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三季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7—9月,农业部组织开展了第三季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共监测31个省(区、市)155个大中城市的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4大类产品83个品种,监测农兽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参数94个,抽检样品10594个。监测结果显示,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7.8%。其中,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6.8%、98.7%、99.7%和95.9%,畜产品“瘦肉精”抽检合格率为99.8%,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农业部已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对合格率较低的省(区)进行督办,要求对监测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有针对性地跟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深入开展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生素、生猪屠宰、“三鱼两药”、农资打假等7个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力度,严防、严管、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扎实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二)玉米大豆带状复种亩增收600元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项目示范区现场观摩会在山东省德州市举办,农业部相关部门领导、各省农业厅、各县市农业部门负责人到场观摩,更吸引了各县合作社、种植大户到场参观。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推进,国家粮丰项目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了研发及示范推广,此技术集成了种养结合、合理轮作和机械化间作套种等模式,连续11年成为农业部主推技术,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模式。
在机械化播种、收割现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全国示范情况、田间劳作机具和配套农艺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专家表示,此项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在于优化田间配置技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增收效果显著;大豆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地肥力,降低农药施药量,达到节本增效、节肥节药的目的;优化农机农艺参数,提高农机通过性与作业效率,便于全程机械化操作,且此种间套作模式规避了因单一作物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增产不增收的风险。
据介绍,不光在德州市,四川、甘肃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也开展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示范。复合种植技术的运用使玉米不减产的同时,间套作大豆亩产100-130公斤,每亩可增收400-600元。此外,山西、安徽、宁夏、河南等地也开展了百亩示范田建设,并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指导,示范效果显著,受到了众多专家的肯定和农民的欢迎。
· 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国家发改委: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
国家发改委网站10月20日发文称,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深化价格改革,创新价格机制,强化价格监管,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提出,纵深推进价格改革,深化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改革。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弹性。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完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补贴政策。全面深化电价改革,持续扩大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发电价格形成机制。有序推进气价改革,积极推进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深化民航国内航线客运、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扩大市场调节价范围。
(二)河南为重要农产品划定1000万亩生产保护区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厅获悉,2019年年底前,河南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580万亩,划定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000万亩,“两区”地块将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根据近日下发的《河南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粮食生产功能区包括水稻900万亩、小麦7380万亩、玉米4600万亩,种植面积有重叠;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包括大豆700万亩、油菜300万亩,大豆与小麦重叠700万亩、油菜与水稻重叠200万亩。
《方案》要求,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生产相对稳定、功能作用长期有保障的地块要优先划入“两区”,其中,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涉及的6369万亩高标准粮田优先划入粮食生产功能区。
河南省还要求建立“两区”数字化地图和数据库,将具体地块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地块面积、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和土地流转情况等信息,统一编号,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核定修正。
划入“两区”的地块将在法律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财政金融等方面享受政策支持。
· 本周聚焦
(一)秋粮进入大面积收获阶段
截至10月中旬,我国秋收完成八成左右,秋播完成六成左右。随着晴好天气的增多,10月底秋收秋播工作可以基本完成。上周,大部分时间美国产区都是晴朗天气,有利于玉米、大豆的收获及冬小麦的播种,但周末降雨出现,再度影响农事。CBOT大豆价格有一定回落,目前市场对于大豆产量看法不一,多数交易员正在等待更多的消息。
我国作物产区
上周后期,我国连阴雨格局被打破,降雨范围大幅缩小,黄淮、西北及长江中下游转晴,田间作业恢复,秋播进度加快。华南和江南也告别连阴雨,迎来一波晴好天气,气象条件适宜秋熟作物的收获、晾晒及秋种的开展。西南阴雨天气仍在继续,土壤墒情略微过量,不利于油菜和小麦的播种出苗。
本周,秋粮进入大面积收获阶段,大部分产区天气晴好,对秋收秋种极为有利。具体来看,小麦产区黄淮、华北雨量微少,田间作业进展迅速,播种进度有望赶超去年同期。不过,西南部分产区阴雨绵绵,累计降雨量明显偏多,日照稀缺,不利于新季作物的播种。
北美作物产区
上周大部分时间,美国产区都是晴朗天气,有利于玉米、大豆的收获及冬小麦的播种。不过,周末出现降雨。起初降水量不大,不影响农事,但之后雨势加强,为中西部多数产区带来中等程度降雨。预计雨水会再度延误玉米、大豆收获,并影响其品质。
本周初,降雨仍将持续。其中,玉米带东部会有中雨发生,影响玉米、大豆的收获,进一步耽搁本就落后的收获进度。小麦播种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幸而,小麦种植最为密集的堪萨斯西部及周边地区基本没有降雨发生。
南美作物产区
巴西降雨上周初集中在南部,20日前后开始北移。降水改善了墒情水平,为作物初期生长带来有利条件。上周,阿根廷北部有小雨,但雨势不强;中部天气晴好,有利于播种工作,也有利于偏湿地区的散墒。但是,部分产区田间墒情仍偏高,影响播种工作。
本周,巴西中西部仍有降雨。其中,马托格罗索、戈亚斯至米纳斯吉拉斯是小雨天气;南马托格罗索至圣保罗则有短时较强降雨。总体来看,降雨有利于改善偏低的墒情,为新一季的玉米、大豆的早起生长带来良好环境。阿根廷产区天气晴好,一些偏湿产区的墒情可能可以回到正常水平,有利于作物播种。
东南亚作物产区
上周,印度降雨集中在东部,雨势较大,田间作业受阻,土壤养分流失,不利于甘蔗糖分累积。北方邦天气干燥,墒情缺口拉大。本周,印度雨水分布明显不均,北方邦高温少雨,失墒迅速,局部爆发干旱,威胁作物生产;东部阴雨不断,耕地泥泞,光照匮乏。
棕榈产区雨水不多,仅沿海局地出现阵雨,利好棕榈压榨与贸易运输。外围市场需求旺盛,棕榈油出口前景较好。本周,马来与印尼降水依旧偏少,印尼政府宣布重播2万公顷油棕榈树,以增强该国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马来棕榈油恐遭受冲击。
(二)2018/2019榨季产量有望突破80万吨
|
|
|
糖蜜和颗粒粕的收益可抵消部分压榨成本
甜菜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五个时期,分别为苗期、叶丛生长期、根部膨大期、糖分积累期和收获期。目前,甜菜种植方式有直播和纸筒两种。直播是直接通过机械种植,省时省工、糖分高,但保苗率低,苗期抵抗风沙的能力差。纸筒种植要先在大棚内进行25天左右的育苗期,时间和人工成本高,但保苗率高达95%,抗风沙和抗干旱的能力强。不过,由于纸筒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甜菜根部的生长,筒播的甜菜,糖分总体偏低0.5。
直播甜菜的苗期通常从4月中旬开始,持续到5月中旬,而纸筒甜菜通常在3月末4月初开始育苗,4月末5月初移栽至地里。此时,风沙对出苗率会有一定影响。在叶丛快速生长期,需要注意除草除虫。在根部膨大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在糖分积累期,需要有足够大的温差。在收获期和压榨期,降雨会延误运输和生产进度,低温霜冻则影响产量和储存。
收获后,甜菜就要进行压榨。通常,100吨甜菜产出12吨糖、5吨糖蜜和5吨颗粒粕。糖蜜和颗粒粕的收益可抵消部分生产成本。
糖蜜用在食品、饲料添加剂、发酵制乙醇等领域。上马酵母生产线的糖厂,糖蜜大多自用,而没有相关生产链的糖厂,销售给附近企业。去年,佰惠生的糖蜜价格最高达到1380元/吨。今年,企业采购量超过2000吨的话,价格可优惠至1050元/吨。
广西的甘蔗糖厂也销售糖蜜,均价相对低廉,在700多元/吨,但运费高昂,运至内蒙古需要300—400元/吨。另外,相对于甜菜糖蜜,甘蔗糖蜜的含糖量略低,产出的酵母活性不如甜菜糖蜜。目前,糖厂配套酵母生产线已经成为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
甜菜丝提取糖分后,经过脱水、压榨、烘干、造粒和包装,即可产出甜菜颗粒粕,其主要销售给饲料企业和食用菌培养企业。不过,由于价格比其他原料高一些,饲料配方中颗粒粕的添加量有限。食用菌配方中,甜菜颗粒粕的添加量也低于10%。
2017/2018榨季,内蒙古甜菜糖预计增产,但幅度较小,待2018/2019榨季产量大幅提升,颗粒粕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
内蒙古甜菜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003/2004榨季—2014/2015榨季,内蒙古甜菜糖产量持续低于20万吨,2015/2016榨季才明显提升。2016/2017榨季,内蒙古甜菜糖产量计从前一榨季的28.4万吨增加至46.33万吨。
调研显示,2017/2018榨季,内蒙古会有5家集团的8家糖厂开机生产,较2016/2017榨季增加1家,日产能共计41200吨,甜菜糖产量为53万吨,增产6万吨,略高于4月云南糖会上预期的5万吨,但远低于市场预期的30万—40万吨。
2018/2019榨季,内蒙古将有8家新建糖厂投产,新增日产能51800吨,甜菜糖产量随之增加30万—35万吨。也即是,到2018/2019榨季,内蒙古共有7家集团总计16家糖厂进行压榨,日产能有望突破9万吨,甜菜糖产量有望突破80万吨。调研采集到的数据如下:
表为调研糖厂的产能和产量
基于上述数据,预计2017/2018榨季内蒙古甜菜糖产量为53万吨,增幅为6.43万吨;2018/2019榨季,产量将升至85万吨。虽然2017/2018榨季的增产幅度较小,但2018/2019榨季的新建产能大幅超出预期,甜菜糖产量和增产前景都会给市场带来惊喜。回头来看,内蒙古发展甜菜糖产业,有着明显优势。
土地供应充足
内蒙古天然广阔的大平原有充足的农业土地供应,只要有比较收益,甜菜种植面积就会持续增加。了解发现,糖厂增资扩建前都会进行充分调研,在建糖厂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
此外,收购价格长期稳定,农户种植甜菜收益有保障。未来政策不出现大的调整、糖价没有大幅低于成本,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就不会降温。
2016/2017榨季,内蒙古有4家糖厂的开工时间超过150天,压榨延期一个月,主要原因是农户种植量超过签约量,但糖厂响应号召,也为维护与农户的良好关系,最后超负荷压榨。其中,博天前旗收购150万吨甜菜。糖厂本身只有100万吨的加工能力,最终超负荷加工50万吨。
比较收益突出
在内蒙古,与甜菜竞争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受供给侧改革的影响,部分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减少。去年,内蒙古玉米种植户苦不堪言,自有土地的种植户,大多可实现收支平衡,而承包土地的种植户,部分出现亏损。今年,玉米收购价每斤不到8毛钱,赤峰算是玉米收益相对丰厚的地区,销售收入加上补贴,种植一亩玉米也仅挣450—500元,而一亩甜菜的收益相当于一亩玉米收益的2—3倍。
内蒙古甜菜收购采用订单农业的模式,糖厂对签约农户种植甜菜所需的种子、化肥等资源实行贴息赊销供应,在甜菜结款时统一收回,糖厂也会为辖区的农户提供政策补贴、技术支持。内蒙古甜菜收购又是完全的市场化行为,没有甘蔗收购时的政府指导价和二次结算。如果糖价过低,甜菜糖厂通过调低收购价应对,相比甘蔗糖厂,更加灵活。虽然收购价自主决定,但为了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和企业竞争力,内蒙古糖厂已连续4个榨季将甜菜地头收购价维持在520元/吨。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扣除最高1100元/亩的所有费用,每亩收益在1000—1200元。
机械化推广便利
华北大平原的黑土地先天就具有机械化种植的基础,再加上推广成本低,2007年开始引入外资,普及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目前,内蒙古甜菜产区基本实现40%以上的机械化种植,个别产区的机械化程度甚至高达100%。
通常,对于购买自用型农用机械的农户来说,国家会补贴农户机械价格的30%左右,部分糖厂也会补贴30%以上,其余部分由农户自己承担。在一些甜菜供过于求的地区,甜菜收购价和农机补贴都会降低,机械化种植的推广成效也略低。例如林西佰惠生,农户种植意向远高于糖厂加工能力,糖厂的补贴和收购价小幅下调,无需机械化种植,糖厂的原料就已过剩了。而在糖料资源偏紧的地区,或者土地条件不具备优势的地区,甜菜种植的机械化推广效果更好。例如安琪酵母(600298,股吧),因为附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具备优势,机械化种植的推广水平明显更高,部分地块已经实现了100%的机械化种植。
甜菜压榨的机械化水平普遍高于种植的机械化水平。目前,内蒙古糖厂压榨的机械化水平超过75%,在建和拟建的糖厂,压榨的机械化水平普遍高于80%,完全可以与广西糖厂一较高下。例如骑士集团新建的糖厂,压榨生产过程已经实现100%的机械化。
广西甘蔗产区的机械化种植需要政府和大型糖厂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以政治任务的姿态来推动,而在内蒙古甜菜产区,只要糖厂提供适当补贴,再加上国家的补贴,农户自己就可以实现机械化种植。未来,随着甜菜糖新建产能的投产,糖料供应越紧张、糖厂竞争压力越大,机械化种植要求就越高,农户和糖厂推广机械化的动力也就越强。
此外,发达国家甜菜种植和压榨的大规模机械化还未在我国推广开来。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小型农机被大型专业化设备取代后,内蒙古甜菜糖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将更上一个台阶。
压榨利润相对丰厚
甜菜收购价格相差无几,各糖厂的生产成本并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甜菜含糖量不同。调研的五家糖厂,生产成本在4600—4930元/吨,基本与上榨季持平。加上副产品的收益,甜菜压榨的税后成本在4200—4500元/吨。相较于甘蔗糖,甜菜糖的生产成本更低,这也是糖价在2014年9月跌破4200元/吨的时候甜菜糖厂依然能保持盈利的根本原因。
从目前的糖价看,甜菜糖厂的利润仍有2000元/吨。只要不低于生产成本,糖厂就会继续生产,也会陆续有新建糖厂投产。
人力和资金优势明显
近两年,煤炭行业不景气。今年,房地产各项调控政策频繁出台,投资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平台。所以,部分煤老板和房地产商带着大量资金投入到甜菜行业。同时,还有部分业内的政府退休官员以及有产业背景的人士投入其中。专业人士、充足资金配上扶持政策,内蒙古糖业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增产的利空效应将在2018/2019榨季显现
今年,近30万吨的甜菜仓单一度成为郑糖价格快速走低的压力源之一,虽然最后1709合约只交割了10万吨,交割后市场也如预期般阶段性反弹了,但在增产的背景下,尤其是2018/2019榨季大幅增产的背景下,具备成本优势的甜菜仓单,特别是运输便利的内蒙古甜菜仓单,又将对市场产生多大影响呢?
增产的甜菜糖有可能抛至盘面
现阶段,内蒙古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套保的不多。即便有个别企业参与进来,也是以企业负责人个人投机为主。相比之下,外资企业的套保和交割更加成熟,参与数量更大、参与积极性更高。随着行业金融参与意识的增强,糖厂参与期货市场也是发展方向之一。故而,新增且短期无法消化的甜菜糖,还是有进行期货交割的可能的。
内蒙古甜菜糖普遍为优级品
调研所到的企业,都具备生产优级白砂糖的条件,有的企业只在开机初期生产一级糖,而开机平稳后,产品就可以达到品质更好的优级标准,内蒙古甜菜糖仓单普遍是优级糖。不过,郑商所的白糖期货仓单和交割标准都针对一级糖,优级糖并没有升水规定。内蒙古的甜菜糖仓单虽然达到了优级糖的标准,却只能按照一级糖来执行,而在现货市场上,优级糖价格高于一级糖。也就是说,内蒙古甜菜糖仓单存在潜在升水。相比而言,新疆等地甜菜糖的品质远不及内蒙古。所以,内蒙古甜菜糖仓单在品质上具备优势。
增产压力体现在2018/2019榨季盘面上
2017/2018榨季增产幅度较小,根据升贴水和基差变化,甜菜糖仓单可能会阶段性给盘面带来抛压,但注册仓单量不等于实际交割量,市场依然有能力化解现有的增产预期。而2018/2019榨季,面对30万—35万吨的新增产量,市场又将如何消化?
根据甘蔗糖和甜菜糖的成分对比,二者只在3%的杂质成分上略有区别,主要成分则基本一致。不过,所谓的“甜菜碱味”令甜菜糖被很多消费终端排除在外,进而导致甜菜糖消费途径和消费空间受限,多年来消费增长幅度一直较为缓慢。
图为内蒙古甜菜糖月度销量
2018/2019榨季,虽然甜菜糖增产预期强烈,但短期内改变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倾向是非常困难的,想要实现甜菜糖消费量与产量的同步增长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增产的量最有可能抛至盘面。届时,内蒙古甜菜糖的增产压力将通过期货盘面释放,其对应的是2018/2019榨季的仓单和糖价。
甜菜糖成本决定糖价低点
甜菜糖基数小,虽然增产,但占比不高,决定糖价走势的主要还是甘蔗糖。2017/2018榨季是白糖市场熊市的第一个榨季和增产的第二个榨季,供需格局决定了糖价下行的方向,而成本决定价格回落的终点。甜菜糖成本低于甘蔗糖,根据前文分析,熊市周期内的长线空单目标价位即甜菜糖的生产成本4700元/吨。
图为我国甜菜糖和甘蔗糖产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