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大V论坛 > 论坛详情

互联网影业敢问路在何方

行情分类:产业互联网化  文章来源:北京银联信  2017-06-19 16:28:25

字体:小中大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行业和电影该怎样融合?昨日,在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上,作为互联网影业的龙头老大,阿里巴巴影业集团(简称阿里影业)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就此问题提出新观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互联网影业将通过建设用户触达、商业化和内容产业化三大“新基础设施”,赋能电影产业。俞永福强调,阿里影业的定位是非传统影业公司,要做电影行业的服务者,而非竞争者。

互联网该为电影做什么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赋能下一个十年: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俞永福、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华谊兄弟电影董事总经理、华影天下董事长叶宁、著名制片人麦克·山伯格等多位业内知名人士共同探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王长田认为:“总体来讲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是在提升的,但我们的‘爆款’这两年确实少了一点。另外,我也不建议大家把所有目光都关注在票房上,因为在成熟的电影市场里,票房只能占到全部收入的30%-40%,其他收入是来源于版权销售、点播分成、衍生品等,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我预计在三四年后,电影公司的票房收入和其他收入可能会基本持平,也意味着我们的电影市场规模会是票房的两倍以上,电影公司的收入也将是票房分账收入的两倍以上。”

在俞永福看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影产业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既需要创意故事、独特表达、个性化电影人这些感性元素,也需要高效的用户触达、内容制作和商业变现的理性建设,相对应的就是用户触达、商业化以及内容产业化三个层面的新基础设施建设。

用户触达的新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更好地连接观众与内容。斩获6亿元票房的《一条狗的使命》,很好地说明了大数据宣发的用户触达效果。商业化的新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基于电商、金融、内容生态的模式创新,为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多货币化通路。2017年,阿里影业围绕“三生三世”的IP进行全面开发,实现多元的商业化。年初,在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期间,阿里影业将IP授权给10大核心品类的40个品牌商家,由这些商家开发并销售的“三生三世”相关衍生品,获得了超过3亿元的销售金额。内容产业化的新基础设施建设,则是用更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式,让电影内容的生产更为简单、高效,其中包括故事创意的挖掘、IP联动开发、人才发现和扶持等。

互联网要做一个服务者

俞永福此前曾多次表示,阿里影业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公司。在论坛上,俞永福再次强调了阿里影业的定位,“要做电影行业的服务者,而非竞争者”。王长田对此回应称:“永福也许有一天会收回他今天说的话。现在他们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我们是基础设施的使用者,而且永福承诺不跟我们竞争,但是我觉得,有一天也许我们还是会竞争的,因为这个行业其实很小,大家做着做着就做成一样的公司了。”

尽管传统影业对互联网影业提出的“服务者”观点有保留意见,但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衡量互联网影业是否成功的标准,并不是拍出了多少卖座电影,而是能否“通过数字化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让用户的体验更好。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大数据性感还是骨感?看星河集团如何玩转产业互联网大数据?

下一篇:为建最大5G网络 中国将斥资1800亿美元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