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 2016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线上线下各出奇招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智能家居在国内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一波三折,曾一度热炒。多少行业前辈前赴后继,追寻智能家居事业梦。值得称颂的是,还有很多前辈坚守在第一线。我们不能说这是智能家居最好的时代,但最坏的时代应该已经过去。如何在新的局面下生存发展,依然是每个智能家居厂家最大的命题。智能卫浴作为智能家居的一份子,在这几年越来越受经消费者的重视。以下是2016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现状分析:
线上加强营销,线下注重体验
很多智能家居厂家,发展了十多年,踩了不少坑,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个行业的人大多出身实业,只顾埋头做产品,却不擅长营销。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其实营销没有那么遥不可及。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背后是找准定位,是对互联网工具的熟练运用而已。事实上,已经看到一些厂家跨出这一步。
而在线下,体验店的价值远没有被互联网所颠覆,尤其是重体验和服务的智能家居。厂家有必要在重点城市布局体验点,借助互联网打品牌,通过线下落地销售。体验点不一定要自己建,可以借力合作伙伴。要通过线上引流,不能完全依赖线下客流。
多种技术共存,云端互联互通
智能家居目前有众多通信技术、协议标准以及云平台,很难说谁替代谁,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共存。而对于厂家而言,不必纠结,做单品Wi-Fi和Bluetooth比较适合,做系统ZigBee、Z-Wave比较常用,很多也会同时采用以上技术。其实用户不会去关心背后的技术,他们更关心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
近期,ZigBee3.0正式发布,意味着采用该协议的智能家居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标准协议的制定,对于行业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不过不一定要等标准,有那么多巨头在探索,不同协议之间通过云端接入,已经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控制方式多样,声控时代开启
目前大多数控制方式还是手动控制和APP控制,不过很多APP的操作体验并不好,有些还不如手动控制方便。如果智能家居只是多了一个又一个APP,那就真的跑偏了。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声控将帮助解放双手。近期,谷歌发布了GoogleHome,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实现对音箱的控制,以后还可以控制更多系统内的智能产品。未来的智能家居,声控将是一大标配。结合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未来将实现自动控制和智能管理。厂家有必要密切跟进。
单品逐步联动,系统循序渐进
各种单品的出现,降低了智能家居的体验门槛。用户可以通过一款智能产品,体验不错后再选择更多的智能产品。产品和产品之间,也可以实现联动。这个联动,可能是基于一个品牌和系统的,也可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云端。单品之间的联动,将带来更好的体验。
考虑到体验和成本,短期内大而全的系统普及依然比较困难,需要一步步发展。全宅市场主要还是豪宅别墅,有线结合无线。对于大众市场,在单品和系统之间会有一个过渡。这个过渡期,也会受商业模式的影响。
智能家电先行,行业市场可观
智能家电是智能家居的排头兵,考虑到家电客单价高、普及率高、需要持续服务等特性,智能化改造的需求和价值更大。传统家电巨头优势明显,且均已入局。新进入者最好选择长尾市场切入,做好细分领域。
其实很多行业都有一个相同的发展轨迹,那就是2G、2B、2C。很多厂家希望通过一个单品切入智能家居,占据用户入口。这是一条康庄大道,但走的人也很多,竞争很激烈。有些厂家转而投向2B行业,将单品优势能力转化为方案服务能力,更容易造血,产生现金流。待时间成熟,再切入2C。对于没有足够人力财力的厂家来说,不失为一个曲线救国的举措。
场景营销决胜,智能套装盛行
其实现在智能产品已经很多,用户有时并不知道如何选择和搭配。针对某一个应用场景,提供一个智能化解决方案将是趋势,比如智能客厅、智能卧室、智能厨房等智能套装。
同样是卖智能产品,但场景营销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帮助用户挖掘需求,降低选择困难。且智能套装的体验,比单品会更好,价格也不会很高。
地产家装升级,打劫智能家居
地产和家装行业也在拥抱互联网+,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在增加智装元素。若是在设计和装修时便加入智能家居,将会大大加速行业的发展。
地产类企业的优势在于,离用户最近,有服务能力。掌握渠道,就掌握了话语权。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比如分期支付、年服务费等,将智能家居预装进去。而对于厂家,需要有定制服务能力,通过B2B2C的方式将智能产品送到最终用户手中。
巨头平台纷争,厂家落地渠道
任何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都少不了巨头的参与,智能家居也不例外。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电商巨头、传统行业巨头,都已悉数入场。巨头有巨头的玩法,他们掌握用户和流量,都在做开放平台,希望合作伙伴能够加入,在他们的标准下玩耍,最后共享资源和数据。
而对于普通的厂家,创业维艰,没有那么多资源和能量。还是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深挖渠道,卖货挣钱。只要平台有资源,合作未尝不可。产品有销量了,品牌有知名度了,再谈更远的梦想。
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但智能家居厂家要冷静看待,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浪潮过后泡沫总会消逝。不要被浮躁的市场蒙蔽,也不要过度意淫美好的明天。活在当下,卖货第一,找准位置,剩者为王。
(二) 智能家居入口争夺战愈演愈烈
扫地机器人、WIFI控制的空调……智能家居正在逐步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BAT、京东、海尔、美的等互联网和家电巨头开始以投资和联盟等形式,在智能生态圈跑马圈地。就连做手机出身的小米,也凭借入口优势高调发布智能家居产品。
今年,智能家居概念被迅速炒热,互联网和家电巨头纷纷联手搭建智能家居生态圈。年初,京东JD+发布了一周年新政策,将在未来3年招募1000家有潜质的智能硬件团队。与京东不同,小米、阿里和魅族联盟的生态圈自身都生产手机等智能硬件设备入口,布局智能家居。而作为一家有20多年历史的传统家电企业,格力也推出手机,并由此宣告进军智能生态圈。
目前来看,BAT、小米、京东等巨头的生态圈运作策略基本相似,超级APP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扮演着入口的角色。以小米为例,刚刚推出的小米净水器就可以和智能APP联通,通过手机实现智能管理。例如在手机上实时查看过滤效果,自动检测水量、时间和水质,从而提醒用户更换滤芯。
业内人士预测,互联网巨头的入场推动了家居行业全面智能化转型,联网设备终将成为行业标配。“不过,开放或许并不仅局限于大平台对各个品牌的拥抱,巨头间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唯有创新才是发展驱动力。”
二、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运营商+智能家居” 将成可复制的合作模式
“智能家居跨界资源整合的模式”,其中包括了传统制造业+智能家居、能源领域+智能家居、房地产+智能家居等各类模式,从这一系列的跨界合作看,智能家居似乎无孔不入,各企业都在抢夺这一新兴的市场。
近日,一则消息称海尔U+平台与杭州工贸、中国电信共同打造的400平米智慧家庭体验馆盛大开业,这种举动或许标示着“运营商+智能家居”的新跨界模式问世。
运营商并非首次涉足智能家居
在以往的模式上,各企业大都围绕着家居的智能终端、智能控制平台展开合作。这是因为智能家居的重难点显而易见:一是寻找可操作性强的控制入口,二是实现各家居设备的集成联动。在这两点上,不少巨头如百度、华为、小米都在积极布局,拢聚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
事实上,运营商并非首次涉足智能家居行业,他们早已在这个领域里“打擦边球”,或通过物联网与企业巨头打造智慧家庭,或自家推出智慧家庭通信套餐……
以上种种虽有涉及,却还未有正面接触的机会。如今中国电信与海尔U+平台达成合作,“新”在运营商跳过中间企业,欲直接与智能家居携手并进,把智能家居推广到每一个家庭中去。据悉,这是我国行业内首次将智能家居与运营商相结合,以实现智能家居全面普及,并探索一种可复制的新运营商合作模式。
合作是双方转型之需
互联网是一股强劲的风,把各行各业吹向转型的关口,运营商虽然仍保持着可观的盈利能力,但利润明显开始下滑,面临转型压力。据悉,智能家居即将迎来市场爆发,预计规模将达1300亿元,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带动整体业务的战略转型,对运营商来说至关重要。
而对于海尔来说,单一的产品不再满足市场需要,这同样是一个传统家电企业的转型跳板。为此,海尔打造出全球第一个智慧生活开放平台,想要利用社群效应把智能家居融入每个家庭,加快智能家居的落地。
智能家居的核心要素在于“技术”,一些互联网企业基于本身的优势,可以比较容易地做出来,尽管运营商拥有通信业务、用户群等优势,但还不足以支撑他们进入智能家居市场。家电企业在研发、售后服务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运营模式,运营商则有自己庞大的客户群,把两者的优势有机结合或许能弥补缺陷。
结语
智能家居已成为一个运营商重要的应用平台,如新加坡电信和德国电信也推出了类似的智能家居业务与平台。面对目前巨大的市场空间,全球TOP100电信运营商中已有60%准备进军智慧家庭市场,可见运营商进军智能家居的野心之大。
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对手和业务类型单一,仅仅局限在三大运营商之间,如今他们均有向“综合平台运营商”转型的意向,从目前三大运营商的举措看,涉足智能家居可能是个良方,“运营商+智能家居”这种新的跨界模式或将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三、 本周聚焦
(一)2025年全球家居物联网设备市场将增至近700亿美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设备厂商持续在多种产品中整合通信技术、传感器和智能,家居物联网市场将继续增长。在以更高的效能、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安全性和更舒适为目的,使家庭中设备共享信息愿望的拉动下,更多的公司提供这类产品,市场似乎也将不仅仅局限于早期采用者。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avigantResearch发表的一份新报告,家居物联网设备市场每年的营收将由2015年的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6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6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38亿元)。
NavigantResearch首席研究分析师尼尔?斯特罗瑟(NeilStrother)说,“家居物联网领域吸引了设备厂商,以及希望利用智能家居设备能力的其他相关方足够的注意。智能温控器和智能电表能提供相关信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智能家居系统能集安全、照明和空调系统于一体。随着设备厂商为更多设备增添连接性,这一趋势将会加速。”
市场研究公司ABIResearch指出,尽管家居物联网设备市场的增长将持续到下一个十年,但影响市场增长的一个因素是多种协议和标准并存。这造成了互操作性障碍,可能让客户感到困惑,影响家居物联网设备的普及。
(二)家居定制一体化有望成为行业发展新模式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政府就已经提出要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化建设步伐,以便进一步拉动消费市场,扩大消费领域,由于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住宅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为各类家具和配套产品提供了发展空间。那么,家居定制一体化市场前景怎么样?
家居定制一体化市场前景怎么样?就目前形势而言,家居定制一体化大有逐步代替传统装修模式的趋势。因为家居定制一体化可以实现家居装饰风格协调一致,为客户省钱省事省力;也可以按需设计,自主搭配,充分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要。
而家居定制一体化的兴起正是从侧面反映出整体家居行业的发展速度与行业规模,家居量身定制的营销模式及以人为本的核心元素,已成为吸引消费者的绝佳卖点,在当今提倡集约型发展与人性化营销的时代,家居定制一体化营销的方式将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很多消费者善于整合自己的个人需求,配合自家的户型结构,设计最合乎空间布局要求的家具,拿着图纸到市场上寻找定制加工企业。而定制家居企业品牌就是在这个群体客户下衍生出的新兴的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打破定制家具的瓶颈,使其像良性发展,形成定制家居的必然趋势。
大规模定制是近十几年来风靡国内外制造业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它以低成本、敏捷化的操作快速响应单个客户的需求。兼顾定制生产和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已有许多企业通过实施大规模定制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家居定制一体化的目的是让主人家居配套效果漂亮、大气、品位提高!风格统一而不单调或者反差极大的搭配使家居色调,实现全屋家具定制!在家居定制行业,全屋定制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都选择了使用全屋定制的方式来定制家具。
家居定制一体化市场前景怎么样?国内市场目前已经开始提出整体一体化定制家居概念,比如整体全屋家具定制、衣柜定制、整体橱柜一体化定制等。未来的家居市场,必将通过整合和发展,更多的家居企业进入一体化定制家居领域,全屋家具定制领域也必将成为中国家居企业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