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唯品会发布线上消费数据:北上广成海淘三强
4月19日是唯品会一年一度的特卖会时间。据唯品会官方统计,截止4月22日上午10时,唯品会4.19全球特卖狂欢节(下称唯品会4·19)共完成近千万订单。
按官方实时监测数据,唯品会此次4·19活动1小时卖出69万件服装,24小时卖出177万件美妆产品,86小时成交了近千万订单,共涉及2万个品牌商品。
唯品会发布的线上消费地图显示,4、19活动期间,在穿搭上购买最多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母婴频道方面,北京、深圳和广州成为订单最多的三大城市。同时,北京、广州和上海成为最喜欢用唯品国际海淘的城市前三甲。
根据唯品金融征信部门的数据,来自浙江、江苏和上海的消费者更钟情女装——浙江首单在开售1秒内完成,来自温州;江苏首单在2秒内下单,来自镇江;上海首单在开售第3秒,而她们购买的全部是女装。
另外,最受浙江、江苏和上海消费者欢迎的三大品类分别是护肤、女装和男装。而御泥坊的黑面膜成为这三个区域里购买最多的单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变化。据唯品会旗下金融产品唯品金融数据,在4·19活动中,使用分期付款“唯品花”的用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9%;交易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2%。
数据显示,唯品会2016年全年实现总营收565.9亿,同比增40.8%。实现毛利润136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7.4%,实现连续17个季度盈利。
4月17日消息,据唯品会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20-F文件显示,老虎基金环球(Tiger Entities)在去年减持其所持有的唯品会股份后,已从主要股东名单中消失。而在去年6月,作为主要股东之一的红杉资本已抛售掉其持有的全部股票。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1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5万亿美元,美国、日本和中国在这个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西班牙排在第九位。
据埃菲社日内瓦4月21日报道,贸发会议秘书长穆希萨-基图伊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上述数据。4月24日至28日世界电子商务周将在日内瓦举行,来自65个国家的700个代表团将参加会议,其中包括12位政府部长级嘉宾、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
基图伊强调,上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从18万亿美元增加到22万亿美元。现在根据新的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确认2015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25万亿美元,其中90%是企业对企业(B2B)交易,剩下10%为企业对消费者(B2C)交易。
贸发会议指出,这次调高数据主要是因为对B2C销售数据进行了修改,美国现在的B2C销售几乎与中国持平。
贸发会议的统计显示,美国是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7万亿美元,其次是日本(2.5万亿美元)和中国(2万亿美元)。接下来的排名依次是韩国(1.2万亿美元)、德国(1万亿美元)、英国(8450亿美元)、法国(6610亿美元)、加拿大(4700亿美元)、西班牙(2420亿美元)和澳大利亚(2160亿美元)。上述十大经济体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加起来超过16万亿美元。
基图伊表示,在B2C贸易市场,中国仍然以6170亿美元的规模排在榜首,领先于美国(6120亿美元)和英国(2000亿美元)。在B2B贸易市场,美国以6.4万亿美元的规模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日本(2.4万亿美元)和中国(1.4万亿美元)。
基图伊表示,电子商务增长迅速、引人注目,现在必须要注意让这个市场推动经济,创造繁荣和发展。
贸发会议建议那些无法与强大对手竞争的国家和中小企业加入电子商务平台,以避免被忽视。同样,现在正是避免全球化对传统商务造成的问题在电子商务领域重现的良好时机。
基图伊指出,要尽量避免电子商务领先者欢呼庆祝而落后者被漠视的局面出现。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政策观察:农村电商发展速度远高预期 农产品上行有待“商品化”和“标准化”
农村电商的社会期望,似乎远远大于发展速度。
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7.4%;农村网店超过800万家,占全网的25.8%,带动就业超过2000万人;农村网络零售单品数(SKU)达到2.93亿个,占全网的20.3%。
几年之前,这应该是无法想象的成绩单。如今,虽然达成了这样的成绩,但社会期望已经跑到更远的地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勇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电商必须在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一方面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力度,推动农村各类服务的互联网化。另一方面加快农产品及服务的商品化与标准化,推动“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
在政策层面上,我国对农村电商的关注程度已是越来越高。
在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我国首次给出了电子商务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上的双重目标,一是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万亿元、网络零售总额达到10万亿元,二是相关从业者达到5000万人。
对于农村电商,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指标,但也明确了电子商务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中的抓手地位。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打通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林产品、农林地区加工品进城,方便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形成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另一方面加快农林产品商品化、品牌化进程,探索订单农业,发展精准农业,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多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提及农村电商,“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电子商务(含电商)提及8次,是有史以来提及电商和农村电商最多的中央‘一号文件’。而且在‘一号文件’中,还设了一个专节讨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涉及297个字,也是历年来首次。”李勇坚认为,这充分表明我国对通过“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的方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寄予了厚望。
根据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农产品电商联盟副主席洪涛的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部委之内,下发的电商和农村电商相关文件,已经累计超过100个。
被誉为农村电商“教父”的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魏延安认为,我国实际上是从2015年开始密集出台农村电商相关政策的,目前我国关于农村电商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该体系既包括顶层设计,又涵盖了专业部署和系列配套部署。
“从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进行总体要求,再到部委文件的专业部署和配套部署,已经形成我国目前农村电商的政策体系。”魏延安表示。
在顶层设计上,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电商“国八条”进行了部署,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对农村电商做出专项部署、2017年“一号文件”更首次将农村电商单列,农村电商的政策信号越来越强。在专业部署方面,从2015年至今,各个部委关于农村电商的配套文件一直在持续不断地下发。
农产品上行有待“商品化”和“标准化”
政策的密集出台,既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家庭收入的提高。
这首先表现在农村网购用户的飞速增长上。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网购用户2014年约为7600万户,2015年已增长到9239万户,2016年的具体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早已突破1亿户。
统计数据显示,在推动“农产品上行”方面,农村电商的表现十分抢眼——我国农产品的网络销售额2014年才刚刚超越了1000亿元,2015年突破1500亿元,2016年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0%以上。
至于农村电商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阿里研究院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农村网商发展研究报告2016》显示,网商对农村家庭平均收入的提高已超过2万元,对家庭财富的提高则超过21万元。
“农村电商跑的速度远远高出我们预期。”魏延安估计,全中国68万个行政村,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建设的农村站点总数加起来已超过68万个,去掉重复覆盖的,电商覆盖的行政村应该在40万个左右,约占全国的2/3.
魏延安还指出,电商在农村得到的响应也超出预期,电商“土豪村”频频出现。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135个淘宝镇,广泛分布在18个省市区,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84万个。
李勇坚则认为,我国农村电商仍有强大提升空间,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规模为5.6万亿元,但只有0.35万亿元是通过网络实现的,农村电商的渗透率仅为6.3%。而要提高农村电商的渗透率,必须在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上做文章。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为2.01亿人,相比2015年仅增长526万人,增长速度相当缓慢。
广大农村在宽带基础设施上面临“网不通、速度慢、收费贵等问题,尽管工信部要求降费提速,今年漫游费也取消了,但对农村电商来说还不够解渴。”魏延安建议,在解决基础设施覆盖率的问题上,应该学习广东经验,“贫困村建设永远免费的4G WI-FI,这才是大家的诉求。”
同时,李勇坚指出,与电商密切相关的物流商,农村因为乡村道路等各种问题,物流在可及性、可靠性、服务水平、速度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电商要想继续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另外,李勇坚认为,农产品的分级技术、包装技术、保鲜技术、存储能力、配送能力的参差不齐,也是影响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据了解,我国已经成立“国家农村电商标准化课题组”,农产品的商品化、品牌化、标准化已经被提到国家层面的议事日程。
三、本周聚焦
(一)我国网上零售额去年破5万亿 电商公平纳税问题待解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去年我国网上零售额突破5万亿元,增幅达26.2%。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使电商纳税的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目前,我国电商纳税的实际情况如何?电商该怎么缴税呢?
个人网店逃税多
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一些大型电商缴税较为规范,像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10多家第三方平台的B2C电商,已经进行了税务登记并实施正常纳税。而且一些有长远发展规划的电商企业,都在积极履行纳税义务。比如,阿里巴巴集团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集团及蚂蚁金服去年合计缴税238亿元。
相比之下,C2C电商,也就是个人开的网店不缴税或少缴税的情况比较普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约有1.8万亿元的C2C电商销售额税负基本为零,按2.5%的综合税率估算,比实体企业少缴税约450亿元。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说,在一些电商平台上,部分企业法人以自然人名义开网店避税,造成实体店与网店税收不公平。
而在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看来:“一些电商逃避税收、低价倾销,带来不正当竞争优势,电商公平纳税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电商纳税促行业公平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营造线上线下企业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同时,我国电商纳税的法律环境正在完善,去年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电子商务法草案规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修订中的税收征管法要求建立纳税人识别号制度,今后自然人、法人都将有唯一的识别号,实现社会全覆盖。
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认为:“具体征税操作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做法,税务部门可以依托电商平台实行‘代扣代缴’制度。参照美国‘消费税’的做法,由电商平台代为向消费者征收消费税,把税费和消费额都打在同一单子上,这个在软件设计上是可以实现的。未来,我国更多地把间接税转换为直接税,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网购会因此涨价?
业内人士指出,解决电商纳税应兼顾线上与线下、效率与公平,在支持新兴产业的同时,更好体现行业公平。不过,也有人担心,电商规范纳税,会不会导致经营成本上升,消费者网购就买不到便宜货了?
石磊表示,电商有场地、人工、仓储物流方面的成本优势,大多数网店依然有价格竞争力。
而且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淘宝平台上96%的商家都符合国家关于小微企业增值税免税条件。电商与实体店公平征税,对这些小网店几乎没有影响,消费者还是能在电商平台上淘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二)电商业务成亮点 Burberry将持续数字化转型
Burberry不久前发布了下半年(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财报,总收入为16.07亿英镑,同比上升14%。但如果排除汇率影响,这个数字下跌了1%。
Burberry下半年财报的亮点主要体现在零售渠道,该渠道的收入上升了19%,达12.68亿英镑,但如果排除汇率影响,这个数字只上升了3%。
其中,亚洲地区的零售表现良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的生意驱动。另外,由于其在英国本土的表现也不错,欧洲、中东、印度及非洲(EM EIA)地区的销售数据也有双位数字的增长。但美国市场的零售表现欠佳。
值得一提的是,Burberry的零售生意中配饰也表现突出,特别是皮具卖得很好。配饰的收入为6.07亿英镑,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9%。表现最差的是化妆品品类,其收入为1.08亿英镑,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
另一件Burberry在财报中强调的事是它将继续重视数字化。“电商仍然做得很好,表现突出,尤其是通过手机端的消费比较多。”Burberry的财报上写道。
Burberry的首席运营官兼财务总监Julie Brown表示,数字化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按照她的说法,消费者在购买Burberry之前去访问Burberry的渠道的平均次数是8次。拿在伦敦发布的2017年2月系列时装为例,这个以英国现代艺术大师H enryMoore的雕塑作品为灵感设计的系列在伦敦发布时也第一次在Instagram上做了直播。“与2016年9月发布的春夏系列相比,这个系列的销售额有25%的提升。”
“尽管2017的2月系列时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生意,但秀的效果很好。包括裙子和防水透气的斜纹布料都是畅销单品。”JulieBrow n说。她表示,未来要把数字化和个人服务结合起来。Burberry服务私人业务的团队人数已经增长了50%,而私人客户的购买力是一般消费者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