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证券公司里都这样了……
| 2016年1月7日,股民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证券公司关注股市行情 |
| 2016年1月7日,浙江杭州一证券交易场所 |
| 2016年1月7日,上海四平路一证券营业厅内,沪指大盘大屏幕已经关闭,但股民久久不愿离开 |
基金集体请愿监管层改进熔断制度!
本文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刘鹏
基金经理们再度陷入梦魇。
因熔断机制而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无法交易导致两难困境:想卖的卖不掉,想买的买不了。调仓受阻,获利盘无法出逃,新基金无法建仓,一系列问题背后,令基金经理们更为头疼的是,如何应对因恐慌而引发的赎回潮。
腾讯财经获悉,在1月4日首日触及二次熔断后,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向基金业协会反馈意见,请求改进新实行的熔断机制。一家基金公司高管亦对腾讯财经透露,基金业已经有高层出面向证监会游说,以期改进现有机制。
基金经理披露全天操作
“我们今天实际上是想买的,但开盘后看到跌了2%,很容易会引发熔断,所以就决定不出手。”
华东一家公募基金经理对腾讯财经坦言,其在晨会上表态,一些个股经历过前几天的大跌已经出现买点,待开盘后可择机买入。
9点30分,沪深两市大幅低开,沪指报3309.66点,跌1.55%;创业板跌2.15%。“我心里开始打鼓”,这位基金经理说道,“当跌破2%的时候,就觉得今天很可能要引发熔断,因此决定不出手”。
下挫在加快,9点43分,沪深300指数击穿5%,触发第一次熔断,并休市15分钟。“休市之后,我们一致判断今天要提前结束了,15分钟开盘后肯定抛压巨大,因为谁跑得快谁就划算,但问题是没有买盘,大家都在观望,很容易触发第二次熔断。”
“提前收盘之后,我们留下来开会,商讨接下来的应对策略。”这也是腾讯财经采访到的所有基金公司的一致做法。
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公募基金经理透露,会议上基金经理们均不同程度透露出对于现行熔断机制而遇到的束缚。“简单来说,就是想卖的卖不掉,想买的买不了,流动性比股灾时还要紧张。”
此外,他忧心忡忡的表示,四天以来两天触发熔断提前收盘,恐慌情绪蔓延后很可能会引发基金的赎回潮,这将成为基金经理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股灾的时候我们做的流动性管理,一般是卖掉好出手的大盘蓝筹股来应对赎回资金压力,但现在机制下,一旦触发熔断,后续根本无法交易。”他说道。
基金呼吁改进熔断机制
改进新实施仅4天的熔断机制,成为多数基金经理们的呼声。
市场上流传的一份证监会系统研究报告显示,A股存在磁吸效应的前提下,由于熔断对市场和投资者带来的巨大压力,其磁吸效应的强度可能远大于个股涨跌停板的磁吸效应,并且熔断的磁吸效应可能会与个股涨跌停板磁吸效应发生正反馈而得到增强。
这一效应在1月4日及1月7日中显露无疑。在触及初次熔断休市15分钟之后,市场并未迎来冷静,而是直奔熔断第二档7%阈值而去。
前述华东公募基金高管对腾讯财经表示,在本就有涨跌幅10%的限制下,新增加的两档熔断阈值,如增添了两台大水泵一般,将A股市场的本就紧张流动性悉数抽干。
“我们在谈论会上有一个观点,就是改进现行的熔断机制,至少去掉7%这一档阈值,只保留5%这一档。”他表示,保留5%阈值,足以起到对市场进行冷静思考作用,同时不需要全天停止交易,保持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155分钟,7万亿财富付诸一炬
A股熔断,创造了世界纪录,必将载入A股史册:
首先是超越美国。美国股市在1988年实施熔断机制,却在1997年才首次触发。此外,美国股市至今也只有一次熔断纪录。A股4天内已经4次触发,两度暂停交易提前休市。从首次触发时间以及触发次数上已经超越美国。
第二点就是跌速快。今日市场再一次出现了千股跌停,其中跌幅超过9.9%的个股达到了1784只;跌幅超过9%的个股达到2198只。从9点33分开始,A股几乎呈直线下跌,中途并未震荡。触发5%熔断阈值并恢复交易后,跌速进一步加快。按上海、深圳交易所上午公告,实际交易时间仅15分钟。即便是2015年市场调整之际,其单日下跌速度同样难以与今日相比。
第三点就是抛压大,熔断快。熔断时代,与之前市场调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达到熔断阈值后便暂停交易。对于后续资金来讲,无论是自救还是抄底都是无济于事。其实从沪深300的不少权重走势可以看出,今日中国平安、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个股均有资金在试图拉升。例如中国平安,其股价在9点58分迅速拉升,不过抛压太大,股价迅速下跌,随后沪深300触发7%阈值,暂停交易。
第四点就是收盘早。20余年雷打不动的3点收市在进入2016年后迅速颠覆,4天内两度提前休市,今日更是开盘半小时便休市,同样创造了A股历史纪录。
6.66万亿市值蒸发,股民人均浮亏超10万
1月4日和今天,A股四次触发熔断且提前休市。这两天,A股实际上只交易了155分钟(1月4日140分钟,今天只有15分钟),但这一部长电影的时间,却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
上证指数下跌488.87点,相比2015年12月31日收盘点位下跌了13.8%;
深证成指下跌了2018.26点,相比2015年12月31日收盘点位下跌了15.9%;
创业板指数下跌了436.66点,相比2015年12月31日收盘点位下跌了16.1%。
冷冰冰的跌幅,或许还不够直观,我们如果将这些点位换算成财富,则这155分钟的破坏力让人感到恐惧:
据同花顺数据,2015年12月31日A股总市值为52.92万亿;
今天还没有总市值统计数据,但鉴于上证指数跌幅为7.32%,深证成指跌幅8.35%,创业板指数跌幅7.21%,给今天的总市值数据保守算一个缩水幅度7%,则A股目前的市值为46.27万亿(昨天总市值为49.75万亿)。
也就是说,这155分钟,A股总计损失了至少6.66万亿元的市值。
中登公司公布的最新投资者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A股持仓投资者数量为5026.28万人,平均下来,这155分钟每个投资者亏损的数额为10.53万元。而有机构统计,去年全年股民平均盈利也不过2万元。
拒绝段子 管理层须为熔断闹剧负责!
熔断机制已经成为引发市场非理性动荡的重要因素,管理层应深刻反思,并立即着手修正相关政策。这是必须负的责任。如果仅仅以限制大股东减持作为所谓的对冲,显然是避重就轻。
网上有短评说得好,如果你们家保险丝4天断四次,造成4天停电两天,是不是该查查线路问题了?
目前已经有不少评论和戏谑指出了其潜在的问题:
熔断本来目的,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这个机制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在A股频繁触及,根本在于A股熔断机制实施之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A股的特殊市场环境:
A股特别是中小创本身就有估值过高的情况。而年初的A股又面临大小非、注册制改革,汇率大跌…而年前银行系统资金紧张,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支持股市,市场本身就有下跌的冲动。此时熔断机制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方面,熔断机制出台,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流动性备付的风险,是加深市场下跌幅度的主要原因。
由于5%、7%的阈值离得太近,导致羊群效应,当下跌到5%触发首次熔断,这15分钟的短暂熔断,却给了中国这个散户市场一个明显的信号,要7%了大家快跑!当再次开盘后,由于无法出货的恐慌,导致市场更易触碰7%的阈值。
因为在熔断机制下,如果不卖就收市了,这和跌停板不一样。跌5%,停15分钟,这给中国股民了一个反应的时间,为进一步的卖出留出了思考的时间,熔断导致流动性被遏制,盘中反弹成为奢望。
因此很多评论建议,这样的情况下,请果断停止“熔断”,等有把握再玩。
另一方面,财经评论员郭施亮指出,市场选取了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指数也有问题。
在实际中,沪深300指数的抗跌能力却好于中小创业板等其余市场指数。至此,当沪深300指数达到7%的跌幅阀值时,实际上已意味着市场中多数股票已基本处于跌停的位置之上。
对此,在此环境下,再度实施熔断至收市的举措,实际上也起到了延缓下跌、延缓抛压的影响,但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抛压集中释放,这也是最致命的地方之一。
目前管理层回应——
7日上午,上交所已经在微博上对熔断事件予以回应:
对于市场已关注到的熔断后指数跌幅与熔断阈值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上交所称,沪深300指数由两个市场的股票构成,指数合成计算和指数行情传输需要时间,同时交易系统完成暂停交易处理需要耗时。
证监会:大股东三个月内减持不得超过总股份数1%
中国证监会本周四(7日)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新规,要求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证监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讨论市场熔断机制?
据午间FX168财经网报道称,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证监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市场情况和塔伦市场熔断机制。截至发稿前,此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
@曹山石:沪深交易所开始就熔断制度向机构紧急征集意见了。现在,看英国《金融时报》今天是如何报道券商小明和隔壁老王的笑话的。
新风险抬头!索罗斯:全球已开启危机模式
新浪大V@曹山石在微博 中指出,四天四次熔断,造就新的风险苗头:截止1月6日,沪深两融余额11344亿,券商营业部今天开始有部分客户出现强平压力。另一方面,有银行今天开始核查股权质押。要求各位风险经理关注所经管团队股票质押业务质押率,是否触及警戒线并汇总汇报。
投资大佬索罗斯表示,全球市场正面临一场危机,投资者必须非常谨慎。
索罗斯表示,中国经济正在转型,而全球市场表现不佳。重回正利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目前的市场环境与2008年时相似。
新年第一周,全球货币、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受到冲击。截至周三,全球股市蒸发市值高达2.5万亿美元。周四全球股市进一步下跌。中国A股再次熔断,全天停止交易。欧美主要股指期货全线下挫,美国三大股指期货下跌近1%,欧洲斯托克50股指期货大跌1.4%。
由于避险情绪提升,现货黄金价格上午一举突破了1100关口,刷新11月6日以来新高,目前仍然徘徊在1100美元关口附近。
今年,全球股市波动性大幅飙升。有恐慌指数之称的Vix指数今年已经上涨13%。日经指数的平均波动指数几年已经上涨43%。美银美林的数据显示,美国国债的预期波动性已经上升了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