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集团
  • 平安银行
  • 登录
    • 企业用户
    • 个人用户
  • 注册
  • 更多
    • 帮助中心
    • 在线客服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橙e网
首页 > 大V论坛 > 论坛详情

中国11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贷款、社融大幅回升

行情分类:橙e研究  文章来源: 平安银行资金运营中心  2017-12-12 15:42:04

字体:小中大

2017年12月12日    第1785期    平安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编制    请阅读正文后重要声明



关键数据一览


  


当日内容摘要

1、货币市场

资金面较上周有所收敛,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涨。

 

2、债券市场

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小幅上行。

 

3、外汇市场

美元指数延续反弹,市场流动性略有减少。

 

4、黄金商品

美联储议息会议在即,黄金续跌考验1240关口。

 

5、股票市场

沪指涨近1%收复半年线,白马股大幅反弹。


 

 

 

 

 

 


详情请阅读:

一、市场信息

货币市场:资金面较上周有所收敛,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涨。周一(12月11日)银存间质押式回购1天期品种涨10.44bp报2.6923%,7天期涨4.42bp报2.8706%,14天期涨6.3bp报3.8380%,1个月期涨15.73bp报5.1644%。除14天品种外,Shibor全线上扬。隔夜Shibor涨8bp报2.6880%,7天Shibor涨1.9bp报2.8180%,14天期Shibor持平报3.8510%,1个月Shibor涨2.39bp报4.4574%,3个月Shibor涨0.74bp报4.7992%。

债券市场: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小幅上行。截止日终,除个别期限外,SKY整体波动1-5BP;国开债收益率曲线整体波动1-6BP,农发行债、进出口行债收益率曲线整体波动1-5BP。具体来看,SKY_3M上行1BP至3.97%;SKY_1Y稳定在3.75%;SKY_3Y上行2BP至3.77%;SKY_5Y上行5BP至3.9%;SKY_7Y上行4BP至3.96%;SKY_10Y上行2BP至3.93%;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4.34%。国开债曲线整体上行,3年期上行2BP至4.7%;5年期上行3BP至4.76%;10年期上行6BP至4.83%。中短期票据曲线收益率小幅波动。城投债曲线涨跌互现、小幅波动。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延续反弹,市场流动性略有减少。周一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价报6.6173,较上一交易日微涨2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152,调升66个基点,升幅创2017年11月24日以来最大,终结10日连贬。交易员指出,虽然外部美元指数延续反弹,但这仍只是对中间价产生影响,并推高了人民币汇率指数,而市场交易对此几乎无感,市场在等待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会否有进一步指引。他们并指出,年底临近市场流动性略有减少,机构亦无意掀起波澜,更多是在成交量上做些努力;本周美联储加息预期或已基本消化,市场更关注监管层是否会跟进调整市场利率。全球汇市方面,美元持稳,受到美国升息预期的支撑。美联储本周将公布12月利率决议,升息基本板上钉钉,市场预计美联储2018年料将升息两次或三次,但通胀依然低迷令政策前景笼罩阴云。

黄金商品:美联储议息会议在即,黄金续跌考验1240关口。现货黄金周一(12月11日)继续下挫,美市盘中最低下探至1240.89美元/盎司,金价距离跌破1240美元/盎司关口已是一步之遥,走势仍然很弱,但金价早盘有所反弹,这是在上周五金价触及5个月低位后的超跌反弹。据美国纽约警察局消息,纽约警方正在调查发生在曼哈顿港务局车站的可疑爆炸物事件,爆炸案引发了一定的伤情,一名27岁的疑犯被拘押。事件发生后,波动率指数VIX涨破10;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跌破2.36%。但市场很快恢复正常,黄金走势也未受到较大影响。日内无重大数据公布。周一是比特币期货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进行交易上市的第一天,全天出现逼空行情不到24小时上涨20%,现货比特币再度向2万美元冲击。在交易期间比特币暴涨并两次触发熔断机制,比特币价格飙升带来的逐日波动,已经达到了美国股市之前在崩盘期间才会见到的波动率水平。有分析称,对依赖于商品经济的国家来说,比特币终将取代美元,无疑是摆脱美元依赖的机会;数字货币最终会发展成流行的金融交易媒介。

股票市场:沪指涨近1%收复半年线,白马股大幅反弹。周一(12月11日),上证综指单边上行,收盘涨0.98%报3322.2点,先后收复3300点和半年线;深成指涨1.9%报11143.26点;创业板指涨1.38%重返1800点;中小板指涨2%。两市成交仅4000亿元,量能制约反弹高度。题材股、白马股全线活跃,市场赚钱效应回暖。受利好消息刺激,大数据概念掀涨停潮,银信科技、荣科科技、久其软件、数据港、海量数据等逾10股涨停。租售同权概念股走强,市北高新涨停。新零售概念活跃,三江购物、中百集团、新华都涨停。汽车行业盘中拉升,金杯汽车涨停,安凯客车触及涨停。细胞免疫治疗概念午后崛起,佐力药业、普利制药涨停。砷化镓概念午后走热,海特高新、云南锗业涨停。白马股连续反弹,成为市场中坚力量,美的集团、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五粮液、伊利股份、小天鹅A等龙头股涨幅较大。个股方面,终止重组引入8亿战投,暴风集团复牌连续两日涨停;紫光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四度举牌,文一科技涨停;监事高管终止减持计划难挽颓势,正平股份闪崩一度跌停;360概念股龙头江南嘉捷股价再创新高。

 

 

二、要闻速览

中国11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贷款、社融大幅回升。继10月金融数据全面低于预期后,11月金融数据全面反弹,M2、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三项数据均超预期。中国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1月M2货币供应同比9.1%,预期8.9%,前值8.8%。中国11月社会融资规模16000亿,预期12500亿,前值由10400亿修正为10387亿。中国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2万亿元人民币,预期8000万亿元人民币,前值6632亿元人民币。央行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3.5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0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当月净投放现金392亿元。展望明年,多家机构认为M2增速仍将维持在10%以内。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0.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2万亿元,同比多增328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20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02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78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2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7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8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69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332亿美元,同比增长3.8%。当月外币贷款增加104亿美元。初步统计,2017年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346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多增2965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98亿元,同比多增50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280亿元,同比少增171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434亿元,同比少增19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5亿元,同比少增115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716亿元,同比少314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324亿元,同比多463亿元。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影子银行活动在11月略有反弹。一般将委托+信托+未贴现承兑汇票等非标融资视为“影子银行”业务,11月这三项表外融资整体规模增加1729亿元,略高于10月的1074亿元,但仍明显低于9月的3925亿元。

监管下发网络小贷业务风险专项整治方案,明年1月底前完成摸底排查。12月11日消息,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2月8日印发《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决定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称,近年来,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在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改善金融服务质效和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资质审批不严、越权审批、高利放贷、暴力催收、非法经营等问题,潜藏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本次整治工作目标为,通过本次专项整治,严格网络小额贷款资质审批,规范网络小额贷款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经营网络小额贷款的机构。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网络小额贷款经营规则和监管机制,实现监管全面覆盖和风险有效防控。

抵抗贸易保护!日本与欧盟达成全球最大自贸协议。历时整整四年,欧盟与日本的漫长贸易谈判终于划上了句号,双方于上周五(12月8日)最终敲定自由贸易协议。欧盟与日本共同联合声明中称,这一名为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的协议将打造出一个覆盖总计6亿人口、贸易总量在全球占比约30%的自由贸易经济区,并促进就业岗位增加。这份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将打造一个全球规模最大的开放经济区域,表明日本和欧盟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保护主义立场。欧盟贸易执委Cecilia Malmstrom说:“这是我们有史以来为欧盟争取到的最大规模贸易协议,为捍卫基于全球规则的开放贸易发出强有力的信号。”日本和欧盟此次敲定的自贸协定联合声明称: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这都是欧盟所处的最佳状态。欧盟和日本释放出捍卫开放、公平和基于规则的贸易的讯号。这项协议将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和原则,为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维护彼此的敏感性。为了一个开放的、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世界经济,欧盟和日本有着共同的愿景,我们要保证最高标准。我们向其他国家传达了关于自由和公平贸易的重要性,以及全球化形成的讯号。欧盟称赞上述自贸协议是欧盟商业领域的重要突破,称这是欧盟在农产品贸易中达成的史上最重要和最深远的协议。根据协议,欧盟将免除对日本汽车征收的10%关税,以及对汽车零部件通常征收的3%关税。日本方面则将免除对欧盟奶酪征收的约30%关税,以及对酒类征收的15%关税,允许欧盟增加牛肉和猪肉出口,并可参与日本的大型公共招标。因此,这份自贸协定也被一些评论人士戏称为“奶酪换汽车协议” 。日本是欧盟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位列中国之后。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欧盟预计每年向日本出口580亿欧元的商品和280亿欧元的服务。今年1月,由于美国宣布退出,导致由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12个国家发起组建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宣告失败。此后,日本希望抓住与其他经济体开展自由贸易洽谈的机会。除了日本之外,英国也正忙于同欧盟洽谈自由贸易协议事宜。就在周五,欧盟与英国宣布第一阶段的脱欧谈判达成关键性协议。这为下一步的贸易谈判铺平了道路。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斯周日表示,英国正致力于与欧盟达成全面的自由贸易协议,希望能在2019年退欧后不久便签署协议。欧盟希望很快达成英国退欧过渡协议,但贸易协定料耗时冗长。

欧洲五国财长批评美国税改:干扰国际贸易,有悖WTO共识。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财长周一联名致信美国白宫与财长姆努钦,就美国参众两院税改议案对跨境税制的改革提出反对意见。欧洲五个最大经济体的财长在信中表示,税改是美国内务不会加以干预,但在执行时也应尊重国际公约。现有税改的部分条款可能与美国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产生冲突,也会严重干扰国际贸易。引发欧洲盟友不满主要有众议院的特别消费税(excise tax),这一20%的税率旨在限制跨国企业通过和美国以外分支机构的内部交易来避税,包括美国公司进口自境外分支的商品和服务。联名信认为,几乎一半的跨大西洋贸易都是在企业内部完成,这一税项将严重干扰贸易与投资在经济体之间的真实流动,也会扭曲业已成熟的商业模式。既违反了美国自身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也与WTO等全球贸易规则不符,特别有损于日本汽车制造商和欧洲药企等在美国售卖产品与服务的外国企业。欧洲财长还不满于参议院版本的“税基侵蚀与反滥用税”(BEAT),即美国企业对境外关联方支付的行为若属于“税基侵蚀”将收税10%,到2026年起进一步升至12.5%。联名信认为这将损害国际银行与保险业务,因为金融机构与分支之间的跨境金融支付不可再抵税。税务咨询机构Alvarez & Marsal Taxand分析师Albert Liguori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上述两个税改条款对全球特定领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针对在美国销售额可观、但仍依赖于全球整合供应链的外国公司。此外,参众两院的议案都扩大了受控外国企业规则,非美资跨国企业如果在美国境内外均设有子公司,位于美国境内的子公司也可被视为美国“受控外国企业”来报税。境外税率低于12.5%的“境外高额回报”需要再征收美国10%的企业所得税,也被认为有悖于避免双重征税协议。参议院议案还要求对“全球无形资产低税收入”(GILTI)征收10%的税率,代表美国企业的品牌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全球的收入税负更低。联名信认为,这是变相的出口补贴,因为有的知识产权收入与研发活动并不直接相关。联名信指出,欢迎美国修改税法来打击税基流失和跨国企业的利润转移行为,但也担心有的条款打着此类旗号,实际有损于跨国商业活动,会扭曲国际对税务实践的共识,也会通过微妙的歧视行为令贸易和投资环境恶化。这封信还寄给了美国白宫经济委员会主席科恩,以及国会两院负责起草税改的委员会主席。美国财政部表示,感谢各国财长的关切,正与国会密切合作达成最终税改细则。参议院金融委员会的发言人则捍卫了BEAT条款的普适性和与以往政策的延续性,暗示欧洲财长们手伸太长。《华尔街日报》指出,德国最有影响力的行业游说组织德国工业联合会(BDI)上周曾表示,美国税改“带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会令德国和欧洲企业面临巨额损失,这也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欧洲盟友自特朗普就任以来的鲜明立场。英国《金融时报》则指出,美国税改推崇贸易事项上的“美国第一”,如果欧洲各国真认为美国存在有违于国际贸易协定的非法出口补贴,代表存在欧盟打击报复的可能。

发审委剑指IPO“拖延症”:超期不报将被采取措施。IPO“堰塞湖”有望进一步疏通。监管层出台新规,拖延上会或中止状态超过三个月的“老大难”企业,将面临“撤材料”风险。这意味着,以往的IPO“卡位”策略不再有效,IPO审核流程也将更优化,直接融资渠道将更加畅通。“监管层认为目前总共积压的企业数量大概在200家左右,如果能解决‘老大难’排队企业的问题,堰塞湖就能够进一步得到化解。”上述接近监管层的有关人士还透露, “除不报上会材料的,还有一些因为三类股东、房地产、文化传媒等政策原因,但这些也都在解决和推进之中。”监管层对IPO审核流程的优化进入新阶段。日前,证监会在两份监管问答中就IPO审核过程中的中止审查标准进行了更新,并对发行人、保荐机构针对反馈意见的回复时间、报送上会材料、中止审查情形等环节进行了进一步细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从接近监管层的有关人士处获悉,此次细化中止审查流程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遏制一些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在当前IPO发审从严状态下的“拖延上会”情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监管层已通知上会但拖延拒报的拟IPO企业数量约在40-50家。面对上述流程优化,多数受访中介机构表示认可。“还是在优化IPO的发审流程,对于中介机构、发行人和市场来说,都是好事。” 北京一家资深投行业务董事表示。上述接近监管层的有关人士还表示,发行人应当放弃其所抱有“IPO发审从严只是阶段性举措”的侥幸心理;IPO从严审核已成为常态化举措,上会时间的节奏调整不会对其过会概率带来实质性改变。拟IPO企业在IPO发审环节的主观拖延现象,正在被监管层所关注。

 

 

 



附:重要声明

本报告汇编的信息及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分析及建议不代表平安银行资金运营中心观点;读者应根据有关法规制度自主判断、参考决策乃至进行投资,并自行承担由此带来的各项风险;本报告不对由此引起的任何问题负任何责任。

分享到: 新浪 腾讯 微信 人人 QQ 雪球 和讯 更多

上一篇:剑指中国?美欧日声明针对过剩产能国增强合作

下一篇:香港财经简讯

关于橙e网 | 如何加入| 成功案例 | 帮助中心|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者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PingAn Bank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8345号-2

扫一扫,橙e网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会员专享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橙e网。
企业登录个人登录

还没有账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