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民生银行假理财案暴露风控漏洞,须严扎制度笼子

行情分类:时事热点  文章来源:北京银联信  2017-04-24 16:38:03

字体:小中大

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涉嫌虚构理财产品欺骗客户,可能涉及30亿元资金。民生银行公告称,目前,张颖正在接受公安部门调查。

不少网民表示,巨额“假理财”案,暴露银行管理和内控的漏洞,以及银行内部自检自查的缺失。加强对理财市场的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已是刻不容缓,同时,要切实保护好投资者财产安全无损。

“假理财”暴露风控漏洞

网民“李季生”表示,银行造假太猖狂,公然往监管枪口上撞。网民“东东来”表示,如此大规模地伪造理财产品,暴露了银行在风险控制上的大漏洞。

网民“金峰”表示,涉及理财产品的案件频发,主要原因是总行赋予地方分支银行的自主权过大,又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控制,导致分行内控失守,内部人员参与诈骗、违反法律及银行规章,再加上监管部门对违法人员的处罚过于宽松,让违法操作者有恃无恐。

近年来,银行的“飞单”、“萝卜章”等事件频发,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损失。近期,银监会连发七文,对银行理财等业务发出强监管信号。

网民“思想者”称,尽管监管部门多次整顿,但理财产品市场仍存信息不透明现象。由于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消费者容易被高收益率诱惑,疏于防范。个别人员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的贪婪心理,让资金在银行风控体系外徘徊。

有网民称,要警惕理财产品潜在的风险,随着流动性越来越紧张,可能会有更多的违规操作和违约事件被披露出来。

扎严监管制度“笼子”

如何根治银行“假理财”、“飞单”等乱象?有网民建议,监管部门亟须扎严金融监管制度“笼子”,严格风险控制管理,使内部规章、监管规则、金融法律成为“带电高压线”。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中国大宗商品指数分析20170421

下一篇:资本扑上科技金融 传统银行已经落伍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