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 跨境电商曝出最大制约因素:物流、售后维权
虽然,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聚美优品、唯品会等,早就布局境外购物,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兴起的跨境电商平台无疑都是同处于一起跑线,就如同一个女生被众多男孩追慕一样,真正能打动的她也就是笑到最后的。
近年来,由于出境游红火、国内屡曝商品假货问题,国人也逐渐从传统的网购网购转向了代购,然而代购也引起了诸多问题,如涉嫌偷税漏税等问题,也被媒体屡屡曝光,代购是也被普遍认为境外购物的灰色地带。
兴起的跨境电商
2015年,从“双11”、“黑五”、“双12”的电商混战来看,网购已经不再是境内购物的独角戏,跨境电商也逐渐网购中占据了一部分比例,洋码头、网易考拉、小红书等轮番的“轰炸”的广告与促销活动,让电商大佬们惊出“一身冷汗”。全民海外购的时代或许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虽然,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聚美优品、唯品会等,早就布局境外购物,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兴起的跨境电商平台无疑都是同处于一起跑线,就如同一个女生被众多男孩追慕一样,真正能打动的她也就是笑到最后的,很显然消费者就是那位女生。
在大多数人看来,电商想要快速形成购物规模,无非就是打“价格战”、大幅度的促销红利,至于在哪个平台购物,是消费者自主选择的,从目前而言,电商平台活动幅度越大,让利越多,口碑越好,消费者可能选择的机会越大。所以,目前很多电商平台大多采用无止境的“烧钱”模式去培养用户。
烧钱=培养用户购物习惯?
与O2O模式一样,跨境电商也因为持续的让利被外界普遍诟病。在笔者看来,不少电商平台确实通过前期“烧钱”的方式,让用户逐渐培养了使用习惯,成功的如打车类软件“滴滴”、“快的”,外卖类如“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另外,还有一些生活类软件也似乎通过“烧钱”让用户规模逐渐庞大,最终形成了用户的购物、使用习惯。
然而,这些电商平台之所以能成长成如此规模级,还是要依赖于特定的用户群体,特定的需求。如果抛开这些潜在需求,电商平台再怎么烧钱,也没法留住用户,不能留住用户意味着,来参加活动的都是为了图你的“利”。京东CEO刘强东此前曾表示,让利时代也即将结束,如果一味的让利,受损的依然是消费者,商家会选择更加低廉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商品也更加廉价,而最终流到消费者手中,降低了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
电商购物烧钱的必要性必须依托在用户有需求的基础上。没有这个潜在需求,刻意去制造伪需求,平台就算烧再多钱,最终也并不能形成规模级的电商平台,依然是一个自我吆喝、自卖自夸的购物网站。笔者对新兴的生鲜类、订制餐饮类O2O电商依然不太看好,比如社区001之前大幅度的烧钱,最终把自己“烧”死了。
前段时间,就有一位做厨师订制的电商创业者沟通过,他给我描绘了“蓝海”策略,通过大幅度的促销活动,在各大小区发放广告,大规模的线下活动,用户就能通过APP将大厨带回家做菜,然后可以复制推广到全国,据他透露目前这款产品估值已经几千万。然而,在笔者看来,这种需求毕竟不是刚性需求,走差异化竞争是可行的,但是想形成规模效应,确实是“难于上青天”。
跨境电商培养用户习惯,与传统电商行业依然存在很大区别。之所以选择跨境购,是因为人们对国外品牌产品的认可度以及自身足以支配的消费能力,抢购奶粉就是刚性需求,最先产生的是代购,然后紧接着是跨境电商平台来满足人们的海外购物的迫切愿望;与传统电商不同之处,消费者选择国外的化妆品,大多也只会选择认可的品牌;因此建立在品牌基础上的购物需求,也不会像传统电商那样盲目,跨境电商消费人群在笔者看来更加理性,所以,在这一批消费者中去培养用户购物习惯,最终让用户在良性的购物环境中认可自己的平台,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笔者一直强调的是合理“烧钱”,而不是盲目的去恶性竞争。
与传统电商一样,跨境电商虽然持续火热,外加国内政策的扶持,但是也面临着物流、售后问题。
物流问题也成为跨境电商平台烦恼的一个问题,如物流配送时间较长,有的跨境电商平台发货慢则需要1-2个月时间,最快的也要1-2个礼拜。所以目前大多数跨境电商平台如洋码头、考拉海购、蜜芽等大多采用自建保税仓,自建物流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很好的规避了物流配送问题,然而成本也相当高的。
不过,目前周边国家跨境直邮平台的兴起或许能更好的解决境外直邮的问题。比如在拇指优选购买一款马油,如果选择直邮大概需要1个礼拜时间,在保税区下单发货则特别快,与普通电商购物几无差异。跨境电商由于其发货周期较长,伴随的问题也比往往普通电商购物多得多。比如,食品方面时间长可能面临保质期问题,快递丢件问题等。
在选择跨境电商时,一般选择日常生活消费品、美妆产品的较多,拇指优选专注于日本药妆,目前,他们的主要配送模式基本上是分为日本直邮、保税区发货。据了解,他们的保税区目前在杭州,所以从杭州发货到国内还是特别方便的,如果用户在江浙沪,大概也只要1-2天时间就能收到自己的商品。选择日本直邮,也比欧美直邮方便很多。
此外,由于不少跨境直邮,周期较长,消费者本身也面临售后维权困难、假货无法辨别的难题。不过,相比代购来说,在跨境电商平台购买的国外品牌,售后维权、假货问题还是省去不少心的。当然,这些问题也是传统电商普遍都存在的问题。
跨境电商的未来:前景光明
跨境电商目前依然被普遍看好,依托于跨境电商平台,国人不用出门,直接在网上即可买到自己需要的国外品牌,节省了时间,也省去了不少费用,笔者相信未来5年内,跨境购物也将进一步撼动传统电商购物平台,并持续占据电商购物的份额,也必形成几大跨境电商巨头。
近年来,跨境进口电商飞速发展,海淘规模也越来越大。除洋码头、万国优品、小红书、云猴网、蜜淘、街蜜、什么值得买等行业进入者外,天猫、京东、苏宁、亚马逊、聚美优品、1号店、唯品会等国内电商纷纷发力跨境业务,抢占市场“大蛋糕”。
(二) 拥抱“互联网+” 传统物流迎来转型
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线运营、物联云仓上线运行、远成物流电商孵化中心建设……
拥抱“互联网+”传统物流迎来转型
在电商和“互联网+”的刺激下,传统物流企业纷纷转型,融入互联网+战略,实现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升级发展。
2015年11月7日,在遂宁西部现代物流港,一个由物流服务衍生出的,集物流、融资、资讯和交易结算于一体的新兴平台——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该平台运行两个月来,已吸引7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交易额超过2亿元。
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出现,实现了“物流+电商+金融”的精妙融合,是我市推进物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实现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加速物流信息化水平、发展智能物流……在“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下,我市物流创新浪潮正一浪高过一浪,有效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
远成物流布局快运快递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不仅有了物流配送的全链条托管,还解决了公司的融资难。”说起与远成物流合作给公司带来的变化,科展商贸总经理盛伟满是欣慰:仅仅两个月时间,公司在川东片区的纸品销售业绩已实现了翻番。
科展商贸公司是一家办公用纸品牌的省级总代理。盛伟说,所以入驻物流港后,他启用了全新的物流仓储模式,从进货运输,到遂宁仓储,再到片区配送货,全流程委托给远成物流。而且借助西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推出的“货押融资”服务,公司还顺利从银行拿到了200万元的贷款。
据远成置业遂宁项目部副总经理曾天宇介绍,目前,远成物流园已经入驻了155家物流商贸企业。为打造“综合物流”体系,远成集团借助综合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专注最后一公里服务的新型零担快运服务平台——远成快运,满足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业务属性客户的物流需求。
远成物流还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传统物流业中,向信息、金融、营销等业态渗透延伸。目前,远成物流的电商孵化中心正加紧装修,建成后,将为电商提供仓储、金融支持、物流配送、信息发布等一站式服务。
智能物流建设提速
园区企业广泛受益
2015年10月下旬,一站式仓储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物联云仓上线运行,这标志着物流港园区仓储物流行业的信息化转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物联云仓通过“互联网仓储服务平台+云端应用+线下服务”的方式,为传统仓储物流行业实现高效、经济、快速的“互联网+”转型升级提供坚强支撑。通过创新,物联云仓搭上时代列车的仓库新玩法,实现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
近年来,物流港建设了西部流量最大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集成仓储配套管理、三方物流管理和车辆定位跟踪等功能系统,加速智能物流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现有注册会员6300多个,日均访问量3万人次以上,让园区企业广泛受益。
物流港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在加速园区电子商务集群发展上,物流港依托远成集团、远能集团,着力招引现代电子商务企业集群。园区正充分利用远成集团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服务,加强电商与物流的深度融合,建设现代电子商务与物流联动的示范园区。
以“物流+”为引领
带动三次产业发展
目前,入驻远能达电子商务产业园的企业已接近40家。通过电商交易平台,香叶尖、射洪清见、蓬溪芝溪玉液等遂宁名特优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2015年,电商产业园电商销售值达1.5亿元以上。
围绕“物流+”的想象远不止于此。“未来,我市将集中力量推进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结算等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物流+”为引领,将有力地促进要素市场整合,加速产业链重整、商业模式创新和集聚集群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按照长远规划,我市将以“物流+”为引领,带动三次产业搭上现代物流这趟发展快车。工业方面,将依靠现代物流的较长产业链条,培育新材料、机电与装备制造及食品制造等;服务业方面,将依靠现代物流带来的人流、物流与商贸流,发展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四大核心服务业;农业方面,将依靠现代物流带来的便捷通道,培育特色品牌,打造面向成渝、辐射省内外的特色蔬果生产基地,大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在当前加工贸易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指导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指出,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产业升级、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深度调整,加工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放慢,产业和订单转出加快,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立足我国国情,创新发展加工贸易。
《意见》强调,要遵循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合理统筹内外布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原则,推动加工贸易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一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二是产业链延长,向生产制造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转变。三是经营主体实力增强,由加工组装企业向技术、品牌、营销型企业转变。四是区域布局优化,逐步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境内外合理布局。五是增长动力转换,由要素驱动为主向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相结合转变。
《意见》提出了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四大任务,一是延长产业链,提升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二是发挥沿海地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三是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四是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意见》要求,要深化加工贸易行政审批改革,建立加工贸易新型管理体系,优化监管方式,加快推进内销便利化,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要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加工贸易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舆论环境。要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强化地方配套和部门协作等方面加强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组织保障。
《意见》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加快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地区实际和部门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合力。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建立协调工作机制,为加工贸易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 本周聚焦
(一)新能源汽车或成物流发展新方向之一
1月20日,“预计2015年全国快递包裹突破2000亿件,其中电商快递包裹超过七成,与之相伴中国物流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可能是物流发展新方向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
师建华是在近日北京举行的“治霾在行动高峰论坛”上作以上表述的。论坛上,中国纯电动物流产业联盟宣布正式成立。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纯电动物流产业联盟的成立,代表着低耗、节能与环保的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多了一条直达市场与百姓的快捷之径。
每年穿行在各个城市中的快递包裹总数超过千亿件,派发这些快递的物流车及相关企业,正在形成一个快速发展产业。作为联盟主要发起单位,深圳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车集团总裁刘础瑞表示,当前电动物流车已普遍具备了150公里—200公里续航里程,能满足大部分城市物流需求。
深圳市公路货运与物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亢金山此前表示,除了节能环保、采购和运营成本低廉等优势外,纯电动物流车具有政府开辟绿色通道和开放路权、容易集中解决充电问题等特殊优势,目前一些深圳物流企业仅单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采购量就达到百台以上,成为当地物流行业市区内运输的主力。
师建华认为,电动物流车在社会效益、市场效益方面超越传统物流车,城市管理者应给予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以促进物流业发展。
(二)新基建及电子商贸发展蓬勃 刺激物流地产市场
根据高力国际最近发表的2016年亚洲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指出,随着数个大型基建项目落成,亚洲物流市场前境非常乐观。中国为了贯通亚洲以至欧洲多个国家而实行的“一带一路”计划,预计将于2016年稳步向前。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等南亚国家将会率先受惠于这个计划。
对环球零售市场而言,电子商贸的急速增长已非新鲜事。中国区工业物业服务执行董事邓懿君表示:“中国网上购物的营业额正极速增长。单是阿里巴巴2015年的‘光棍节’网上购物节的营业额已是美国‘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两者加起来的四倍。现时亚洲的物流配套发展远远落后于需求,因此我们预期2016年对于高质素物流空间的需求将会持续”。
物流业租户与投资者所面对的共同挑战是发展新物流存仓设施的土地供应不足。有见于其发展潜力,高力预测于2016年,将会有更多环球基金进军市场,基金、租户与营办商将会建立创新的合作安排或合资企业。
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指出,随着数个大型基建项目落成,亚洲物流市场前境非常乐观。中国为了贯通亚洲以至欧洲多个国家而实行的“一带一路”计划,预计将于2016年稳步向前。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等南亚国家将会率先受惠于这个计划。
对环球零售市场而言,电子商贸的急速增长已非新鲜事。中国区工业物业服务执行董事邓懿君表示:“中国网上购物的营业额正极速增长。单是阿里巴巴2015年的‘光棍节’网上购物节的营业额已是美国‘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两者加起来的四倍。现时亚洲的物流配套发展远远落后于需求,因此我们预期2016年对于高质素物流空间的需求将会持续”。
物流业租户与投资者所面对的共同挑战是发展新物流存仓设施的土地供应不足。有见于其发展潜力,高力预测于2016年,将会有更多环球基金进军市场,基金、租户与营办商将会建立创新的合作安排或合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