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行情

6月家具采购额近7.5亿

行情分类:家居  文章来源:中华商务网  2017-07-19 10:18:23

字体:小中大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索菲亚半年度净利2.94亿 同比增长47.18%

7月17日援引同花顺财经消息,索菲亚(002572)7月14日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17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87亿元,同比增长49%,家用轻工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6.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47.18%,家用轻工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29.89%。

公司表示,公司2017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48,742.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00%;利润总额38,838.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30.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18%。主要原因是:(一)定制家具行业(尤其是定制衣柜行业)继续增长。报告期内,索菲亚定制家具收入同比增长39.22%。公司的主营业务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二)公司继续采用以经销商为主、以直营专卖店和大宗用户业务为辅的复合营销模式;(三)索菲亚定制家具的销售持续增长。一方面订单量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密一、二线城市销售网点,拓展四、五线城市的网点;另一方面是客单价也在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了衣柜以外的其他定制家具,同时在原有衣柜渠道投放床垫、实木家具、沙发、儿童学习椅等联动销售产品;此外公司继续推行“799”等促销套餐方案、“19800”全屋定制套餐方案,结合电商渠道进行订单引流,实现了经销商专卖店线上和线下的订单持续增长;(四)橱柜业务快速增长。由于前期投入较大,目前司米橱柜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但是随着收入的增长,经营管理的改善,司米橱柜的亏损正在逐步减少。报告期司米橱柜的收入为2.69亿元,亏损比上年同期减少2,202.48万元,亏损同比降低35.10%。随着更多专卖店的开业和收入规模的扩大,司米橱柜将会逐步转亏为盈,成为公司未来营收的新增长点之一,公司“大家居”战略首见成效;(五)自2012年底开始逐步在全国生产基地投入柔性化生产线,公司已经建设了华北生产基地、华东生产基地、西部生产基地、华中生产基地以及华南生产基地。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的投入、生产基地规模的扩大,使公司的生产产能大为增加,交货期缩短,市场竞争力稳步上升;(六)公司信息与数字化中心继续在营销与供应链自动化提升、板材利用率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提升和企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二)上半年宁波木制家具出口货值达2.27亿美元 创同期新高

时至今日,虽然机械化已经替代了手工,家具的用途也从普通家用,转变为走向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但是,工匠精神却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企业发展的稳定器。

走出困境上半年家具出口创历史新高

宁波是全国重要的家具出口基地,拥有近300家木制家具出口企业,木制家具也一直是宁波的传统优势出口产品。

宁波木制家具产业起家于古旧家具,许多宁波家具企业都是从收购古旧家具做起。上世纪80年代,宁波就成立了全国首家收购、修补、加工生产仿明清古旧家具的企业。自此,宁波生产的古旧家具出口到海外各地。宁波慈溪更是成为与北京、广东齐名的三大古旧家具集散地,生意最好的时候,每月有70多个集装箱从这里“起航”。

不过近年来,家具行业却饱受产能过剩、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困扰,曾一度停滞不前,步履维艰,陷入危机和困境之中。在2014年到2016年间,我国木制家具甚至出现了连续三年出口货值下降的不利局面。

为应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宁波木制家具出口企业携手宁波检验检疫局探索走出了一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树立品牌优势的发展道路,让传统产业重现生机。

2016年,宁波木制家具出口货值达4.1亿美元,同比2015年增长5.13%,在全国木制家具出口总体下降9.38%的情况下,宁波木制家具出口逆势上扬,率先走出困境。

而今年上半年,宁波出口木制家具13095批次,货值2.27亿美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9.80%和31.63%,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势头,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据统计,宁波辖区木制家具出口涵盖实木家具、板式家具、木地板、木制工艺品等众多品种,产品销往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中东以及东盟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转型之道工匠精神铸就品牌优势

在国内木家具行业,一般出口企业都是在为国外家具品牌做贴牌加工,拥有自主品牌的家具企业很少。但宁波阿尔特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权却看到了自主品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早在2007年,他就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家具产品,并陆续在上海、南京、成都、美国、欧洲等地开设了30多家美洲生活馆,用来推广销售自有品牌的家具。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阿尔特家具已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立品牌只是第一步,铸就品牌优势却需要公司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及员工1300余人,拥有自己的研发设计团队、生产团队、品控团队和销售团队,大家术业专攻,分工明确。从产品的设计到生产,从销售到售后服务,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益求精,发扬‘工匠’精神‘精雕细琢’,力求做到完美。”赵健全介绍说。

自2014年以来,阿尔特家具新开发了200多款具有厚重感、工业风的美式家具,专门用来深耕美国市场。2016年,阿尔特在美国市场保持了30%的增长幅度。

在宁波检验检疫局“品牌扶持战略”的驱动下,宁波已涌现出了阿尔特、梦莹、启达、恒家等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优秀木家具企业,宁波家具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的强劲脉动。

如今,宁波木制家具由以往明清家具向自主研发制造各种生活家具、酒店家具、办公家具等领域转变,设计风格也由单纯的古旧风向美洲风、古欧式、现代、田园、创意等多种风格共同发展转变。

面向未来加强环保理念冲破欧美壁垒

家具出口市场,并非总是晴天。

当前,世界各国正掀起木制品环保壁垒热,一系列抑制出口的政策,影响着木制品生产的每道产业链。

2013年欧盟出台“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对证明木材来源合法性的指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继欧盟后,美国于2017年年初出台了实施《复合木制品甲醛标准法案》的具体细则,要求所有在美国销售的复合木制品,必须符合甲醛释放标准,而这一标准是我国现行标准的1000倍。

为帮助企业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宁波检验检疫局指导木家具出口企业第一时间学习国外新出台的法规标准,牢固树立环保发展的理念,选择“绿色供应商”,严把原辅料质量安全关,从产品到原辅料到供应商建立起完善的溯源管理体系。

同时,加强对成品的检测力度,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相应进口国的有关要求,避免企业承担被国外退运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宁波出口的木制家具合格率高达100%,无一起因质量问题被国外退运的情况。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6月BHI再跌 上半年建材家居市场低位运行

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6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91.63,环比下降5.40点,同比下降15.52点。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6月销售额为773.4亿元,环比下降7.02%,同比下降27.57%。1-6月累计销售额为4071.2亿元,同比下降25.34%。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占学从专家的角度就本期BHI数据解读道:6月BHI环比再下跌,2017年上半年BHI呈低位运行走势,全国建材家居市场整体表现远不及去年同期。具体分析如下:

6月高温多雨,是传统的家装淡季,BHI延续上月态势,继续走低。综合分析2017年上半年BHI走势:1-2月传统春节期间建材家居市场歇业,使得BHI低位起步,之后连续上涨至4月高点,但未破百(4月BHI为99.76),然后连续两月下跌。整体低位运行于2016年同期,综合表现出“新常态”下的L形底部波动趋势。究其成因,首先,受全国房地产市场直接影响,与高位运行的2016年楼市相反的是,2017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呈逐步降温趋势: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持续收紧,调控城市持续增加(至少60个地级以上城市和30个县市),政策区域联动性、创新性增强。调控的升级和发酵使得投资投机需求得到明显抑制,房价涨幅明显放缓,城市间分化明显,楼市成交有所下降。

其次,建材家居行业转型升级、结构性改革还未跟上当前消费升级的步伐。家居消费升级并不是一句空话,市场是由消费者所决定的。当前85、90后主流消费群体一方面是互联网消费主力,另一方面期待更新、更时尚、更个性的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早已不适合行业发展规律,行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上市、并购重组、跨界等资本动作不断,同时也在提升硬件、丰富业态、更新品牌等方面下功夫,但罗马并不是一天建成的,从迎合消费到引领消费仍需过程。

最后,虽然2017年上半年建材家居市场表现低迷,但仍要看到其中的闪光点,一是BHI分指数“就业率指数”连续6个月同比均为正值,说明行业人才需求仍然旺盛,尤其对高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及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未来仍将增多。二是据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增长企稳向好态势进一步明朗。而上半年“经理人信心指数”同比表现相对较好,这说明行业企业既对宏观经济形势保有信心,又能够理性对待。

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仍将从严,楼市降温调整仍将延续。因此,建议建材家居企业顺应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变化,既要把握“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政策机遇,又要把握核心城市的次新房和房产再装修带来的行业机遇,与其坐等颠覆,不如拥抱变革。

三、本周聚焦

(一)6月家具采购额近7.5亿

进入6月,家具采购市场不出意外的燃起来高温。相比之前几个月,6月家具采购市场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采购规模都有了爆发式的增长。据《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全国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方式实际完成的家具采购项目约800个,采购规模近7.5亿元,环比增长2.5亿元,增长幅度近50%。

江苏采购规模居首

从全国来看,传统家具采购大省山东、广东、上海、福建等依然表现稳定,6月,江苏夺得首位,共完成采购项目108个,采购规模10349.35万元。非常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6月,同样是由江苏取得全国家具采购冠军,当时江苏共完成采购项目111个,采购规模11208.83103万元。而江苏省虽然也是家具采购大省,但各年度其他月份中的表现并不像6月这样抢眼。记者整理后发现,虽然连续两年6月江苏家具采购的数据表现很相似,但有明显不同之处。2016年6月,江苏因为学校大项目多,单个项目金额较大而夺魁,2017年6月,则是依靠1个超千万元项目和若干百万元以上项目的支撑建立优势。

该千万元大项目也是6月最大的家具采购项目,即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关于开发区人民医院办公家具项目,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以1189.1679万元中标。这也是医院类项目2017年度首次成为当月最大项目。

上海虽然一直作为家具采购主要地市之一,但近半年来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不过6月,上海以近6000万元的采购规模蹿升至全国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十大采购项目中,上海占3席,分别是总中标金额1137.847万元的嘉定区教育系统家具、中标金额737.123万元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宿舍家具、中标金额668.3293万元的青浦区校产管理中心办公家具项目。这三个项目的中标供应商均为上海本地的家具企业,有能力完成大项目的操作,可见上海的家具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规模化实力。

学校项目爆发式增长

随着暑假到来,学校部分设施需要更新、维护。6月初正式进入暑期学校采购和安装的旺季,提前进行家具采购,可以保证下学期开学时的正常使用。学校家具采购内容丰富,包含课桌椅、食堂桌椅、宿舍床在内的多种商品。

据记者统计,全国共完成学校家具采购项目400个,采购规模近4.2亿元。在6月十大项目中,6个是学校家具采购项目。

一些常年经营政府采购项目的优秀供应商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嘉定区教育系统家具的中标供应商为上海红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樽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等;武城县中小学全面改薄建设项目配套设备(课桌凳、床)采购项目的中标供应商为山东俊风家具有限公司、山东福特家具有限公司等;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公寓家具设备采购(二次)的中标供应商为四川省永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优秀的供应商发力政府采购项目,尤其是学校项目,对于暑期进行家具更换的各学校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采购人有机会选择到品质更好的家具。

在学校家具采购项目中,增幅尤为明显的是学校宿舍类家具的购置,相关专家指出,课桌椅等家具在学期进行中也可以进行更新、维护,然而宿舍类家具一般都是到假期前进行采购,以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住宿。记者注意到,6月的学校家具项目中除了课桌椅、图书馆家具、食堂家具外,一般都会在采购清单中加入宿舍家具。

除了学校家具项目以外,6月,办公家具采购项目295个,采购规模约2亿元,项目数量和规模相比5月增幅较为明显。

(二)2017上半年总结:家装行业景气指数回升?

装修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公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想法,年轻人可能想要的是个性化的家装风格,彰显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忙碌的人可能选择套餐式的整装模式,省事省力省心;经济实力较强的可能就选择高端定制,而也有一些人可能只是想简单装修一下最看重的是价格,但不管怎么说,物美价廉,高性价比始终是每个人在选择家装公司的重要标准。

观2017上半年的家装市场,众多家装企业不再仅热衷于业绩、销量,而是开始关注技术、模式、资本。家居行业外的新技术、资本进入行业内,成为搅局者,虽然还未引起波澜,但是已然成趋势,发展模式的改变已经成为必然。行业内部也在时刻变化,内外夹击之下,求变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整装风席卷家装行业

2017上半年,整装风潮就开始席卷家装行业,几乎所有的家装公司都有自己的整装产品,东易日盛的速美超级家、之峰装饰的全包圆、实创装饰的完美家装升级版、今朝装饰的英迈……这些整装套餐已经成为集设计、硬装、软装、售后服务等多方面一体化的成熟产品,真正实现消费者从毛坯到拎包入住的愿望。

正是因为消费者对“家”产品的整体需求,才推动了整装产品的快速回归。即:整装能够给家装消费者提供整体装修、家具、软装规划,在整个装修工程中,只需通过咨询、确认设计方案、交款、验收即可,满足消费者设计施工、材料选购、物流安装、质检验收等一站式需求。此外,为更加完善整装产品,一些家装公司还对套餐进行了升级,将家电和维修等引入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新风和净水系统。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由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家装专委会联合新浪家居发布的《中国家装行业优秀品牌企业发展状况报告》就曾提出,整装(产品化家装)被看作是家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有观点认为,整装模式未来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家装行业受资本青睐

受宏观经济及楼市限购政策的坚决执行,资本对房地产市场的“输血”效应在逐渐减弱,投资偏好正发生改变。作为房地产下游的产业,家装行业具有市场规模巨大、现金流充足等属性,同时受到中国人“成家立业”传统观念的影响,房子始终都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一个情结,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也是财产获得增加的一个主要途径,这也许正是资本对未来家装市场充满信心的原因。

就在前不久,国美领投2.16亿入股标准化家装开创者爱空间,无论是在家装领域还是资本市场,都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不可否认的是,资本的进入必将成为推动家装行业发展的一大利器,凭借这一利器,家装企业告别“小富即安”,图谋上市的野心也展露无遗。

而纵观当下的家装行业,上市企业寥寥无几,首开上市先河的家装“第一股”东易日盛上市时间也仅有2年多时间,这也意味着家装企业上市留有很大的市场空白。一边是积蓄实力的大型家装企业,而另一边则是上市家装企业的市场留白,这样的“嗷嗷待哺”的市场环境无疑给走在市场前端的大型家装企业提供了上市的更多可能。

同时,资本的强势入场,未来的家装行业,除了注重基础制造、营销服务之外,资本将成为左右行业发展的一只手。

“二胎时代”将引来装修行业第二春?

中央决定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后,在经济领域,即将到来的“人口红利”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二孩家庭,将改变关联行业的客群结构及消费需求。

这对与家息息相关的家装行业来说,将会在全面放开的二孩政策中获利,首先来自于上游传导,二套房进一步放量,大户型需求增大,改善型刚需成为纯刚需,虽然这种影响未必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目前有些低迷的市场环境来说,应该是一针强心剂。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完全放开,“四口之家”、“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将会增多,传统上与“2+1”家庭结构相匹配的小户型住房难以满足居住需求,三房以上的大户型将受到二孩家庭的追捧。因而家装行业应该针对新客群做更全面以及更人性化的产品研发,保证每个成员家庭的生活功能需求。

从中国家装第一股东易日盛的财报可以看出,2017年一季度东易日盛实现营收5.34亿元,同比增长31.21%,业绩呈现增长态势,外加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利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家装行业景气指数在回升,2017年将成家装行业爆发元年。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2017年定制家居企业迎来密集上市潮

下一篇:智能家居大多是概念炒作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