百七十多年前,林则徐上书皇帝,痛陈鸦片流毒,他说:如果再让鸦片毒害中国人的话,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如今,我要说,如果让校园垃圾食品继续毒害中国的孩子的话,我们中国人的未来也将充满了健康危机,将会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禁绝垃圾食品,刻不容缓。
7,加大打击垃圾零食力度
近日,马云呼吁,要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造假行为,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惩戒力度。我觉得,更应该像打击酒驾一样严打这些让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山寨垃圾零食。
8,全社会齐抓共管
全社会齐抓共管,彻底清除校园垃圾零食的危害。
作为家长,要向孩子讲清垃圾零食对身体的害处,禁止孩子购买和食用垃圾零食。另外,对孩子零花钱的给予要有适当的限制,同时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消费。
学校教师,要多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多开展有关活动,向孩子宣传食用垃圾食品的危害,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垃圾食品不能买,更不能吃,形成远离垃圾食品的共识。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校园商店的监管,不准商店销售垃圾零食,建议商店老板销售健康零食。
学校政教处和门卫,尽量杜绝学校门前和周围的小摊小贩用垃圾食品包围学校、包围学生,对不听劝阻的商贩,打电话给卫生、城管等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彻底取缔和打击所有生产垃圾食品的厂家,要从源头上根治校园垃圾食品的问题。
各种媒体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报道垃圾食品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的案例,多揭发一些制作销售垃圾食品的黑心厂家,多监督市场上有关销售垃圾食品的动态,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为了让孩子们远离垃圾食品、健康成长,我们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宣传这些垃圾食品的危害性,倡议全体学生拒绝垃圾食品,让处于正在长身体、长智力的关键时期的学生,形成健康卫生饮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对身体有益的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