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京东五年大数据:国产品牌爆发式增长
近日,京东集团发布近五年数据,透过电商行业发展,看五年来中国经济的进步。
1、5年时间里,京东平台交易额实现10倍增长
2、5年时间里,京东平台上食品酒类、美妆个护、鲜花绿植成为增长最快的三大品类
在京东平台上,5年的时间里年销量复合增长率最高的品类是食品酒类达到130%,此外美妆个护排名第二,年复合增长率达120%;鲜花绿植排名第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8%。由此可见电商的发展,已经对更多习惯线下购买的商品品类产生影响,消费者也正在改变购买习惯。更加适应网上购物的模式。
3、5年国产品牌数量增长32倍销售额年复合增长上千倍
在京东上所销售的国产品牌数量从2012年至2017年,5年里品牌数量增长了近32倍,同时销售额的增长也达到了惊人的1000倍以上,足见国产品牌在近五年的成长速度是爆发性的。
4、5年里移动端单量占比增幅达258%,已成为网购主要购买渠道
通过近5年的京东大数据显示,移动端已经从辅助性的购买方式演变成为当前最主要的网购渠道。从移动端所产生的订单量数据来看,5年时间移动端的单量占比同比增长达258%。成为当前首选的购买渠道。
5、贵州、江西、青海成为5年里单量复合增长最高的3大省份
通过分析全国各省的5年单量复合增长来看,贵州以120%的增幅排名第一;江西第二,增幅104%;青海第三,增幅103%。整体来看,南方省份是这5年里增幅最大的,这也说明南方地区受到电商所带来到的影响最为明显,而除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偏远地区也通过电商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商品资源,需求量均呈现出爆发性增长。
6、5、6线城市成为电商发展带动最明显的城市
这一点通过1-6线城市的单量变化来看更为明显,数据显示,5年里六线城市的单量复合增长最高达到121%,其次是五线城市达到101%。进一步证明电商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不发达的地区有着明显的拉动提升作用。
7、3-6线城市食品酒类、鲜花绿植、运动户外、美妆个护、家居家装品类增幅大
结合京东全站品类的增长趋势来看,3-6线城市,对于食品酒类、鲜花绿植、运动户外、美妆个护、家居家装等品类的需求是更为突出的,在5年里,单量的复合增长也集中在这几个品类当中。
8、智能马桶盖成爆品,可穿戴设备降温
针对一些有特点的品类,通过5年的数据变化来看,可穿戴设备在2015年出现爆发性增长之后,便逐渐放缓年复合增长只有94%,与之相比智能家居类的商品以及VR设备和智能音箱等产品则有着更好的表现,年复合增长超过20倍。但增长最高的要数智能马桶盖和平衡车,年复合增长超过30倍。
9、网购女性用户5年复合增长超200%
来自京东5年的用户画像大数据显示,5年当中女性网购用户数复合增长超过200%,而男性要低于女性,女性增幅高于男性的表现说明随着电商品类的丰富,以及更多厂商关注于女性消费,和产品女性化包装,都在潜移默化的将女性从线下购物转移到了线上,同时女性对于促销的敏感度也很高,而这也迎合了电商各种促销活动的效果转化。
10、蓝领、学生、公务员网购比例上升
分析近5年的京东大数据用户画像会发现,白领虽然一直占据着网购的主要人群位置,但是蓝领、公务员和学生的占比在逐年上升,可见随着电商业务的发展,对于一些非互联网的核心用户群体来说,都在被慢慢渗透并成为电商的辐射人群。
11、5年发展电商逐渐覆盖全年龄 一老一小均增长
从年龄层上的分布来看,在近五年的年龄变化中,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出现了8%左右的上升,也就是说电商所吸引的用户群体,正在向两端扩展,不仅仅是较为活跃的中青年,年纪更小的新一代和年长的老一代也都开始使用电商购物。
12、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对促销敏感度逐年降低
综合近5年的京东用户画像大数据,用户的促销敏感度在逐年降低,对促销不敏感的用户5年中增加了39%,对促销敏感的用户降低了31%。而通过评价敏感度来看的话,也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对评价不太敏感的人群在升高,而对于评价敏感的用户在降低,这说明随着电商本身产品的品质提升和服务的完善,更多用户不太在反复斟酌用户的评价来挑选商品,而是直接下单购买。
(二)京东与沃尔玛合作的上海首家专卖店开业
近日,京东与沃尔玛首家合作的京东专卖店在上海开业。这是自6月18日,由京东和沃尔玛联手打造京东之家后的又一次举措。
京东方面表示,作为沃尔玛与京东继京东之家合作模式后的进一步探索与尝试,本次上海沃尔玛京东专卖店的开业是双方又一次深度战略合作的开始,沃尔玛京东专卖店将成为京东在商超渠道合作零售创新模式的一个全新业态试点和范本;作为布局的重要方向,未来京东也将与更多商超类渠道达成线下零售创新店方面的战略合作,并逐步将这种商超类零售创新线下店模式的实践拓展到全国。
沃尔玛中国大卖场采购部高级总监张媛媛告诉《联商网》,为了给顾客提供更丰富的购物选择,沃尔玛携手京东扎实推进线上线下无缝链接的零售创新模式,双方不仅在商品上实现优势互补,更可通过供应链的协同优化降低成本,提供更为优惠的价格,同时依靠沃尔玛强大的线下客流和京东的线上大数据,可以更精准地把控消费者的偏好,便于商品的二次迭代,进一步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
京东3C事业部零售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张兵表示,沃尔玛京东专卖店除了有丰富的选品,还有电子价签、“take”等互联网高科技的应用。此外,基于京东大数据的智能选品技术,可以通过沃尔玛坐标3-5公里社区人群进行精准画像,根据人群消费点击量、热搜排名、下单指数、好评率等大数据,将选品精选推送给门店;另一方面,沃尔玛京东专卖店的开设,可以对双方的客群结构进行优化与互补,并增加用户粘性,同时可以提升商圈整体的客单价,这是一个资源共享、能力共享、利润共享的双赢合作局面。
《联商网》了解到,在上海沃尔玛京东专卖店85平的空间里,装修简洁明亮,场景设计活泼鲜艳,陈列商品种类高达百余种。店内主要以售卖3C商品为主,同时所有的商品都与京东线上同价,商品价签都配有电子水墨屏,顾客只需扫描电子价签的二维码,便可以跳转到京东页面,进一步详细了解商品详情及评价;消费过程中,顾客不仅可以在店内轻松购买到现货产品,对于店内没有的心仪产品,也可以通过京东线上进行下单,享受同样极速的京东物流服务,省时又省力。此外,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京东专卖店还联动沃尔玛进行“专属优惠”活动,如在沃尔玛消费满88元,凭销售小票可以优惠购买京东专卖店内部分手机和电脑。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电商与物流互促发展试点政策将推向全国
日前从商务部获悉,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的试点三年来已经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下一步,将在进一步总结提炼好的经验、作法的基础之上,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组织在全国推广。
此前,为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国家邮政局选择部分城市开展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的试点。
据商务部介绍,目前我国网络零售的80%左右通过快递实现,网络零售产生的快件量占快递业务量的比重接近60%。
“总体来看,试点工作有效提升了物流快递服务的水平,提高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企业的协同效率,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更好、更快的发展。”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三年来试点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具体而言,首先是创新管理制度。试点城市简化了快递企业分支机构设立程序;简化快递末端网点准入的手续;将快递服务网点纳入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商业区、开发区和旧城改造四类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
此外,统筹规划快递网络。试点城市完成23个物流快递园区,25个快件处理中心,2600余个末端服务网点和近7000组智能快件箱等物流快递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了层次清晰、衔接有序的物流快递服务网络。
在规范配送车辆管理方面,试点城市加强了对快递车辆的规范管理,统一车型标准和标识,统一专用的号段,在此基础上给予快递车辆便利通行的政策。
在提升末端服务能力方面,试点城市加快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布局推广智能快件箱,节约投递的成本近30%,引导快递企业、技术服务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社区、高校的合作,整合快递末端投递业务,构建了集约高效、开放创新的末端综合配送体系。
事实上,以智慧物流为代表的物流新模式正方兴未艾,包括亚马逊、海航云商等电商企业也在纷纷布局智慧物流。
“举个智慧物流的例子,比如说要运送一个发动机到某一个工厂,这个是B2B的服务。这中间我们可以提供的服务是,当订单生成以后可以帮助订单来进行融资,在订单进入仓储以后我们有重复的一系列保底工作,能提供征信、保险等其他一系列服务。也就是车后服务后续向供应链金融延伸,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支撑。”云商智慧物流总裁程丹认为,目前全球的经济环境在变,市场环境在变。中国的物流还处于4.0的阶段,物流4.0主要还是靠数据和科技制胜。
日前,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涵盖职能仓储、末端配送、“无人驾驶”智能供应链系统等。
例如,在智能仓储运营层面,除了配备摇臂机器人、自动分拣线、智能运算推荐包装等多种自动化技术之外,亚马逊还率先启用了体积小、承重大的Kiva机器人用于存储和拣货。目前,亚马逊已在全球部署了10万台Kiva机器人。
在供应链层面,亚马逊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无人驾驶”智能供应链系统,它基于云技术、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的系统,实现自动预测、自动采购、自动补货、自动分仓,并自动根据客户需求智能调整库存精准发货,对海量商品库存进行自动化、精准化管理。该系统已经开始在全球包括中国采用。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全球物流中国总裁薛小林认为,电商全球化将带来“新一轮电商物流革命”,它将驱动全球物流能力的加速构建。其中,基于全球化智能供应链对新技术和全球资源的整合创新至关重要。“随着跨境电商的加速发展,未来全球物流资源的布局将会更加明显地突破地域边界的限制,只有借助全球化智能供应链才能高效完成对新技术和全球资源的整合创新。”
三、本周聚焦
(一)山西:三年内半数以上贫困村将建电商网点
方案要求,今年开始,山西省用1年时间规范提升现有2526个贫困村电商网点,用3年时间每年新建500个贫困村电商网点。
新华社太原9月30日电(记者 王井怀)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公布的《关于贫困村电商网点规范提升和新建扩面的实施方案》要求,今后3年时间内,每年新建500个贫困村电商网点,届时电商网点将覆盖全省一半以上的贫困村。
方案要求,今年开始,山西省用1年时间规范提升现有2526个贫困村电商网点,用3年时间每年新建500个贫困村电商网点。届时建设贫困村电商网点总数达到4000个,可以占到全省现有7993个贫困村的一半以上。
新建贫困村电商网点根据人口数量及购买力等指标,采取以下三种类型推进:常住人口在150户以上的贫困村,且村民多数在当地生活或务工,需要有服务场所、服务设备、服务人员、服务流程、统一标识、承接公共服务功能;对于常住人口在80户以上、150户以下的贫困村,只需要有服务场所、服务设备、服务人员即可;而常住人口在80户以下或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的贫困村,不设立单独的体验店,在村内设一名信息员,对其进行免费培训,实现信息互通,优先收购、代销特色产品。
财政、农业、商务、扶贫开发等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电商特别是贫困村电商网点的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力度。贫困村电商网点所在地县级政府应整合使用涉农涉贫资金,给予每个贫困村电商网点1万元的建设扶持资金。
(二)亚马逊“搅局”美国药店 三大连锁损失543亿
10月7日,美国三大连锁药店股价大跌,Walgreens Boots Alliance(沃尔格林)、CVS Health和Rite Aid(来德爱)分别大跌4.87%,报73.20美元;大跌4.92%,报76.92美元;收跌5.77%,报1.96美元。也就是说,这三大药店股直接蒸发了81.62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是543亿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引起美国药品零售界“地震”的始作俑者是亚马逊。
据称亚马逊于今年11月感恩节前又要再次试水医药领域,因此,受亚马逊欲进军医药销售影响,导致美国三大药店股价大跌。
一、20年里三次冲击药品销售市场
电商巨头亚马逊号称什么都卖,最近欲再度进军医药行业,CNBC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亚马逊计划于今年11月感恩节前决定是否在其网站上出售处方药。
其实此前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亚马逊就曾投资过一家叫Drugstore.com的电商,掌门人杰夫?贝索斯还亲自担任管理职务,但由于与该网站合作业务收入后期出现大幅下滑,最终投资股份转让给了药房连锁品牌Walgreens。而之后在2003年,亚马逊又再度与Drugstore.com尝试了合作,最终也以解除合作关系告终。
时隔二十多年,亚马逊对医药行业仍念念不忘,这次涉足医药行业又将有什么样的新思路和新动作?医药电商行业又会因此产生哪些可期的变动和影响?
二、基于成熟的零售和分销网络渠道
从事医疗保健相关服务的投资银行Leerink的分析师认为,亚马逊几乎已经确定将在2019年前进入处方药市场。一旦亚马逊进驻医药销售行业势必会对传统医药零售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要知道,亚马逊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因为亚马逊拥有两大关键优势,成熟的零售和分销网络渠道。它自身所拥有强大的用户群体和多年的电商巨头招牌必定会对医药行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传统医药零售行业必须要有所改进创新,否则被电商平台打倒也未可知。
三、自营模式:建立实体店或网上药店
建立专业医疗保健计划:亚马逊专门建立了针对医药产品的“专业医疗保健计划”(Professional Health Care Program)。计划囊括的医药产品包括:FDA分类为“I类”、“II类”或“III类”的医疗器械、处方药及非处方药。
建立1492健康团队:亚马逊两个月前雇佣了医疗保险公司Premera Blue Cross的高管Mark Lyons。这似乎是为未来的药品零售业务搭建框架试水。不过亚马逊拒绝对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评论。它还有一个名为1492的健康团队,专攻相关的硬件软件项目,例如开发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和智能购物扫描仪Dash Wand。此外,亚马逊的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将继续主导健康和生命科学市场。
建立药房:专家认为,亚马逊可以通过建立药房,为数百万客户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或者亚马逊可以利用他们的技术开发在线药店业务。亚马逊现在已在其网站出售医疗用品,比如纱布和温度计等。而亚马逊日本早在今年4月份就在一小时送达业务(Prime Now delivery service)产品中增加了药品和化妆品。如果亚马逊能够利用现有网站的存量客户,推广一站式购药的便捷服务,其市场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四、创新:智Ale能语音助理xa
亚马逊智能语音助理Alexa今年年初在CES(美国赌城消费电子展)上存在感爆棚,有望成为未来主导家庭的重要平台,作为智能语音助理,被大力用于亚马逊如汽车,数码产品上,同时亚马逊的首席执行官JeffBezos曾表示,Alexa能够在医疗保健领域成为一款非常实用的工具。
Alexa具有一个潜在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远程的病人监护工具。它可以为居住在家里的老年人和出院后的病人提供重要的医疗信息,包括回答患者的病情,症状,药物及提醒和医生约诊的时间。患者还可以向远程的护士要求增加药物,预约看病和提供自己最新的病情。
此外,亚马逊还拥有EchoShow,是一种包含摄像头和触摸屏显示器的智能音响,可用于与医生的远程咨询。
五、应变:传统医药行业该如何自处?
互联网+传统医药:随着电子商务的大浪潮,医药行业运用到网络交易成为行业的大趋势,因为国家对于网上处方药的严格监管,虽然近些年网上药店市场增速高达134%,但2016年也仅有160亿的规模,相较于线下零售市场3679亿元的规模还有很远的距离。但随着国家监管对处方药在线销售逐渐放开且放开程度将逐渐加大,开展OTC、保健品、卫生用品等网上业务是非常必要的。
DTP药房:新医改大背景下,处方药DTC/DTP模式,及时提供医院缺乏的特殊处方药品,为满足广大患者需求,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并为生产企业避免苛刻的医院进药流程,减少了流通环节与供应时间;同时为医药商业营销提升和服务转型拓宽了新的领域,是重大的商业模式创新。
药房托管:由于药品零加成之后,医院药房成了医院成本的中心,由于国家的补贴不足以完全补偿医院药品加成收入损失,医院只剩两个选择:一指定配送商,要求增加返点和保证金二直接将医院药房的药品采购工作甚至工作人员的管理直接托管给药企,收取相应的托管费。
药店的方向:1、提高专业药事服务的水平;2、提升品类的和供应链管理能力;3、院内院外处方对接信息系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