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重拳打造“智能服装产业集群”
随着2015年工信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安徽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明确提出加强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智慧集群。我省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必须勇于尝试与创新,走智能制造的路线,在新征程中闯出新路。
我省每年服装消费达320亿元左右,但本土品牌年产值仅占市场消费需求的3%,庞大的内需市场被外来产品占领。省工商联日前通过调研指出,2015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量虽然居全国第六,但全国驰名商标仅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仅2个。
随着消费者对时尚、潮流、品质和定制化需求的不断上升以及智能制造的出现,全面对接消费者成为趋势,省工商联呼吁我省传统纺织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省工商联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我省服装企业以按单加工为主,缺少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经验,许多企业依赖关系网营销,缺少先进的品牌意识和网络营销理念。还有一些企业利润微薄、基础薄弱,无力实施产业升级。由此导致贴牌加工多、自主品牌少,雷同产品多、特色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
产业“碎片化”问题同样令人担忧。省工商联认为,目前我省纺织产业集群仅4个,部分产业集群集聚度还较低、创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低、品牌建设不够、基础设施不配套。如望江县“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仅27家,与江苏、浙江等省一些影响力大的产业集群相比差距明显。
此外,作为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近年来纺织服装企业成本持续攀升、融资难融资贵凸显、劳动力资源紧缺、环境约束不断增大。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消费行为改变、产品周期缩短、售后服务复杂化等诸多因素都在威胁着传统纺织服装企业。
省工商联呼吁,今后亟待加快制定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改造建立4-5个“智能服装产业集群示范区”。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和省级关于加强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中央、省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力争更多技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项目库。
要优化投资方式,通过国家政策性产业基金注入、财政贴息、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支持和推进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围绕技术改造创新,设立省级智能服装产业发展基金,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采取融资租赁等方式开展技术改造,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今后发展方向的重点应是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积极培育安徽自主品牌。省工商联建议要引导企业加快“机器换人”、“互联网+”、“工业4.0”的技术改造升级步伐,推行生产过程一体化、园区化,依托奥瑞科技等智能CAD/CAM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积极构建以智能制造及“物联网+”为核心的“智能服装产业集群”。同时,建造服装高级定制示范工厂,通过实时三维量体系统和大数据系统,选料选型、安排生产,缩短交付时间、实现个性化定制,积极争夺高中端市场。
有效路径是将“产业集群”与“智能平台”、“智能化工厂”相结合,传统加工与“互联网+”相结合,汇聚相关产业园区、服装职业院校、技术科研机构、服装品牌运营商、服装加工厂、设备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物流配送等相关机构及企业,共同搭建和完善面向中小型服装企业的集研发、生产、咨询、检测、信息、物流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运营平台。
(二)科技改变时尚圈,给“新时装”创造了可能
科技正在改变时尚圈的规则,给“新时装”创造了可能。
时而扭扭身子学模特走秀,时而高歌一曲活跃气氛,身高84.9厘米、体重19公斤的“花生宝”在今年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开幕酒会上刚一亮相,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明星”。
机器人助阵、秀场内外互动等多个新技术的应用,本季时装周注定多了不少科技感。品牌已经将科技实打实地融入到了设计当中,智能融入时尚生活的趋势已经体现。
设计不再“徒有其表”
有科技感的面料,贴合身材曲线的服饰,再加上酷炫的智能设备,身着爱慕运动系列的模特一出场,就给现场带来浓浓的科技感。爱幕集团此次时装周期间就创新性地把智能技术融入贴身内衣中,让人们在运动、休闲之余更好地观测自身健康。
爱慕集团董事长张荣明说,对面料生产、制造环节上进行科技创新,可以放大产品的附加功能,开拓全新的市场。比如,这些带有高精度传感器和芯片的智能内衣,可对心率进行“秒级”监测,让内衣不仅是“好穿”。
就像科幻之于文学始终是一个诱人的主题,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阅读者;而科技感的时装在各个年代也都有自己的拥护者,比如20世纪60年代以皮尔·卡丹为代表的太空、未来主义设计师。但早期的科技感时装更多是“徒有其表”,只是形式上的未来主义而缺少真正高科技功能性的设计。但随着近几年“可穿戴设备”成为时尚圈和3C圈共同的关键词,大众化的高科技时装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婚纱女王VeraWang曾经感慨“好看的服装都已经被过去的时装大师设计完了”,一季又一季的时装周总是八卦比衣服更有看头。不过借助高科技设计师们或许真的能创造出“全新的时装”。
CHANEL2016春夏系列的发光凉鞋在淘宝上已经成为爆款,2017春夏发布中发光手袋又来了。此次CHANEL将秀场搬进了机房,还推出“亲密科技”的概念。精致蕾丝搭配数字化设计的斜纹软呢,手袋上的LED显示屏在App的控制下不断变换着图案。这样大胆的想法似乎只能由KarlLagerfeld来操作。头戴机器人头盔的模特在T台上大步流星,却依旧身着经典斜纹软呢外套,经典与创新的融合就这样以一种奇异而不怪异的方式实现。电光色调、激光色泽、霓虹亮彩、屏幕亮泽与饱和像素交相辉映的印花套装上,数码色彩带来的视觉震撼带给观众扑面而来的未来感。
虽然设计风格和先锋向来不挂钩,但DOLCE&GABBANA对于新事物总是怀抱开放的态度,当年让模特在秀场上玩自拍的桥段至今依旧是大家所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一季从皇冠、手袋到高跟鞋,DOLCE&GABBANA带来了相当数量的发光单品。
Louis Vuitton虽然没有在材料上大张旗鼓,却用剪裁和设计营造出未来女战士的形象。源自Petite Malle小箱包的手机壳成为人人追逐的宠儿,经典老花和复古箱包设计成为热议的话题。
或许现在你还很难接受在日常的场合穿着发光服装,甚至对于它的安全性还有所顾虑。但未来发光、发热甚至是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变形服装都极有可能出现在每个人的衣柜中。
事实上,这样的设计在多年前先锋设计师的作品中都已经出现,诸如脑洞大开的时装大师HusseinChalayan在2007年就利用记忆金属常温下恢复原状的特性完成了服装的变形。在2016春夏巴黎他又推出了水溶服装。随着水流划过特殊的表层面料,原先的衣服溶解,但瞬间又出现了一件新衣服,满足了少女们“一键换装”的梦想。这是设计师对于未来意象和未来思索的探索,他用时装设计传达着人类进化的可能性,他的超越和勇敢也赋予了时装一种无穷的创意能量,而如此种种创意只要待技术完善将很自然地成为常规服装。
而这一切相信很快就能成为可能。将科技融入时尚的潮流甚至让硅谷的天才们都坐不住了,在今年10月底奉献了一场科技含量99纯金版的“硅谷时装周”。
智能可穿戴不再是小小的配件,而是设计重点要考虑的对象。机器人,甚至是无人机走秀,配有LED灯会说话的手包,采用激光打印或缀满灯的服装,用帐篷防水面料做成的西装,能够用手机控制Logo显示的钱包和太阳镜,种种脑洞大开的设计比起传统时装周展示的服装更接地气,也从技术上的层面上展示了服装与科技结合的种种可能。
科技赋予服装灵魂
而Babyghost给2017春夏上海时装周开了个有趣的头。由黄悄然和JoshuaHupper搭档设计的时装品牌在一九三三老场坊的展示中使用到了唯链和VR技术。
20位模特展示了BABYGHOST2017春夏中20个造型,每个造型中都有一件单品在诞生之初便被植入了VeChain芯片。时间倒回到2016年9月7日,纽约,在品牌BreakfastParty中,同样的这20件单品出现在20位纽约下东区Cool-kids的身上。BABYGHOST将每个人的影像存储在芯片之中,带回上海1933老场坊的发布会现场。扫描VeChain芯片,就能看到每件样衣与之前穿着者的互动记忆。VeChain为每件衣服赋予了一个灵魂。
同时,页面也会显示出该款时装所有详细信息,例如名称、产地、出产日期和产品编号。作为时尚静态展示的一项技术噱头,它未必能够体现出功能最大值,即防伪。这项名为唯链(Vechain)的技术来自科技公司BitSE,主要用于商品ID管理云平台,供企业级用户提供商品资产管理、追踪溯源、防伪校验、新型供应链管理等服务。
秀场后半部分设有六间黑幕围成的VR空间。观众带上眼罩后会经由飞船进入深蓝儿童的小宇宙,隧道四周是由BabyghostInstagram截屏所铺成的,也算是向Babyghost的成名之路—社交媒体致敬。穿越太阳后,体验者会“看到”身着本季新款时装的模特,并可以将手柄当作手电筒照亮想要看清的细节。
如此看来,除了时装本身,科技开始将时装的距离拉得更为紧密。这几季时装周上科技公司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此次三星手机除了充当上海时装周记录者的角色,三星还将圆明园公寓的老房子改造成了SAMSUNGFASHIONHOUSE,5位独立设计师各自带来的旗下品牌的服装作品、创作手稿、手工原样、时尚微电影一一亮相,可通过装置、模特等多种形式与设计师作品进行互动。
2016年9月10日,一场Charlotte Tilbury的Kate Moss香水秀在三星837,一个集合了三星最炫目的声光效果和交互体验的舞台上开幕。837是三星位于纽约下城的旗舰店,也是一个可以容纳90人的剧场,满足看秀同时的黑科技体验,成了时装周最受瞩目的场地之一。
而此前在2017纽约春夏时装周上,英特尔提供了VR视频直播,并通过三星GEARVR头盔感受更加完整的沉浸式体验。360度的VR技术致力于提供最佳的美学效果,将沙发上的观众带到时装周现场,因此给粉丝带来了这个专属活动空前的真实体验。作为回报,品牌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反馈,并且继续建立他们往后的市场策略。
近期,由苹果、英特尔以及CHANEL、Dior、D&G、YSL、山本耀司、Alexander Mcqueen等顶尖科技与时尚品牌,共同设计策划了以“科技时代的时尚Fashion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为名的时装展览,也聚焦科技与时尚的关系,探讨了高级定制服装从以往传统手作,到机械定制(如3D打印),再到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英特尔探索与创新战略总监Todd Harple认为:设计师们应该将软件、传感器、处理器、合成生物材料等整合进自己的技能包。
“我们展示的衣服不再像以前那样诞生于设计草图与传统面料,而是前瞻性的工具(全身扫描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与材料(如3D打印尼龙)。我们还同时综合多种传感器(接近度、脑电波、心率等等),让服装带有传感功能并与周围环境沟通,也从生物学受到启发,展示时装将如何可能成为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交互窗口。”Todd Harple称。
时尚与科技共舞
不知不觉中,在同一个舞台上,时尚与科技共舞,谁成了谁的嫁衣,早已无法判定。因为界线早已模糊,跨界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如果说制造、设计、营销、资本的力量在与竞争对手的市场角逐中呈现的不过是“存量”上的蛋糕重新划分,那么,科技有足够的新生源泉产生“增量”。设计师张肇达就表示,世界扁平化后,设计美学、营销模式、资本手段已不再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事实上,产业人已在数十年的锤炼中学会了这些“术”法。而科技,依然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深知时尚于本质上有其周期性,而科技却在不断寻求跨越。过往,我们偏倚于艺术的表现力,而对科技的内生力的重视度显然不足。技术,不仅是我们手臂的延伸,它还可能让我们醍醐灌顶。”张肇达称。
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推动着新的营销模式、新的管理方式。它将能做出我们从未想过能够做出的衣服,更为服装业反复复古、渐无生趣的点滴美学续以新的生机。
这就需要我们需要重新构想研发、供应链与商业模式等方面。但也许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时尚与科技融合,我们必须对跨学科协同的专业设计技艺敞开怀抱,科技将渗入未来时装的每一寸肌理。
这将触发的讨论,不仅仅是时装作为人类、生理学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界面,还包括未来展望中访问、健康、隐私与自我表达等数据带来的影响。
科技是手段并非目的。时尚的核心并非炫目的华丽之光,而是内在的非凡态度和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也许这就是科技赋予时尚的“大不同”,一片令人向往的精神领地。
科技,的确可以在时尚界走得更远!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为未来棉花价格目标改革定调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业界对文件中有关棉花问题的表述表示了高度的关注。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行三年到期后,未来的政策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对文件中有关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解读。
韩俊表示,重点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对于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他评价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未来在改革方向上,他表示“要坚持市场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在实施的节奏上,要坚持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
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对于改革的内容,文件强调“调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进补贴方式。”据业内人士预计,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还会继续实行下去。至于如何“调整完善”,相关部门现正在对制定进一步的政策方案进行研究。
据棉花产业链各方反映,试点政策实行三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基本建立,市场主体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农民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财政资金补贴效率提升,内外棉差价在逐渐缩小。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也表示:“从新疆棉花直补工作的评估结果看,棉花价格改革试点成果显著,棉花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决定。”
业内专家表示,三年的价格补贴试点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国家层面上看,补贴金额超过我国入世承诺。按照WTO规则,我国实行的目标价格补贴属于“黄箱补贴”,其补贴额度受到微量允许上限约束。从试点三年情况看,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补贴额度都受到了补贴上限的约束。如果未来不进行调整很有可能引发其他成员国质疑并引发贸易争端。
从补贴价格看,目标价格制定标准不明确且变动太频繁。这三年棉花目标价格的制定并没有完全按照政策设计的“生产成本+基本收益”确定,往往有不同部门、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因素。由于不同主体、不同部门利益诉求不同,政策观点不一致,对产业发展认识也不同,各方意见分歧越来越大,导致目标价格的制定越来越难。这也导致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由于政策预期不稳定,棉花市场的各方主体对未来的预期也心中无底。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最为关注的是棉花质量问题。从试点三年来的效果看,由于基本按照实际种植者交售量进行补贴,造成棉花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洋货入市、国货入库”,高等级棉短缺,低等级棉过剩,这是目前我国棉花产业的现状。原料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纺织企业认为,目前棉花资源供应相比前两年有明显的改进,但与企业期望仍有差距,企业特别关注的是“好的棉花去哪里买”。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说到底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习总书记的讲话正是中央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的原因。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在解读一号文件时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供给结构,跟上消费需求升级的节奏。要坚持质量兴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活资源要素潜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据记者了解,去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曾牵头召开会议,对新疆棉花价格改革试点效果进行评估,与会的农业、企业、流通领域的专家对新疆棉花目标改革政策试点以来的问题进行过内部沟通。
各方对试点效果总体感到满意,希望改革政策继续实行,同时建议,摈弃与产量挂钩的“黄箱补贴”政策,采用不与当期产量挂钩的“蓝箱政策”。
对于棉花质量问题,专家建议优质优补,而发改委有官员表示,质量问题还是要靠市场化去解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在一次会议上也表示“对新疆改革试点政策还是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优质优价、建立稳定市场长效机制、提高真正补贴效果、兼顾国内外市场等。”
令人关注的包括棉花在内的农产品价格改革正逐步进入深水区,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号文件的发布为未来棉花价格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改革政策肯定会继续下去,但如何改目前还是未知数,政策出台的决定权在政府,最终应该是各利益方博弈的结果。”有业内知情人士如是说。
三、本周聚焦
(一)宝胜1月营收猛增30% 裕元反受累下跌1.7%
刚过去的春节对台资运动鞋代工巨头裕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体育运动用品连锁零售商宝胜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月的营收造成刚好相反的影响。
由于春节导致制鞋业务的工作天数减少,出货随之较2016年同期下降,1月裕元集团的综合营收出现1.7%的跌幅,从2016年的7.635亿美元下滑至7.505亿美元。
反观宝胜国际,作为世界两大运动品牌Nike 耐克和Adidas 阿迪达斯的中国主要经销商之一,春节旺盛的需求刺激该集团1月综合营收同比猛增30.0%至19.179亿元人民币,创下单月营收的新纪录,而且已连续第二个月增速达到30%。
Deutsche Bank AG (DBK.DE) 德意志银行在本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春节期间国内运动服销售稳健,安踏体育、李宁和宝胜国际1月的同店销售都轻松取得10%或以上的增长。而当前2月份,鉴于去年同期有春节旺季而形成高基数,销售无可避免呈现跌势,但该行预期跌幅都会相当温和,总体来说2016年四季度的强势可以延续至今年一季度。该行分别维持这三只股份24港元、6.2港元和3.1港元的目标价。
1月初,宝胜国际主动披露了管理层夸大12月“有不正确销售记录”并炒了首席财务官陈国龙,首席执行官关赫德也辞职。该集团股价因此在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急插23%,盘中最大跌幅更达37%。
宝胜国际在2月3日任命了李韶午为执行董事和代理首席执行官,取代前CEO 关赫德辞职后暂时顶替的集团主席吴邦治。李韶午是宝胜国际和裕元集团台湾母公司宝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策略投资部副总经理,从2011年1月开始也出任裕元集团的执行董事。
自1月9日股价跳水以来,宝胜国际的股价已经回升10%,得益于德意志银行的唱好今天收涨2.89%至1.78港元,但2017年至今为止仍然录得19.8%的累计跌幅。而裕元集团今天收报27.35港元,全天无升跌。李宁飙升4.49%至5.35港元,安踏体育微跌0.21%至24.10港元。
(二)安踏体育2016年市场份额达10.3%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将于2月22日举行董事会,公布全年业绩。在此之前,中金公司研究员郭海燕表示,安踏体育在2016年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0.3%,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5%,好于其他国内品牌。考虑到消费环境企稳及服装消费者更加注重服装的精致度和功能性,加之公司高性价比的主打产品“安踏”在报告期业绩稳定增长,FILA等其他品牌因高毛利而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她表示看好安踏体育在国内运动产业风口及奥运营销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安踏体育预计2016年底安踏店(包括安踏和安踏儿童)数量8600-8700家,年底FILA专卖店(包括FILA与FILAKIDS)数量为700-750家;新加盟的DESCENTE在8月份开第一家店,预计2016年底将达到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