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家装建材连锁品牌 宅美家集成墙顶引领市场风骚
人人都在做墙饰,被忽略的墙顶市场大有可为。宅美家集成墙顶在集成吊顶、集成墙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上始终处于行业前沿地位,尤其是在集成墙顶定制方面更是引领风骚。959
宅美家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每一个配件都来自层层的筛选;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把控。10余款系列,近千款颜色,满足厨房、卫生间、客厅、书房、餐厅、阳台等任意风格空间搭配,如今已成为高端家装优选品牌。
宅美家集成墙顶产品涵盖∶炫彩墙体系列,精巧饰线系列,格调吊顶系列,复合硬装系列,精美软包系列,彩纹混装系列,水晶透光系列,浮雕背景系列,自然地板系列,及私人定制系列。等数10个品类,几千种组合。产品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具有环保,阻燃,防潮,隔音,保温,节能等功效。
装修红火,市场不减不退!吊顶墙饰,房屋装修,家家热需!卖墙饰的不卖吊顶?卖吊顶的不卖墙饰?想要采购,四处奔波,谁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宅美家集成墙顶,省心装扣板式安装,即装即住,舒心住环保材质,时尚健康,市场大,渠道广,全城都是你的客户。
(二)河北:2016年建材工业平稳增长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建材工业协会获悉,根据该协会的统计,2016年该省建材工业生产和销售保持平稳增长,水泥价格持续回升,平板玻璃价格总体上涨,行业经济效益呈持续好转趋势。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3.2%;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93亿元,同比增长4.7%;累计实现利润101.5亿元,同比增长22.3%。
统计显示,2016年该省水泥产量为9861万吨,同比增长9.0%。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86亿元,同比下降1.9%;累计产销率为98.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0.6%;实现利润6亿元,经济效益同比大幅度好转。业内人士分析,为积极应对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不利局面,该省深入开展了错峰生产活动,才使得水泥价格逐月回升,行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到11月份终于扭转了行业净亏损的局面,全年实现利润同比明显增加。
统计显示,2016年该省平板玻璃产量10383万重量箱,同比下降6.5%。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3亿元,同比下降6.4%;累计产销率为93.8%,同比降低1.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利润-11.2亿元,同比增加亏损2.2亿元。而据该省技术玻璃行业统计显示,该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12.6%;累计产销率为93.4%,同比降低0.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6.4%。业内人士分析,去年,该省平板玻璃价格稳中有升,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一些企业效益不理想甚至亏损加剧。其中沙河地区玻璃市场总体较好,玻璃价格有所上涨,企业效益普遍好转。北部地区受东北市场影响较大,企业效益起色不大。
统计显示,该省2016年卫生陶瓷产量2560万件,同比下降1.7%;建筑陶瓷产量248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2%。其中卫生陶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2.1%;累计产销率为100.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33.1%。建筑陶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5亿元,同比下降0.5%;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6.3%,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3亿元,同比下降0.9%;实现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2%。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陶瓷行业仍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特别是建筑陶瓷行业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全疆水泥行业今年起执行阶梯电价政策
3月31日,记者从新疆水泥行业取消低等级水泥实施阶梯电价政策推介会上获悉,为促进水泥行业节能降耗、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7年起水泥企业生产用电实行基于可比熟料(水泥)综合电耗水平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根据能耗超标情况,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1元—0.25元不等。对能耗超限额的企业,将实施阶梯电价政策,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依法关停退出。本年9月底前完成对超出国家标准的企业征收上年度加价电费。
按照阶梯电价政策标准,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明确属于淘汰类的水泥立窑、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除外)、立波尔窑、湿法窑生产熟料企业,其用电价格实行差别电价,即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4元;对属于淘汰类以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生产企业生产用电实行基于可比熟料(水泥)综合电耗水平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
自治区建材行办副主任孙存稳说:“实施阶梯电价是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推动水泥工业向高端发展、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各水泥行业要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升级步伐,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必须进行能耗对标达标,否则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据介绍,水泥(熟料)企业阶梯电价实行补收制,数据核算基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即本年核查上年度可比熟料(水泥)综合电耗,对超标企业补收上年度的加价电费,加价电费补收范围为上年度企业厂区全部用电量。
值得注意的是,对水泥(熟料)电耗超出国家规定的企业,于自治区发改委(价监局)规定时间内收取上年度加价电费。加价电费10%留电网企业用于补偿征收阶梯电价所增加成本,剩余90%资金纳入《新疆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办法》管理,用于奖励水泥行业先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过剩产能退出。对虚报、瞒报、台账原始记录和数据资料不全及拒绝按要求、按期上报五项指标数据企业,直接纳入阶梯电价企业执行名单,按0.25元/千瓦时征收上年度加价电费。
三、本周聚焦
(一)2017行业目标利润800亿元 预计中国建材净利润增长200%
水泥价格上周按周上涨0.54%。平均水泥价格(全国性)上周环比上涨0.54%至人民币323.67元每吨。在江苏、浙江、安徽、云南的部分地区,水泥价格上涨人民币10-30元每吨;在广西和湖南的部分地区,水泥价格下跌人民币10-20元每吨。
在3月下旬,部分地区的需求受到降雨影响,每日付运量按周下降10%-30%。平均库存水平(全国性)略升至60.25%。在短期内,雨季的影响属于可控,因为总体库存水平仍然很低,但如果雨季持续长时间,或将导致水泥降价,投资者应密切留意其发展。
煤价进一步上涨。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指数上周上涨人民币7元每吨至人民币606元每吨,较去年同期高55.8%。
水泥业目标2017年实现利润人民币800亿元。全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在上周召开,中国水泥协会董事长乔龙德在会议提到,行业应加强合作和做好停产协调,以实现今年行业利润人民币800亿元的目标。这代表着利润同比增长54%。
这目标不算十分进取,因为一些龙头企业正从2016年上半年的低基数中复苏。例如,中银国际预计中国建材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0%,亦预计华润(298.33元/吨,0%)水泥2017年净利润同比大涨144%。至于安徽海螺(306.92元/吨,0.33%),由于公司2016年业绩已优于大多数同业,所以预计其今年净利润仅同比增长42%。
中银国际覆盖的水泥股平均下跌2.3%。上周的市场情绪好坏参半,部分是由于中国在季度末期的流动性偏紧。在我们覆盖的水泥股中,表现最好的是华润水泥,股价上周仍上涨2.3%;金隅(355元/吨,0%)股份的表现最弱,下跌6.6%,可能是受累于一些城市出台更严格的房市限购政策。
(二)陶瓷行业到底有没有拖国民经济后腿?
2017年过去了四分之一,这期间行业朋友聚到一块儿,被问最多的问题是“今年行业形势怎么样?”与“今年的开局整体如何?”,其实这些问题都无法准确回答(也许询问者就没有指望你准确回答),最多仅仅是聊聊大家自身的大概感觉而已。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56.8亿元,同比增长31.5%。相信关心这方面数据的人群在获悉这个数据之后,主要有两种表情,一是喜出望外,还有就是大吃一惊。为此,第二天(3月28日)我将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与简单分析转入了“尹虹陶瓷频道”,但是标题后面加了一句“陶瓷行业拖后腿了吗?”,显然我是后一种表情——大吃一惊,因为2016年1~12月的利润总额增速为8.5%,而且全年最大增速时段也就是9.4%(1~11月)。为此,我还仔细地拜读了国家统计局的【权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继续恢复性增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解读)。
先说说已经发生的,业内人士普遍感觉2016年整体强过2015年,2015年瓷砖行业有一个明显的倒闭潮,2016年大部分品牌陶企都有20%以上的增长。最近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方面最新获悉的信息是2016年全年瓷砖产量102.65亿平方米,增长0.84%。2015年的瓷砖产量是101.79亿平方米,增长-0.5%。而今年已经过去的三个月,环保方面感觉压力山大,大部分产区的陶企至今还没有完全开齐,已经开启的陶企,大多生产销售感觉良好。
2017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9%(2016年全年增长6.9%);全国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增长6.2%(2016年全年增长-3.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5.1%(2016年全年增长22.5%);目前还看不到房地产调控的效果。2016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连续五个月保持在51%以上,2017年整体经济前景尚且比较乐观。
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今年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工业生产增长加快,瓷砖行业产量几乎看不到增长的趋势,更谈不上增长加快;
二是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瓷砖产品天天在吼:涨价!市场上明显供大于求,产能产量大量过剩,谈何涨价?
三是单位成本和单位费用下降加快,瓷砖行业的单位成本与单位费用是上升明显,用工成本、环保成本、原材料成本、燃料成本等都在节节攀升。
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今年1~2月份反映企业效益的其他指标也明显改善
一是利润率同比明显上升,在瓷砖行业,最多部分运作良好的品牌陶企有这种情况,大部分陶企利润率没有明显上升;
二是回款难首现缓解,大多陶企是区域经销商体系,没有太多回款问题,但是在房地产大鳄面前就不一样了,一些陶企因为回款问题有可能或正在成为“股东”,而瓷砖行业的上游化工设备供应商在目前的形势下回款难的问题丝毫不见缓解;
三是存货增长有所加快,瓷砖行业整体情况也是如此,经常可以看到不少陶企的仓库都是堆满货。
当然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1.5%中较多地依靠煤炭、钢材和原油等价格的快速上涨,我们还可以看到,这里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00%;私营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4.9%。看不到陶瓷企业今年1~2月份实现利润增长多少,肯定达不到国有控股企业的增长水平100%,也达不到规模以上企业的增长31.5%。陶瓷行业是拖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还是偏离了整体利润大幅增长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