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电商冲击新发地的两个70% 农产品必须品牌化
互联网的发展对新发地带来的影响远远小于行业人士的预估,电商作为朝阳产业只颠覆了农产品流通的第二阶段。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称,如今农产品现货比重相对较小,电商却影响着新发地的两个70%,第一个通过互联网流通的新发地农产品中,干果、进口水果和有品牌的中国水果占比达70%;第二个通过调查得知,通过网络购买新发地农产品的消费者中30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达70%。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农产品的流通分两个阶段。北京农产品的自有率不到10%,而剩余的90%均从全国运到新发地。这是一个B2B的过程即农产品流通的第一阶段,因其发展速度缓慢,电商在其中的占比很微弱。第二个阶段是农产品从新发地到消费终端的过程,即农产品从新发地到超市或者直接到消费者手中。部分消费者通过电商与新发地发生关系,换句话说,电商是农产品现货交易的一种补充、一种融合、一种发展。
2016年市场上到处都在讲农产品电商大溃败,目前看来,在生鲜领域仍是困难重重。困难具体体现在农产品的非标性、品牌缺失以及农产品的易腐性。但是农产品又有自己的优势,农产品的粘性大,且是高速流通的产品。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在流通方面主要又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好的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究其原因还是农产品的品牌性较弱,市场上总有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比如,新发地的水果有270个品种,每一个品种又可以分好多品类,假冒伪劣商品太多,坏的要跻身好的品牌。再比如真正的五常大米年产量才100多吨,但中国产量达到了1000多吨,其中90%是东北大米假冒的。但是作为农产品从业者来讲,东北大米也很好,只是没有五常大米宣传好。能被冒充也是因为两个品种差不多,很难分辨。第二,食品安全得不到彻底解决。目前解决的办法是食药局进入市场,农产品要有产地证明和检测证明才能进入新发地市场,缺少任何一项都会追其根源,合格后才能进行销售。政府的介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食品安全的问题,但永远达不到百分百。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农产品没有品牌。农产品的品牌代表实力,代表质量,代表种植者的品德。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农产品有姓有名了即相当于有品牌,名和姓缺一不可。
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称,“我以前经常去超市看白领买菜,你会发现以往消费者端详半天看的是产品的价格,而现在消费者看的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品牌、产地以及安全不安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会购买没有品牌的东西。”农产品没有品牌和非标性是目前阻碍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主要原因。今年年初提出供给侧改革,就是提倡中国农产品品牌爆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生态、质量、品牌将是中国农产品发展的方向。
农产品品牌化则需要做很多事,比如土地规模化,产品标准化以及宣传推广。而对于农民而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土地一定要规模化,有规模以后才讲品牌。品牌是有标准的,比如说佳沛奇异果的大小、VC含量,果重、果围等都是有标准的。其次,宣传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并且要讲好中国故事,比如褚橙。
(二)京东落地和泰国电商市场前景
京东与泰国最大零售商之一的尚泰集团(Central Group)将投资5亿美元成立一家电商与财经技术的合资公司。未来,京东金融将通过建立海外分公司、合资公司等方式对海外市场进行拓展。
两家这次合作前前后后谈了一年,如今终于坐实。京东总算是在东南亚电商市场实际落地了。之前京东计划5亿美元投资印尼C2C电商平台Tokopedia,却被阿里釜底抽薪以11亿美元夺下。这次与尚泰的联手,或许会给予京东实际的本地资源来支持其在东南亚与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进行竞争。
当然,泰国的竞争相当激烈,局势错综复杂。几大华商旗下的地产零售餐饮集团不是蠢蠢欲动就是已经有所建树。可能不会出现像中国一样一两家纯电商公司独大的局面。
迫不及待地拓展
根据公布的消息,京东将为合资公司的电商部分提供全方位涵盖电商管理和物流的技术支持。金融部分,京东金融则将基于其在中国市场构建的金融科技服务的经验和技术,提供诸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支持。在获取相关牌照资质后,合资公司还将会提供电子钱包、消费金融等产品和服务。而尚泰集团则通过其丰富的线下消费场景来提供全渠道服务---实体商店网络、丰富的品牌关系和商家资源,以及由会员计划“The 1 Card”所带来的零售行为洞察能力和一定的客户忠诚度。
此外,尚泰集团还将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多家旗舰店,引入其旗下的百货商店和主要的零售连锁店,以及其自有或经营的多个精选品牌。我们注意到,京东在泰国的网站(http://www.jd.co.th/),已经悄无声息地搭建了起了框架,虽然还没有实质的内容。
尚泰的零售资源相当丰富,除了在泰国主要城市都拥有和运营大小规模的购物中心之外,还拥有很多高端和时尚品牌的特许经营权,也拥有肯德基和吉野家等国际知名餐饮品牌的经营权,有丰富的场景可以运用。同时,尚泰也在积极抓住互联网的机会,不只成立了在线业务Central Online,还在去年(低价)收购了Rocket孵化的服装电商Zalora在泰国的业务。
京东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站稳泰国O2O市场,再以此为基础逐渐渗透东南亚其它市场,便有了与阿里和亚马逊竞争的底牌。毕竟不管是Tokopedia(C2C)还是Lazada(B2C),都还没有覆盖到O2O领域。
而由于之前在东南亚电商市场一直没能有实际斩获,显然京东这口气已经憋了好久,所以这次动作也很快。谈判谈妥的消息刚刚放出来,不仅网站已经开始搭建,招聘信息也同时打了出来。
从招聘信息来看,京东将快速着手平台的搭建运营和市场的整合,迫不及待想要在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京东和阿里的电商之争,也终于由从中国战场蔓延至东南亚市场,可与预见的是,这些巨头的竞争将会带去在中国市场已经成熟的管理和技术,从而提升东南亚用户在支付、信贷、消费领域的体验。两大巨头之争曾经带动了中国的整个电商产业,现在,东南亚电商市场也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
也有猜测京东泰国会获得京东股东腾讯的流量支持。腾讯旗下的门户和音乐流媒体业务在泰国号称拥有将近4000万用户(泰国总人口6800万)。最终各方的协调能否到位,线上流量能否转化成O2O流量,还有待观察和测试。
竞争
然而需要提出的是,作为东南亚最成熟的消费市场之一, 泰国的电商市场的竞争一直很激烈,包括日本乐天投资的Tarad,韩国SK旗下的11 Street以及Lazada等玩家。而我们也得知亚马逊也在招收了很多运作泰国市场的员工,目前在新加坡进行集训,在合适的时候派回泰国开疆拓土。
另外,尚泰虽然O2O资源丰富,但是也有相当强大的竞争对手。运作曼谷著名的Siam Paragon的泰国商城集团(The Mall Group)就是其中一家,不过商城集团的场景并没有尚泰那么丰富。
酿酒业大亨苏旭明创办的TCC集团,其他的餐饮零售业务也提供了丰富的场景,不过目前在在线业务上还没有太大的斩获。
还有一家更不可小觑的力量是国人熟知的正大集团 - 其他不谈,正大旗下的将近一万家7-Eleven便利店就已经是一个很强大的线下或者O2O场景。相比之下,尚泰旗下的全家(FamilyMart)目前只有一千多家门店,要小很多。
另外正大旗下的线上互联网相关业务比尚泰要强大很多。其中Ascend Group下面的Ascend Money电子钱包业务去年获得了蚂蚁金服的投资,通过支付宝的技术和运营经验试图打造泰国无现金支付的领头羊。同时其旗下的投资机构Ascend Capital也积极拓展版图,支持包括物流公司SendIt在内的电商全方位生态系统。
应该说,正大目前在数字领域已经领先尚泰很多。这或许也是尚泰期望得到京东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双方怎么有效磨合,以及阿里会不会向正大倾斜更多资源?
不管怎么说泰国的电商市场热度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或许,线上的竞争和线下的会一样,保持微妙的竞争与平衡,并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跨境B2B变了:数据革命会带来什么想象力
谈了这么多年的跨境出口零售,这几年跨境B2B却再次火起来了。从亚马逊开启Business业务,到Payoneer等支付企业开始布局B2B市场,无不显示着跨境B2B在当今跨境贸易世界中的活力。
据托比研究监测数据,2016年中国B2B跨境交易占跨境电商总额的86.5%,跨境B2B的市场蛋糕本身是足够大的。但新时代的跨境B2B电商在中国制造变革和跨境零售业迅速崛起的特殊环境下,却迎来新的内容。而无论对于传统企业,还是做B2C跨境零售的卖家,这都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机遇。
日前,在2017中国(龙岗)跨境电商产业峰会上,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 华南大区副总经理王强针对目前跨境B2B的新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跨境B2B经历的3个阶段
跨境B2B的所有变化都基于外贸发展的趋势,从过去到现在外贸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传统外贸形式。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等产生的贸易,企业通过展会的形式去接触到买家。在第一个阶段,如果想做好外贸,一定要看企业外贸业务员的能力,他有没有接单的水平,能不能把询盘转化为订单。
第二阶段是网络平台成为主要出口渠道。这是以电商平台为主要标志的阶段,标志公司就是阿里巴巴。在这个阶段,企业除了要有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之外,还要求企业拥有电商的操作能力。
第三阶段就是2016年开始,阿里巴巴马云提出的eWTP则是一个标志。在这个阶段,主要看的是企业数据应用能力,也就是说对跨境电商而言,已经从信息传递阶段到了在线交易阶段,然后渐渐地深入到了整个贸易交易的闭环里面,外贸开始从汗水驱动转向了智慧驱动。
跨境B2B企业目前要突破的难点
出口是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但在这几年,大的环境变化给予中国出口巨大的挑战。首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开始推崇反全球贸易化等概念,外部环境线上,今年出口形势也并不好。
与此同时,整个中国人员的成本也在提升,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已经逐渐不在了。比如很多深圳的工厂已经开始转移到惠州,而一些惠州的工厂也开始往越南、柬埔寨转型,这些工厂转移的实质实际上就是成本的转移。
除了大环境变化外,中小企业在B2B领域也面临三大难点。
第一是获取订单难。随着跨境贸易行为平台化、互联网化,信息越来越透明,价格越来越透明,因此每一个客户、每一个企业寻找买家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第二是融资难。很多银行对中小企业是不开放的,或者有的银行对中小企业开放可融资渠道名单成本还是会非常高,同时中小企业融资的产业也不是很灵活,因为很多国外买家使用信用证的交易方式,或者赊销的交易方式,但很多银行基于中小企业的资质以及背景,是不会让这些中小企业接信用证或者接赊销,因此信用证和赊销会让很多中小企业失去非常优质的买家。
第三是流通难。因为整个贸易链条非常长,在这个链条里面有很多不透明的地方,同时整个外贸后续服务以及整个外贸结汇流程也非常长。
用数据重构订单贸易
基于全球经济不好、成本优势不再以及每个中小企业遇到的融资难、订单难以及流通难问题,阿里想到的办法是通过数据重构的方式去降低成本,通过数据沉淀的方式,让企业在平台上积累的数据发挥自己的价值。
所以对于外贸,要有出路得关注两个核心。
第一个是数据闭环。即今年整个外贸交易、流通的数据有多少沉淀,这些数据沉淀能否发挥价值。对于数据闭环来说,如果说企业在一个平台上,积累了交易数据之后,这种数据可以反哺到企业的各个环节里面,如果说数据反哺到信息的环节,就可以让企业因为数据而在平台上得到更多的商机。对此,阿里巴巴也在让企业更加关注数据的积累。比如在9月份阿里巴巴的“九月采购节”,有一个很重要的入门门槛就是企业在平台端数据的积累到底有多少。
数据反哺到交易的层面,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交易方式,叫信用保障服务。信用保障服务的实质是保证买卖双方的交易的安全,让企业可以快速地达成交易,减少整个沟通的成本。如果说数据反哺到了服务的环节,那就是外贸综合服务,外综服务平台会更好地服务企业,帮其做结汇、通关和退税,知道如何让其拿到退税款和降低企业的成本。
如果说积累数据反哺到物流的环节,就是企业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享受到更低折扣的物流服务。
如果说数据反哺到金融的环节,企业可以拿到很多的金融产品,首先是信用证,企业可以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接信用证,阿里可以给企业做信用证的审单,同时可以给其做备货融资。而且基于企业的数据沉淀,企业还可以向海外的买家做赊销。金融的背后绝不是今天你在这个平台上能带来多少订单,或带来多少钱,而是说今天你有了信用证的能力,你有了赊销的能力,其实是提升了你的接单的能力。
所以说今天的整个数据在整个外贸交易链条里面开始去流动起来,在各个环节可以去反哺,反哺之后就开始具有数据应用的价值。
第二个核心是生态价值链。今天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其它的B2B平台,它的身边都有非常多的服务商,有非常多的渠道商帮卖家做专业的服务,你的店铺如果不会装修,有专业的服务商帮你装修店铺,你说我想把这个平台委托给第三方公司做代运营,有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可以给你做代运营,你说招不到人,有第三方公司帮你做人才的招聘。
在企业身边如何让更多的生态帮助其服务,让专业的服务商做专业的事情,继而提升自身的效率,这也是新外贸的核心。
三、本周聚焦
(一)俄罗斯拟对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征15.25%增值税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9月15日报道,俄罗斯政府正在考虑对俄罗斯互联网公司的外国竞争对手征税,这些竞争对手包括AliExpress,、Amazon和eBay等。
该报表示,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和财政部正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协会认为,针对1000欧元、31公斤以下的交易免征增值税和关税,这使境外电商平台相对俄罗斯的平台具有竞争优势。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修正案建议对境外电商启动增值税支付机制,即应征税最终价格15.25%的增值税。同时联邦税务局有权向电商平台提出要求,对未履行义务交纳增值税的电商,关闭其销售页面。
俄罗斯电商企业协会估计,2017年全年跨境电商占俄罗斯电商的37%,达4200亿卢布(超过70亿美元)。2017年上半年跨境电商的销售额大幅增长,增幅达34%。
(二)京东 京东金融联手尚泰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京东集团、京东金融、泰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尚泰集团和Provident Capital于今日宣布在泰国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分别提供电商服务和金融科技服务,投资总额为5亿美元。
根据协议,一半投资将来自尚泰集团,其余部分来自京东集团、京东金融及京东集团印尼电商业务的战略合作伙伴Provident Capital。
京东将为电商合资公司提供专业技能支持,涵盖技术、电商和物流领域。而金融科技服务合资公司将受益于京东金融在金融科技领域专长,包括其在发展中市场构建便捷金融科技服务的经验和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其他行业领先的技术。尚泰集团提供全渠道服务和支付场景支持的实体商店网络、丰富的品牌关系和商家资源,以及由会员计划“The 1 Card”所带来的零售行为洞察能力。此外,尚泰集团将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多家旗舰店,引入其旗下的百货商店和主要的零售连锁店,以及其自有或经营的多个精选品牌。
“泰国庞大的人口和发达的基础设施,包括强大的国家物流网络,为电商和金融科技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说,“与泰国实力最强的零售集团合作,其庞大的购物中心和百货网络,为我们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京东集团在中国电商业务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它成为我们电商合作伙伴的不二之选,” 尚泰集团首席执行官Tos Chirathivat说。“随着移动网络用户不断增多和顾客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泰国的电商即将迎来爆发,更多的人转向网上消费,而与京东的合作将准确把握这一机遇,帮助尚泰集团达到打造泰国领先电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