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面对线下零售跨界打劫,餐饮品牌该如何应对?
国内不少线下零售品牌涉足餐饮已成行业普遍现象,餐饮业反攻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目前,餐饮业态已经成为购物中心的“香饽饽”。有见及此,国内不少线下零售品牌如便利店、家居卖场、超市都在寻求与餐饮的融合,涉足餐饮业。
Ta们跨界的基本逻辑无非是围绕现有用户群进一步延伸消费场景,或者借助新场景的推出,对原有的业态进行补充,最终形成二者水涨船高的局面。虽然餐饮业也从来不缺零售业的经营跨界者,但针对餐饮的跨界打劫势力还在不断增加。餐饮老板们该如何应对呢?
1扩大产品线
餐厅消费的局限之一就是服务人数是有上限的,所以要用产品化来解决。因此很多新茶饮店在卖茶的同时,也开始售卖软欧包。比如喜茶热麦,Ta是喜茶旗下子品牌。
由于喜茶的茶饮产品有着“现做”的特性(售卖服务,有附加体验,时间属性产品),这决定了供给能力注定是有上限的。因此,企业的盈利能力实际已经达到瓶颈了,那要赚更多的钱,最好的方式就是扩充产品线,让每个用户的客单价提高,那么售卖茶饮配套产品,而且是标准化产品就是最好的选择。
2互联网零售必不可少
当“互联网+”风潮吹进来,作为餐饮企业应该要跟着时代走。相较于堂食场景的单一化,目前,一些餐饮结合自己的业态开发出相对应的零售产品,在自身的线下实体门店和自有商城进行销售,并入驻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
而作为国民夜宵,小龙虾在众多餐饮食品中最具互联网气质,其背后的千亿市场让众多资本虎视眈眈,甚至被称为餐饮界的风口。大部分小龙虾品牌,如松哥油焖大虾、大虾来了、热辣生活……走外卖互联网路线之余,也通过“互联网+”思维为原本还“在臭水沟里挣扎”的小龙虾包装出无数情怀满满的故事,消费升级让原本大排档专供的小龙虾以各种吃法出入于进阶的消费场景。
另外,大龙燚、小龙坎、井格等火锅品牌都推出了方便火锅。而大龙燚的“随身锅”不仅在各电商平台上进行售卖,还将进入商超渠道,这也是未来产品销售渠道的最大竞争点。
通过线上的流量,让产品跟消费者发生互动,这反过来更为促进餐饮的转型和优化升级。
3丰富顾客消费场景
给顾客最好的消费体验,就等于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堂食是餐饮业界抵御各类线下零售品牌跨界冲击的命脉,以胡桃里为例,其核心定位是“酒吧+餐饮+咖啡的文艺混血儿”,围绕音乐+文艺的两大核心,注重门店环境装修陈列,把内容和渠道做扎实。另外,胡桃里还将午餐、下午茶、晚餐、酒吧,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门店空间资源,将营业时间延长至15小时,充分利用好自身硬件资源。
提升顾客堂食消费场景的颜值,走组合拳的套路,这是属于餐饮品牌独一无二的核心优势,也是构建独特竞争壁垒的方式之一。
4餐饮自身也跨界
2016年4月5日,有西北“中式快餐鼻祖”之称的魏家凉皮旗下便利店“魏家便利”正式开业,吹响了快餐侵入便利店的号角。与常见便利店最大的不同是,“魏家便利”几乎把店内一半的面积打造成顾客用餐区。店里不仅可以买到便利食品,还能买到凉皮、肉夹馍等魏家特色美食。
另起炉灶推出独立的便利店品牌“魏家便利”,而非停留在自己餐厅搭售商品的初级层次,也非出于提升原有门店的坪效和人效考虑,可见魏家凉皮在便利店市场还是具有野心的。餐饮一旦向零售化打通,将开启另一个快消行业的新世界。
除此之外,现在很多已经做大的餐饮企业开始变着发展步调向供应链要钱、企图控制整个产业链条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业态:供应链公司、零售商、品牌公司、投资公司甚至装修公司,这方面最著名的就是海底捞了,开100多家直营店之后转而就玩起了生态化。
只要商品是能吃的,两个行业的转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以此类推,一家餐厅最后也完全可以变成一家横跨零售、餐饮行业的庞然巨兽。因此,目前线下零售实体侵入餐饮业态,从根本上来说是利好,除了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迭代外,也能完善自身品牌发展的软肋,也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二)上半年新开商场共引进8400个体验类品牌,餐饮最亮眼!
2017上半年,全国重点城市新开151家购物中心,体验业态占比高达54%!哪些mall体验创新最亮眼?未来,购物中心加码体验式业态,怎样才能吸客又吸金?
消费升级,新中产、90/95/00后崛起,消费者从购买实物转向购买“体验”,减少炫耀性物质消费,而更热衷于追求一切高颜值、有趣的、新奇的“新体验”。
购物中心从此进入“以内容提升竞争力”的2.0体验时代。所有购物中心都在思考:怎么在“新体验”上做文章,让自己变得跟别人不一样。
2017上半年的新开业购物中心,如何应对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2.0体验时代?“新体验”给它们带来了哪些深刻的影响?未来的体验式创新路在何方?
■ 2017上半年新开151家mall,体验式业态占比达54%!
赢商大数据中心出品的《2017半年度全国重点城市购物中心增量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共新开151家购物中心(商业面积≥3万㎡的购物中心),新增商业面积达1437万㎡,较2016年同期上涨20.8%。
据赢商大数据中心监测,2017上半年新开购物中心共计引进品牌数量超过16,000个,其中体验业态品牌约8400个,占比达54%。体验业态已成为购物中心中的关键角色。
在这8400个体验类品牌中,餐饮业态最受青睐,占比高达60.1%;儿童亲子、休闲娱乐等体验业态分别占比18%和12.3%,位列第二梯队;生活服务、文创体验业态占比相对较小,分别为5.7%和3.9%。
从各细分体验业态中新兴品牌数量占比来看,文创体验、餐饮等业态新兴品牌占比最高,分别达到27.9%和27.6%。
数据范围:全国85个重点城市商业面积≥3万㎡的购物中心;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7年6月30日
“体验式业态”界定为:餐饮、休闲娱乐、儿童亲子(不含儿童零售)、生活服务、文创体验,下同
“新兴品牌”界定为:2014年及之后创立或进驻中国内地购物中心的品牌,下同
2017年全国重点城市151家新开业购物中心中,引入特色、新奇体验业态的购物中心占比已超30%!哪些新开Mall已成为体验式商业“弄潮儿”?
由赢商网主办的【2017中国体验式商业地产发展论坛】将于10月19-20日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以“以变应变·趣创商业新主场”为主题,旨在打造一场集中国商业地产风云人物、商业地产名企、创新品牌等千人规模的行业大聚会,共同探讨新消费体验下的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升级、应变之道。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中国餐饮行业销售收入情况及增长趋势分析
餐饮业是重要的服务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水平。科学发展餐饮业,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市场消费、拉动相关产业、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餐饮业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数量型发展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和品牌建设阶段,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方式连锁化、品牌建设特色化、市场需求大众化、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发展新格局。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连锁经营已成为当今商品流通业中最具活力的经营方式,目前在我国零售业、餐饮业等服务行业中普遍应用。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现阶段我国连锁经营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突出表现是企业规模偏小、规范化程度不高。
博思数据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火锅店连锁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5 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32310 亿元,这是我国餐饮收入第一次破3 万亿。中国餐饮业在政府政策推动、居民消费持续增强、行业创新转型驱动下,呈现了大众转型、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趋势。
2015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32310亿元,同比增长11.7%,比上年提升2.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收入8667亿元,同比增长7.0%,高于上年4.8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3030亿元,同比增长11.2%;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6.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为满足人们日益追求的生活品质和品位的提高,火锅连锁经营不仅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能帮助餐饮业突破发展中的管理瓶颈。连锁经营具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品牌优势,应该是餐饮业经营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餐饮行业整体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
三、本周聚焦
(一)屏芯科技联手美团点评 带来餐饮行业巨变
2016年,美团点评CEO王兴提出“互联网下半场”概念,用互联网和IT技术为传统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很少有人想到,互联网下半场的潮水会如此汹涌,速度之快令人猝不及防。一年内,随着流量的衰退,诸多互联网企业不得不开始转型。
屏芯科技,一直在餐饮行业推行“信息标准化”——用统一的“信息语言”将分散的餐饮商家聚合到智能的数据平台,共同“合作”,推动行业发展。在2016年4月获得美团点评亿级战略投资之后,美团外卖是互联网餐饮行业的领导者,同样的,屏芯科技是餐饮软件服务商市场的佼佼者,两者的合作一直被外界称为强强联手的典型。双方的联手意味着美团点评旗下外卖等相关业务与屏芯科技商户端和用户端平台全面打通,同时也意味着互联网下半场,餐饮行业代表屏芯科技率先转型。
屏芯科技自2008年入市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领先的餐饮服务化理念和智能餐饮数据云平台,为600万餐饮商家提供专业化设备、标准化产品,推动餐饮行业标准化发展。换言之,屏芯科技用“统一语言”来解决餐饮行业信息数据复杂繁重的问题,实现信息优化,从而提高行业运营效率。
据了解,在美团点评的助力下,目前已有超过10万+的餐厅在接入屏芯科技科技餐饮软件系统,同时屏芯科技构建起了覆盖全国500个多城市的销售服务网络,线上数据也已打通,方便了用户可以实时查看销售数据,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数据最大利用化,降低成本。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渗透,用户就餐的需求从挑选餐厅、团购拓展到预订、自助点餐、聚合支付等多元化的需求上,这给餐饮软件服务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屏芯科技就是其中迅速崛起的一家。美团点评的亿元战略投资后,屏芯科技凭借与美团点评在平台协同上的优势,帮助商户提效降本、留存用户信息,增强粘性,且将商户端和用户端平台全面打通,实现餐饮管家和平台各项功能的无缝对接,为商户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带来立竿见影的影响。
以外卖接单为例,像很多的餐饮企业,原本在外卖高峰时期即使是3个收银员同时工作,也会出现无暇接单、延迟接单甚至是下错单的现象。在实现餐饮管家系统对接后,用户通过美团外卖提交的外卖订单直接进入屏芯餐饮管家系统,收银员无需登陆多个后台。同时系统将自动接单,下单信息自动打印到厨房,无需收银员再次录入菜品信息。外卖步骤直接减少了5步,接单效率提升80%。
餐饮O2O已经进入下半场,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赢得比赛。屏芯科技通过与美团点评的标准化对接和深度合作,迅速深化用户端与商户端的链条布局,帮助餐厅真正实现IT化,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未来,100%的餐厅都要接入互联网,都要数据化,这一蝶变正在屏芯科技这样的领导者的带动下加速进行,餐饮行业正在迎来巨变。
(二)餐饮业定律:为什么说高毛利不能弥补低频次的短板?
这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误导性的命题。
诚然,高毛利产品往往频次低,高频次产品往往毛利低,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品类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需要剖开表象看本质的去分析,才能够得出靠谱的答案:不能弥补。
一个重要概念:
外部天花板与内部天花板
1、毛利的决定因素
我曾经说过很多次,餐饮没有高深的分析手段,会加减乘除就可以。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毛利的决定因素,因为毛利=价格-成本,所以毛利的决定因素就是价格和成本。
那么成本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先举出三个影响成本比较大的因素吧:原材料成本,运营效率,损耗率。原材料成本与经营规模,供应链渠道相关,是经营者可以自行改善的。运营效率更是经营者的管理水平的体现。而损耗率和流程管控的先进性有关。
综合看来,成本的决定因素与经营者相关度大,与环境因素相关度较小,我们就叫做内部天花板。
价格的决定因素,我们也列举一下:供需关系,品牌溢价。
这其中,供需关系与商户数量及用户数量有关,这是个全行业的指标,如果没有巨大资本推动是不大可能人为改变的,所以供需关系属于外部天花板。
品牌溢价则相反,品牌打造能力是经营者之间差距最大的能力,好品牌的溢价可能会数百倍于差品牌的溢价(比如苹果手机和杂牌手机),这是妥妥的内部天花板。
2、消费频次的决定因素
消费频次的决定性因素非常少,大体上就是用户习惯和潮流趋势。
比如说,欧美人无论冬夏早晚,都喝冰水,而中国人吃饭时是绝少喝冰水的。又比如,南方人吃饭顿顿都要配汤,而北方人有菜有饭就可以了……这就是用户习惯。用户习惯往往由文化母体来决定,非外力可以轻易改变,因此用户习惯是妥妥的外部天花板。
潮流趋势挺有意思,比如流行菜,流行词,流行的歌舞和电影,经常由一个小角落中产生,之后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有的流行昙花一现,比如掉渣烧饼,刀郎,滑板鞋……有的流行长盛不衰,比如巫山烤鱼,李宗盛……(举例不恰当欢迎纠正)。
然而,是否能产生潮流以及能流行多久,是个随机性非常大的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俗话中说的靠天吃饭就是这样。因此流行趋势也是典型的外部天花板。
3、为什么高毛利不能弥补低频次带来的缺憾?
绿色部分是属于内部天花板的因素,也就是可以人为改变的因素。而红色部分属于外部天花板的因素,也就是人无能为力的因素。我们发现,影响毛利的5个因素中,有4个是内部天花板。
也就是说,别以为你选择了一个高毛利的品类是好事,因为任何品类的高毛利都只是暂时的。别人可以轻易地通过改变内部天花板,而使得整体行业的毛利变低,逼迫着你也降低自己的毛利。
不过同样,如果你身处一个低毛利的品类中,你也可以通过优化自己的内部天花板使得自己的毛利水准相对变高。所以毛利是一个"努力大于选择”的指标。
而频次的决定因素都是红色的外部天花板。也就是无论你做到多好,低频次的消费品类也不会变成高频次的,努力到无能为力,上帝也不会给你开窗。
所以,毛利和频次本就不是一类东西,何谈互相弥补。作为餐饮从业者,面对毛利和频次成反比的表象,我们一定要一分为二的来看:高毛利就是要通过努力奋斗去争取,而高频次要通过智慧去选择。
4、选择之后再努力
某著名鸡汤说过,鸡蛋从内部打破就是生命,从外部打破就会变成蛋花汤。你突破了内部天花板,就会更上一层楼,但你如果撞上了外部天花板,这条路就被你走死了。
在内地短暂的商业史上,无数曾经的高毛利品类变成了低毛利品类。但是除了BAT,还没有哪家公司真正成功改变过用户习惯。
作为分散度极高的餐饮行业,餐饮创业者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让外部天花板比内部天花板还要低。内部天花板可以后天改变,外部天花板却能够在起点定终身。
选择远比努力重要,先选好落脚的位置,再全力起跳方可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