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市民在整理账户、下单理财之时,习惯性地开始关注“年末行情”,寄希望于年底的理财时机。然而,记者日前从甬上各家银行了解到,银行加推产品意愿不浓,投资者预期中的年末理财翘尾行情恐难再现。
“年末理财大餐”恐会落空
据悉,今年以来,理财产品收益跌跌不休,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9月,银行理财产品量价齐跌,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仅为3.66%,创下历史新低;尽管受国庆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的牵引,10月中下旬一度呈现小幅上升,但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仍在3.7%以下;上周亦未见有所回升。
事实上,随着降息通道的打开,市场利率一直都处于下行状态,再加上宽松的流动性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自“破4”起,一跌再跌,不仅如此,一些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的收益率也持续下滑。
“首先,央行降息传递出未来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趋势,低利率行情下,很难出现高收益的产品;其次,银行出于经营业绩、风险防范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也会不约而同地提高银行理财产品资产端的准入标准,收缩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而上月"表外理财拟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消息更放缓产品发行进度,凡此种种,低收益率或成银行理财常态。换句话说,今年接下来的日子,这些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很可能会延续当前的下行趋势,市民预期中的"年末理财大餐"恐会落空”,一家股份制银行产品部负责人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据万得资讯最新统计显示,上周(10月31日~11月6日),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量较此前一周又减少了12.55%,平均预期收益率则低于前一周。
怎样打理好手中的闲钱?
倘若年末行情未能如愿到来,市民投资者又该怎样打理好手中的闲钱以及即将入手的年终大奖呢?
银行理财师认为,面对利率下行,投资者务必调整心态,一方面降低收益预期,另一方面对自身的综合收益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一次清楚的评估,以便找到合适的资产配置组合。倘若风险承受能力高,不妨关注股市、基金,等待可能出现的年底“红包行情”;倘若风险承受能力不高,则建议市民关注银行的稳健型产品。对此,各家银行即将陆续发行的圣诞、元旦等假期专属理财产品以及手机银行专属理财、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成为理财师重点推荐的品种。
为了确保元旦以及春节前的购物消费,市民最好采用分散投资的方式,按不同期限,“阶梯式”地购买理财产品,或分别配置中长期、短期,甚至超短期、随时可支取的理财品种,达到既不让资金“站岗”,又可以获得最大收益的理想目标。
而监管部门则不忘提醒广大投资者,当前,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渠道销售理财产品逐渐增多,而面对形形色色的新型理财模式,市民投资者在享受理财服务便利的同时,也要谨记确保资金安全,警惕钓鱼网站和非法链接,切实保护好个人账户信息。同时,在点击确认购买前应仔细查阅产品条款和风险提示,避免因贪图方便而发生误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