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开放式与净值型理财产品渐成趋势

行情分类:时事热点  文章来源:北京银联信  2017-08-04 12:59:36

字体:小中大

随着金融监管的逐步加强和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各银行持续加大开放式与净值型产品的推广力度,并逐步取代了封闭式理财产品。

据了解,招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是在开放式与净值型转型上发展较快的两家。目前,招商银行在零售端的产品已基本转为了净值型产品,工商银行产品类型较为丰富,但零售端也全部转为了开放式预期收益型或净值产品。相比之下,区域性银行起步相对较晚,但不少银行已加大了对净值型产品研发的投入。

“2017年将是银行理财产品业务转型重要的一年,对各家银行来说,压力与动力并存。”普益标准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净值型产品相对复杂的设计,使得投资者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将使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

今年二季度初,监管层连续下发多份文件剑指银行理财,近期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首次明确提出监管模式将由机构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或行为监管。“从监管方向看,各银行将加速开放式及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研发,规避未来资金池模式运作的政策风险,同时满足投资者对更高流动性的偏好。”该负责人说。

不过,他同时表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将对银行自身的产品管理能力,信息披露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不一定所有从业机构都能够适应,未来行业产品转型的推进力度和节奏也会不一致,但银行理财行业的差异化发展态势将会愈加明显。

业内人士提醒,监管趋严有利于银行理财长期健康发展,但短期冲击或在所难免。受监管因素及货币政策的影响,市场流动性持续收紧,资金成本明显上涨,推动银行理财收益居高不下。在资产端各市场收益未出现明显上涨之时,理财收益的大幅上涨或导致产品违约风险隐现。因此,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合理定价将成为近期监管的重心。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上半年中国科技业20大融资:紫光220亿美元居首

下一篇:最高法:防止“僵尸企业”借破产重整制度逃避清理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