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LED封装市场 中国厂商即将逆袭?

行情分类:照明  文章来源:中华商务网  2017-07-17 09:44:58

字体:小中大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LED投资热度下降,企业如何才能获资本青睐?

过去的几年是LED显示行业高速发展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造就了一批实力强大的上市公司。在此期间,LED显示行业也赢得了空前的关注,获得资本的青睐。资本为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行业高速前进装置了引擎。

然而,资本的根本属性注定他是不会雨露均沾的,利润是资本的唯一目的和底线。这就造成了行业里的许多企业并没有得到资本的扶持,如很多即使挂牌了新三板的企业,也并没有融得发展资金。今天我们来探讨下资本的口味,看他们到底愿意青睐什么样的企业。

最明显的一点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都是行业里的优质企业,上市给企业带来了口碑和公信力,上市要求的规范经营也能降低资本的担忧。同时,股市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自我展示平台,能吸引到资本的注意,这和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LED显示应用行业新三板上市企业已有近二十家之多,但其中融资成功的企业极少,我们总结了几个原因:资本对LED行业投资热度有所下降;企业的创新力、活力,市场开拓能力不够;管理规范性欠缺;抗风险能力低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市场混乱,利润不高。

那么,资本为什么要更青睐于上市企业?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简单明了的问题,却也是非上市企业又想获得资本融资所必须研究的问题。上市公司抛开其小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实力,还有什么原因是资本愿意投资的?想来不外乎上面所提几点。LED显示行业里,企业年利润少于营销总额的15%,是相当危险的。当一家企业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下来,结果钱却不知道赚哪去了,尽管我们把企业的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很好,但以逐利为主要目的的资本,谁敢冒险?小企业生存才是根本,强大的业务能力几乎就是命脉。利润,回报,是资本运作的唯一动力。一家连生存都有问题的企业,给不了资本安全感,也给不了资本渴求的利润。所以,市场开拓能力是企业要获得资本青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企业要有创新、研发的实力。比如洲明科技、利亚德等。这类公司有主流产品优势,是资质优秀的白马股。在小间距风靡之前,利亚德不见得就比哪家大型公司强多少。但是利亚德靠着自身的创新和研发能力,站在小间距的风口完成了蜕变,实现了逆袭。利亚德自2014年以来,每年都以10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率爆发式增长。这样的企业,会缺乏资本的关注吗?显然不会,可见企业技术、产品的创新研发能力,也是吸引资本的重要筹码。

最后是走差异化、细分化路线的企业。有人做异形屏、有人做COB,有人做玻璃透明屏,还有企业主攻创意显示领域,这些细分市场虽然比较小众,但他们的利润都非常的可观,一旦体量做大或是市场扩大,马上便会吸引资本的关注。近期奥拓电子并购立翔慧科,重新成立新公司奥拓立翔便是很好的例子。立翔慧科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创意显示为企业发展主业,他们也给行业带来了无数个极具艺术价值的显示艺术品,尽管营销总额并未像大型企业那样亮眼,但其项目利润极行业影响还是相当不错,这相信也是奥拓与其联姻的原因之一。

上市公司几乎都符合以上的特征。如三安光电这样的老牌企业,有资历,有口碑,数十年一直站在行业前列,不仅游资愿意炒作,金融机构也非常乐意持有。LED显示行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市场体量还很小,上市公司也不多,而且大多数是近些年才上市,并没有资历上的优势。在资本市场,资历、技术、实力就像是夜里最耀眼的烛光,这些都是制造利润,资本获得回报的根本。想要获得融资的企业,尤其已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不具备其中至少一两样,又怎能获得资本的青睐呢?

(二)蓝牙技术联盟宣布飞利浦照明与谷歌加入董事会

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 简称SIG)今日宣布任命飞利浦照明代表Ruud van Bokhorst与谷歌代表Martin Turon加入董事会,两位代表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上任,任期两年。

蓝牙技术联盟董事会负责管理蓝牙技术联盟,在让蓝牙技术实现简易、安全的连接,成为每年产品出货量高达30亿单位的全球无线标准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蓝牙技术联盟执行董事Mark Powell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在蓝牙技术发展历史中的这一关键时刻迎来van Bokhorst先生与Turon先生加入董事会。目前,蓝牙正在全力以赴地为实现mesh联网功能做好准备,此举将有助于加快楼宇自动化、传感器网络、以及工业物联网等新市场的成长,二位新董事在技术、行业与标准开发等方面的广泛经验对我们来说极其宝贵。”

Ruud van Bokhorst先生负责管理飞利浦照明无线网络计划“标准与规范(Standards & Regulations)”部门,负责制定飞利浦照明创新部门的无线网络标准化路线图。van Bokhorst曾引领改革,与竞争对手进行商业谈判,带领专家团队,建立了跨多学科、民族和文化之间的桥梁。除在蓝牙技术联盟中的新角色外,van Bokhorst同时在照明和楼宇自动化标准化机构担任领导职务,包括Fairhair联盟秘书长与全新D?LI技术组织DiiA总经理。

Martin Turon先生为谷歌、Nest Labs无线架构师,并专注物联网平台与嵌入式低功耗无线产品。Martin Turon先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和标准开发方面拥有13年以上的经验,并在资产跟踪、环境监测、结构监测,以及智能家居等垂直领域引领了技术商业化进程。

新董事成员加入后,蓝牙技术联盟董事会将包括以下成员公司:苹果、AwoX、爱立信、谷歌、英特尔、联想、微软、诺基亚、飞利浦照明、极地和东芝。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照明产业发展新动力在哪?

众所周知,中国照明行业伴随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目前LED行业产能严重过剩,3万多家企业分食市场。市场充斥着大量低廉、劣质照明产品,满足不了越来越高的照明市场需求。

供给侧改革将加快LED行业低端、落后产能的淘汰,推动行业洗牌。那么,照明产业的有效供应和发展新动力在哪里?

从经济层面上

一是外贸,全球经济还在指望中国;二是投资,经历了自2008年的投资驱动刺激之后,投资已经进入到挤出泡沫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为近一年半以来最高值,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77.2%。

内需消费的崛起,正在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人们对精神消费、对品质生活的消费需求在逐步上升。

从技术层面上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物联网和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新的高度和形态,被提出和发展,并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产业层面上

照明产业体现出4方面特征:

集中化。产业集中程度越来越高,50亿俱乐部成员在增加,比如欧普照明、飞乐音响、木林森股份、雷士集团等;

品牌化。一线品牌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越发明显,二、三线品牌的优势不断弱化;

资本化。一线照明企业走向更加激烈的资本竞争环节,加快了行业的整合速度;

专业化。中小照明企业在识别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走差异化道路。

未来五年,作为下游的照明经销商该怎么走?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4方面进行:

跟随品牌。未来,随着资本竞争的加剧,大品牌在资源、渠道方面的优势将越发明显,小品牌的市场空间将被不断蚕食,跟随大品牌,是最为稳妥的方式;

产品升级。自上而下的供给侧改革,和自下而上的第三次消费升级,将加快廉价、劣质照明产品的淘汰速度,促进产业往中高端方向发展;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加持下,高品质照明产品、接入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照明和按需照明等,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网融合。过去10年,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对线下市场造成严重冲击;未来10年,纯电商模式已经发展到高点,线上线下趋于统一,场景式、体验式消费是新的趋势。

强化服务。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打破产品的硬软件边界。包含智能照明在内的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等系统性产品将成为主流,在生产与服务剥离的商业模式趋势下,照明经销商应该加强在消费端的服务能力,提升自己在厂商和终端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加上受新一轮国际政策以及消费升级影响,智能照明有望成为照明产业的有效供应和发展新动力。而如何从智能照明过渡到智能家居?这是近两年鸿雁研究的课题———以智能面板为终端,打造“全屋智能”产品力。

三、本周聚焦

(一)LED封装市场 中国厂商即将逆袭?

近日,TrendForce LED 研究发布了最新的“2017 中国 LED 芯片与封装产业市场报告”,对比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LED封测厂商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稳步攀升,排名也稳步提升,那么中国厂商能否完成逆袭,超越国外厂商呢?

TrendForce LED 研究(LEDinside)最新“2017 中国 LED 芯片与封装产业市场报告”显示,2016 年 LED 照明市场稳定成长,芯片、封装厂商产能持续扩张。尤其中国 LED 封装市场规模年增 6% 至 89 亿美元,在营收前十大厂商中,日亚化学蝉联冠军,木林森窜升至亚军,Lumileds 排名第三。与2015年相比,中国厂商在份额与排名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下面就让我们对比近几年的详细数据:

2015年

2015年中国市场LED封装营收前十大厂商中,日亚化学蝉联冠军宝座,Lumileds亚军,木林森则紧跟在后。

前十大厂营收规模为33亿美金,同比衰退15%,占整体中国市场LED封装38%,同比衰退8%,显示市场依然呈现比较分散的状态。

具体来看,国际厂商占据5个席次,中国厂商席次则跃升为3个,崛起的态势明显。中国厂商营收表现出色,主要借着产品性价比优势,加上技术差距缩小,逐步抢下国际厂商的市场份额。

日亚化学中国区营收虽受汇率与业务转变影响,呈现较大幅度下滑,市占明显缩减,然而排名依旧称冠。Lumileds则凭借照明和车用市场的快速增长,助其营收表现不俗,荣登亚军。中国厂商木林森营收微幅下滑,排名保持第三位置。亿光于中国市场成功发展车用、小间距显示屏与闪光灯市场,排名第四。欧司朗成功于中国市场发展车用与红外线LED市场,排名进入第五。国星光电因发展小间距显示屏应用市场有成,排名有所提升。鸿利光电因合并斯迈得公司营收,得以取代荣创(AOT)首次进入前十。

这种情况到了2016年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2016

2016 年中国市场 LED 封装前十大厂商营收规模为 41 亿美元,年增达 24%,远高于整体市场平均成长幅度的 6%,显示产业集中度提升。

2016 年排名依旧称冠的日亚化学凭借技术、专利以及品牌优势,除了继续保持在背光市场的市占率外,更积极拓展高端车用照明市场。排名第二的木林森 2016 年产能继续扩大,在照明、显示屏幕市场的市占率也有提升。而 Lumileds 虽然下滑至第三名,但在高端商用照明、闪光灯以及车用照明领域依旧享有竞争优势,营收也较 2015 年同期成长。

中国台湾地区厂商如亿光与光宝,在中国大陆地区营收表现都有明显增加。以亿光为例,营收主要有来自电视背光、手机闪光灯、显示屏、车用与红外线产品的营收贡献;而光宝则受惠于手机闪光灯、红外线产品与车用照明产品。

前十大厂商中另外两个中国大陆地区厂商国星光电和鸿利光电,排名均较 2015 年进步。国星光电不仅巩固在 LED 小间距显示屏幕封装市场的龙头地位,同时也大力发展照明 LED 封装市场,营收年增达 36%,排名升至第六;鸿利光电则继续扩大照明 LED 封装市占率,子公司斯迈得营收成长逾六成,随着 2017 年江西基地产能进一步释放,排名有望更进一步。

前三大都是什么公司

虽然这两年来,国内市场份额的排名偶有变化,但是总体趋势还是没有改变。龙头老大的地位一直被日亚化学垄断。国内厂商份额在提升,但是与国际厂商的差距还很明显。那么就来看看前三大公司都有什么看家本领吧!

日亚化学

日亚化学主力产品为LED,不过因应用于智慧手机/平板液晶荧幕的LED市场减速,加上在照明市场部分,和中国台湾、韩国厂商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日亚化已连续2年交出营收、获利皆下滑的成绩,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下滑,但是日亚化学无论在技术和市场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优势。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的数据,2016年日本的日亚化学的LED芯片收入为24.23亿美元,是全球LED封装服务提供商中收入最高的。

Lumileds

Lumileds作为LED的技术先驱,在细分领域的发展先声夺人,其中在手机闪光灯每年保持很好的增长。

Lumileds 的研发团队与强大的知识产权是重要武器,以目前该公司全球现有约九千名员工,以及一年营收可达20亿美元的地位来看,在LED产业仍是相当有份量的公司。

2016年12月底,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正式表示,将以20亿美元的价格(包括负债和债类型项目),出售80.1%的股权给美国的私募基金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LLC,飞利浦仍持有19.9 %的Lumileds股权。

其实,Lumileds在2015年就从飞利浦分离出来独立营运,它在创新、科技领导地位与忠实强大的客户群是该公司的主要价值。

木林森

木林森作为国内市场前三大厂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中国厂商,市场份额一直在稳步提升,这家公司能否在未来实现逆袭呢?

据了解,今年迎来20周岁生日的木林森,可以说是中国LED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等生”。

尽管一提到木林森,通常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奉行低成本战略(low-cost Strategies)的封装厂。然而仅仅用成本领先战略来思考木林森,必然会陷入对这家快速成长的LED公司发展战略的误读,也难以解释高速成长(2008~2016 CAGR 39.45%)的同时如何还保持了不错的增长质量(毛利率持续维持在20~30%)。

与木林森同一时期发展的封装厂有很多,其中木林森以成本控制的能力著称,走上了低成本战略,而另一些则采用了差异化的道路。木林森的战略也成就了如今的发展。

2017展望

LEDinside总结了2017年LED封测市场的六大市场趋势:

趋势一:中国LED制造商加速发展,国内使用率持续上升

据LEDinside分析,2016年中国LED封装市场上,国内产品使用率达到67%。日亚化学仍是中国LED封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在排名前10的制造商中居于首位。除了日亚化学,另外还有5家国际企业。当然,中国制造商也毫不逊色,木林森(MLS)发展快速,超过了Lumileds(荷兰LED制造商)排名第二。国星光电(NationStar)和鸿利光电(Honglitronic)的排名也有所提高。

趋势二:中国LED照明市场稳步增长

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达259亿人民币,比预期低。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场对LED照明的需求没有明显增长,导致中国LED灯整体出口下滑。

不过,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稳定,2016年中国LED照明市场同比增长9%。据LEDinside预测,2017年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0亿人民币,到 2020年将达到364亿人民币,2015年至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

趋势三:国际制造商把很多OEM(代加工)订单交给中国制造商

由于低功率LED灯在LED照明市场占主导,且中国一级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较高,许多国际品牌厂商(Lumileds、欧司朗、CREE、三星、LG Innotek等)的OEM(代加工)订单逐渐集中到中国。

趋势四: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需求增长刺激制造商进行扩张

由于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需求仍在上升。LEDinside预计,到2020年中国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将达到158亿人民币。早期,亿光电子(Everlight)在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制造商也进入该领域,包括国星光电、木林森和Kinglight,这也刺激了制造商往该领域扩张。

趋势五:中国企业采用MOCVD技术使LED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

MOCVD设备制造技术曾经一度掌握在欧美公司手中。Veeco(美国仪器公司)主要生产具有较大长晶炉的EPIK700 MOCVD设备,以该公司2010年推出的K465i MOCVD为参照计算,EPIK700 MOCVD拥有最多反应腔室。

中微半导体(AMEC)和中晟光电(Topecsh)等中国MOCVD设备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上升,尽管2016年仅占11%的市场份额。

趋势六:LED灯丝市场需求逐年递增

近两年,由于LED灯丝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备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这一领域,市场规模将呈现较快的增长。2016年全球LED灯丝市场需求量为1.5亿个,LEDinside 估计,到2018年全球LED灯丝市场需求达到6亿个。

在封装产品方面,主要的LED灯丝供应商是Runlite(深圳市源磊科技有限公司)、 MLS(木林森)、 Refond(瑞丰光电)和Hangke Optoelectronics(杭科光电)。

总结

LED发展到现阶段,资本、技术、规模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LED 照明技术发展迅速,产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产业集中度将正逐步提高,企业发展两极分化明显,一方面大企业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实现快速发展,进一步向行业巨头集聚;另一方面小企业在技术和规模的双重压力下利润微薄,生存艰难,关机停产、兼并转让偶有发生,全球 LED 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变化。

未来LED行业继续洗牌在所难免,但每次洗牌都将是LED行业的又一次升华。最终将保留部分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产业布局合理的龙头企业。

在即将到来的洗牌中,国内企业该如何立足呢?

像木林森这样的国内企业凭借着早期的成本优势,通过战略调整不断的积累技术优势,在成本、技术、规模方面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国内其他厂商的发展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按照这样的道路走下去,国内厂商未尝没有逆袭国际大厂的一天!

(二)2017年6月全球7W/9W灯泡价格趋势分析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研究表明,2017年6月,中国市场7W LED灯泡(相当于40W白炽灯)的平均零售价格从2017年4月份上涨了13.6%至26.7人民币元(3.9美元),而9W(相当于60W白炽灯)的价格则上涨1.6%至32.2人民币。

Digitimes Research表示,6月份日本40W和60W等效LED灯泡的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417日元(13.0美元)和1834日元,分别比4月份增长了9.0%以及下滑了6.1%。

6月份全球其他市场40W和60W等效LED灯泡的平均零售价情况如下:韩国为7590韩元(6.8美元,比4月份上涨1.1%)以及12480韩元(涨1.8%);美国为17.20美元(涨8.2%)和19美元(跌1.0%);欧洲为6.20欧元(7.0美元,下降12.7%)和8.30欧元(跌3.5%)。

6月份在韩国市场销售的飞利浦40W等效LED灯泡和欧司朗60W等效型号的平均流明价格比分别为140.2流明/美元和240.5流明/美元。

在发光效率方面,三菱电机在日本市场上的40W等效LED灯泡和60W等效型号在6月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5.5lm/W和108.2lm/W。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木林森蝉联中国本土照明LED封装冠军鸿利智汇第二

下一篇:补贴政策转向LED产业链中下游加速整合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