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中国电子产品走向高端市场

行情分类:时事热点  文章来源:中华商务网  2017-01-09 16:18:08

字体:小中大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中国电子产品走向高端市场

备受瞩目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1月5日正式开幕,展会为期3天,超过3800家企业参展。今年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不乏优秀的中国企业参展,参展商中超过1/3来自中国。

中国厂商推出大量新产品

美国消费技术协会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受美元升值及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2017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支出将继续下降。但分地区看,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在消费电子领域有着巨大潜力。该协会认为,过去几年来,中国已经发展为非常成熟的消费电子市场,电子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用户直接参与开发设计的手机,世界首台双色4K激光电视,拥有超薄机身和无边框设计的量子点电视……中国厂商推出的新产品,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备受关注。中兴、海信和TCL等中国公司发布了多款新品。中兴发布名为“鹰眼”的手机,有望在今年三季度面向全球发售。

据预测,今年全球电视销量将小幅增加1%至2.29亿台,其中4K电视销量将从2016年的5270万台增长至8190万台。TCL在展会上发布拥有超薄机身和无边框设计的X2与X3,两款电视取材于量子点材料,该材料拥有卓越的耐热性和稳定性。两款电视机的最高亮度可达400尼特,色域比普通液晶电视机高50%,且分别拥有7.9毫米和6.9毫米的纤薄机身,大幅提升了超薄电视的行业标准。两款电视有望今年二季度起在亚洲、美洲、欧洲和非洲发售。海信曾于2015年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首发激光电视,去年首发4K激光电视,今年该公司再次首发双色4K激光电视,即在现有的蓝色激光模块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激光模块。“在激光技术上,我们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成为全球激光电视市场毫无争议的领导者,”海信总裁刘洪新说。

虚拟现实技术成为热门

今年展会的关注热点之一是虚拟现实技术。据展会官网介绍,共有超过70家虚拟现实相关厂商参展,同比增长48%。

不少媒体将2016年冠以虚拟现实产业爆发“元年”,理由是美国脸谱公司旗下奥克卢斯、HTC、索尼等几大主要虚拟现实硬件供应商先后推出消费级头戴式显示器,引爆大众消费者和投资机构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相应的开发平台、应用套件及解决方案也逐渐得到拓展和完善。

但一些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虚拟现实硬件产品的市场实际销量恐远不如预期。日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会展中心举行的虚拟现实大会上,多位硅谷风投专家纷纷抛出“虚拟现实资本寒冬论”。大会主要创办人彼得·卡基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无论是硬件头戴式显示器还是内容,当前的虚拟现实发展并未达到预期。他说:“发展空间还很大,投资紧缩也能变相挤出一些泡沫。”

价格太高、产品太少并不是阻碍虚拟现实发展的主要原因,内容缺乏才是真正问题。尤其是移动虚拟现实时代的来临,用户对内容的需求与要求逐步提高。超过50亿美元的全球游戏市场是当下虚拟现实技术赢利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门槛较低的虚拟现实手机游戏,该领域2016年用户量几乎占到整个游戏产业的七成。

位于洛杉矶的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互动教学平台的“虚拟频道”公司创始人乔治·布鲁姆对本报记者表示,教育将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极富前景的领域,相信借由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未来的教育将变得更为有趣、高效。设在洛杉矶的偶邦人工智能技术公司一直在专注研发虚拟人技术。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郑毅告诉本报记者,未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现实社交化将成为一大趋势。此外,来自中国台北的科技达人张嘉斌则希望将虚拟现实与中医针灸推广教学相结合,造福患者。

中国正在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虚拟现实消费市场,这是目前行业内公认的事实。按照跨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今年年初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营收规模有望飙升至600亿美元,其中硬件和软件各占一半。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的销量有望占到全球的1/3。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日前也撰文称,在虚拟现实普及方面,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在HTC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中国区总经理汪丛青看来,中国虚拟现实市场潜力巨大,这不仅得益于企业不断创新升级,也因为包括中国企业用户和普通消费者在内的大多数人对新技术的接纳程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发展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资本市场前景良好,融资创新积极性较高。预计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设备出货量820万台,用户量超过2500万人;二是内容开发受市场认可,线下体验馆增长迅速。当前,中国虚拟现实线下体验馆已超过2000家。

(二)中国消费电子领域巨大潜力受关注

美国消费技术协会3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受美元升值及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强影响,2017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支出将继续下降。

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消费电子支出预计为9500亿美元,同比下降1%,而今年消费电子产品支出将继续下降2%至9290亿美元,为连续四年下降。

美国消费技术协会行业分析主管史蒂夫·凯尼格当天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媒体开放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说,美元升值将导致其他货币计价的消费电子产品销售额缩水。尽管今年消费电子产品支出将继续下降,但销售数量预计较2016年持平,约为61.87亿台。

凯尼格还指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以及英国“脱欧”等因素将加大全球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性,不利于消费电子产品销量增长。

从产品类别看,今年智能手机消费额将与2016年持平,达到4320亿美元,占全球消费电子产品支出的47%。其中,新兴市场智能手机消费额占全球近60%。

受智能手机挤压,2017年平板电脑销量预计从2016年的1.5亿台降至1.36亿台。包括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和台式电脑在内的电脑产品销量今年将下降6%至3.8亿台。今年全球电视销量将小幅增加1%至2.29亿台,其中4K电视销量将从2016年的5270万台增长至8190万台。

凯尼格还指出,今年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将继续爆发式增长。可穿戴设备销量今年将达到1.84亿台,同比增长50%。其中,智能手表销量将翻一番至7500万台。

分地区看,凯尼格认为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在消费电子领域有着巨大潜力。他说,过去几年来中国已经发展为非常成熟的消费电子市场,电子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报告预计,今年亚洲新兴市场消费电子产品销量将较2016年小幅下降1%至18.16亿台。

有着业界“风向标”之称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3日向媒体开放,5日将正式开幕。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多项扶持政策将出台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望迎爆发

日前从工信部等多个权威渠道获悉,2017年我国将开始部署和建设IPv6地址项目,并以此展开相关应用。这意味着以IPv6地址为技术基础的我国新一代互联网将正式进入部署阶段,未来将对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据经济参考报1月5日消息,据了解,部署新一代互联网只是2017年我国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诸多举措之一,根据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的安排,2017年,更多的促进产业发展的举措将陆续落地。

利好 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将出

近日从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获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将陆续出台多项产业政策,并将实施一系列促进产业做大做强的举措。此外,财政部还将出台具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政策,帮扶产业企业快速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我国将正式部署和建设IPv6地址项目,并以此展开相关应用。IPv6地址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一旦开始部署,就标志着我国新一代互联网也将进入部署和应用阶段。由于下一代互联网可以支撑包括PC、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具在内的众多硬件设施,因此将对未来我国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除了部署下一代互联网外,2017年还将有多项产业政策陆续实施。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2017年开始,宽带乡村示范工程、“互联网+”工程、大数据发展工程、集成电路发展工程、人工智能创新工程五大重点工程将相继展开;根据《“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安排,北斗系统建设应用行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等多个重点行动计划也将从2017年开始实施。

记者还从工信部获悉,2017年工信部将开展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行业示范应用,并开始建设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性验证平台;同期,工信部还将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组织开展“核高基”重大专项,重点突破高端存储设备、传感器、基础软件、新型显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核心关键环节。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上述举措陆续实施,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还会在基础研发等关键环节,帮助产业破解技术较弱等难题。苗圩还介绍,2017年工信部将进一步细化明确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全产业发展水平。

推进 5G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根据2016年年末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为了促进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将加大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十三五”期间,新一代互联网、5G网络、北斗系统等网络基础设施将陆续进入部署和应用阶段,“宽带中国”战略也将继续推进。此外,国家级的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将开始统筹布局,可信计算、数据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会在“十三五”期间展开。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除了推进5G网络的研发、部署、商用外,还将推动国家骨干网向高速传送、灵活调度、智能适配的方向升级。全面实现向全光网络跨越,加快推进城镇地区光网覆盖,提供每秒1000兆比特(1000Mbps)以上接入服务,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实现带宽100Mbps以上灵活选择,推动提升农村光纤宽带覆盖率,98%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的地区提供100Mbps以上接入服务,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实现带宽50Mbps以上灵活选择;推动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网智能协同覆盖,建设天地一体、互联互通、宽带交互、智能协同、可管可控的广播电视融合传输覆盖网。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则提出,以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国家大数据发展工程、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乡村及偏远地区宽带提升工程等多个重点工程为抓手,加速建设各类信息网络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经济参考报》记者还从工信部获悉,2017年我国将深入实施网络提速降费,加快高速网络建设,打通入户“最后一公里”,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4G网络覆盖。2017年将实现全国城市家庭具备100Mbps光纤接入能力,部分城市提供1G超高宽带服务,80%以上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完成互联网网间宽带扩容1000G,新增3个互联网骨干直连点。此外,2017年我国将开始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支持3万个以上行政村宽带建设升级,力争宽带网络再覆盖8000个贫困村。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新一代互联网、5G、北斗系统、全国性的高速网络以及各类数据中心,将是未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设施,将决定整个产业的发展程度。目前,我国对各类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不但有政策支持,还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时间表,这将使各类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阿里巴巴研究院认为,加速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可以直接带动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的投资外,还将为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将直接促进物流、金融、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的持续发展。

驱动 渐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工信部赛迪智库战略性新兴产业课题组表示,信息技术仍是各国发展新兴产业的枢纽性技术,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新一代宽带网络、智慧地球、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极有可能成为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突破式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同时还将带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强劲增长,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告诉记者,作为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随着技术设备、商业模式和应用服务的不断完善,以及信息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

吴琦表示,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代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具有强大的关联辐射性和溢出效应,随着互联网与国民经济主要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将不断加大,有效推动相关和配套产业的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而美国已超过70%,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空间巨大。其中,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四大重点领域】

5G

据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5G产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与要求。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适时展开5G网络测试和各类5G应用试验,争取到2020年正式部署5G商用网络。到“十三五”末期,我国将争取成为5G国际标准和产业的主导者,5G通信设备产业保持国际第一阵营,移动终端产业进入国际第一阵营。同时,争取在5G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芯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5%、75%和35%,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5%、25%和15%。

机构观点:业内普遍认为,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将有望撬动规模达万亿元的物联网产业。招商证券等多个市场机构表示,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家居、无人机等典型的物联网细分行业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已相当成熟,但现有4G网络的通讯能力大大限制了上述产业的发展。随着5G的正式商用,网络问题将迎刃而解,上述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也将随之崛起。

相关公司:大唐电信、鹏博士、中兴通讯

集成电路

工信部近期表示,下一步要组织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芯火”计划,发挥国家集成电路等产业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基础产业做大做强。

机构观点:国元证券分析师表示,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环境下,在国内市场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开始迎来发展的加速期。从集成电路产业链看,电路设计、产品制造以及封装测试都呈增长态势,但我们更看好电路设计未来的成长,目前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已经成为产业链中增速最快的领域。

相关公司:紫光国芯、紫光股份、士兰微

物联网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详解网络空间,他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把握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卫星通信、空间互联网等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趋势,构建物联网高度发达,无线、有线卫星各种方式灵活自由接入以及“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机构观点:NB-IoT、LTE-V标准的制定,将推动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去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达到7500 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物联网行业年均增速将在30%左右。到2018 年,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 万亿元。芯片、传感器以及重点行业应用场景等细分产业有望受益。

相关公司:三川智慧、汉威电子

云计算

阿里、腾讯、百度、SAP、谷歌这样的国内外巨头均已进入这一行业,并在近两年内,开始加速布局云计算产业。

在近期召开的云栖大会·成都峰会上,阿里云发布了《数据安全白皮书》,首次公开了阿里云在保障230万用户数据安全方面建立的流程、机制以及具体实践办法。

百度此前已正式成立云计算事业部,并在山西阳泉等地建立了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业务和人工智能等业务均被规划成百度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方向。近期,百度还与无锡政府展开合作,推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云服务。未来百度还将推出一系列企业级云服务,并将在云计算业务上进一步加大投入。

腾讯也已深耕云计算业务多年。腾讯2015年财报显示,公司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0%。目前,腾讯已推出涵盖金融、安全、数据、电商等领域的数十项云计算服务。近期,腾讯宣布升级公司云战略,除了将在全球建立众多云计算中心外,还将提供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多项云服务,涉及医疗、教育、O2O等多个领域。

机构观点:中信建投分析师表示,2015年~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从IDC(互联网内容提供商)、CDN(内容分发网)到云计算,产业链高增长受益于移动互联大爆发。云计算引领IDC行业登上全新舞台,迎来高速发展IDC每年复合增长率30%以上,CDN每年复合增速40%以上,云计算领军企业同比增速大概在3倍左右。他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建设投资规模预计将在1.75万亿元左右,其中大数据、云计算、IPv6网络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相关公司:光环新网、东方网力

三、本周聚焦

(一)蝴蝶效应 夏普或影响上半年大尺寸面板价格

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面板厂商对市场供过于求的判断有误,加上韩系代表三星、LG作为液晶市场主要供应商在2016年频繁关停产线集中精力投入OLED显示技术以及液晶面板主产区地震天灾的影响,中小尺寸的液晶面板价格一路高涨。由于三星L7-1关厂及近期夏普面板供货策略的急转弯,预计2017年上半年大尺寸的液晶面板价格恐怕也将上涨。

若三星在2017年第一季维持一定的面板采购量,可能引发其他品牌为确保面板供应而扎堆采购的现象,将意外支撑起淡季需求,预计2017年第一季面板的供需情况较预期紧俏。观察2017年第二季,面板需求本应在传统淡季及库存累积的影响下面临改变,然而,即将到来的传统旺季备货压力可能使买方不倾向大幅改变面板采购量,市场上观望的氛围也将反映在面板报价上,导致面板价格的上涨。整体而言,2017年上半年大尺寸面板需求将普遍呈现淡季不淡的情况。

展望2017下半年,第三季大尺寸面板市场将存在着两大变数。首先,一旦面板价格在上半年幅度有限,意味着品牌除了获利空间持续被压缩外,也冲击接下来品牌手上拥有的促销筹码。其次,由于2017年大尺寸面板新增产能将有七成集中于下半年释出,成为影响供需的另一个负面因素。上述两大变数都将转化为面板市场的压力,使2017年第三季无论是面板供需或是面板报价都可能出现与旺季背离的情形。

价格的持续上涨,让面板厂商获利连创新高,但是另一方面品牌的经营面临严峻挑战,获利越加困难,也使得电视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面板价格经过半年以上的连续快速上涨,已经处于高位水平,价格的大涨或者大跌都会让市场更加混乱,希望在今年电视市场可以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2017年全球宏观经济报告:中国增长6.5%,美欧日分化

下一篇:多发1块钱 年终奖少了几千块?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