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销量惨淡 智能珠宝为何成风口中的鸡肋?
近年来,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受捧,珠宝首饰业成为了智能可穿戴投资的下一个风口。然而,一些传统珠宝企业高调推出的智能珠宝却因外观设计差以及智能精确度等问题备受诟病,面市几个月来销售惨淡。新兴企业面临的则是珠宝设计和芯片技术的双重挑战,不少消费者反映存在款式单一、蓝牙连接不畅以及App板块设置鸡肋等问题。与智能手环相比,智能珠宝价格以及芯片技术都处于劣势,而与传统珠宝首饰相比,芯片的加入又成为智能珠宝设计、大小和工艺上的桎梏。
经营销售模式各不相同
新老企业试水智能珠宝
今年2月,巴菲特投资集团旗下的智能珠宝企业Richline宣布将推出智能珠宝品牌Ela,一时间,智能珠宝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其实早在2015年底,国内一些传统老牌的珠宝企业和创业公司就陆续推出了各自的智能珠宝系列。这些珠宝一般具有记步、闪光、来电提醒等功能,更具科技感和体验感。
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智能化首饰、仿首饰品类的市场仅2016年销售总额就高达200亿元,约占全国黄金珠宝销售额的4%,穿戴式智能珠宝的比例高达47%,较2015年增加了15%。
智能珠宝庞大的消费者人群也让一些企业看到了商机,然而,智能珠宝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珠宝工艺的精湛,还面临着内置芯片开发的难题。目前,创业公司一般会采用自主研发、自主经营的模式,但所镶嵌的宝石多采购自施华洛世奇等知名品牌及其供应商。而一些老牌的珠宝企业,一般会选择珠宝设计自营而内置芯片外包的模式。
除了经营模式,其销售模式也不尽相同。老牌的珠宝企业会借自身线下连锁直营店的优势,将所开发的智能珠宝放在直营店或天猫旗舰店内销售。而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它们往往难以担负实体店铺高昂的价格,采用线上推广销售以及线下植入其他品牌等模式。
高调上市销量惨淡
老牌珠宝企业试水失利
在智能珠宝掀起热潮中,已经有着80多年品牌历史的周大福也紧跟时代步伐,在今年春天高调推出了由陶瓷钛合金镶嵌红宝石设计而成的“智爱”系列智能珠宝,该款产品售价为一对2560元,具有触碰拍照、来电提醒、纪念日提醒等功能。
然而,日前记者登录周大福官方网店时发现,在该网站的主页面上看不到任何有关“智爱”系列的相关信息,只有搜索“Linklove”才能看到该款产品。除此之外,记者在周大福天猫旗舰店内看到,截至记者发稿前,该产品月销量为零件,尽管旗舰店内写有“线下门店有售”的字样,但当记者在一商场内的周大福专柜询问该款产品时,却被店员告知已经在几个月前下架。对于产品下架的问题,周大福官方回应称,“智爱系列在周大福官方网店上有售,并同步在全国100多家零售店铺货,在各大网销平台也有销售,没有对其货品进行下市处理。”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周大福采用的是将内置芯片技术外包的形式,对于传统的老牌珠宝企业来说,它们大多抱着试水的心态,不会投入过多的研发精力,往往会采用与外包公司合作的模式。对此,周大福官方并未对是否外包做出正面回应。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还表示,起初业内对周大福开发智能珠宝还是比较看好的,因为这一新兴产业的确需要龙头企业来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但最终的结果似乎有些令人失望。
(二)珠宝品牌Pandora第二季度中国区销售额飙涨91%,它的秘诀是“个性化”和“参与感”
丹麦珠宝品牌Pandora Jewelry(以下简称Pandora)于近期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销售额同比上涨12%至48.25亿丹麦克朗(约7.66亿美元),净利润则下跌10.3%至11亿丹麦克朗(约1.74亿美元)。
Pandora称,净利润的下跌主要受总值7600万丹麦克朗的收购门店支出影响,除此之外,公司财务成绩一片大好,各主要地区市场的销售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表现最好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在内的亚太市场,增幅达35%。中国市场是最大功臣,在第一季度内销售额飙涨了91%。
Pandora在2015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在华的市场规模仍不及主要欧美,但出色的业绩,毫无疑问,昭示着中国正在成为Pandora潜力最大的新兴市场。Pandora过去一年在中国新开了67家门店,有消息称,中国内地的潘多拉门店在第一季度就已完成全年的销售目标。与Pandora的高速增长形成对比的,是近两年普遍不景气的珠宝及奢侈品的市场环境。国内的周大福、六福珠宝等传统珠宝首饰品牌业绩低迷,国际品牌Tiffany&Co更是因为业绩原因连着下台了两任CEO,面临着改革重组的困境。
事实上,Pandora一直保持着出色的“战绩”,在过去四年年销售额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利润平均保持高双位数增长,该公司自 2010年上市以来,股价已经增长了3倍以上。2016下半年,集团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人民币,目前已成为全球销量第三的珠宝商。
Pandora究竟做了什么这样招人喜欢?除了商品本身的精美设计和中高档的产品定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稳定的“个人化”商业策略。Pandora自197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由金匠Per Enevoldsen及其妻子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的信条之一,就是“getting personal”。
就拿Pandora最负盛名的Charms手镯来说,Pandora并不对外出售手镯成品,而是将手串和串饰分开卖,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不同造型、材质的串饰,组合成专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手镯。而且单个串饰的价格较低,购买起来不会有心理负担。
Pandora的忠实粉丝还往往会给自己添加的每个串饰赋予一定的纪念意义,就好像Pandora那句著名的广告词,“Unforgettable moments ”。至此,Pandora被赋予了首饰之外的含义,与主人建立起了更加私人密切的联系,这对于更加追求个性的“千禧一代”来说,远比呆板华贵的传统珠宝更有吸引力。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珠宝首饰市场整体低迷 铂金首饰困境中寻求转型突破
日前,国际铂金协会PGI®公布了《铂金首饰年度商业评论》的主要发现。报告揭示了全球铂金首饰四大核心市场的零售数据,报告称,铂金首饰需求是继汽车尾气催化剂后全球第二大的铂金消费领域。
然而由于市场结构性及周期性因素影响,整个珠宝首饰行业在2016年都面临挑战。其中黄金首饰受此影响最为严重,而铂金首饰在各国也显示出了程度不一的波动,日本和美国市场出现中强度增长,印度则呈现出强势增长,而中国却呈现出市场继续收缩现象。
2016年《铂金首饰年度商业评论》发布中国58家零售商,超过8100家门店销售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贵金属首饰市场整体下滑,铂金首饰零售总量下跌8%,其中前三个季度下跌迅速,第四季度跌速减缓。
探究铂金首饰市场不景气的背后原因,报告分析称,铂金市场表现下跌受到珠宝市场整体低迷的影响,一方面,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GDP增速仅为6.7%,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低于GDP增速,仅为6.3%,加之房价不断上涨,使得消费者不再随意购买高价商品,同时,人民币的贬值增加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顾虑,进而促使消费者更多追寻能够抗通胀的投资。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体验式消费习惯渐渐形成,铂金等贵重珠宝在面临配饰、鞋包等传统奢侈品竞争的同时受到健康、智能穿戴设备及旅游娱乐等体验式消费的巨大挑战,铂金首饰消费空间进一步遭到挤压。
第三,消费者对珠宝首饰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消费者购买珠宝首饰不再单纯追求高纯度的价值取向而更加看重款式设计及其背后的情感联结,缺乏亮点的大众化首饰产品不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珠宝市场整体低迷,除铂金下跌8%外,黄金首饰销量下跌17%(世界黄金协会数据)。
铂金首饰如何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突破困境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国际铂金协会PGI®全球首席执行官唐昊诚表示,“铂金在珠宝首饰领域具有其独特的地位,消费者购买铂金并非单纯因为保值,更多的是看中其背后的情感价值。这使得铂金首饰在当今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拥有相对优势。因此,铂金对行业来讲是能帮助业界实现差异化并提供更高利润的品类。”
唐昊诚对未来市场发展也持积极态度,“我们在市场中的发现显示,尽管珠宝首饰市场在2016年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我们拥有的机会点也远远超过这些挑战。”
报告称,部分零售商在积极调整寻求突破,通过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品牌运营,借助新品上市和营销投入以及店铺精细化管理,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零售商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推广高毛利的镶嵌类产品保证收益。数据显示,借势于“铂金与钻石完美搭配”的大力宣传,铂金镶嵌类产品销量在2016年上涨2.1%。同时,各大零售商着力开发全新品牌系列精品,用独特的设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借助于国际铂金协会PGI®长期致力于对戒概念的推广,使得铂金对戒与爱情婚姻建立起紧密联系,从而抓住铂金婚庆市场增加铂金首饰销量。调查显示,铂金婚庆市场约占铂金首饰销量的20%,2016年铂金婚庆产品销量有小幅上升。
展望未来,中国铂金首饰市场依然充满机遇,报告称,低线城市将展现出巨大的消费能力。据国际铂金协会PGI®最新完成的贵金属首饰消费调查显示,铂金首饰对于很多低线城市的消费者而言,仍有不少发展空间,低线城市男性结婚饰品或男性首饰,将会成为铂金首饰新的增长点。
同时,报告揭示贵金属首饰消费调查显示,35%的消费者表示没有购买铂金首饰是因为找不到自己喜欢的设计。对此,国际铂金协会PGI®表示,在未来将更多参与到产品研发,赋予铂金产品更多元化的特色设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对于2017年中国铂金首饰市场前景,报告称,2017年预计零售总量将继续保持4%到7%的下降,而且市场分化也将继续进行,在分化期内成功的关键在于零售商对铂金首饰的理解,以及对铂金首饰运营的专注度。国际铂金协会PGI®表示在2017年将继续采取措施推动铂金首饰市场发展,帮助零售商引领市场转型。
三、本周聚焦
(一)刚泰集团收购意大利奢侈品品牌85%股权
近日,刚泰集团收购意大利顶级的珠宝品牌Buccellati公司85%股权的交割仪式在意大利米兰举行,这标志着刚泰控股在完成收购国际奢侈品品牌布契拉提(Buccellati)的道路上又迈进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在本次交易中,刚泰集团以1.955亿欧元收购Buccellati公司8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Buccellati原有管理团队与家族成员职务保持不变,将继续参与公司治理与运作。
刚泰集团发轫于浙江台州,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文化、资产管理为次主业,集工业包装生产、新型建材等产业为一体的大型民营综合型企业集团。
据刚泰集团的官网发布的公告,本次收购国际奢侈品牌Buccellati正是借着中国大消费升级的机遇,通过引入这一优质资产,对刚泰黄金珠宝产业内的品牌和产品两个方面进行了升级,也是刚泰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更是中国黄金珠宝行业提升自身整体制造工艺水平和促进行业消费升级的应有之举。
刚泰方面与布契拉提董事会达成共识,计划在未来3年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核心一线城市布局Buccellati终端门店,向每一位珠宝爱好者传递其品牌精神与产品精髓。
刚泰集团表示,希望通过刚泰控股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在中国市场的号召力,帮助Buccellati完成品牌升级,并完善其全球扩张的战略布局,针对中国市场的需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创新,打造符合国外消费者属性的中国珠宝文化,完成刚泰控股品牌矩阵中最顶端——“顶级奢侈品”的搭建。
据悉,若后续跨境并购的相关工作顺利完成,刚泰将成为首家切入顶级奢侈型珠宝品牌的中国珠宝企业,获得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国际知名品牌、顶尖设计工艺与全球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