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前8月国企利润总额同比增两成 钢铁有色业持续盈利
财政部资产管理司26日发布的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利润增幅高于收入6.2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等上年同期亏损行业持续盈利。
具体来看,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30763.8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中央企业198126亿元,同比增长14.2%;地方国有企业132637.8亿元,同比增长17.5%。
营业总成本方面,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319389.8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9.7%、6.4%和7.7%。中央企业189410.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6.5%、5.7%和6.4%。地方国有企业129979.6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5%、7.2%和9%。
实现利润方面,1-8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9114.1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中央企业12444.2亿元,同比增长16.1%;地方国有企业6669.9亿元,同比增长33.8%。
(二)钢铁深加工业正“减量调整”
“我国钢铁深加工行业发展的主题正在发生由‘增量、扩能’到‘减量、调整’的变化,但减量不是不发展,而是在减量发展阶段下推进绿色化、有序化、品质化、标准化、差异化、服务化、智能化、多元化、国际化‘九化’协同,重塑价值链。”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近日山东滨州举办的“走进‘一带一路’中国金属板材产业峰会”上表示,未来我国钢铁深加工行业将实施“史上最严”的排放标准,排污许可制度将迎来重大改革,排污许可证将成为每个排污单位必须持有的“身份证”,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行期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是排污单位守法、执法单位执法、社会监督护法的基本依据。环保费改税、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也将正式启动。
加大环保整治力度,对于钢铁深加工企业是挑战,更是机遇,这一点在全国最大的金属板材产业集群和贸易集散地山东博兴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两年来,博兴县针对金属板材行业集中开展环境整治,不仅取缔关停了许多排污不达标企业,还倒逼企业加大科研创新力度,许多国内外顶尖的生产技术已经应用到金属板材加工生产当中。
对于钢铁深加工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李新创分析认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钢铁深加工企业必须转变环保观念,降低环境经济政策带来的经营风险,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只有形成这些优势,才能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钢铁产业链建设、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赢得主动。”李新创说。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钢铁行业面临的市场经济形势和钢铁价格演变趋势
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发展压力将持续很长时期,钢铁总需求的缓缓回落也是长期趋势
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转型发展都将持续较长时期,国内钢铁需求也出现了高位回落趋势
中国经济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是东西部地区仍存在经济发展的阶段差距;中国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中积累起来结构性矛盾,化解贫富差距,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转型发展的压力已经导致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增长而进入2016年6.7%的中速发展阶段。正是这个经济运行态势和转型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进入了产能过剩的历史发展阶段。也出现了中国钢铁需求高位回落趋势。包括钢铁产能在内,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将是一个长期化趋势。过去建设一个钢厂、铝厂增加产能,也会增加GDP,为经济增长做贡献的时代过去了。2016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从2015年56.2万亿元的总规模基础上回落到今年8.1%的增长阶段。中国社会经济面临很大的深化改革,调结构和转型发展压力。
我在四年前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要警惕经济下行压力的长期化》。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是符合转型期经济发展规律的。政府同经济下行压力博弈,保持经济稳定是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特点之一。最近政府再次增加了铁路、水利等基本建设投资。利用闲置生产能力,瞄准潜在社会需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短板目标的建设是正确的。正是加大了调结构、补潜在需求短板和转型发展使中国经济保持了接近7%的相对稳定发展趋势。伴随经济转型发展中国钢铁总需求也出现了小幅回落趋势。
实际上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同口径与上年同期比真实下降2.3%,为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而当年出口钢材1.12亿吨,同比增幅达到20%。这就清楚显示我国钢铁消费总量已经出现饱和点后的回落趋势。
二、今年以来统计粗钢产量增长并不能反映真实的粗钢总产量和总需求的的变化
随着钢材市场价格连续上涨的几度疯狂,当前钢铁市场热点较多,这些热点都是市场深层次矛盾关系的集中体现。实际上只有正确把握这些热点问题,才能真正驾驭大家关注的市场价格走势问题。
钢铁总产量和总需求已经连续两年显示了小幅回落趋势。由于中国巨大潜在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现阶段用钢总需求会保持高位小幅波动趋势。实际上8年前我在中非钢铁论坛会上就说过中国钢材消费总量进入饱和点后,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潜在需求决定了中国钢铁总需求不会出现过山车式的变化。人均钢铁总需求从饱和点后会呈现高位波动小幅回落的趋势。这种钢铁总需求饱和点前后的变化趋势是由国情决定的,它对钢铁行业有利。
现在有个奇怪的产量统计现象,在钢材出口已经出现持续回落的2016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至8.08亿吨。2017年7月我国粗钢产量7402万吨,同比增长10.3%。日均产量238.77万吨, 1-7月我国粗钢产量49155万吨,同比增长5.1%;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真实的评估这几年中国粗钢总产量和国内钢材年度消费总量问题。
由于许多中频炉地条钢企业采取夜间生产,白天运向市场,而我国粗步统计中频炉产能超过一亿吨,产钢量近6000万吨。其中几千万吨地条钢产量没有纳入国家统计数据。这就预示着统计数字难以反映我国全部粗钢产量和钢材的社会表观消费量。这就意味着我国历史上粗钢最高年产量不是8.02亿吨,而是8.5亿吨左右。
据工信部公布2016年我国有统计的去钢铁过剩产能6500万吨。其中大量的是已经关停的部分落后产能。不过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去钢铁过剩产能的重点已经转向打击伪劣,取缔中频炉。目前中频炉基本被停止生产。据统计,全国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近600家,涉及产能1.2亿吨。 但是已经纳入社会消费总量的地条钢所占市场份额,只能由有统计的钢铁企业生产来补充。这就形成了粗钢总产量增长的现象。从热轧卷板、冷轧板产量同比几乎没有增加也可以看出,补充增产几乎都集中在建筑钢材。产量统计数字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建筑钢材中。
由于我国大幅去中频炉产能的过程主要发生在2016年和今年初。因此,今年粗钢产量基本都会纳入国家的统计。特别是6月以后的统计数字能够真实反映今年的月度全国粗钢产量。据发改委9月30日发布统计显示,8月份,全国粗钢产量6857万吨,同比增长3%,实际上月环比减少产量545万吨。环比下降7.3%。我国规范统计后的粗钢产量终于显示了环比回落大趋势。由于投资增长回落到8%的近年低位,预计到明年7月,我国钢铁粗钢产量总体是环比回落趋势。有了今年的统计数字基础,到明年8月真实的统计数字就为我们做好2018年我国粗钢产量与2017年粗钢产量提供了真实产量数据对比。
由于我国城乡人口和区域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差距和潜在经济需求很大,决定了我国钢铁消费总量即使出现回落趋势,也会显示几年内的年度钢材消费总量高位波动小幅回落的大趋势特征。把握了上述几个基本观点,就不难理解在去年去产能一年后,粗钢产量不减反而增加的现象了。
去年大力去过剩产能虽然缓解了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但由于钢价的疯狂也刺激了许多钢厂增加新产能投入生产。从美国的经验看,近几十年新建生产能力都是电弧炉短流程炼钢。目前中国废钢年度消费1.6亿吨,随着中国废钢比的逐年增加,特别是电弧炉炼钢由于有成本优势,为了补充中频炉退出的市场空间和满足建筑钢材的需求,今年以来许多企业增加了大型电弧炉钢生产能力建设,预计三季度后新增能力超过2700万吨。明年我国市场化的短流程炼钢发展速度还会明显加快。毕竟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是一个长期的市场经济现象。
三、本周聚焦
(一)全球铁矿石供需存变数:四季度需求或减弱
不仅传统的“金九银十”补库存行情未按预期出现,部分投行机构还预测铁矿石近期暴跌显示出“熊市”迹象。受外矿供应增加、库存高企和秋冬季环保限产等影响,业内预计铁矿石需求将在三四季度明显走弱,且不排除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港口库存高企
市场对供需关系的反映即便暂时受影响出现偏离,但终归会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9月22日,大宗商品市场空头来势汹汹,商品市场上的黑色、有色品种全线下跌。截至收盘,铁矿石合约1801收于466.5元/吨,暴跌近4%。从今年8月22日的高点609元/吨至今,这一价格已在1个月内跌去了23%。9月25日,铁矿石1801合约持续弱走势,微跌0.21%至468元/吨。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近期黑色系暴跌应该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从期货市场角度分析,6月低点入场的一波获利盘近期获利套现;另一方面,市场对三四季度铁矿石需求预期偏空,机构纷纷减仓。
在现货市场,青岛港62%品位铁矿石现货9月22日下跌3.8%至63.56美元/吨,当周跌幅12%,创16个月以来最大的单周跌幅。
部分人士用“铁矿石重回熊市”来形容市场,还有花旗等机构预测,铁矿石价格后期可能还会继续下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铁矿石的供应总量及港口库存数据分析,上述逻辑有极大可能成为现实。
首先在供应端,淡水河谷(VALE)、力拓集团(RIO)等国际矿业巨头将在三、四季度继续加大高品位矿的供应力度。
淡水河谷在去年底投产了S11D矿山项目。该项目年产能9000万吨。今年以来,S11D的增产步伐逐渐加快,上半年淡水河谷实现铁矿石产量为1.78亿吨,同比增长8.3%;其中在二季度,淡水河谷还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的9180万吨产量。
淡水河谷预计2017年全年,该公司铁矿石产量将接近原预期值(3.60亿-3.80亿吨)的低限,但从2018年末开始其铁矿石年产量有望突破4.00亿吨大关。
力拓集团9月1日宣布,其为提高混矿品位而开发的银草矿(SilverGrass)在8月30日正式达产。该项目年产能达1000万吨。由于上半年遭遇灾害天气和铁路线路受损等,力拓将年度铁矿发货量调至3.3亿吨。
据往年供应规律,外矿的供应发货大多基本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年内供应高点一般出现在3-4季度。9月后,国际矿商的供应发货量应将明显增加,且多以中高品位矿为主,预计高品位矿短缺的局面将有所缓解。
铁矿石供应端最大的变数,是国内矿山的产量。2014年下半年矿业寒冬之后,矿价跌跌不休,国内矿山大部分陷入亏损,2015年开工率大幅下降。自2016年1月触及冰点之后不断反弹,国内矿山陆续开始复产。
据冶金矿山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铁精粉完全成本在65.15美元/吨,所以当价格位于75美元/吨以上时,国内绝大部分矿山能盈利,故其生产积极性较高。今年1-7月,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7.52亿吨,同比增长7.7%。若价格一直维持在75美元/吨之上,则国内矿供应量后期或有进一步提升。
从港口库存方面来看,截至9月25日,全国45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为1.3亿吨,这已经是港口库存连续15个月持续保持在1亿吨以上(上一次低于1亿吨是在去年5月中上旬)。尽管较今年5月底1.4亿吨有所下降,但近期贸易商和钢厂观望情绪较重,港口库存进一步大比例下降的概率不大。
被称为“行业风向标”的普氏62%品位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大幅上涨,至今年2月刷新自2014年8月以来新高至95.05美元/吨。随后经过数月回调震荡,又在6-8月走出一波向上行情。但这一涨势从8月中旬持续下探。
截至9月25日,直接进口铁矿石62%品位的干基粉矿到岸价为62.25美元/吨。当月均价为71.08美元/吨。
此前在今年6月中旬,在港口库存已连续数月高于1亿吨的背景下,矿价依然走出背离基本面的走势不断上行。高盛等机构还预测称,由于中国去产能及钢企盈利乐观等因素,铁矿石价格将在下半年持续维持高位水平。
现在看来,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将有望在下半年回归正常轨道。
采暖季铁矿石需求将减弱
但让期货市场黑色系跳水的主要推动力,并不是来自供应端,而是来自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的秋冬(采暖季)的环保限产政策。
9月13日,天津出台落地文件,今年采暖季将对钢铁、建材、焦化等重点行业实施错峰生产,其中对钢铁企业的产能,在采暖季要限产50%。
天津是第9个出台采暖季对钢企限产50%落地文件的城市。
今年8月21日,环保部会同多部门出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文件提出,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要实施钢企分类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在9月底前制定错峰限停产相关落地方案。
国内外多家分析机构认为,此次“2+26”城市钢企如严格按环保限产50%执行,将对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钢铁产量带来影响。
例如,中信期货研究预计,冬季环保限产四季度会影响生铁产能2200万-2600万吨,折合降低铁矿石需求3520万-4160万吨。
行业分析师徐向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称,目前,钢铁企业并没有在“金九银十”大规模的补库存。所谓“买涨不买跌”,钢企和贸易商可能大多还是观望心态为主。
据徐向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估算,若与限产前相比,今冬明春整个采暖季中,“2+26”城市的粗钢产量大约将减少7%-8%。对应的铁矿石需求每个月将减少1000万吨左右。“从环保限产的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肯定要减弱的。”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到了高集中度、绿色、减量化发展的新阶段,对铁矿石的需求已经进入了峰值区间,未来铁矿石进口量恐将随着粗钢产量见顶而逐渐减少。
力拓集团CEO夏杰思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去产能,会淘汰那些污染落后的过剩产能。对于大型钢铁企业,将会进一步提高集中度和环保水平,会更愿意采用高品位的优质铁矿资源。这也意味着,去产能不仅不会影响其铁矿石对华销售,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力拓每年的营收中大约40%来源于中国市场。从1973年至今,力拓已经向中国市场运送了20亿吨的铁矿石。
(二)地产调控黑色系承压 年内料“抵抗式下跌”
近日,重庆、长沙、石家庄、南昌、南宁、贵阳、西安等多个城市发布楼市调控政策,“限售”成为各城市调控的主要内容。
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压力陡增,昨日多个黑色系品种收盘均走跌。铁矿石期货跌入“技术上的熊市”。
“如果商品需求端跟随地产周期下行,那么站在6~9个月的时间维度来看,商品将呈下行趋势。”敦和投资宏观策略总监徐小庆表示,“但供给因素仍会产生干扰,而且在某些时间会由于阶段性的供应紧张重新上涨,所以下跌过程呈现为抵抗式下跌,不会像2014年~2015年那样持续阴跌。”
楼市“银十”恐成泡影
重拳之下,昨日,A股地产股和港股的内地房地产股双双重挫,中房地产、京能置业等跌停,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蛇口、金地集团等四大龙头股集体跌超5%,港股中恒大、碧桂园、融创中国等悉数大跌。
国金策略李立峰认为,本次调控主要是对房价依然上涨的次热点城市升级调控力度。预计9月底、10月初仍会有部分城市陆续出台限售政策,今年楼市“银十”基本成为泡影。地产销量持续萎靡将成为后续房地产市场主要特征,投资新开工动能不足势必会推动国内经济景气度降温,对A股四季度整体盈利增速产生负面影响。
9月以来地产销售已开始降温。海通证券姜超团队研报显示,9月前22天主要39个城市地产销售增速降至-38%,其中4个一线城市同比下降52%,16个二线城市同比下降41%,19个三四线城市同比下降22%。其中,三四线城市销量降幅为2014年以来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在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量下降、一手房首付比例提高的情况下,按揭贷款依然保持增长。按揭贷款的增长表示三、四线城市居民在购房时开始增加贷款。有分析称,这与去杠杆、控风险的监管方向的产生矛盾。
黑色系压力陡增
昨日,黑色系期货延续调整态势。其中,铁矿石盘中最低跌至457.5元/吨,近一个月跌幅超20%,进入“技术上的熊市”。焦炭期货盘中跌破2000元/吨大关,焦煤收盘跌3.37%,创两个月新低。
房地产是中国的一大产业,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密切相关。永安期货任新普表示,房地产需求端的限制措施加码推进,将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的弹升,这对我国经济中期转型意义重大。
任新普称,楼市调控政策将抑制相关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房地产投资的即时销售和远期销售增速回落,对涉及面广和影响量大的钢材、有色金属、PVC等建筑材料和其他延伸快消品形成即期和远期的向下压力。
今年6月开始,国内商品大幅反弹,焦煤、焦炭、螺纹钢等黑色系商品纷纷创出新高。8月工业数据不及预期后,市场展开调整,市场预期有所转变。叠加地产限售政策出台,多位行业人士表示,黑色金属及其他建材板块压力陡增。
凯丰投资宏观策略总监曹博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一年半之后,需要经历政策边际紧缩的考验,这种紧缩在各国表现不同,在中国表现为地产基建的紧缩,欧美日表现为货币政策的边际紧缩。另外需求端的短周期回调也是其中一个因素,经历这种考验后,明年一季度末是再次布局周期的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