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家政企业聚焦新三板市场 小羽佳市值营收净利均领先
05月03日讯,近两年,万亿级的家政市场随着消费升级的风口也受到了资本的追逐。虽然目前在A股还没有家政企业的身影,但不少相关企业已经在新三板聚集,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家政板块。
2016年年报陆续出炉,新三板中的家政概念股们表现如何?从营收和净利等关键指标看,各家政公司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小羽佳的业绩表现最为成熟和稳健,在该板块中具备了领先优势。
小羽佳市值营收净利均领先
据统计,目前新三板中明显的家政股有5家。如果以股转系统最新的交易价格计算,小羽佳市值约为13.99亿元,逸家洁市值约为11.19亿元,城市管家的市值仅2040万元,此外,木兰花和爱侬养老尚没有交易记录。
从刚发布的2016年年报看,各家公司的业绩也是参差不齐,差别较大。
年报显示,小羽佳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达5200多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03%;实现净利润270多万元元,一举扭亏为盈,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70.29%。
而逸家洁2016年营业收入为1300多万元,虽然足足比上一年增长了555.24%,但亏损进一步扩大,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50多万元,多亏了近20%。
木兰花2016年营收为2千万元出头,比上一年下降了5.01%,净利也由盈转亏,从上一年赚95万多元到75万多元的亏损,降幅为-179.29%。
城市管家去年的营收还算不错,1600多万元的收入,比去年增长了51.61%,不过,从净利看,上一年还赚了近89万元,到去年倒亏了110多万元,降幅达到了-225.18%。
爱侬养老的整体表现也可圈可点,去年营收3100多万元,增长了32.31%,净利近97万元,增幅为146.29%。
从以上业绩对比看,小羽佳的业绩显然最为成熟稳健,在营收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均有不错的潜力。
告别“烧钱” 靠品质和品牌抢市场
从年报公开的信息分析,各家政公司也处于市场的不同阶段,经营策略和方向均有所偏好。
已经有18年家政服务经验的小羽佳,在“互联网+”上进行快速铺路后,显然已经进入了价值释放期。在获取市场占有率上,不再依赖价格战和砸广告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以品质服务和品牌知名度进行深层次渗透。
相比之下,作为互联网家政的新军,逸家洁目前显然还处于“烧钱”抢市场阶段,为了扩大用户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惜血本。
年报显示,逸家洁的市场推广方式可谓覆盖面极广,除了自有的 APP、微信等,还接入了淘宝、京东到家、百度糯米、美团、大众点评等各大生活服务平台,同时,还在创业密集型写字楼户外媒体进行集中品牌展示,包括中关村创业大街巨幕广告、中关村辉煌大厦、北京万通中心、大恒科技写字楼等广告媒体。
如此大张旗鼓的价格战和宣传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扩张效应,但能否长期持续还有待观察。
另一个表现不错的爱侬养老已不是纯正血统的家政股,虽然家政还是其重要板块,但重心显然已经逐渐偏向了养老产业。年报显示,爱侬养老的家政收入比上期增加 214.19 万元,增长14.13%;而同期养老收入比上期增加 461.22 万元,增长 86.47%。
(二)家政服务业乱象如何治?培育品牌企业或成“良方”
“请月嫂或保姆来照顾宝宝,家里必须要有其他监护人。单独让保姆照看,我不放心,一定会在家里安装监控。”杭州29岁的梅女士即将迎来第二个宝宝,最近一直在“物色”月嫂的她颇为忧虑。
让梅女士感到后怕的是,当前家政服务业被不断爆出的乱象。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杭州某家政公司月嫂交钱即持证上岗;3月福州一保姆虐待1岁幼儿,差点令其窒息……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代理会长、三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晓莺认为,当前家政服务供给端存在问题,规范化是治理家政服务业的当务之急。
“目前中国家政服务平台数量多,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小、散’的问题严重。”陶晓莺说,家政服务业是个微利行业,很多小型家政服务机构既无场地,也无师资,无法为家政从业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中新网记者曾走访杭州朝晖二区内的朝晖家政服务市场。在该市场约100平方米的空间内,十几家小型家政机构“挤”在一块。当被问到“月嫂上岗前是否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是否有相关证件”时,相关机构负责人表示“证不重要,一个假证几天就能办好”。
家政服务行业乱象丛生,规范化发展已成为利益相关者的呼声。影响这一行业有序发展的“病根”究竟该如何治?对此,陶晓莺开出了自己的“药方”。针对家政服务行业“多、小、散”的现象,她提出,要通过市场化、品牌化、项目化、集聚化的方式来培育一批示范性较强的家庭服务业品牌企业,构建家政统一信息化服务平台,制定各类家政服务标准化体系,推动实现“不持证不上岗,不培训不入户”。
杭州市拱墅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蔡玉群则呼吁提高家政服务行业的人才准入门槛。“像月嫂这类职业,需要很多专业技能,比如对幼儿的抚触、调整睡姿等,都有专门的操作手法,不是谁都可以做。”蔡玉群说。
记者了解到,杭州家政服务行业正在不断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陶晓莺介绍,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和三替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杭州师范大学三替家政学院”,这是中国唯一一所家政行业专属学院,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家政服务队伍。
“另外,还要引入信用评价机制,加强对家政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出现问题,要对家政从业人员、家政公司进行惩罚。对不合格家政从业人员回笼培训,如培训后仍无法达标,则解除合作。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家政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陶晓莺如是说道。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养老领域的家政服务蕴藏机遇
据民政部公开数据,咱们国家60岁以上老人超2亿人,预期到2050年65岁以上老人达到4亿人,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五一小长假前后,月嫂或老年人家政服务需求增长,老年人陪护、采购、一日三餐、护理、清洗、夜间照顾等需求更多元。
尽管机器人逐渐可替代部分老年人服务工作,但不能完全替代老年人所有需求服务。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研究,机器人逐渐替代越来越多工作,但一些创造性或变化性服务,还需要劳动者完成。
互联网给养老产业带来机遇,供给侧改革推动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购买保险、健身、陪护医疗、护理、餐饮、采购等需求不同,个性化老年护理需求增长。老年人保姆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力提高,机器人价格越来越便宜,老年人保护或替代部分老年人服务工作。
第一,老年人健康服务业。老年人康复保健、护理疗养、旅游养生等需求增长,老年人需要更多元服务,而老年人健康服务产业或迎来机遇。
第二,老年人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业不断细化,陪护、洗衣做饭、聊天等服务可能将进一步细化。
第三,老年人文化,老年人活动、老年人艺术、老年人舞蹈、老年人书画、老年人书法、老年人诗词朗诵、老年人弹奏唱歌等,文化服务需求增长。
第四,老年人家庭保健,健身器材、老年人康复器械、老年人健身运动服务等需求增长。
第五,老年人保姆市场或进一步细分,好保姆、好护工,供不应求,保姆市场或进一步细分,保姆服务可能进一步细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更加规范的保姆供给服务,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对老年人服务进行细分。
养老领域的家政服务蕴藏机遇。
三、本周聚焦
(一)百姓网1000万战略入股家事无忧布局家政服务细分市场
4月27日,百姓网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客齐集(上海)以现金出资1000万元入股北京家事无忧家政服务公司(下称“家事无忧”),其中50万以增资的方式注入家事无忧注册资本,950万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入股后,百姓网通过旗下子公司间接持有家事无忧4.76%的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家事无忧成立于2008年5月,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苏州等一二线城市拥有106家直营服务门店,面向全国雇主以提供保姆、月嫂、育儿嫂、护工和小时工为主的家政服务为主营业务。截至2016年12月,在该平台实名注册阿姨累计近40万,累计服务客户近70万。
百姓网董秘高奕峰表示,本次投资不涉及进入新的领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家事无忧和百姓网存在良好的协同可能性,因此投资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实现在家政服务细分市场的线下拓展,促进流量变现,进一步增强百姓网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5年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整个家政行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元,从业人员接近4000万,预计到2020年全国家政市场规模会超过6千亿。高奕峰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正逐渐步入常态化,这也是百姓网加码布局家政业的动力所在。
“此次入股家事无忧,也是公司通过O+O这一模式布局分类信息服务生态圈的又一典型案例。”高奕峰介绍。在生态圈建设上,百姓网一直坚持走轻公司路线,通过“O+O”(线上Online+线下Offline)模式发挥合作各方最大的优势。简要来说就是,通过整合百姓网既有的线上资源(流量、系统),帮助线下合作伙伴降低用户获取成本,提升用户体验,从而与线下资源丰富的公司,如家事无忧等实现共赢。截至目前,百姓网的投资布局已覆盖了婚庆、生活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