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农村为何大量出现冒名贷款?

行情分类:综合  文章来源:百川资讯  2016-03-01 12:23:27

字体:小中大

据报道,近日,河南禹州农民张银峰欲办理一张信用卡,结果发现被冒名贷款20万元长达七年,接着又一朝“莫名”被还清。冒名贷款在沉寂一段时日后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农村大量出现冒名贷款,有多方面原因。从表象看,是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不善,但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农民为什么要冒名贷款,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贷款条件苛刻,自身条件无法满足贷款要求,造成农民贷款难。当有效需求被外部力量抑制时,就会发生其它一些变异替代行为。而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应归结为目前城乡金融制度的不合理设计。比如同样是房产,在城市就可以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在农村就不可以。又如,在城镇,机构网点多过米铺,有效竞争充分,而农村金融资源相对稀缺,服务机构少。从现实来看,农村金融供给的“短腿”已拖累了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社会进步的障碍。因此,解决冒名贷款问题,关键是要增加农村的金融供给,以破解农民贷款难。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需要有关部门做好金融顶层制度设计,构建农村金融机构的长效扶助机制。首先,要加大普惠金融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够、信用环境不理想等问题。比如,农村金融机构准入进一步降低门槛,允许更多民资进入涉农金融领域,增加涉农民营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供销社、农民资金互助社等的数量。同时,可对一些农村高风险信用社进行股权改造,让民资控股,增强经营活力,实现乡镇金融网点和金融服务功能全覆盖,满足农民办理信贷、结算等的金融服务。

其次,是解决抵押担保难问题,扩大农村抵质押物范围。以农村房屋和宅基地为例,国务院于2015年8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但由于农村土地和房产的所有权不能转移,金融机构对此反响并不积极。对此,国家要在政策上发力,不再限制“两权”交易,让农村的住房可以上市,让农民的房产变现。同时,涉农金融部门要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三,要明确涉农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涉农金融部门要搞好自身经营定位,防止经营的“脱农”倾向,防止资金外流,巩固好农村阵地。

第四,构建长效财税扶持机制。国家可考虑出资设立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涉农保险公司和种类风险担保基金,专门为涉农金融机构提供业务风险担保,消除涉农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

如果农民人人都可以贷款,就没必要去冒别人的名贷款,冒名贷款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当然,在操作层面上,遏制冒名贷款,农村金融机构仍要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构建更为完善的长效风险防范机制,防止少部分人借冒名贷款实施金融诈骗。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媒体:五大战区成立一月 18个集团军分属哪里

下一篇:美经济数据向好黄金承压 市场看涨情绪依然高涨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