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1-5月家具行业利润总额206.3亿元 同比增长8.5%

行情分类:家居  文章来源:中华商务网  2017-07-12 16:56:54

字体:小中大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行业观察:红木料涨价但家具市场冷清

近来,进口红木材料出现普涨,红木家具市场成交却越来越难,厂商压货情况严重,行业危机加深。业内人士认为,今年6~8月家具市场淡季将引发行业洗牌,也有行家认为市场低潮或是入货时机。

缅甸花梨从1.8万~2万元/吨涨至2.5万~3万元/吨,非洲黄花梨价格从5000元/吨涨至目前的6000~7000元/吨,大红酸枝的普通货价为25万~30万元/吨,升幅亦有20%~30%。

木材市场:价格看涨

据了解,进口红木材料几乎普涨,但中低端材料幅度稍低,高端材料幅度偏高。广州富林木材城交易市场谢经理认为,价格上涨主要来自部分较为常用的木材被列入濒危物种,出口国的严格控制使当地的采伐成本增加。

目前,市场比较青睐的红木还是“老几样”,缅甸和柬埔寨的花梨、白酸枝、花枝为主,原因是实用性强、性价比较高。据了解,目前白酸枝价格为2万多~3万元/吨,一套家庭用的6件套价格为10多万元,而缅甸花梨的6件套价格为7万~8万元。深得广东市场喜欢的红酸枝家具现在已经成为“奢侈品”,六件套的价格至少30万元起步至50万元不等。

目前,海南黄花梨、大红酸枝、小叶紫檀已经不是普通消费市场可以企及的对象。记者从市场了解到,海南黄花梨不熟悉的买家难以在市面买到货,一般以一根为单位购买,购买者多将其用于特殊工艺品上。据了解,目前的流通量极少,多来自以前的库存,价格至少在500万元/吨以上。木材贸易商袁先生说,即使是用来做手珠手串的小树丫,价格也需要2000元/公斤以上。

据了解,目前红木市场上的刺猬紫檀比较流行,其价格自被列入濒危树种后水涨船高,普货的最新市场价格为6000元/吨左右,精品价格8000~9000元/吨。袁先生认为,刺猬紫檀价格能有那么大的涨幅,与库存很少有一定关系。

家具市场:库存消化困难

有家具行业人士表示,家具行业每年有两波行情,第一波在2~4月,第二波是9~10月,目前正处于淡季。“以前家具厂面临淡季时,木头市场不淡,现在两个市场同时变淡了。”袁先生解释,以前厂家在6~8月贷款拼命买木头加工,为的是在9~10月的销售旺季冲一把,现在不敢提前买木材制作家具,基本都是有订单才开工。业内人士认为今年9月市场或有小幅回升,但整个市场未能回暖。

业内人士认为,家具市场的冷清除了有季节原因,更重要的是大量压货。袁先生解释,2013年市场进入爆发期,2014年是市场最高峰,有资金能力的商家都在拼命进货,在市场掉头直下后,他们手上的货只能存起来:“当时包括鱼珠在内的仓库都很难找到空位。”而如今,很多仓库都空置了,因为外来材料减少、内部消耗减少,近几年市场都在消耗库存。库存的增加来自红木家具厂的遍地开花。据了解,2015~2017年是家具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时期。袁先生举例,2007年时,广东新会只有600~700家家具厂,到2017年至少有4000多家。

尽管有业内人士认为,社会、家庭对于红木家具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必会带来家具行业的洗牌。产业经济观察员梁振鹏表示,行业将从乱、小、集中度低转变为注重口碑设计品牌功能,逐步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向高端、年轻、品牌、个性化转型是行业的出路。

投资策略

袁先生认为,目前处于木材市场的低谷时期,买入应该没问题。他认为,稀缺资源始终有限,虽然市场消化了一定的库存,但没有持续的货源支持,价格未来还是看涨。目前国内有部分藏家、商家手中藏有小叶紫檀、大红酸枝,不少大红酸枝是在3万元/吨左右入货的,目前价格至少达到15万元/吨。

收藏家冯玮瑜提醒收藏者要注意材质、款式、手工,比如有没有挖补、有没有混搭其他木料,款式最好选择经典款式,手工要精细:“越接近自然美学,越简单到极致的美,是最能为藏家保值增值的藏品。”

(二)国内互联网大咖抢滩智能家居,谁将成功着陆?

智能家居前景一片光明,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需要了解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精准定位用户群体,并将分析得出的用户行为、习惯与生产商对接,专注于智能安防。

智能家居虽走出萌芽状态,但仍然处在发展早期阶段,生态碎片、安全等成为智能家居发展中核心问题。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门都打破脑袋的想挤进智能家居圈。智能家居蛋糕虽然巨大,谁都想上去咬一口,但这个蛋糕也不是那么好吃的,没点实力的话,就会无从下口。整体来说,智能家居战场还处于“迷茫期”。

6月26日,CB Insights评选出了全球60家优秀初创智能家居企业。总体来看,业内产品的研发重点在于通过连接智能手机、集成传感器或其它数字接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从而替代现有家用电器等家用产品,或使其实现完全的智能化。从此,它们不再是被人支配的机器,而是给予人们生活建议的朋友。

我们的科技界和资本界,为共享经济像蝗虫一样充斥在人们的生活空间里而沾沾自喜时,却同时有不少资本流入到智能家居市场,并于2016年达到顶峰。在Amazon的Echo,Google的“Home”之后,苹果推出siri+HomePod,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在智能家居上牟足了劲。但在兴奋的资本及看起来光明的前途之下,智能家居落地似乎不那么顺利,很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给了有雄厚技术实力,同时具备强劲生产能力的企业以空间。

趋之若鹜?智能家居市场潜力巨大

市场上对智能家居的态度,可谓是趋之若鹜。缘何?因为智能家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迅猛!据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403.40亿元,同比增长41%,预计到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00亿元,未来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48%左右。

总得来看,智能家居虽走出萌芽状态,但仍然处在发展早期阶段,生态碎片、安全等成为智能家居发展中核心问题,不过随着智能家居行业不断发展,问题也在发展中得以完善、解决。2017年智能家居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会呈现井喷状态。总之,智能家居市场潜力巨大,这才是让国内国外不论是巨头,还是安防家居行业,大家都对这块大蛋糕趋之若鹜得原因。

群雄逐鹿?国外智能家居行业风生水起

苹果在2017年的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亮相了其进军智能家庭的拳头产品:siri+HomePod,这意味着语音助理Siri将走进客厅。苹果没有给出为何此时推出siri+HomePod,但有心人不难发现,苹果此举恐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迎战Amazon推出的“Echo”。

2015年,Amazon推出了外型与一般蓝牙音箱无异的Echo,除了音乐播放功能,它还可以做为个人语音助理,让您通过语音查询天气、叫车、叫Pizza外送等在线服务。Echo一经推出,大受市场欢迎。根据网站《BusinessInsider》提供的数据,Echo在2015年全球销售量为240万台,2016年为520万台,短短一年内销售量成长超过一倍。Echo如此亮眼的成绩,让Google不得不推出“Home”,加入智能语音市场的战局,苹果眼见竞争对手纷纷投入智能语音市场,而iPhone销售量今年又有所下滑,“热锅”上的苹果推出智能声控装置势在必行。

国外智能家居行业风生水起,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转过头看中国科技企业以及智能家居行业状况,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群雄逐鹿”、“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头破血流”?国内互联网大咖抢滩智能家居

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门都打破脑袋的想挤进智能家居圈。百度第一个跳出来说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不管怎样,以前还有个百度硬件dulife,有个未来商店,但在今年,连网页也打不开了,目前百度的产品着实让人一点都看不到AI的影子。

腾讯宣称自己要进军智能家居行业,但是这一块他们也没想好怎么玩,一直在摸索阶段。目前腾讯仍在游戏和社交上高歌猛进,AI同样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阿里作为电商平台的龙头老大,拥有丰厚的资源、财力和技术,只是阿里这些年在硬件布局上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阿里AI落地的脚步,但是阿里并没有轻易放弃智能家居这块“肥肉”。阿里智能和鸿雁电器于6月10日举办“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新品发布会”,双方共同打造的“全屋智能”产品的首次亮相。

再说京东,京东的智能家居之路也并不平坦,前期京东在商城首页设置了智能硬件频道,但仿佛消费者并不买账,最终不了了之。随后,科大讯飞应用中文语音交互能力与京东的智能硬件生态相结合打出了“智能交互体验入口”的旗号,只是双方成立的北京灵隆科技有限公司,区区100多人的研发团队似乎还很难支撑中国版echo的梦想。

技术门槛?只有大咖才“配”做智能家居?

互联网企业具有天然的技术基础,的确是研发智能家居的不二人选。除了互联网大咖,手机硬件巨头们也想在智能家居上分一杯羹,但基本上是停留在想法层面或是搭配一些产品玩玩看。许多手机现在搭载了智能遥控器,手机与家电联网后,可以远程控制家电的开关等。

另外,传统家电行业,也有涉足智能家居领域,海尔U-home是海尔智能家居生活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支撑,透过语音语意理解、图像识别、衣物识别、人脸识别为交互入口,把所有家居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可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方式与家中的电器设备互动。

做安防监控的,楼宇对讲的有硬件基础的大企业,都有在加大马力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只是这些纯硬件企业却根本不具备撬动AI的能力。除了以上几类外,当然还有前赴后继的创业公司,但这些创业公司大部分都在生死边缘徘徊,赚钱的不多,死掉的不少,但新冒出的也很多。

无处下口?智能家居的蛋糕该如何吃?

智能家居蛋糕虽然巨大,谁都想上去咬一口,但这个蛋糕也不是那么好吃的,没点实力的话,就会无从下口。巨头们还处在迷茫期,处在不停探索的阶段,而散兵游勇们除资金外,更缺乏技术。这就是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现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是一家既做硬件,又具备软件实力的企业来做智能家居,结果又当如何?

举例来说,在家庭安防方面,受大环境的影响,WiFi门铃是现代安防家居的必备选项。由于资金和设备的限制,传统的门铃无法做到固若金汤,住户的松懈也给不法之徒提供了便利。在这样的场景下,一款安全性高的WiFi门铃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用户无论在家或外出时间段,WiFi门铃都可以及时了解有哪些人出现在房门周围,并拍摄视频或照片发送至用户手机,保证安全,实实在在帮人减少了麻烦。便捷性是WiFi门铃打入市场的另一切入点,回顾家居的发展史,哪一个物件不是为了与人方便而设计的呢?

结语:

智能家居前景一片光明,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需要了解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精准定位用户群体,并将分析得出的用户行为、习惯与生产商对接,专注于智能安防。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家居产业洗牌,中国木材进口需求量占全球10%

2017年,中国家居产业洗牌仍将继续,在这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潮流中,“阵痛”是必经阶段,而洗牌后市场的竞争效率会更高,行业发展也会更加健康。作为家居产业基石的原材料产业,只有明确定位,加速优化产业布局,规范产业环境,中国家居行业才能顺势转型,可持续增长。

伴随着全球自然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国际社会环境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世界目光基本不约而同聚焦在了木材资源。现对中国进口木材市场前景分析。

木材行业与板材、建材、家具等行业密切相关,木材作为板材的主要原材料。但是我国森林面积1.75亿平米,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55.1亿立方米,占44%。按人均计算,我国是一个十分缺乏木材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2%,列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列世界的122位。2016至2021年中国木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由于中国的进口需求已经相当于全球总量的10%,木材采伐相对缓慢的增长率将意味着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木材市场也迎来空前的盛宴。不过由于我国森林覆盖率不高,近年来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持生态平衡,许多林区逐渐被禁止商业性砍伐,尤其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为主的林业湿地,导致我国木材产量大幅度下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这情况下,为解决我国木材的大需求量,近年来加大对木材的进口需求,明显呈现增长的良好趋势。有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原木累计进口4515.9万立方米,金额高达93.2亿美元。

人造板、木门、家具等产品的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木制品相对价格低廉,质量有保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也能受到国际消费者的喜爱,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全球100多个国家从我国进口木制品,由于木材资源不足,为了满足需要,较长时间内将大量进口木材来弥补原料的供应不足。

据2016年针叶锯材进口统计表明,2016年,我国进口松木锯材2107万立方米,比去年的1746万立方米,大涨360万,涨幅达20.6%,在进口来源方面,2016年从俄罗斯进口的松木大涨38%,占据半壁江山,全年达1160万;加拿大有所回落,2016年为522万,较去年减少35万;芬兰连续第二年增幅超过50%,2016年全达95万,稳稳成为中国第三大锯材来源国。

依附我国迅速增加的木材进口量,一批以进口木材为经营特色的港口或口岸迅速得到发展,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港口关注进口木材业务,数量巨大的木材进口增大。中国进口木材市场中我国必须要做出应对:要珍惜现有的林木资源,提高木材资源利用率,加工过程中原料的浪费降至最低即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更多产品,要重视木材的生态系统循环,履行好森林保护的职责。

三、本周聚焦

(一)1-5月家具行业利润总额206.3亿元 同比增长8.5%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5月,家具制造业产销率98%,同比下降0.1%;出口交货值740.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5.8%。

5月当月,家具制造业产销率98.1%,同比增长0.4%;出口交货值155.8亿元,同比增长5.6%。

另外,2017年1-5月,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517.4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3.4%;利润总额206.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8.5%。

(二)上半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77万亿 同比增7.4%

上半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77万亿元,同比增长7.4%;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709.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3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下半年争取国办出台《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竹藤花卉、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努力增加绿色优质林产品供给。

林业产业大力发展的背后,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进。今年上半年11个部门联合印发《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同时启动了中国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私募基金设立工作。

政策促进林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林产品生产能力继续提高。特别是森林旅游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上半年游客量达7亿人次,同比增长16.7%,创造社会综合产值5500亿元。

此外,林业改革全面实施从根本上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内生动力。张建龙说,上半年全国59%的国有林场县级改革方案完成审批,对于放活生产经营自主权、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有积极作用。

张建龙表示,近期将向国务院上报重点国有林区林场债务化解意见,对于稳定集体林地承包关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改革将有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下半年,国家林业局将继续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提高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张建龙说,要确定一批林业产业示范园区、重点龙头企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创建一批林特产品优势区、森林旅游示范市县。

具体措施方面,张建龙表示,要加快全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林业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私募基金项目落地,推动建立中国林产品交易所。制定林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启动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加强重点林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监管等。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智能家居大多是概念炒作

下一篇:聚焦儿童家具成本增加、款式更新价格逐年递增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