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 第1802期 平安银行资金运营中心编制 请阅读正文后重要声明
关键数据一览
当日内容摘要
1、货币市场
资金面充裕,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下跌。
2、债券市场
利率债收益率整体涨跌互现。
3、外汇市场
人民币收创四个月新高,关注晚间美国非农数据。
4、黄金商品
非农“虚晃一枪”,黄金跌宕起伏后市仍看多。
5、股票市场
地产股强势来袭,沪指六连阳一度收复3400。
详情请阅读:
一、市场信息
货币市场:资金面充裕,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下跌。周五(1月5日)银存间同业拆借1天期品种报2.4881%,跌2.7个基点;7天期报2.7213%,跌13.88个基点;银存间质押式回购1天期品种报2.3957%,跌3.67个基点;7天期报2.6860%,跌1.5个基点。Shibor连续第四日全线下跌。隔夜跌2.10bp报2.484%,7天Shibor跌1.5bp报2.745%,14天期Shibor跌5.30bp报3.749%,1个月Shibor跌10.04bp报4.3756%。
债券市场:利率债收益率整体涨跌互现。早盘国债新发3个月期,进出口行债新发1年期,续发3、5年期,国开债新发3个月期,续发3、5、10年期,招标利率涨跌互现。截止日终,除短端下行明显外,SKY整体波动1-5BP;国开债收益率曲线整体波动1-6BP,农发行债、进出口行债收益率曲线整体波动1-6BP。具体来看,SKY_3M下行11BP至3.41%;SKY_1Y下行6BP至3.54%;SKY_3Y下行3BP至3.72%;SKY_5Y下行3BP至3.85%;SKY_7Y稳定在3.91%;SKY_10Y下行1BP至3.92%;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BP至4.36%。国开债曲线整体小幅下行,3年期下行2BP至4.74%;5年期稳定在4.87%;10年期下行2BP至4.92%。中短期票据曲线整体下行,短端收益率下行明显。城投债曲线短端明显下行,中长端小幅波动。
外汇市场:人民币收创四个月新高,关注晚间美国非农数据。中国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五(1月5日)收盘创出四个月新高,盘中还短暂升破6.48元关口;中间价则再创20个月新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6.4851,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17点。交易员指出,在欧元强势支撑下,人民币做多情绪亦持续上升,但6.48元附近仍有购汇需求,如若今晚美国非农数据低于预期,料加剧美指弱势。他们指出,日内境内客盘成交还算均衡,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流动性缩窄,点差明显扩大,日内波动加剧,美国关键数据公布前部分机构倾向观望;由于普遍预期美元弱而人民币亦将转强,如果市场预期过于一致,容易导致市场过分拥挤而走势出现逆转的风险。另一中资行交易员称,日间流动性不是很好,价差比较大了,和去年年底相对清淡的行情有点像。根据路透调查中的大多数外汇分析师的预测,美元的困难处境预计在2018年将会缓解,但尚未结束。美元刚刚录得14年来最糟糕的年度表现。去年美元开局强劲,受到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减税和基础设施支出承诺的支撑。不过,美元到年底时却下跌了10%。全球汇市方面,美元周四下跌,未能守住前日受乐观经济数据提振录得的升幅,因欧元恢复升势,逼近三年来最高水平。美国民间就业报告强于预期,一度扶助美元兑欧元缩减跌幅,扩大兑日元涨幅,但走势维持的时间不长。中国央行发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指出,凡依法可以使用外汇结算的跨境交易,企业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分析人士称,此举有助于推广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稳定外储和跨境资本流动。
黄金商品:非农“虚晃一枪”,黄金跌宕起伏后市仍看多。现货黄金周五(1月5日)小幅下挫,美市盘中最低下探至1313.41美元/盎司,金价一度涨跌不定,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发布后,先是跳涨至日高1323.43美元/盎司后,随即下挫;在美国ISM非制造业指数发布后又反弹,目前金价仍处于跌势。日内公布的数据喜忧参半,对金价既有支撑,也有打压。日内公布的重磅数据包括,美国12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4.8万人,失业率持稳于4.1%;远低于市场预期的增加19万;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5.9,跌至4个月新低;11月美国工厂环比增长1.3%,高于预期;美国11月美国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环比增扩3.2%,增至505亿美元,高于预期值499亿美元,为2012年1月以来最大规模逆差。分析师称,黄金周四虽然震荡加剧,但仍录得强劲上涨,金价仍受到逢低买盘的支撑,尽管有一定的资金流出。1月份通常是黄金在历史上最强的月份,过去10年中金价平均涨幅超过4%,这与中国的新年传统有很强的联系,今年这点还没体现出来。黄金料在第一季度仍有较强的基本面的支撑。其他消息面中,由于周五公布的美国11月贸易逆差创新高,估计会触动特朗普政府敏感的神经,因特朗普一向以美国贸易逆差为诟病,预计将会继续抡起贸易保护的大棒,美元也将继续承压。从技术面看,黄金目前的上行阻力位于1326、1330(9月6日低点)及1344(9月5日高点);下行支撑在1315、1305(12月4日低点)及1300。由于近期黄金涨势不俗,因此市场对下周走势仍然看好,据Kitco 周五发布的每周黄金调查显示,超半数专业人士及散户仍看涨下周黄金。
股票市场:地产股强势来袭,沪指六连阳一度收复3400。周五(1月5日),上证综指震荡攀升,在突破3400点后有所回落,收盘涨0.18%报3391.75点,连续6日上涨;深成指张0.01%报11342.85点;创业板指数涨0.38%报1801.42点。两市成交4990亿元,较上日变化不大。本周,沪指涨2.56%,创2015年7月以来最大周涨幅。盘面上,房地产股掀涨停潮,荣安地产、沙河股份、苏宁环球、渝开发涨停,绿地控股、世茂股份、万科A、保利地产均录得大涨。区块链概全天强势,暴风集团、四方精创、飞天诚信、新晨科技触及涨停。啤酒股集体大涨,青岛啤酒涨停,重庆啤酒一度涨停。水泥股再度走强,上峰水泥触及涨停。黄金股迎来久违活跃,西部黄金涨逾6%。国企改革板块拉升,龙头瑞泰科技一度涨停。保险股走弱压制大盘反弹空间。多个热门题材股弱势,国产芯片、5G、上海自贸区、苹果等概念跌幅靠前。个股方面,泰禾集团再度涨停,8个交易日暴涨逾65%;经营状况恶化遭“戴帽”,ST保千里连续5日跌停;亿阳信通“戴帽”,ST信通连续7日跌停;江南嘉捷高开8.68%午后一度跌停,公司公告,称市盈率188倍明显偏高。
二、要闻速览
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建立穿透监管框架,重点解决隐形股东等问题。为加强商业银行股权管理,规范商业银行股东行为,弥补监管短板,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制定和发布是银监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金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弥补监管短板的重要规制。针对违反规定未经批准持有银行股权、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自有资金要求、违规代持、股权结构不清晰、违规开展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滥用股东权利损害银行利益等现象,《办法》旨在规范商业银行股东特别是主要股东行为,加强股东资质的穿透审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维护股东合法利益,从而保障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办法》包括总则、股东责任、商业银行职责、信息披露、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七个章节,共五十九条。《办法》突出问题导向,重点强调以下内容:一是建立健全了从股东、商业银行到监管部门“三位一体”的穿透监管框架,重点解决隐形股东、股份代持等问题。股东信息的全面、真实、准确,是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的基础。针对隐形股东、股份代持等违规行为,《办法》明确了主要股东信息报送责任、商业银行信息核实责任以及监管部门的最终认定责任,建立健全了“三位一体”的穿透监管框架。二是明确主要股东范围,加强对主要股东行为的规范,重点解决大股东滥用股东权利、干预银行经营等问题。重点将主要股东界定为“持有或控制商业银行百分之五以上股份或表决权,或持有股份总额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在信息披露、入股数量、持股期限、资本补充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对主要股东提出明确要求,切实防范大股东违规干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现象。三是强化商业银行与股东及相关人员的关联交易管理,重点解决利益输送、掏空银行等问题。《办法》将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纳入商业银行的关联方管理,覆盖商业银行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各类关联交易类型,防止股东通过同业投资、资管计划等渠道转移、侵占商业银行资金行为。四是明确金融产品入股商业银行规则,重点解决利用金融产品入股问题。考虑到当前信托产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和保险资管计划等金融产品已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投资者,《办法》规定了金融产品入股商业银行规则。即金融产品可以持有上市商业银行股份,但单一投资人、发行人或管理人及其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控制的金融产品持有同一商业银行股份合计不得超过该商业银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此外,商业银行主要股东不得以发行、管理或通过其他手段控制的金融产品持有同一商业银行股份。五是强化监管部门职责,明确监管手段。《办法》贯彻分类监管原则,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的主要股东作为监管重点。设立专章规定监管部门在股权管理方面的监管职责和手段,重点加强穿透监管、对违规不改正的股东采取限制股东权利,责令商业银行控股股东转让股权等监管措施。同时,通过信息披露、联合惩戒等方式,借助市场力量做好股权监管工作。为配合《办法》实施,银监会将印发通知,重点解决存量股东规范问题。
重创非标和通道!银监会发布银行委贷管理办法。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明确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不得参与贷款决策,对委托资金来源、用途等也做了要求。办法明确,商业银行作为受托人,按照权责利匹配原则提供服务,不得代委托人确定借款人,不得参与贷款决策,不得提供各种形式担保;委托人应自行确定委托贷款的借款人,对借款人资质、贷款项目等进行审查,并承担委托贷款的信用风险。办法对委托贷款资金来源提出合法合规性要求,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受托管理的他人资金、银行的授信资金、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类专项基金、其他债务性资金和无法证明来源的资金等发放委托贷款。在资金用途上,资金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禁止的领域和用途,不得从事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不得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不得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或增资扩股等。此外,办法还要求商业银行将委托贷款业务与自营业务严格区分,加强风险隔离和业务管理。有评论认为,管理办法将颠覆非标和通道格局。任何资产管理产品募集的资金都不能再发放委托贷款,这等于封堵了当前很多资管产品非标投资的重要渠道。此外,在典型的“银证合作”委托贷款操作模式中,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仅作为一个资金通道,而商业银行则起到了主导作用,它不仅是资金的来源方,而且最终的资金使用方也是商业银行掌握的客户资源。由此办法要求委托人在商业银行授信要严加审查,原则上不得向有委托贷款余额的委托人新增授信。银监会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办法出台的目的在于,一是目前没有专门制度对委托贷款业务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办法出台填补了委托贷款监管制度空白;二是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完善委托贷款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同时强化了相关监管要求;三是办法要求委托贷款资金用途应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业务健康发展,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从而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连续11个月增加!2017年中国外汇储备站稳3万亿美元。12月,中国外汇储备实现连续第11个月上升。1月7日,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中国12月末外汇储备31400亿美元,略高于预期的31268亿,前值为31193亿美元。12月末官方储备资产中黄金储备764.73亿美元,前值为758.33亿美元。如果以盎司计,则保持5924万盎司不变。中国12月SDR计价外汇储备22048亿,前值22038亿。外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2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进一步趋于稳定和平衡。国际金融市场总体小幅波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上涨和资产价格上升,推动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上升。2017年,我国外储规模增加1294亿美元:2017年全年来看,外汇储备规模自1月降至29982亿美元后稳步回升,年末较年初上升1294亿美元,升幅为4.3%。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推动跨境资金流动更加稳定平衡。国际收支形势稳健为外汇储备规模连续稳步回升提供了保障。2017年,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从年初的6.94升至逼近6.50,全年累计升值幅度超4300点,涨幅约6.3%。12月下旬以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走强。2018年第二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上调涨破6.5,创一年半新高。截止1月5日夜盘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2018年首周涨约180点。
特朗普松口:愿意与金正恩通电话。在朝韩双边恢复对话、半岛地缘政治局势有所缓和后,特朗普主动对朝鲜释放了善意。据人民日报,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百分百支持”朝韩政府间会晤,并希望会谈内容能超出奥运会范畴。而“在适当的时候”,美国也将参与进来。特朗普还称,愿意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下和金正恩通电话:(在朝核问题上)我们的立场非常坚定。不过我乐意这么做(和金正恩通话),完全没有问题。近期,朝鲜半岛局势明显出现缓和迹象。据韩方周五确认,朝鲜接受了韩国的提议,同意9日举行有关平昌冬奥会的高级别会谈。这将是文在寅上台后首次举行韩朝政府间会谈,也将是2015年12月韩朝副部长级会谈之后的首次韩朝政府间会谈。定于今年2月9日-25日举行的平昌冬奥会成为了朝韩关系“解冻”的良好契机。去年12月,韩国外长就冬奥会向朝鲜抛出橄榄枝。此后金正恩在新年贺词中予以了积极回应,称考虑派遣代表团和安排双方官员会面,并很快下令重启了用于与韩方联络的板门店热线,朝韩双方时隔两年首次进行通话。在朝鲜接受会谈提议后,黄金价格曾应声小幅下行。
特朗普又要开炮了:美国11月贸易逆差近六年最大。特朗普又要开炮了,就在他访问亚洲把贸易逆差挂在嘴上的那个月,美国的国际贸易逆差规模创将近六年来最高纪录。1月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2017年11月美国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环比增扩3.2%,增至505亿美元,高于预期值499亿美元,为2012年1月以来最大规模逆差。11月美国进出口规模均刷新最高纪录,进口增长2.5%至2507亿美元,出口增长2.3%至2002亿美元。其中进口资本品规模565亿美元,刷新最高纪录,进口消费类商品524亿美元,创2015年3月来新高。11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环比增扩0.6%至354亿美元,其中进出口商品的贸易逆差规模为2015年9月以来最大。11月美国同欧盟的商品贸易逆差为一年来最大。不过,11月美国出口商品也很可观,规模已达1340亿美元,创2014年11月以来新高。剔除价格波动影响后,11月总体贸易逆差规模667亿美元,为2015年3月以来最大。彭博报道认为,11月美国创新高的贸易逆差显示,美元疲软和美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经济复苏刺激了海外对美销售,进口回升也反映出美国家庭和企业需求增长更稳健。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贸易逆差大幅增扩的11月,特朗普访问了中日韩三国。当时他都提到贸易逆差问题。他访问日本时说,日本已经“赢”了几十年,美国常年苦于对日贸易逆差,希望同日本就贸易赤字问题进行谈判。现在美日贸易不公平、不开放,但他知道很快会变。他访问韩国时兜售军火,说韩国要向美国“订购数以十亿美元的这类装备,这很有意义,对我们意味着就业和削减我们同韩国的贸易赤字。”他访问中国后在Twitter上发帖称,中美贸易逆差不怪中国。“我埋怨的是此前历任美国总统,他们让美国陷入上千亿贸易逆差。”华尔街见闻曾提到,2017年11月访华返美后不久,特朗普就展开了一系列贸易攻势,比如11月末美国商务部主动对中国出口的合金铝片展开双反调查。2018年1月,僵持一年的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案宣告失败。新华社此后发布英文评论称,中美贸易的紧张关系应得到控制。若在贸易问题上美国政府一意孤行,中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从数据看,即使美元如特朗普所愿走软,也没能帮助美国缩小贸易逆差。而 11 月逆差明显扩大对美国2017年第四季度GDP会有直接负面影响,这应该是又一个让特朗普心烦的原因。在三季度美国GDP3.2%的增长之中,净出口贡献了0.36个百分点。特朗普政府认为,贸易逆差缩小加上减税可能让美国GDP年度增速稳定在3%。上月公布的2017年三季度GDP增速终值为3.2%,低于预期 3.3%和初值3.3%。三季度仍然创下2015年第一度以来的最快增速,但分析认为,四季度的增速要足够强劲才能保证全年GDP增速达到3%。金融博客Zerohedge还用下图展示,剔除石油之后,11月美国贸易逆差规模应该是美国史上最大。
口是心非?日本央行6年来首次启动缩表。最近,日本央行上演了一出“口是心非”的戏码。一方面不断重申继续实行QE政策,另一方面却已经悄无声息地启动了六年来首次缩表。1月4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新年首次公开演讲中称,必须继续执行量化宽松政策。他重申,尽管经济已经开始稳步扩张,但日本央行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货币政策。稍早之前,在12月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黑田东彦也坚定地表示,即使政府可能宣称通缩结束,日本央行还是会继续执行宽松政策。甚至如果通胀动能减弱,还将考虑进一步加大宽松政策。然而,在黑田东彦一次次表态的同时,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却出现了QQE以来的首次缩减。1月5日,日本央行披露了截至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情况。数据显示,与11月底相比,截至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减少了4438亿日元(约合39亿美元),至521.416万亿日元。尽管缩减规模并不大,但这却是自2012年实行QQE以来首次出现月度环比下降。具体而言,在QQE框架下,日本央行的资产购买类别包括日本国债、企业债、REITs和股票类ETF等。其中,国债是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比重最大的资产类别。12月当月,日本央行持有的国债数额下降了2.9万亿日元(250亿美元)至440.67万亿日元。其他资产类别,包括REITs、股票类ETF、贷款和其他项等,均有所增长。换言之,此次日本央行缩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国债规模缩减。有分析认为,日本央行很可能是用到期不续买的方式缩减了所持国债规模,而不是直接卖出。事实上,在此之前,日本央行的资产购买速度已经开始放缓。2016年QQE达到顶峰时,全年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增加了93.4万亿日元(约8300亿美元),而2017年全年增幅为44.9万亿日元,不及2016年增幅的一半。市场对于日本央行六年来首次缩表并未十分关注,这或许是因为日本央行的总资产依然十分庞大,几乎相当于日本GDP的96%,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仅相当于美国GDP的23%。而随着QQE的潜在负面影响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随着全球其他主要央行或早或迟启动加息和紧缩周期,日本央行未来会继续缩表吗?
附:重要声明
本报告汇编的信息及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分析及建议不代表平安银行资金运营中心观点;读者应根据有关法规制度自主判断、参考决策乃至进行投资,并自行承担由此带来的各项风险;本报告不对由此引起的任何问题负任何责任。