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我国人工智能热潮已起 技术与创新“大戏”进入白热化

行情分类:时事热点  文章来源:中华商务网  2017-09-01 14:00:09

字体:小中大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5G固定无线技术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84%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无线运营商对于5G技术的固定无线部署价值进行了一番辩论。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T-Mobile首席技术官Neville Ray以该方法为“小众”应用为由而不予考虑。但Verizon首席执行官Lowell McAdam则认为,这项技术为运营商提供了以最低成本大幅扩展其宽带和电视业务的机会。根据SNS Research的预测,Verizon与其他早期技术投资者(如AT&T)可能有望从中获得丰厚回报。

SNS Research在一份新的报告中预测,到2019年底,5G固定无线订阅服务的收入将达到10亿美元。该公司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受到Verizon和AT&T的早期商业推广推动。而在2019年至2025年期间,预计这一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84%。因此,到预测期结束时,这一服务收入预计将攀升至400亿美元以上。

SNS报告支持McAdam的说法,即固定无线5G部署能够以“极小的”成本完成,并指出,与光纤到驻地方法相比,这项技术可以将实现最后一英里连接的前期成本降低40%。此外,这种策略还可以通过放弃将电缆敷设到每个站点的需要来显著缩短启动时间。

SNS指出,固定无线方式当然适合于城市地区,但也可用于在农村地区提供最后一英里的宽带连接。说到后者,则必须要提到C Spire——这家美国小型私人运营商今年5月与Phazr合作,在其密苏里州总部进行了固定无线测试。当时,C Spire发言人表示,这些试验是“我们正在将下一代5G和固定无线技术优势带给本地区消费者和企业的努力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解决一个巨大的经济问题:如何在我们服务区域的大部分地区(偏远、服务水平低的地区)高效、经济地部署基于光纤的服务。”

主要运营商Verizon和AT&T的固定无线技术试验已经顺利进行。Verizon已于今年2月在11个城市推出了固定无线5G服务的客户试用版;AT&T则在奥斯汀推出了固定无线5G试用版——与其DirecTV Now视频产品一起提供超快速宽带服务。两家运营商似乎都是将28 GHz作为选择频段,但是AT&T还启用了更高的39 GHz。

实际上,AT&T已经在4月份推出了商业化固定无线宽带产品,速度至少为10 Mbps。该运营商表示,公司正努力在今年年底前将固定无线接入17个州;未来,这项服务大概会完全升级为5G速度。

缅因州宽带供应商Redzone Wireless在今年1月部署了其所谓的“5Gx网络”,通过2.5 GHz和5 GHz频谱提供固定无线宽带服务。Redzone总裁Jim McKenna在5月接受《无线周刊》记者采访时上表示,公司“已经确定了与地区级和国家级技术和电信企业合作的重要市场机会”,目前正着眼于向缅因州外扩张。

(二)大数据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吗?

自动驾驶汽车的传感器包括高智能的摄像头、激光镭达等等,也会有将来V2X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感知到各种情况,如人、车在路上的位置、速度、方向;局部天气情况、路面情况、道路变化等等信息。这些信息被传到云端,在云端做进一步的融合、机器学习、分析等,并将这些信息再次下发给即将到达该区域的车辆,同时贡献于高精度实时交通。当然部分信息可能是通过DSRC等技术不经过云端快速分享给周边车辆、行人等交通参与者。所以无论是传感器还是云服务对将来的自动驾驶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谷歌无人驾驶技术并不是简单的一种激光传感器,或者说大数据的应用。在2014版中,首先,它需要的是自我的定位,结合谷歌地图,gps等,确定了这个之后,需要确定公路上其他人,车辆的位置,这个就需要借助车上的激光传感器和一套比较先进的算法吧,确定这些还不行,还需要预算出安全距离,以及其他人,车,东西的运动轨迹,这个算法就比较复杂了,从官方给出的演示算法,是将车子,人,杂物按照不同的方框演算的。其中激光感应和雷达是主要的输入方式之一。确定了这些之后,再加入信号识别,人体动态手势识别,路径实时演算,速度计算及控制,能源控制系统等加入其算法jiu基本构成了这些元素。所以说,单纯的大数据,互联网,或者单纯的感应器应用都是不大可能完美的实现无人驾驶,尤其是复杂路况下的无人驾驶技术的。

1、大数据促使统一标准实行

与所有创新技术一样,统一的标准将决定自动驾驶汽车革命的成败。混乱的标准接口就是障碍,但不会成为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问题。福特、Alphabet、Lyft、Uber和沃尔沃已经联手成立了“实现更安全街道的自动驾驶汽车联盟”。这些公司希望建立标准化的合规框架,使它们可以安心地开展新业务。

2、行驶安全全靠数据处理

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理解与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一项主要担忧紧密相关——安全。这一点在2016年5月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特斯拉报告了首例Model S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司机和特斯拉Autopilot都没有识别出停在前方道路上的白色挂车。未来自动驾驶汽车还会酿成更多交通事故,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要把安全问题限制在最低程度,将仍然是一项持续的挑战和需要最优先考虑的任务。

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是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单纯依赖传感器的刹车、预处理的时候没有数据化很难去做这个操作的,真正让我们觉得自豪的不是数据规模增大了,而是我们处理数据的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数据安全是命根。我们现在提供很多大数据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保护用户安全很重要。所有用户在端上的数据行为,实际上在高德来说这些东西是混淆的,只有物理对应,其他人根本看不见的。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我国人工智能热潮已起 技术与创新“大戏”进入白热化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规划》称,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规划》表明,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形势更加复杂,必须放眼全球,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打造竞争新优势、开拓发展新空间,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基础。国家部署了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印发实施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初步具备跨越发展的能力,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逐步进入实际应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规划》要求,一要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围绕增加人工智能创新的源头供给,从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平台、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部署,促进开源共享,系统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确保我国人工智能科技水平跻身世界前列,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针对可能引发人工智能范式变革的方向,前瞻布局高级机器学习、类脑智能计算、量子智能计算等跨领域基础理论研究。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勇于攻克人工智能前沿科学难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

二要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数据和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人机协同成为主流生产和服务方式,跨界融合成为重要经济模式,共创分享成为经济生态基本特征,个性化需求与定制成为消费新潮流,生产率大幅提升,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要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目标,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形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智能化环境,全社会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简单性、重复性、危险性任务由人工智能完成,个体创造力得到极大发挥,形成更多高质量和高舒适度的就业岗位;精准化智能服务更加丰富多样,人们能够最大限度享受高质量服务和便捷生活;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四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军民双向转化,强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指挥决策、军事推演、国防装备等的有力支撑,引导国防领域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鼓励优势民口科研力量参与国防领域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推动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嵌入国防创新领域。加强军民人工智能技术通用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开放共享。

五要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和国防建设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基础设施,向集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于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转变。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研发布局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完善物联网基础设施,加快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低时延、高通量的传输能力。统筹利用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人工智能研发和广泛应用提供海量数据支撑。建设高效能计算基础设施,提升超级计算中心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分布式高效能源互联网,形成支撑多能源协调互补、及时有效接入的新型能源网络,推广智能储能设施、智能用电设施,实现能源供需信息的实时匹配和智能化响应。

六要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针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迫切需求和薄弱环节,设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整体统筹,明确任务边界和研发重点,形成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为核心、现有研发布局为支撑的“1+N”人工智能项目群。

三、本周聚焦

(一)联通混改第一枪瞄准物联网 与BAT成为利益共同体

8月28日消息,中国联通近日发布最新物联网策略,全力建设“物联网平台+”、打造共赢发展的物联网产业生态圈则是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物联网作为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正在推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变革。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60亿个,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9万亿美元。中国联通8月25日组织召开物联网生态大会,就是想大力推动“物联网平台+”生态建设,全力打造共赢发展的物联网产业生态圈。为此,王晓初提出四点倡议和希望。第一,抓住产业机遇,全力拓展物联网发展新空间。第二,加强资源共享,持续打造中国联通物联网新能力。第三,深化市场改革,有效激发协同发展新动力。第四,强化产业合作,共同开创共赢新局面。

联通的混改刚刚成功落定,按照方案联通主要做两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就是与战略合作者共同提高业务和创新能力。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参与联通的混改后,联通与这些互联网企业合作会更重视业务协同,合作的力度更大,效率更高。据了解,围绕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中国联通将与产业各方整合资源、加强共享,持续推进物联网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网络能力方面,中国联通致力于打造物联网匠心网络,树立“感知佳、覆盖广、连接快”的品牌形象。据悉,除了传统蜂窝网之外,中国联通正在快速部署NB-IoT、eMTC等低功耗,并加快推进5G试验,满足用户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的高、中、低连接速率需求。在平台能力方面,中国联通将根据市场需求,围绕安全、协作、洞察以及低功耗设备支持等方面,为合作伙伴打造新一代连接管理能力。在安全能力方面,中国联通致力于打造终端/模组、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等全方位的安全能力,建立可靠性、可用性、可控制、保密性以及完整性等高等级的物联网安全体系,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联通已在全国数十城市完成了NB试商用开通,全国300多城市具备快速接入NB网络的能力。据悉,中国联通将与广州基金合作引入社会资本,联手打造100亿物联网产业基金,投入物联网、智慧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基金首期将投入10亿元,补贴至互联网终端、模组等相关部件及重点应用。

(二)人工智能将成为全球超级科技大国的新标配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日益临近,挑战与机遇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富民强国,振兴中华,无疑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哪个国家率先进行和完成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掌握并积极推广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其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就会大步前进,国力就会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就会随之提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在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方面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中国也有很高的评价。但中国经济发展依靠创新驱动的力度还不够,科学研究在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方面还不足,中国在创新方面还有些落后。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仍任重道远,我国每年毕业的理工科毕业生数量世界第一,研发资源非常丰富。2016年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500台超级计算机中,中国占到了167台,排名第一,美国以165台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日本只有29台。加强科技创新,要让企业市场主体更有动力,也要加强科研院所的改革力度,多方形成合力。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研究人员,这一比例占到了世界研究人员总数的20%以上,也就是说每5个科技工作者中将至少会有一个中国人。美国与欧洲所占的比例也在20%上下,但由于经济危机,他们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明显缩水,而中国的研究人员还在大量增加。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实质性创新偏弱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对科研创新应该引入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同行评价。大学已经成为创新过程中的牵引力,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就是以大学为核心联合起来的企业群入驻的“科技园区”,以产学合作的方式为创新作贡献。据冲村说,中国的创新驱动是在行政部门的组织、周密的计划、企业和大学等研究机构组成的相当雄厚的体制下推动的。

以美国西欧位代表的科技巨头财团,例如微软,谷歌,他们在科技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开发取得了很大成果,由谷歌旗下的Deep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在2016年,AlphaGo在围棋中击败了韩国围棋大师李在石。今年5月,它又打败了中国世界冠军柯杰。,这些比赛激发了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极大关注。最新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清晰告诉世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勃勃:中国表示,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的领导者。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中国军方否认向印度提供贴息贷款:纯属捏造

下一篇:发改委 我国将探索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